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比较唑来膦酸与阿仑膦酸钠在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治疗中的应用情况。2017年9月—2019年9月,选择95例兰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OP病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用药方案不同分组,阿仑膦酸钠组:47例,常规治疗+口服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组:48例,常规治疗+静脉滴注唑来膦酸。对比2组骨密度测定结果、骨代谢指标表达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后,2组腰椎正位L2-L4、股骨颈、Ward’s三角、大转子区骨密度测定结果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唑来膦酸组以上骨密度测定结果均高于阿仑膦酸钠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BALP、TRACP-5b、CTX、BGP表达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唑来膦酸组以上骨代谢指标表达水平均低于阿仑膦酸钠组(P<0.05)。唑来膦酸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58%,低于阿仑膦酸钠组25.53%(c2=1.779,P=0.182)。与阿仑膦酸钠相较,唑来膦酸能更显著改善OP病例的骨密度、骨代谢指标表达水平,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以11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阿仑膦酸钠组在PFNA手术的基础上给予口服阿仑膦酸钠片及碳酸钙D3片,对照组单纯给予PFNA手术及碳酸钙D3片.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术后1年骨矿密度、手术相关并发症及再发骨折情况.结果:阿仑膦酸钠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13.8±1.2)周,对照组为(14.3±1.1)周,两组愈合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204).术后12月,阿仑膦酸钠组患者患髋Harris评分为87.1±5.9,对照组为86.2±5.5,无统计学差异(P=0.514).术后1年阿仑膦酸钠组健髋骨矿密度为0.68±0.07,对照组为0.62±0.08,有统计学差异(P=0.007);阿仑膦酸钠组L2-4椎体骨矿密度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1).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术后早期使用阿仑膦酸钠不会影响骨折愈合,长期服用阿仑膦酸钠可明显增加患者全身骨密度,但对改善患者患髋功能无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GDF11和维生素D对UMR106细胞增殖及成骨相关转录因子Runx2 mRNA、Osterix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UMR106细胞,通过MTT法、ALP活性检测及q-PCR技术测定GDF11(50、100ng/m L)、维生素D(10-6mol/l)及联合应用对细胞增殖、Runx2 mRNA和Osterix mRNA的表达。结果 (1)维生素D(24 h)和GDF11均能促进细胞增殖,维生素D与低浓度GDF11联合应用24、48、72 h,对细胞增殖具有协同效应,而与高浓度GDF11联合应用,则为拮抗效应;(2)与对照相比,除维生素D组,各组ALP活性明显增加;(3)与对照相比,除维生素D组,各组细胞Runx2 mRNA表达均明显提高,Osterix mRNA只在24、48 h高表达。结论 (1)GDF11可通过提高Runx2 mRNA和Osterix mRNA的表达,促进细胞增殖及提高ALP活性;(2)维生素D仅在短时间内促进细胞增殖,可能并非通过Runx2信号通路发挥作用;(3)维生素D影响GDF11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接骨草成分之一绿原酸(CGA)对成骨细胞MC3T3-E1活性的影响,采用MTT法检测11.02,22.05,44.09,88.19μmol/L CGA对成骨细胞增殖率,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检测成骨细胞ALP活性,实时定量PCR检测成骨细胞骨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11.02~88.19μmol/L CGA对成骨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培养2d,44.09μmol/L CGA能促进ALP表达上调;22.05,44.09μmol/L CGA能促进ALP、Runx2、Osterix、c-jun和c-fos基因的表达;培养6 d,44.09μmol/L CGA能促进c-fos基因的表达;在整个培养过程中,I型胶原(Col-I)基因的表达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故CGA具有一定的成骨活性,是接骨草的成骨活性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5.
