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短切碳纤维-铁氧体填充的复合材料吸波性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使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种M型掺杂六角铁氧体,研究了该铁氧体、短切碳纤维以及玻璃纤维制成的单层和双层复合材料的微波吸收性能.结果表明:铁氧体和短切碳纤维混合填充的复合材料反射率在-10.0dB以下的有效带宽为3.5GHz;而以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作为面层的双层结构吸波材料在9.8~18.0GHz范围,有效带宽达到8.2GHz.  相似文献   

2.
掺杂铈对锰锌铁氧体微波吸收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粒状锰锌铁氧体,对其掺杂稀土铈后.得到含铈的锰锌铁氧体Mn0.2Zn0.8Fe2-xCexO4(x=0,0.01,0.03,0.07),并研究了它们的吸波性能,结果表明,锰锌铁氧体在微波段具有很好的吸波性能,掺杂3mol%(x=0.03)铈能提高其吸波效率。  相似文献   

3.
利用钢铁厂烟尘制备锰锌铁氧体共沉淀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钢铁厂烟尘、软艋矿、废铁屑和锌烟灰为原料,经同时浸出、初步除杂、复盐深度净化和共沉淀等过程,制备软磁铁氧体所需的铁锰锌共沉淀粉料。实验结果表明:共沉淀粉料中铁、锰和锌的平均含量的比值为优(Fe):m(Zn):m(Mn)=69.8:22.7:7.5,与理论配方(优(Fe);m(Zn):m(Mn)=67.3:24,4:8.3)的相对误差分剐为2.5%,-1.7%及-0.8%,均在铁氧体制备允许的-5%~5%误差范围之内;尤其是共沉淀粉料中各杂质元素含量很低,Ca,Mg,Al,SiO2,Pb,Cu和Cd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0.0175%,0.0268%,0.0053%,0.0018%,0.0031%,0.0010%和0.0005%,完全符合高档艋锌软磁铁氧体材料对粉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磁电多铁性材料兼具电极化及磁性,可用于构建新型传感器和高密度存储器件.但对于单相多铁性材料,大多工作温度低且所需磁场强度较高,无法满足实用化需求.近来发现六角铁氧体可明显提高这两方面特性,但还需提高其工作温度及电阻率.我们采用Co-Ti元素对M-型钡六角铁氧体进行大剂量共掺杂,制备一系列的铁氧体陶瓷BaFe12-2xCoxTixO19 (x=0~4).同时利用物理性能综合测试仪(PPMS)及其他检测仪器搭建了一套磁电测试系统,并结合LabVIEW软件进行编程,对样品的磁性、电性、磁介电和磁电耦合特性进行系统表征.结果表明,Co-Ti共掺杂可显著改变M型钡六角铁氧体的矫顽场及饱和磁化强度.同时,这种掺杂可使漏电流降低到3个量级(掺杂量x=2).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掺杂量为x=2的样品中观测到室温下的磁介电效应,同时在100K以下观测到明显的磁致铁电极化,且其电极化方向可以被磁场反转.该结果在探索新型多铁六角铁氧体及推进其应用化进程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利用GdCl3/KI催化的aza-Diels—Alder反应合成了5-(2-呋喃基)-3,4,40,5,6,10b-六氢-2H-吡喃并[3,2-c]喹啉的一对顺反异构产物并进行了表征.采用X射线衍射方法首次测定了顺式产物的晶体结构.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常数a=0.9595(2)nm,b=0.9558(2)nm,c=1.4164(3)nm,β=95.692(4)°,V=1.2926(5)nm^3,Z=4,F(000)=544,M=255.31,D=1.312g/cm^3,p(MoKa)=0.086mm^-1.最终偏离因子R=0.0560。wR=0.1134.  相似文献   

6.
用辅助共沉淀法制备了Ni0.55Zn0.45LaxFe(2-x)O4(x=0.001~0.020)铁氧体粉体,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仪(XRD)、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表征了产物的结构、物相和磁性能。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和不同的La掺杂量对样品的物相、晶胞参数、结构和磁性能均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因此,通过改变La含量能起到调控样品磁性能的作用,从而为NiZn铁氧体的性能的改善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7.
欧俊 《广西科学》2004,11(4):337-338
用固相合成方法制备Ba(In0.5Nb0.5)O3。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并通过XRD方法对产物的物相、形貌和组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产物为立方钙钛矿结构,粒度为6~10μm的多晶粉末,晶胞参数为a=0.4138nm,空间群为Pm^-3m,衍射数据指标化可靠因子F8=17.6(0.037,12)。  相似文献   

