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风冷柴油机冷却系统新型后向叶片风扇的设计,性能和经济效益。并根据试验和理论分析,对小功率风冷发动机冷却系设计中如何正确确定冷却系及冷却风扇的原始设计参数,后向叶片风扇应用的可行性及风扇结构尺寸、参数的优化设计等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在风冷柴油机冷却系统的试验研究中,试验台和有关的试验工作十分重要.作者在教学实践和科研的过移中,作为一种必要的研究手段,曾主持设计,试制了风扇试验台.该试验台可供风冷发动机冷却风扇及风道阻力特性综合试验使用(包括气动性能和噪声).装上变换参数的叶片和冷却风道,能进行优化风扇及冷却风道的试验,还可进行精密测功(如对小型发动机,小型电动机等进  相似文献   

3.
发动机冷却风扇是车辆冷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静压和轴功率是评价其气动性能的重要指标,而叶尖作为风扇做功的主要部分对风扇气动性能有较大影响.以发动机冷却风扇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风扇气动性能的计算方法和叶尖参数的优化方法.首先给出了风扇气动性能的计算方法,依据试验台建立风扇计算模型,利用模型仿真得到风扇在某一转速下的性能曲线,并与试验值进行了对比验证;然后以叶尖安装角、叶尖弦长、叶尖拱高为变量设计新风扇,基于正交试验法对各叶尖参数进行优化组合,给出了风扇叶尖参数的优化方法;最后通过风扇性能曲线、叶片压力图、叶片速度矢量图对优化结果进行分析,验证了优化方法的可行性.文中关于风扇叶尖参数的分析与优化方法,对发动机冷却风扇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汽车空调冷却风扇选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却风扇不仅为发动机冷却系统提供足够的冷却风量,将发动机水箱内高温的冷却液冷却,同时,还为空调系统提供风量,将冷凝器内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冷凝成中温高压液态制冷剂.基于某型号轿车,通过CFD分析冷凝器处风量分布及整车状态下空调性能试验来选择合适风扇,以满足汽车空调系统要求.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气动性能的CFD仿真方法,利用流体分析软件Fluent对冷却风扇进行了流场仿真分析和气动噪声计算,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可靠性。对影响冷却风扇气动性能的几何参数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研究结果,针对原型风扇提出了2种改进方案,结果表明,在保证风扇冷却性能的前提下,风扇的噪声值得到了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
与其它类型的发动机冷却风扇驱动相比,液驱风扇系统更合理,本作针对WD615/67发动机的特点研制了相应的智能型液驱风扇系统,试验表明,发动机装用该液驱风扇系统以后性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玻璃纤维(GF)增强尼龙-66(PA-66)制塑料风扇的结构尺寸和减少其蠕变和应力松弛及保证柴油机正常运转的技术措施。该柴油机塑料风扇比西德的FL511系列风冷柴油机的铝合金风扇有静压效率高、冷却效果好、功率消耗低、节能、质轻、噪音小,特别是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为了深入分析热载荷对风冷发动机运行稳定性的影响,通过CONVERGE仿真软件对某四冲程风冷式汽油发动机缸内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获得了完整的缸内燃气侧热边界条件。基于FLUENT仿真软件,建立发动机热流固耦合稳态传热仿真模型,获得了燃气侧不均匀热载荷与机体外复杂空气流动共同作用下的发动机热载荷分布,并通过台架实验验证了稳态传热仿真的准确性。设计喇叭型结构导流罩,分析了导流罩收缩比对导流罩性能的影响,改善发动机的冷却效果。结果表明:发动机稳态传热仿真与台架测试最大误差为3.12%,仿真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发动机机体最高温度为655 K,出现在排气道端口处位置;随着导流罩收缩比的减小,发动机冷却散热性能增强,收缩比λ为1.94时,冷却强化效果最好,机体最高温度降低8.8 K。研究对风冷汽油机的冷却系统设计及优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小功率风冷柴油机冷却风扇设计要点、气缸盖热负荷控制方法、提高充量系数及无泵飞溅润滑系统的试验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0.
车用硅油风扇离合器的设计与试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硅油风扇离合器具有节能、降噪、保持发动机水温、提高发动机寿命等优点.对影响硅油风扇离合器性能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影响离合器性能的重要结构尺寸进行了优化设计.开发了一种硅油风扇离合器并对产品进行了台架试验和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产品具有较好的温度响应特性和较低的功率消耗,达到了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常规风冷发动机火花塞侧风速较低的问题,在某三轮车风冷发动机缸头内部设计了冷却风道,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方法对该风冷发动机冷却风道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原冷却风道下缸头冷却风道内冷却风速较低,火花塞附近和进气道周围的冷却风速也较小,不利于缸头的整体冷却。通过调整缸头冷却风道内导流片布置和增大排气侧进风面积,缸头火花塞侧及排气侧冷却风量明显提升,利于缸头高温区域的冷却。经实验验证,缸头改进方案下缸头火花塞垫片温度可降低23℃。研究结果可为缸头冷却风道的设计提供仿真数据支撑及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车辆发动机散热器的散热性能,将某乘用车发动机的单风扇散热器改装成多风扇散热器,利用FLUENT软件对改装前后散热器的流场与温度分布进行分析,并比较两种散热器的功耗。结果表明,将车辆发动机中的单风扇散热器改装为多风扇散热器后,风扇流场的分布范围更大,流过散热器的冷却风量更多,散热器各部分的温度分布更均匀,避免了扁管的局部积热;多风扇散热器冷却效果提高的同时,风扇功耗也略有降低,入口水温为366.15K时,改装后散热器出口水温降低了1.22K,散热量增加了6.7679kW,风扇功耗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13.
核电站冷却水循环泵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泵轴承受到很大的热负载,其工作可靠性至关重要.为降低轴承工作温度、保证轴承安全工作,在泵轴系统上设置了冷却装置.提出了泵轴承冷却用轴流式风扇的结构,建立了风扇结构的BFGS优化计算方法,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风扇流场进行了数值分析.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基于BFGS设计方法得到的冷却风扇性能有较好的设计计算精度,能够满足核电站冷却水循环泵轴承冷却的要求,该计算方法方便可行.  相似文献   