为了观察Wnt联合BMP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方向分化是否具有协同作用,本研究以密度梯度离心联合贴壁法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实验分组为:对照组、Wnt组、BMP-7组、Wnt和BMP-7联合诱导组;以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定量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以RT-PCR技术检测特异成骨转录因子的表达情况;使Von Kossa染色法观察细胞内矿化沉积程度。结果显示:以CKK-8法测培养第7天时联合组吸光度值为0.847,Wnt组为0.73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408,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联合诱导组的ALP活性比值在培养第6天和第12天时分别为63.9和144.4,BMP-7组分别为40.9和104.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和1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14 d后,OCN、β-Catenin的相对灰度值联合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unx2及Osterix的表达量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培养3周后,以Von Kossa染色后观察到钙结节在大小和数量上联合组均大于对照组。由此可知,Wnt3a因子和BMP-7联合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且两者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骨形成发生蛋白(BMP)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及调节作用.方法使用含BMP-7基因的PTracer-CMV载体感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 MSCs),并设未转染组和空载体组,免疫组化法检测BMP-7蛋白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湿化学法检测碱性磷酸酶合成情况.结果培养48 h后,BMP-7转染组h MSCs增殖速度明显高于未转染组和空载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转染组与空载体组h MSCs增殖速度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P-7转染组各时间点G_0/G_1期细胞比例均明显低于未转染组和空载体组;S期、G_2/M期的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未转染组和空载体组,上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未转染组与空载体组G_0/G_1期、S期、G_2/M期细胞比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MP-7转染组h MSCs细胞碱性磷酸酶含量明显高于未转染组、空载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P-7可促进h MSCs体外增殖和向成骨细胞分化,可能与促进细胞由G_1期进入S期、DNA合成增加、提升DNA合成的后期细胞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7.
磨损颗粒是假体周围骨溶解,直接影响假体使用寿命的主要原因.取人工髋关节置换中截除的松质骨提取成骨细胞,分别加入常规培养基、含钽(tantalum,Ta)微粒悬液培养基、含钛(titanium,Ti)微粒悬液培养基混合培养.观察微粒对共培养的人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Ta微粒和Ti微粒样品内毒素含量符合USP规定,常规培养基组细胞液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骨钙素(osteocalcin,OC)、Ⅰ型胶原(type I collagen,ColⅠ)和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最高,Ta微粒组次之,Ti微粒组最低(p<0.05).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各组核心结合因子α1(core-binding factorα1,Cbfa1)、ColⅠ、Osterix(OSX)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常规培养基组、Ta微粒组、Ti微粒组(p<0.05).以上指标正常组均随天数的增加表达水平逐渐增强;而Ta微粒组有所升高,Ti微粒组则有所下降.提示与Ti微粒相比,Ta微粒对人成骨细胞的分化无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健康家兔36只,进行骨质疏松造模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透钙磷石组(DCPD组)、掺镁6.67%组、掺镁26.67%透钙磷石组,在家兔双侧前腿桡骨中段制作骨缺损,术后每组动物分别于4、8、12周各处死3只,观察组织切片中BMP-2表达情况与X线片显示骨缺损修复状况。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同组不同时期比较,4周时BMP-2表达最高,8周时较4周时减弱,12周时阳性表达最弱。同一时期组间比较掺镁6.67%组阳性表达最强。在骨质疏松家兔桡骨骨缺损修复中,掺镁6.67%透钙磷石组成骨效果较其他组显著,同时期组间比较BMP-2阳性表达最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将具有辐射诱导表达特性的重组质粒p Egr-1-TRAIL转入乳腺癌MCF-7细胞中,诱导肿瘤杀伤基因TRAIL的表达,实现辐射和基因对MCF-7细胞的双重杀伤效应.方法用ELISA法检测不同剂量X射线诱导TRAIL表达的量效关系及2 Gy X射线照射后不同时间TRAIL的表达;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处理组MCF-7细胞早期凋亡情况.结果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转染p Egr-1-TRAIL重组质粒的乳腺癌细胞MCF-7,TRAIL表达量明显高于假照组(P0.001~0.05),其中5 Gy X射线照后表达量最高,TRAIL表达量为假照组的5.1倍.2 Gy X射线照射后4 h,TRAIL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并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加,照射后32 h达峰值,表达量为照射前的4.6倍.MCF-7-p Egr-1-TRAIL/0 Gy组早期凋亡细胞百分数较MCF-7/0 Gy和MCF-7-p3.1Egr/0 Gy组明显增加(P0.01),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MCF-7-p Egr-1-TRAIL/5 Gy组细胞早期凋亡率与其他处理组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0.05),MCF-7/0 Gy组细胞生长最快,而MCF-7-p Egr-1-TRAIL/8 Gy组细胞生长最慢.结论乳腺癌细胞转染p Egr-1-TRAIL重组表达质粒联合X射线照射能够增加MCF-7细胞凋亡,抑制其生长.  相似文献   

10.