8.
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得钡铁氧体磁性粉末,借助热质量分析(TGA)、红外光谱(FT-IR)、X线衍射(XRD)及扫描电镜(SEM)测试手段研究了不同柠檬酸添加量对煅烧产物晶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柠檬酸与金属硝酸盐摩尔配比n(CA)/n(MN)≤1.2时,钡铁氧体晶相为W型,当n(CA)/n(MN)=2时,晶相转变为M型;随着柠檬酸量的增加,燃烧产物的晶化温度升高;过量柠檬酸添加改变了中间产物Fe的存在形式,促使γ-Fe_2O_3转化为热稳定性好的α-Fe_2O_3,进而使得W型钡铁氧体的成型温度升高,出现M晶型钡铁氧体。  相似文献   

9.
沙枣糖合成烷基糖苷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沙枣糖和脂肪醇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L16(4^5)进行烷基糖苷的合成,我出了合成烷基糖苷较佳的工艺条件:反应温度115-120℃,常压反应,反应时间5~7h,m沙枣糖:m乙二醇:m正十二醇=1:2:1.2,选用0.8%的对甲苯磺酸和0.2%的十二烷基苯磺酸的混合酸为催化剂.沙枣糖转化率达87.5M,产物表面张力为29.1~33.7mN/m.通过红外光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纳米晶CoFe2-xCexO4的结构与磁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共沉法制备了纳米尺度的CoFe2-xCexO4(x=0~0.3)粉料,分别在不同温度下进行了热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样品的结构和磁性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铈掺杂量x≤0.2时样品形成了单一的具有尖晶石结构的钴铁氧体相,而x〉0.2时钴铁氧体相和CeO2相并存;铈掺杂量对样品的磁性能有较强的影响,在铈含量较低(x≤0.2)时,比饱和磁化强度σs变化不大,矫顽力Hc大幅度增大,而在x〉0.2之后二者都急剧下降,在x=0.1附近样品能同时获得较大的Hc和σs值.  相似文献   

11.
以稀土氯化物、席夫碱水杨醛缩苯丙氨酸和邻菲咯啉为配体,在无水乙醇溶液中反应,制备了一类新型稀土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热重一差热分析,确定了该配合物的化学组成:RE(L)(Phen)Cl(H2O)(RE=Pr^3+,Nd^3+,Er^3+;L=席夫碱水杨醛缩苯丙氨酸).通过抗菌实验对其抑菌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抗菌谱广.  相似文献   

12.
以8-羟基喹啉(Hoxine),邻菲罗啉(Phen)为配体,在无水乙醇中合成了稀土(Eu3 ,Tb3 ),三元固态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摩尔电导率等实验,确定稀土配合物的组成为RE(Phen)(Oxine)2Cl.H2O(RE=Eu3 ,Tb3 ),红外光谱表明配合物中存在RE-O和REN配位键。  相似文献   

13.
首次应用微波法合成了系列蓝色长余辉发光材料Sr2MgSi2O7/Eu02.+01,RE03.0+2(RE^3+=Dy^3+,Ho^3+,Ce^3+,Er^3+,Nd^3+),对材料进行了XRD,SEM、激发和发射光谱、余辉衰减曲线的测定.结果表明:激发峰是由250~450 nm的宽激发带组成,其中,掺杂Dy^3+,Er^3+,Nd^3+荧光粉的激发光谱均为主激发峰位于310,356 nm处的宽带谱,掺杂Ce^3+的激发光谱为主发射峰位于280,330,360 nm处的宽带光谱,掺杂Ho^3+的激发光谱为主发射峰位于315,360,400 nm的宽带光谱;发射光谱为主发射峰位于465 nm处的宽带发射谱,该发光归属于Eu2+的4f65d→4f7的允许电偶极宽带跃迁,并且随着Er^3+,Dy^3+,Nd^3+,Ce^3+,Ho^3+的顺序发光强度逐渐降低.余辉衰减曲线显示初始发光亮度最高,余辉时间最长的是Sr2MgSi2O7/Eu02.0+1,Nd03.0+2.  相似文献   

