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更有利于高校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的实现,针对现行资助体系中物质资助远大于精神资助导致的对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援助匮乏问题,基于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结合资助工作实践,提出加大经济资助力度、改变奖助学金评比发放方式、完善贫困等级认定和改变资助工作方式等措施,将经济救助与心理援助有效结合,构建适宜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特征的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2.
适宜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特征的资助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梅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34(2):200-203,207
为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更有利于高校"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的实现,针对现行资助体系中"物质"资助远大于"精神"资助导致的对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援助匮乏问题,基于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结合资助工作实践,提出加大经济资助力度、改变奖助学金评比发放方式、完善贫困等级认定和改变资助工作方式等措施,将经济救助与心理援助有效结合,构建适宜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特征的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3.
国家助学金评选、发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慧  袁振堂 《科技信息》2010,(25):I0163-I0163,I0204
国家助学金制度激励了贫困大学生发愤图强,但在评定和发放过程中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高校应不断完善贫困学生认定程序,改进评选方式,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着力建立贫困生数据库。国家也应进一步完善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4.
<正>奖助学金是国家、地方政府及高校为了表彰品学兼优的大学生,激励和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而采取的资助方式。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直接负责人,奖助学金的评定、发放及相关的学生思想教育是其重要内容,奖助学金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和学生的思想稳定。如何做好这项工作,切实发挥奖助学金的作用,成为了摆在班主任面前的一项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课题。1奖助学金评定、发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1各班级的评定标准差异大对于奖助学金的评定及发放从政府到高校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制  相似文献   

5.
王品  刘勇 《科技信息》2012,(36):110-111
近年来,国家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力度越来越大,但是如何发挥资助育人功能仍是高校资助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结合高校贫困资助工作中的几个环节,分别从贫困生认定、奖助学金发放、勤工助学、助学贷款发放等方面探索了如何发挥高校贫困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的几个方法。  相似文献   

6.
高校国家奖助学金肩负着资助和育人两大功能.新形势下,国家奖助学金资助比例和资助金额逐步提高,普及面越来越广,更多贫困大学生受到资助,促进了教育公平.然而,随着国家奖助学金制度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竞贫”行列,一步步消解着国家奖助学金的育人功能.本文从建构“济困、扶志、强能、律己”四维立体的助人自助模式,探析国家奖助学金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的实施和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高校中的贫困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贫困大学生问题也逐渐凸显.高校中贫困大学生产生的主要原因有社会原因、家庭原因和大学生个人原因.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经济困难问题的对策主要是:降低学杂费标准、加大资助力度、推进国家助学贷款.  相似文献   

8.
2007年以来,在新的资助政策下,国家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然而只有科学合理地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国家对大学生的这种支持和关爱才会产生更大的作用和社会效益,真正解决贫困大学生没钱上学、上学难的问题。各高校现行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应更注重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蓝木香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12):205-207
奖助学金育人功能的充分发挥对促进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各高校都建立了相应的奖助学体系,但在贫困生认定、奖助学金的发放和后续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应该从提升思想意识、完善制度建设、建立民主多元的贫困生认定标准,加强奖助学金发放后管理及加大精神资助力度等方面着手,以助大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0.
对当前高校国家助学金评定与发放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向林 《科技信息》2009,(33):206-206,223
从2007年开始,国家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突然加大,贫困生国家助学金资助工作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一项内容显得更加重要.当前我国高校国家助学金评选发放过程中凸现的问题或负面效应时有发生,如何把国家的这批财力用到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身上,减少由国家助学金引起的不良问题,最大程度发挥国家助学金的有效作用,值得广泛关注与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1.
困难补助在高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高校扩招以后,贫困大学生与日俱增,国家、地方、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越来越大,但众多贫困生难免鱼龙混杂,现实中困难补助竟成了唐僧肉,争而吃之,怎能让困难补助资金用到刀刃上成了高校左右两难的事情,本文从贫困形成的原因入手,阐述了高校在资助贫困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校贫困生关注和支持的不断深入和多种资助体系的建立,各个高校已经逐步形成了多层次的资助模式,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例如:在部分地区和高校出现助学金的评选比例及金额已完全超越奖学金,导致部分成绩优异的大学生放弃奖学金积极申请助学金等价值观偏移的现象,且人数呈增长趋势.本文立足于目前的资助政策下的高校现状,对大学生奖助学金评选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以及大学生对奖助学金的新看法,多角度剖析原因,并提出一些措施和对策,供兄弟院校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丘烨 《科技信息》2012,(16):80-81
在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高校中经济困难的学生的数量也增加较快,呈逐年迅速上升趋势,贫困生现象日益突出。高等教育不再是原来由国家全包下来的免费教育,个人需要承担部分学费。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了国家负担,但也大大增加了贫困家庭的负担,从而产生了贫困大学生的各种问题。如何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是高校值得深思的问题,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应将经济资助与精神资助紧密结合,共同作用,公平、公正、公开地做好贫困生认定、贫困生档案的建立与更新、资助工作的有效监督和感恩教育,使贫困生全面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高等教育进程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是高校共同关注的焦点,而贫困生认定是高校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文章分析了现阶段高校贫困生认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建议,以保证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公平、公正性,从而保障资金的合理分配,促进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持续关注和大力投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已基本解决物质贫困。但“精神贫困”现象日益凸显,高校资助工作缺乏可持续性。本文以精神资助为着眼点,分析我国高校资助工作现状,探究学生“精神贫困”的成因与表现,有针对性地提出精神资助的策略,将教育贯穿整个资助过程,帮助学生实现“资助---自助---助人”的良性循环,全面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6.
《潍坊学院学报》2014,(3):93-95
大学生助学体系建设是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中的国家奖助学金制度更是帮助大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成人成才的重要保障。正确对待大学生奖助学体系,关注申请者的诚信程度,完善国家奖助学金评定机制,将有助于国家奖助学金制度的进一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郑伟 《科技咨询导报》2007,(22):238-239
贫困生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仅面临物质上的困难,更要面对精神上的困难,相当一部分贫困生存在着物质、精神的"双贫困"。我们在重视解决贫困大学生物质贫困的同时,应该更加关注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贫困"问题。采取加大资助力度、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优化校园育人环境等措施,做好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资助工作,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浅谈如何落实高校新资助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国家加大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力度,出台新的资助政策.但是由于首次实施,具体环节还存在问题,如何落实新资助政策引起高校工作者的关注。提出实施过程中应高度重视贫困生认定,奖助学金评选的条件等;特别要关注贫困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9.
私人奖助学金是美国高等教育大学生资助的重要构成部分.介绍了美国大学生私人奖助学金发展的概况,分析了美国大学生私人奖助学金的特点,以期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大学生私人资助的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0.
当前,在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和教育工作中,存在着重物质帮助轻思想教育的“一手硬一手软”现象。高校应遵循“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在做好经济资助工作的同时,加强对贫困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艰苦奋斗精神教育,自立自强品格教育,诚信法律意识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贫困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帮助贫困大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