14.
许多具有外阳极的电子管,是采用风冷形式。风冷不受缺水和水质的限制,且结构简单、造价低、耗电量省。目前一般认为阳耗在30千瓦以下的电子管宜用风冷;阳耗在30千瓦以上的管子,由于需要的风量大及鼓风机驱动功率大和噪声严重,才采用水冷和蒸发冷却。本文对风冷散热器的最佳结构尺寸设计作一探讨。矩形直散热片最小尺寸的计算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作者在研制万能试验用风扇及其叶片角度检测仪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叶片数目、内外径比值与出口安装角β_2的优化试验研究,使175F-1型柴油机冷却风扇(叶片型状与尺寸不变)风量增大7%,消耗功率降低14%,噪声降低2.5dB(A),并总结出了冷却风扇设计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6.
发动机冷却系的任务是,使工作中的发动机得到适度的冷却,从而使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发动机冷却系分为水冷系与风冷系两大类。轿车发动机广泛采用水冷系。采汽车维修技术用水冷系时,汽缸盖内冷却水的温度应为80℃-90℃。笔者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先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的维护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对发动机冷却系的故障现象、原因以及排除维修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发动机舱热管理逐渐成为提高发动机性能的重点问题,为此在传统乘用车的单风扇系统上设计了5种矩阵风扇,并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了阵型对冷却模块空气侧流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引入导风管进一步研究了冷却模块的空气质量流量及前端热回流效果。结果表明:相比单风扇系统,矩阵风扇型式下通过散热器的空气质量流量有所提升,特别在高速工况下,受冲压气流的作用散热器表面的速度均匀度提高,通过散热器的空气质量流量提升,前端热回流减少;引入导风管后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车辆在高速工况下通过散热器的进气量,而且可以降低怠速时冷凝器迎风面温度;结合导风管的矩阵风扇可在不减少冷却模块进气量的前提下,通过降低风扇转速来减少冷却系统的能耗,进而提高燃油经济性,抑制怠速时车辆前端的热回流,改善冷却模块的换热性能。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传统的冷却系统的缺点:水泵风扇效率低下、过度冷却与暖机时间过长等。介绍并分析了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核心零部件(如水泵、风扇、节温器)对降低冷却功耗、提高发动机效率作用。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先进高冷却系统加强传热的方法;如使用纳米流体、核态沸腾传热、形成气液混合流等。展望了未来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发展方向,冷却系统小型化、主副冷却、分体冷却、逆流式冷却、精确冷却、集成缸盖技术及水冷式中冷器。  相似文献   

19.
直升机主减速器是一个高速运世哲学转的齿轮箱,其中的润滑油温度对主减速器的正常工作至关重要,而主减滑油冷却系统能否正常工作主要取决于冷却风扇。直8型直升机的主减滑油冷却风扇是随主减速器一同从国外进口的附件,由主减速器输出轴驱动。除转速外,其主要性能参数(功率、流量、全压、静压和效率)没有给出。在国产化过程中,按进口件实物测绘制造出同尺寸的产品,但无法给出风扇的性能指标,国产化风扇不能鉴定和装机使用。为了摸清直8型直升机主减滑油冷却系统的工作状态,标定风扇的设计性能,我们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调研究所对进口风扇和国产风扇进行了对比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不同的风冷频率对奥氏体化后的钢丝进行冷却处理,研究不同的冷却速度对钢丝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风冷频率的增大,钢丝的强度和断面收缩率增大,原因是冷速增大时,珠光体的片层间距和团尺寸均减小;而延伸率降低,原因是钢丝由表及里冷速不同,从而导致片层组织不均匀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