14.
以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杂稀土、Fe3+的TiO2,以其为催化剂氙灯条件下光降解含油污水,稀土、Fe3+掺杂后含油污水在可见光下降解率提高,Eu-TiO2在氙灯照射30min降解率可达88.87%,Ce-Fe-TiO2可见光下30min降解率可达到90.22%.  相似文献   

15.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首次合成了新型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Gd2O2S:Eu3+,Si4+,Ti4+.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分光光度计等对合成产物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Gd2O2S:Eu3+,Si4+,Ti4+的晶体结构与Gd2O2S相同,为六方晶系.颗粒的形貌为类球形.Gd2O2S:Eu3+,Si4+,Ti4+的激发光谱呈250~400 nm宽带状,激发光谱主峰位于365 nm;发射光谱为线状光谱,归属于Eu3+的5DJ(J=0,1)→7FJ(K=0,1,2,4)跃迁.最强的发射峰为627 nm和617 nm,均属于5D0→7F2跃迁,且627 nm的发射峰明显远强于617nm,显示出纯正的红色发光;并且Si4+和Ti4+离子的共掺杂可显著延长样品Cd2O2S:Eu3+的余辉时间.  相似文献   

16.
稀土-2,4,5-三氯苯氧乙酸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相中合成了三种新的稀土-三氯苯氧乙酸固体配合物,其通式为RE(TCR)3(RE=Sm3+,Er3+,Ho3+;TCP-=2,4,5-三氯苯氧乙酸).并研究了它们的组成,溶解性,摩尔电导等物理性质,通过红外和紫外、可见光谱,热重和含热分析等手段,确定了配合物中RE3+与TCP-之间的成键特征.  相似文献   

17.
甲醇-水混合溶液中HPMBP对RE~(3+)的萃取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甲醇-水混合溶液中,HPMBP(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酮-5)的氯仿溶液对稀土离子RE3+(Nd3+、Eu3+、Ho3+)的萃取机理,利用斜率法并借助红外(IR)光谱分析、元素分析、热分析(DT-DTA)等手段对萃取条件下制备的萃合物的组成进行了表征.实验证明:在RE3+(~10-4mol.L-1)/HNO3NaNO3CH3OH-H2O/HPMBP-CHCl3体系中,由于甲醇取代水分子参与配位,形成疏水性较强的加合物RE(PMBP)3.2CH3OH产生正协同效应,使lgD由-0.403提高到0.688,萃取分配比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通过乙二胺四乙酸二酐与对氨基苯甲酸的酰化反应合成了乙二胺N,N-二(4-乙酰胺苯甲酸)二乙酸(H4L),并以此为配体分别与稀土离子Sm3+、Gd3+、Eu3+和过渡金属离子Mn2+、Fe3+组装得到系列配合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元素分析及热重-差热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组成与结构的表征,配合物的组成可表示为M(HL)?3H2O(M=Sm3+, Eu3+,Gd3+,Fe3+)或者M(H2L)?3H2O(M=Mn2+).配合物Gd(HL) ?3H2O的荧光发射光谱中没有离子特征谱图,而配合物Eu(HL)?3H2O在618nm处5D07F3跃迁的发射峰最强.配合物Gd(HL)?3H2O的弛豫率为7.43mmol/(L?s),体外弛豫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作为RE123(REBa2Cu3O7-δ)包晶分解的产物,RE211(RE2BaCuO5)在构成RE123块材、薄膜及涂层导体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在RE123块材中,RE211粒子与RE123晶粒的晶界缺陷能够产生强磁通钉扎,有利于提高临界电流密度(Jc)。探明RE211包裹物形成的原因,对于获得高品质RE123膜十分重要;对于涂层导体,在交替生长Y211与Y123多层膜的过程中引入第二相的纳米尺度的Y211粒子,可以大大提高高磁场下的Jc值。由于RE211对RE123的形成及其超导性能有很大的影响,研究RE211的生长并且生长出大线度RE211晶须,就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总结了RE211晶须实验研究的成果和现状,对RE211晶须实验和理论研究的意义以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报道了笔者所在小组采用熔体法在单晶炉中生长大尺寸(最长15.5mm)Sm211晶须的方法和条件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31 P核磁共振监测下 ,MOH(M =Li+ ,Na+ ,K+ ,Mg+ ,Ca2 + )滴定不同浓度的H3PW1 2 O4 0(简称PW1 2 )的水解情况 .从中得出由PW1 2 制备PW1 1 M适宜的 pH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