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11):12-13
针对南极环境与气候的显著变化以及在全球变化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科学中的重要地位,本着维护我国在南极环境和资源的国家权益,通过在南极地区开展持续的科考活动,大量获取南极冰盖、海洋、大气、空间环境、地质观测数据和样本,从不同的学科和时间尺度上揭示南极关键过程的变化规律,提高我国在全球变化科学、资源开发利用、空间科学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能力和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2.
我国在南极建设的第4个科学考察站泰山站2014年2月8日建成开站.作为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后我国在南极建设的首个科考站,泰山站是我国极地科考史上又一个新起点,也必将成为我国迈向海洋强国的又一坚强基石.  相似文献   

3.
2019年7月11日,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在上海正式交付使用,正式加入我国极地考察序列.它是全球第一艘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具备全球航行能力,能满足无限航区要求,拥有智能船体和智能机舱等多个智能符号,装载多项国际一流水准的科考设备.  相似文献   

4.
《中国基础科学》2005,7(3):43-43
我国远洋科学考察船“大洋一号”2005年4月2日在青岛起航,开始执行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考任务。此次环球大洋科考的总体目标是对相关的大洋中脊开展综合科学考察,对海底热液硫化物资源、生物资源和相关环境开展调查,为人类探索和认识大洋,以及和平利用大洋资源做出中国应有的贡献。根据计划,“大洋一号”将东出太平洋,  相似文献   

5.
工程科学与工程哲学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现代科学技术与工程活动的密切结合,工程活动的结构复杂性程度的提高,就直接引致一门新的科学的出现,这就是工程科学.工程科学具有系统科学的特征、复杂性科学的特征、交叉科学的特征、综合科学的特征.我国正处在一个工业化、市场化、信息化、社会化、生态化的过程之中.所以,工业化时代的工程观已经远远不能反映社会发展对于工程的新需求,也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对工程创新和工程建设的需要.开展工程哲学研究,树立新时代的新的工程观,是需要哲学界和工程界结成学术联盟来共同研究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五四时期的灵学会:组织、理念与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学会是一个由许多社会名流和知识分子参与的民间团体.它以<灵学丛志>为理念宣传平台,以盛德坛为活动平台,主要开展出版期刊、挟乩和灵魂摄影三类活动.在科学救国的时代语境中,尽管灵学会在外在组织上采取学会结社、期刊出版等现代手法,同时利用科学、伪装科学进行理念宣传和巫术活动,而在内在精神上却反对科学,井依循扶乩的传统.这种内在的限制是灵学绝不可能救国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范尧 《科学大观园》2010,(12):73-73
<正>从上世纪50年代起,许多国家的科学家相继来到南极展开实地考察,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科学考察站。如今,这块冰雪世界上共有53个科考站。其中不少科考站给人印象深刻影像。其一是:长22米、宽和高8.5米的新伊丽莎白公主站(比利时)是南极科考站中的精致花朵:小巧、美丽、高效,只在夏季开放。新伊丽莎白公主站设立在南极圈内的毛德皇后地区,该区域地处南极大陆面向大西洋的部分,当地风力强劲,时速可达300公里。它是南极冰盖上第一座零碳设施,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消耗,设计人员还为这座科考站设计了一套能源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24小  相似文献   

8.
利用一手文献,本文梳理了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成立的国际背景和政治因素,对其在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的创建和早期活动中的积极作用进行了详细论述。科学工作者协会是与政治紧密结合的一类特殊科学团体,具有深刻的国际和时代特征。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团结了国际和国内知识界的进步力量,推动了我国科技体制和科研活动组织的转变。世界科协成为新中国与西方科学界接触的重要窗口,为中英科技交流的正常开展打下基础。同时,中国在世界科协的活动也深受中苏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加速器驱动洁净核能系统的物理及技术基础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核裂变能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创新技术,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DS)是近十余年来国际核能科技界研究的热点.本文分析了在我国开展此项研究计划的合理性,评述了ADS研究、开发中主要的科学与技术课题,并简单介绍了本项目5年中的"工作包"及正在进行的研究活动.  相似文献   

10.
1927年的北京。著名探险家、瑞典人斯文赫定的第四次中国西北科学考查被北洋政府叫停了。叫停的原因既简滩却又是破天荒的一一科考队里必须有中国人。晚清时,外国人在中国的科考都是无需征得清政府的同意,或者仅仅是走个过场似的向清政府打个招呼,而且中国人对科考获得的结果是没资格问津的。  相似文献   

