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氯虫苯甲酰胺200SC对水稻的控害作用及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氯虫苯甲酰胺(康宽TM)200SC对水稻螟虫的实验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对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远远优于噻虫嗪、毒死蜱和杀虫单,防效分别达到了89.32%和92.23%,并对天敌昆虫和水稻生长安全.再生稻测产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对水稻的生长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能明显提高再生稻产量,增产率为32.44%.  相似文献   

2.
化学农药对玉米中后期几种病虫害的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玉米抽雄期喷施化学农药防治玉米生长中后期的几种病虫害,结果表明,40%氯虫·噻虫嗪WG 225 g/hm2剂量对玉米螟虫和蚜虫均有较高的防治效果,田间防效分别为81.08%和89.91%,小区产量比对照增加20.8%.10%吡虫啉WP 450 g/hm2剂量对蚜虫的防效为63.64%,对玉米螟虫效果较差.12.5%烯唑醇WP 450 g/hm2剂量对玉米锈病的防效为76.60%.30%苯甲·丙环唑对小斑病和弯孢霉叶斑病的防效分别为62.04%和51.72%.氯虫·噻虫嗪与烯唑醇混合喷施对中后期的玉米螟虫、蚜虫和锈病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春油菜小菜蛾的抗药性现状,用浸叶法测定了小菜蛾对9种不同农药的抗性倍数。结果表明:湟中点的小菜蛾对2%阿维菌素乳油、3%Bt可湿性粉剂、2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5%氯虫苯甲酰胺乳油、2.5%%多杀菌素悬浮剂、10%溴虫腈乳油、5%啶虫隆乳油、20%丁醚脲乳油、5%茚虫威乳油的抗性倍数分别为5.50,35.50,26.12,44.40,2.67,3.93,24.58,5.34,40.17;互助点的小菜蛾对这9种农药的抗性倍数分别为14.98,35.00,42.25,51.61,5.75,3.50,18.33,6.43,57.65。湟中点的小菜蛾,对多杀菌素是敏感的,对溴虫腈的敏感性是下降的,对阿维菌素和丁醚脲产生低水平抗性,对Bt、高效氯氰菊酯、啶虫隆、茚虫威产生中等抗性水平,对氯虫苯甲酰胺产生高水平抗性;互助点的小菜蛾,对高效氯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产生高水平抗性,对阿维菌素,啶虫隆产生中等抗性水平,对多杀菌素、溴虫腈、丁醚脲产生低水平抗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明确12种常用农药对茴香薄翅野螟幼虫的毒力.方法:采用胃毒法,室内测定各农药的致死浓度.结果:各农药处理24h后,毒死蜱、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多杀菌素、氯虫苯甲酰胺、乙酰甲胺磷、三唑磷、杀虫单、杀螟丹、溴虫腈、茚虫威、丁醚脲对茴香薄翅野螟幼虫的LC_(50)值分别为4.1278mg/L、5.1388mg/L、5.9060mg/L、5.2977mg/L、6.5671mg/L、8.8636mg/L、10.2747mg/L、14.5448mg/L、11.5089mg/L、8.5582mg/L、5.8473mg/L、55.8615mg/L;上述各农药处理48h后的LC_(50)值分别为,2.5759mg/L、0.7514mg/L、0.9522mg/L、1.4031mg/L、0.4814mg/L、5.7853mg/L、8.3911mg/L、9.7326mg/L、6.0748mg/L、4.0121mg/L、6.1810mg/L、26.5905mg/L.结论:其中用多杀菌素、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和高效氯氰菊酯处理茴香薄翅野螟后的LC_(50)相对较小,说明这几种药在生产中防治该虫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以氯虫苯甲酰胺的结构为基础,合成了系列新型邻甲酰胺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所有化合物均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和元素分析等手段表征确定。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为1μg·mL^-1时,个别化合物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的致死率达到100%,高于先导化合物氯虫苯甲酰胺。  相似文献   

6.
不同除草剂对谷子田杂草的防除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志刚  王宏富 《太原科技》2008,168(1):50-51
探讨了2,4-D丁酯、扑草净、单嘧磺隆对谷子田杂草的防除效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扑草净质量浓度为1 200 g/hm2的防效超过80%,为防除马齿苋的最佳除草剂处理;扑草净质量浓度为1 200g/hm2和单嘧磺隆质量浓度为600 g/hm2的防效超过80%,为防除反枝苋的最佳除草剂.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25%阿米西达SC对不同苹果树品种的安全性及其防治苹果白粉病的药效和使用浓度.结果表明25%阿米西达SC对澳州青苹、北斗、黄元帅、新红星、红富士、秦冠6个苹果品种安全性较好,无任何不良影响,但对嘎啦品种的苹果树有严重的药害产生,导致果锈和叶片焦枯脱落.25%阿米西达SC对苹果白粉病有较显著的防效,防效可达85%~90%,使用浓度为0.125g/L~0.083g/L,间隔期7d喷1次,连喷3次.  相似文献   

