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在其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中,形象细腻的人物刻画、生动幽默的场面描写、优美诙谐和极具个性化的语言对白,凸显人物,独具魅力。本文运用会话含义理论、利奇的礼貌原则和讽刺原则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该小说中的一些人物之间的对白进行语用分析,以期从中领略作者用于人物塑造、场面描写、情节处理等的艺术手法,从而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加深对小说的理解,更深刻地认识奥斯汀作品的精髓,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力。  相似文献   

2.
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广为大众所熟知,这本小说不论是从整体结构安排还是语言的选用上来说,其闪光点在于幽默讽刺语言恰到好处的使用。它贯穿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发展。小说以英国中产阶级的爱情为主线,成功地塑造了生动鲜活的各种人物,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细腻的文笔,良好的文字功底。  相似文献   

3.
语用学是对有目的的语言活动的研究,也是研究文学语言特征的有力工具。借助语用学中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来分析小说《傲慢与偏见》中的会话含义,清楚地反映出语言形式和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小说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交际意图和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的结构和人物性格中运用的讽刺技艺,充分显示了简·奥斯汀是一位小说大师。并以此对文学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傲慢与偏见》中性别语言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性别语言在国内外研究、发展的状况.选取小说《傲慢与偏见》中的五段人物对话进行了分析,总结其中所体现出来的性别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6.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简.奥斯丁生动形象地为读者展示了她的婚姻理念。本文主要围绕《傲慢与偏见》集中探讨简.奥斯丁的婚姻观的主要观点、理想模式、合理内核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柳晓江 《南昌高专学报》2010,25(2):26-27,29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女作家奥斯丁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作者爱情观是以爱情为基础而不是以金钱。《傲慢与偏见》语言描写诙谐风趣,使得这部社会风情画式的小说不仅在当时吸引着广大的读者,时至今日,仍给读者以独特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8.
《傲慢与偏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独具的女性魅力成为经典之作,小说中刻画的男女主人公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或是单纯,或是坚韧,或是粗俗,或是卑劣。不同的人物带给我们不同的心理感受,也让我们看到了不同的结局。性格决定命运,《傲慢与偏见》以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为主线,牵引出四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现实,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女性命运的影响和女性自我意识的遗失。  相似文献   

9.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文坛杰出的女作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在作品中 ,奥斯丁运用了大量的表示感叹的结构形式 ,并使它们在人物刻画、主题揭示以及反讽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这些作用 ,揭示了奥斯丁高超的表现艺术。  相似文献   

10.
王娟 《科技信息》2008,(15):188-188
讽刺艺术一直是《围城》的一大亮点,本文从人物、情节发展、细节描写、讽刺手法、语言特色四方面论证了讽刺艺术在《围城》中的体现。《围城》以人物的活动为线索讽刺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它的入骨的讽刺意味是通过情节的发展,以精雕的细节来自然流露,没有给人一丝做作的痕迹,同时,它讽刺手法灵活多样,比喻、活用词语用、文言文词语等处处见锋芒,讽刺的语言更是诙谐幽默、尖锐泼辣,令人赞叹。一、运用比喻进行讽刺;二、运用活用词语进行讽刺;三、运用文言文词语进行讽刺。  相似文献   

11.
18世纪英国讽刺作家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具有鲜明的讽刺艺术。作家通过对小人国的书法、大人国的散文风格、飞岛国的构词法和慧驷国的语言的描写,对18世纪英国语言学方面的缺陷进行讽刺;通过转换叙事视角的方法,对英国的立法者、议员、大臣、教士、法官、军官等进行讽刺;通过对数字和比例进行夸张性描写,对人的自负、傲慢、渺小、卑鄙等人性的缺陷与污点进行讽刺。  相似文献   

12.
生活于十八、十九世纪之交的简·奥斯丁是英国著名女作家,以《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等六部长篇小说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其作品艺术表现途径入手,着重展示作品标题的赫然相左、人物的智愚转变、语言的价值相对和情节的悲喜交换等诸多对立因素的纵横交错和奇妙组合,以及作家对社会习俗、个人气质的异常观察力、表现力和作品所达到的超乎寻常的和谐自然——形象的真实美、整体美。  相似文献   

13.
韩秀全 《科技信息》2009,(4):104-104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讽刺艺术的高峰,其讽刺艺术手法主要表现为,善于选择富有特征性的细节。编织戏剧性的情节,运用人物语言描写和夸张、对比的手法来刻画人物性格,揭示科举制度的罪恶本质,以达到讽刺效果。  相似文献   

14.
桑落 《世界博览》2013,(14):80-81
盛名之累简·奥斯汀这名字已经成了一个被无限利用的全球品牌。她的销路还不止于书和影视。推迟近两年的改编电影《傲慢与偏见与僵尸》终于开拍了。早前被传将饰演女主角伊丽莎白的娜塔莉·波特曼则将任本片联合制片人。本片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而成。这本《傲慢与偏见》的恶搞版改写出人意料的成功,也因此又促生了《理智与情感与海妖》一书。也许你还不知道色情作家米奇·塞瑞图的《傲慢与偏见:隐藏的欲望》是对这本小说的色情解读。故事忠实于原著的框架,但是在熟悉的人物身上你会发现奇怪的性嗜好。"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  相似文献   

15.
该论文主要谈到的是对小说《傲慢与偏见》的人物分析.它向读者展示了该小说中一个个人物的生动画面,如机智而有魅力的伊丽莎白,美丽而纯洁的简,温柔而帅气的宾格利,骄傲而正直的达西,丑恶而势利的柯林斯,以及小气而傲慢的凯瑟林夫人……  相似文献   

16.
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话语结构学说,对Austin的小说《傲慢与偏见》第3部分第14章中的人物之间的权势关系进行了会话分析,揭示在这个片段的冲突话语中3个人物之间失衡的权势关系的语言学根源,由此加深对小说人物和故事情节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复译本各有所长 ,起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作用。通过对《傲慢与偏见》原译本及两种复译本作个例分析 ,表明它们 :一、相互丰富 ,加深了对原著的理解 ;二、译文交相辉映 ,表达各具特色 ,语言更趋于地道、规范。  相似文献   

18.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女小说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这部社会风情画式的小说不仅在当时吸引了广大读者,时至今日仍给读者以独特的艺术享受。本文针对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中的爱情与金钱主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复译本各有所长,起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作用。通过对《傲慢与偏见》原译本及两种复译本作个例分析,表明它们:一、相互丰富,加深了对原著的理解;二、译文交相辉映,表达各具特色,语言更趋于地道、规范。  相似文献   

20.
丘素莉 《科技信息》2011,(4):177-178
本文在简要介绍阐释学理论的基础上,概述阐释学的代表人物乔治.斯坦纳翻译四步骤理论中译者的补偿。接着本文通过分析孙致礼2000年版的《傲慢与偏见》中译文来说明补偿在文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