11.
1927年组成的西北科学考查团作为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一次中外联合科考活动,在近代科学史特别是中外科学交流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中外双方谈判“十九条”合作协议的背后,不仅包含着科学无国界与科学家有祖国的理与利矛盾,交织着如何借中外合作以推进中国科学进步同时又无损国家主权的利与权难题,也充满着富有戏剧性的冲突与博弈。透过对戏剧性谈判过程的回顾与解读,辨析了近代中外科学合作中的矛盾与利益,以及双方所表现出的合作精神,反映了那个时代中国科学发展历程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2.
民间科学基金会是以推动科学发展为宗旨,利用捐赠及其他合法收入,支持非营利性科学活动的科技非政府组织,可分为科技奖励型、科学传播型、科学教育型、科研资助型、阿卡德米型和综合型等六种类型。它们能拓展科研经费来源、对科学进行"风险投资"、增加科学多样性、引领科研管理创新、丰富科技评价与激励手段、培育科学文化、开展科学外交和推动科技治理,有效提升了创新生态系统的品质。我国应大力发展民间科学基金会,发挥其鲶鱼效应,激发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13.
正虽然普通大众对于南极的热议才刚刚掀起,但人类世界对南极的科考历史却历时弥久。1911年,挪威探险家阿蒙森以国家荣誉为目标,将代表成功的旗帜插在了南极大陆上。此后多年,各国探险家们竞相前往,直至1985年,中山科考站在南极半岛建成,中国科考队对于南极的征程也越发稳健深远。2017年11月,中国南极科考团队正式开始了第34次南极科考任务,并预备在恩克斯堡岛建立中国在南极的第5个科考站。加上此前的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4座南极科考站,中国的南极科考即将进入“五朵金花”的时代。中国已成为“南极一线国家”。  相似文献   

14.
17世纪左右,以伦敦皇家学会为代表的科学组织的相继成立,使科学活动组织化,为科学的制度规范的兴起创造了条件。本文考证了伦敦皇家学会的首任秘书亨利.奥登伯格在学术信息交流的演变和学术讨论的开展、学会的建立和理念的传播、学术期刊的创立、优先权的确立和同行评审制度的建立等科学的制度规范方面的历史贡献,探讨了17世纪科学的制度规范的兴起与演变。  相似文献   

15.
2005年9月15日,中国科学院可可西里科考队在拉萨集结出发,开始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穿越“生命禁区”的科考活动。20世纪80年代末,青海省曾联合中科院考察过青海区域内的可可西里,之后出版了4部科学著作和一本画册,这也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科考。而这一次,科学家们将从拉萨出发,横穿整个可可西里地区,范围包括青海、西藏、新疆三地,前后历时3年。今年的考察共约40天,行程总计1万  相似文献   

16.
先后有四十多人参加过西北科学考查团,他们在考察中做出了杰出的成就,给我们留下了大批的科学资料。为此,我们在这里对他们做一简单的介绍,以便人们更好地了解那个重要的科考团体。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进入了关键时期,只有对以往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回顾和整理,有充分而清醒的认识,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下一步工作.本文总结了建国以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在六个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以期对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地导致腐败."阿克顿勋爵的这句名言,在当代绝大多数发达国家中,差不多已经成为标志政治正确性的基本共识.然而在科学占据现代社会话语霸权的今天,如果说技术活动需要外部力量的监督和干预,已经成为常识的话;那么对于科学活动是否需要监督和权力制衡,却远远没有达成共识,这值得我们认真加以思考和讨论.从当代科学活动的性质和特点,以及现代民主体制的基本精神出发,我们认为科学共同体关系到社会公众利益的决定,应该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和审查;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知识应与其他文化传统平等地、自由地开展竞争.  相似文献   

19.
《科学大观园》2011,(15):34-35
曾30次进入罗布泊进行科学考察的考察队队长夏训诚,公布了罗布泊科学考察的初步结果,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2010年是彭加木殉难30周年,广州市白云区委、白云区政府和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联合举办了彭加木纪念碑奠基仪式暨重走彭加木探险之路科学考察活动。活动历时29天,行程6500千米,取得了七项初步科研成果。第一个科考成果:对"大耳朵"  相似文献   

20.
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于2020年5月27日11时登顶成功,五星红旗再一次飘扬在世界之巅,白豪之情在国人心中油然而生.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曾对珠峰进行过6次测绘和科考.如今为什么“再量”珠峰?意义何在?“再量”珠峰,可以为地壳形变、板块运动、地震活动、气候变化等科学研究,提供第一手的观测资料,对相关理论假设进行直接验证,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人类对于自然充满好奇,也在不懈探索.对于珠峰的多次测量,就是人类了解和认识地球的一个重要标志.著名大地测量学家陈俊勇院士曾颇为形象地描述了测量珠峰意义, “父母要定期给自己不断成长的子女量身高,是理所应当的.人类要不断深入地认识自然,中国人要不断深入地认识自己的国土”.精确量取珠峰海拔高度,对维护国家主权、展现科技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