健康家兔36只,进行骨质疏松造模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透钙磷石组(DCPD组)、掺镁6.67%组、掺镁26.67%透钙磷石组,在家兔双侧前腿桡骨中段制作骨缺损,术后每组动物分别于4、8、12周各处死3只,观察组织切片中BMP-2表达情况与X线片显示骨缺损修复状况。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同组不同时期比较,4周时BMP-2表达最高,8周时较4周时减弱,12周时阳性表达最弱。同一时期组间比较掺镁6.67%组阳性表达最强。在骨质疏松家兔桡骨骨缺损修复中,掺镁6.67%透钙磷石组成骨效果较其他组显著,同时期组间比较BMP-2阳性表达最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五味子复合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的调节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32只Wistar雄性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低高剂量五味子复合提取物组,每组8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3组均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诱导高脂血症大鼠模型.低、高剂量五味子复合提取物组大鼠分别灌胃给予100、200 mg/kg五味子复合提取物,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共给药8周.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肝脏TC、TG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病理学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组织中PPARα、LXRα、CYP7A1、SREBP2和HMGCR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肝脏指数、血清TC、TG、LDL-C水平均明显增加(P<0.01)、HDL-C水平明显降低(P<0.01),肝中TC、TG水平明显增加(P<0.01或P<0.05),肝脏组织中产生脂质沉积,PPARα、LXRα、CYP7A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SREBP2、HMGCR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低、高剂量五味子复合提取物组大鼠的体质量、肝指数、血清中TC、TG、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肝组织中TC、TG水平明显降低(P<0.01或P<0.05),肝脏脂质沉积减轻,PPARα、LXRα、CYP7A1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1或P<0.05),SREBP2、HMGCR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或P<0.05).与低剂量五味子复合提取物组比较,高剂量五味子复合提取物组血清中TC、TG、L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肝中TC水平明显降低(P<0.05),PPARα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SREBP2、HMGCR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五味子复合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PPARα/LXRα/CYP7A1和SREBP2/HMGCR信号通路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提取液(PRFe)对人牙周膜细胞(h PDLCs)增殖及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组织块法分离培养h PDLCs,免疫组化鉴定来源;Choukroun法制取PRFe;MTT法检测不同体积分数的PRFe对h PDLCs增殖活性的影响以确定最适宜体积分数的PRFe.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和PRFe组.碱性磷酸酶试剂盒检测ALP活性;茜素红染色观察细胞矿化功能;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成骨蛋白BMP2和Runx2的表达.结果:体积分数为50%的PRFe吸光度值高于其他实验组(P0.05).