8.
74.7 %农民乐除草剂600倍和200倍液分别定向喷雾处理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芦苇其防效分别为100 %和87 % ,防效高、成本低 ,且使用方便 ,便于防除田间杂草。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对苹果绵蚜防效好且对果树安全的杀虫剂,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利用喷雾法研究10种药剂对苹果绵蚜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75%吡蚜·螺虫酯水分散粒剂、45%毒死蜱乳油、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与4.5%高氯微乳剂的混配剂4种杀虫剂,药后3、7 d防治效果均在84%以上,药后15 d防效仍不低于76%,具有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3.2%阿维菌素乳油速效性虽不强,但持效性较佳。因此,推荐在苹果绵蚜发生初期使用3.2%阿维菌素乳油以控制其蔓延;若害虫种群密度较大时,建议交替、轮换使用前述4种杀虫剂,但应严格控制毒死蜱的使用,建议每年最多喷施一次。本试验可为生产上防治苹果绵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8 种杀菌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种不同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0%施得益WP、60%双工福玛WP、25%瑞凡SC、80%大生M-45WP、30%富民一号SC 5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均在70%以上,以50%施得益WP防治效果最好,防效为87.65%。施用50%施得益WP和60%双工福玛WP后增产率极显著,挽回损失55.54%和47.44%。  相似文献   

11.
人血清淀粉样蛋白A1(Serum amyloid A1 protein,SAA1)是由肝脏分泌的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创伤或感染后在血浆中迅速上升.利用实验室前期构建的SAA1蛋白表达载体p ET28a-SAA1-β,原核表达重组人血清淀粉样蛋白A1的β亚基,纯化获得高纯度的SAA1-β蛋白.同时,将表达的SAA1-β蛋白与白色念珠菌SC5314共培养,检测其对SC5314生长状态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蛋白浓度为0、2、20、200 mg/L时,菌落平均个数分别为423、385、262和217个,抑菌率分别是0%、8.98%、38.06%和48.70%,表明SAA1-β蛋白浓度在200 mg/L范围内,对白色念珠菌SC5314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与蛋白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7种林木蛀干害虫的声音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林木蛀干害虫早期监测困难的问题,利用自主研建的声音侦听系统采集并分析了云杉大墨天牛幼虫、双条杉天牛幼虫、柏肤小蠹成虫、褐梗天牛幼虫、光肩星天牛幼虫和星天牛幼虫和黄斑星天牛幼虫等7种林木蛀干害虫的声音。结果表明:7种害虫蛀食声均由离散的声脉冲组成,单个声脉冲时域图的波形前大后小,并快速出现一个最大振幅,波形变化不规则。频域图则呈锯齿状,均有一个主峰频率。声脉冲持续时间低于50.0 ms,主频低于8.0 kHz,脉冲间隔时间无明显规律。时频数值经聚类分析后,同属害虫间相似性高,相同寄主的害虫也表现出一定相关性。该研究证明了所构建声音侦听系统的实用性,扩充了林木蛀干害虫的声音数据库,发现了害虫声音特征的一些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3.
25%阿米西达SC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5%阿米西达SC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阿米西达SC对苹果斑点落叶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达80%~90%,而且与环境友好,使用安全.田间适宜使用浓度为0.167~0.1g/L倍,间隔10d喷1次,连喷4次为宜.  相似文献   

14.
采用吸收法以模拟气体为对象研究冶金功能耐火材料制品高温烧结时恶臭气体的处理,比较了4种吸收剂对该废气的吸收效果,并研究了选定吸收剂下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吸收剂A吸收效果最好,在低温时吸收效率可达99%以上,最佳吸收液质量分数为5%,气液体积比为200~300,可彻底消除恶臭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决明子活性成分对小鼠肠道菌相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测定实验小鼠肠道中茵落总数、大肠茵群和大肠杆茵数、乳酸茵和双歧杆茵数等指标,分析了决明子不同活性成分对肠道茵相的影响,可以得出决明子SCⅡ成分能促进肠道有益茵增殖,SCⅠ成分在这方面的作用却不明显,从而说明决明子SCⅡ可以增强肠道功能.保持和促进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6.
以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种子为材料,以蛋白质提取率和电泳图谱效果为标准,分析不同提取剂、种子粉末质量(g)与提取剂体积(mL)的比例、还原剂二硫苏糖醇(dithiothreito,DTT)的浓度对种子醇溶蛋白提取效果的影响,同时研究上样量、不同胶浓度对SDS-PAGE检测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苏丹草的最佳提取剂为含有0.2%DTT的70%正丙醇,种子粉末质量与提取剂体积的最佳比例为1∶8.在上样量适当的情况下,12%分离胶电泳可以得到清晰的电泳图谱.以苏丹草种子为材料所建立的醇溶蛋白提取和电泳条件,也可应用于其他几种常见的禾本科种子醇溶蛋白的分析,并可得到较好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17.
采用Sevag法、木瓜蛋白酶-Sevag法、TCA-Sevag法对绞股蓝粗多糖脱蛋白工艺进行研究.通过DEAE—52纤维素柱层析和葡聚糖凝胶G—200柱层析对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对精制多糖GPM—21的相对分子质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Sevag法效果最佳,蛋白脱除率高且多糖损失量小,累计蛋白脱除率可达63.08%,多糖保留率为77.34%.液相渗透色谱法测定GPM—21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0 5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