选择体积分数为50%的PRFe用于后续实验,ALP活性检测、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PRFe组的检测指标随着时间延长上升幅度均显著大于空白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RFe组ALP活性与矿化结节积分光密度值于各时间点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PRFe组成骨蛋白表达强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RFe具有促进体外h PDLCs增殖以及成骨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玉柏石松中甾体化合物豆甾烷-3-酮-21-羧酸(SA)对体外培养小鼠成骨细胞系MC3T3-E1活性的影响,用Alamar Blue法检测了成骨细胞增殖率,碱性磷酸酶试剂盒检测了细胞中碱性磷酸酶活性,茜素红染色检测了成骨细胞矿化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了成骨细胞骨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8μmol/L和16μmol/L的SA处理细胞8 d能抑制成骨细胞碱性磷酸活性;处理细胞16 d能提高骨细胞矿化水平.SA抑制成骨早期分化相关基因(Runx-2和Osterix)的表达,促进骨基质蛋白OPN和骨重建相关转录因子(Jun-D,Fra-1和Fra-2)的表达.故SA具有促进骨折愈合的成骨活性,可能通过促进相关转录因子表达,骨折断面旧骨的吸收和骨基质钙化等方式完成.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白介素18(IL-18)髓核内注射对兔椎间盘蛋白多聚糖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影响。方法采用健康大白兔72只,体重2.5~3 kg。随机分为实验组48只,阴性对照组16只,空白对照组8只。实验组(IL-18组):随机分为3组,每组16只。选择L4~L5椎间盘,分别注射浓度为10 ng/μL2、0 ng/μL、40 ng/μL的IL-18各1μL。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椎间盘内注射1μL的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分别于第3、6周取相应椎间盘作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MP-3的表达及蛋白多聚糖含量测定。结果显示:①HE染色显示,随着IL-18浓度加大,髓核中细胞数量减少,正常组织结构破坏越严重,空泡状结构减少,细胞核的形态由椭圆形变为多种形态。②3周时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髓核蛋白多聚糖没有明显变化,实验组蛋白多聚糖下降明显(15.72%~43.78%,P0.001)。6周时阴性对照组及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髓核蛋白多聚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蛋白多聚糖下降程度与IL-18注射剂量呈正相关(P0.05))。③实验组均发现表达MMP-3的阳性细胞,随时间延长阳性细胞数量逐渐增多,并且阳性率与IL-18注射剂量及时间呈正相关(P0.05)。3周时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很少发现表达MMP-3的阳性细胞,而6周时阴性对照组MMP-3的阳性细胞表达增多,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盘内注射IL-18能够导致椎间盘内蛋白多聚糖含量降低,促进腰椎间盘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表达,可能加速椎间盘的退变,并且有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5.
采用酶学分析的方法研究pH(4.5、6.0、7.5、9.0、10.5)胁迫下拟穴青蟹鳃、肌肉和肝胰腺中ATPase、AKP和ACP活性的响应.以pH6.76±0.3的海水组为对照组.结果表明,随pH胁迫强度加大,拟穴青蟹鳃Na ·K -ATPase活性显著增强(p<0.05),Ca 2 ,Mg 2 -ATPase活性变化不显著(p0.05);随pH胁迫时间延长,各组拟穴青蟹鳃Na ,K -ATPase和Ca 2 ,Mg 2 -ATPase活性均在胁迫第3天出现峰值.肌肉AKP活性对照组显著高于各处理组(p<0.05),pH4.5组肝胰腺AKP活性低于对照组,其余各组均略高于对照组(p9.05);pH6.0组和pH10.5组肌肉ACP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肝胰腺ACP活性,pH9.0组和pH10.5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H7.5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H4.5组、pH6.0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pH胁迫时间延长,拟穴青蟹肌肉和肝胰腺AKP和ACP活性在相同pH处理组变化规律不明显,但表现出时问效应性.由此可见,pH胁迫显著影响拟穴青蟹的生理生化效应.  相似文献   

16.
建立由骨保护素配体(RANKL)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共同细胞因子的小鼠破骨细胞骨髓诱导体系,将不同浓度的番茄红素作用于破骨细胞.受试细胞分为对照组、番茄红素低剂量组(10-8mol/L)、番茄红素中剂量组(10-7mol/L)和番茄红素高剂量组(10-6mol/L),并设立无细胞空白对照组.7 d后取细胞玻片进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破骨细胞并计数;取骨片进行甲苯胺蓝染色,光镜下统计骨吸收陷窝面积;测量TRAP活性以及破骨细胞表面NF-κ B活化受体(RANK)mRNA表达量.诱导培养的破骨细胞形态特征明显;番茄红素中、高剂量组在细胞数量、TRAP活性、骨吸收陷窝面积上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番茄红素各剂量组在(RANK)mRNA表达量上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且呈量效关系.研究表明番茄红素可以抑制体外培养的破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EGCG(Epigallocatechin Gallate)是否抑制骨骼肌组织的TRB3(Tribbles Homologue 3)表达,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骨骼肌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方法:80只SD(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0只)、模型对照组(20只)、EGCG低剂量治疗组(20只)和EGCG高剂量治疗组(20只).模型对照组、EGCG低剂量治疗组和EGCG高剂量治疗组给予高糖高脂饮食6个月后,EGCG低剂量治疗组和EGCG高剂量治疗组分别给予EGCG治疗,治疗4周和8周分别处死各组大鼠各半,检测血清中葡萄糖、胰岛素含量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检测骨骼肌组织TRB3和AKT的表达及AKT的磷酸化程度.结果:模型组中葡萄糖、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p0.05),EGCG治疗4周和8周后,各指标均降低(p0.05);模型组中AKT的mRNA和蛋白质在各组中无差异,但P-AKT(473)在模型组表达下调,治疗后表达上调,8周治疗较4周明显(p0.05).模型组中TRB3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增加(p0.05),治疗后TRB3表达的下调,8周治疗较4周明显(p0.05);结论:EGCG可降低血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RB3的表达,增加AKT的磷酸化程度,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骨骼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抑制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生态毒理学方法,研究了水体中Cr6+(0.5,1.0,2.0,4.0,8.0 mg/L)胁迫1,3,5,7,9 d后对拟穴青蟹鳃、肌肉和肝胰腺中磷酸酶活性的影响,以未添加Cr6+的自然海水组为对照组.结果表明,Cr6+胁迫1 d后拟穴青蟹鳃中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显著升高(p0.05),肝胰腺、肌肉中ACP活性升高不显著(p0.05),Cr6+胁迫9 d后,2.0,4.0,8.0mg/L Cr6+浓度组拟穴青蟹肝胰腺中ACP活性显著降低(p0.05).5 d后不同Cr6+浓度组拟穴青蟹鳃中碱性磷酸酶(AKP)活性一直显著升高(p0.05),胁迫9 d后,0.5,1.0,2.0 mg/L Cr6+浓度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4.0,8.0 mg/L Cr6+浓度组鳃中AKP活性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0,4.0,8.0 mg/L Cr6+浓度组肝胰腺、肌肉中AKP活性在Cr6+胁迫1 d后显著升高(p0.05).Cr6+胁迫显著影响拟穴青蟹生理生化效应.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香青兰总黄酮对体外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采用体外原代培养Wistar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建立H/R损伤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香青兰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及丹参滴丸阳性药物对照组。采用MTT法测定香青兰总黄酮对心肌细胞的毒性作用;比色法测定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的含量;HE染色法检测细胞形态;免疫组化法测定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表明,香青兰总黄酮各给药组均能降低心肌细胞损伤程度,与模型组比较,香青兰总黄酮高、中剂量组均能够明显降低MDA含量(P0.01,P0.05),降低LDH释放量(P0.01,P0.05),增加Bcl-2表达,减少Bax表达;香青兰总黄酮高剂量组可以提高SOD活性(P0.01),降低CK释放量(P0.05)。香青兰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细胞H/R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和调节凋亡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观察亚砷酸钠(NaAsO2)对胰岛β细胞NIT-1增殖及胰岛素(Insulin)基因表达的影响,本实验使用不同浓度的NaAsO2(1,2,4,8,16和32μmol/L)分别不同时间(24h和48h)作用于NIT-1细胞,以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RT-PCR方法检测Insulin 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1)NaAsO2对NIT-1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当NaAsO2浓度小于2μmol/L的时候轻度促进NIT-1细胞增殖(P0.05)。当NaAsO2浓度大于4μmol/L时抑制细胞增殖(P0.01),细胞增殖抑制率随NaAsO2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P0.01)。2)NaAsO2(1,4和8μmol/L)对NIT-1细胞Insulin mRNA的表达的影响:作用24h,各剂量组InsulinmRNA表达降低,其中8μmol/L组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作用48h,各剂量组Insulin mRNA表达降低,其中4μmol/L组和8μmol/L组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得出砷对NIT-1细胞增殖及Insulin基因表达的影响与作用时间、剂量有关,Insulin 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可能是砷影响胰岛β细胞功能进而引发糖尿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