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黄林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21):9321-9330
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是实现全拆装非机动车钢结构桥梁快速装配化建设的重要构件之一。为研究非机动车钢结构桥梁高强螺栓连接的可靠性能,首先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高强螺栓数值模型,并对模拟方法进行了准确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随机有限元法研究了随机变量对高强螺栓结构性能响应的影响,通过随机车流程序计算了非机动车桥梁荷载效应,最后利用可靠度设计方法研究了钢板梁高强螺栓的抗力分项系数。结果表明随机变量变异性对高强螺栓不同目标性能有不同程度影响;非机动车荷载作用下的钢桥高强螺栓设计承载力要稍高于现行规范理论公式计算值。  相似文献   

2.
王君 《科技资讯》2011,(17):38-38
在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管理中,有诸多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主要表现在高强螺栓连接施工操作上,高强螺栓连接是否按照规范施工,直接影响到整个钢结构工程的质量,本文就如何进行高强螺栓连接施工,结合实践经验作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高强度螺栓连接广泛应用于钢结构重要部位,螺栓预紧力又是度量连接质量的重要参数;而由于螺栓和被连接件的变形,预紧力很难精确控制;为达到预期的预紧力应施加多大的拧紧力矩成为工程应用中的焦点。在扭矩系数中引入轴力相关系数来考虑扭矩与预紧力的关系,得到了修正的扭矩系数;并通过实验和有限元仿真数据对比,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为以后的设计与研究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4.
高强度螺栓连接是现代钢结构的先进工艺,在工地用高强度螺栓连接形成钢构筑物,这种连接方式已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介绍高强螺栓连接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构件生产过程中广泛采用了先进的焊接连接和螺栓连接,分别用于结构件自身的成形连接和结构件之间的连接。针对高强螺栓对斗轮堆取料机钢结构件连接的影响,将从高强螺栓连接原理入手,然后对高强螺栓的装配及紧固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及讨论,最后对高强螺栓的检查验收进行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钢结构由于其轻质高强、抗震性能好、建造工期短、适合大跨度建筑等优点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而高强螺栓连接是钢结构设计中节点连接的常用形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涉外工程项目逐渐增多,了解国外规范对于高强螺栓的相关要求显得十分必要。为此,根据目前最新版本的美国钢结构设计规范AISC360-16与中国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介绍了中美设计规范中关于高强螺栓性能参数及连接的构造要求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可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法兰攻丝高强螺栓连接是一种适用于装配式钢结构的新型连接方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作者主要对其在钢结构梁柱T型连接中的受力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考虑了T型连接翼缘板厚度和螺栓直径2种参数变化时对连接节点受力性能的影响,对10个试件进行了单向拉伸试验,观察了破坏现象,得到了相关的试验数据和结论.试验结果表明,T型连接翼缘板厚度和螺栓直径对连接节点承载能力和法兰攻丝高强螺栓受力具有显著影响.研究可为法兰攻丝高强螺栓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受拉、剪的高强螺栓的连接计算方法在现有的钢结构理论中,高强螺检容许承载力按[NL]=0.7nm+(P-βT)计,笔者对该公式中、高强螺栓所受外拉力T值提出了新计算方法,并论证了采用钢结构的安全系数K代替原理论中试验值β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高强钢在工程结构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高强钢已经在工程中得到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然而,由于相关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应用和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高强钢在国内外工程结构中的应用状况;然后总结了高强钢结构关键问题的研究成果,着重介绍了高强钢螺栓连接节点力学性能的研究成果;最后指出了高强钢螺栓连接节点的研究需要着重考虑的几个问题.现有的研究表明,高强钢螺栓连接节点具有较好的受力性能及延性,而现有规范不完全适用于此类节点的设计,尤其对于节点转动能力的估计等偏于保守,不利于此类节点的应用,进而也不利于高强钢结构优势的发挥.  相似文献   

10.
钢结构连接中的撬力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螺栓受拉连接设计中,撬力作用对螺栓和连接件影响不可忽视。文章借鉴美国LRFD手册中对连接件和螺栓受撬力影响的分析模型和公式,建立了高强螺栓受拉连接的简化分析模型,得出连接件厚度和高强螺栓撬力简化计算公式。通过与美国LRFD手册及欧洲钢结构协会公式值实例比较,证明公式的可行性,可供实际设计中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主要对铝合金构件采用高强螺栓牙板连接进行初步试探性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连接承载力与螺栓预压力、板件厚度、牙纹规格等因素有关,并初步得出了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进行了4组铝合金构件高强螺栓牙板连接的抗剪承载力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高强螺栓牙板连接具有变形小、承载力高等特点,而且较普通的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承载力有明显提高,主要是因为"牙板"增大了受力方向的抗滑移系数.  相似文献   

12.
从郑焦城际铁路黄河桥的高强螺栓进场检验、扭矩系数复验、施拧扳手标定、施拧和施拧质量检查整个过程控制施拧质量,在规范规定的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施工过程中的保证施工质量的经验。有了良好的立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施拧质量检查合格率达到了100%。  相似文献   

13.
通过试验研究了玻璃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可行性,确定了不锈钢螺栓合理的预拉力值.结果表明,不锈钢螺栓施加预拉力时需涂抹润滑剂以降低其扭矩系数,其中二硫化钼润滑效果最好,扭矩系数约0.15.垫片的材料对不锈钢螺栓预拉力的损失影响较小,不锈钢螺栓预拉力扭矩检查最佳时间为终拧25 h以后.玻璃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时应使用固化后硬度较小的胶粘结不锈钢板与铝垫片,避免玻璃应力集中破坏.抗滑移试验应使用引伸计确定试件的滑移时刻以计算抗滑移系数,玻璃的摩擦面酸蚀处理对试件的抗滑移系数有明显作用,抗滑移系数可达0.3.  相似文献   

14.
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大跨度钢结构销铰连接高强螺栓可能发生疲劳失效.为研究其疲劳性能,针对材质35CrMoA的12.9级高强螺栓进行9组常幅疲劳试验,拟合得到应力-循环次数曲线(S-N曲线),数值模拟获得其应力分布规律及应力集中系数,并通过试件断口形貌揭示其疲劳破坏机理.结果表明:螺栓承压面第一节螺纹齿根及耳板对试件的挤压处应力集中较严重,理论应力集中系数为4.409;螺栓的疲劳破坏绝大部分起始于模拟所得试件的应力突变位置,断口疲劳破坏特征明显;所得S-N曲线可以反映不同应力幅下销铰连接高强螺栓的疲劳寿命,分别建立了以名义应力幅和缺口应力幅为变量的常幅疲劳计算公式;对比试验结果与《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规定的疲劳建议值,2×106次循环对应的名义应力幅与缺口应力幅分别为标准中构件类别Z11建议值的84.78%和373.8%,为构件类别J2建议值的42.39%和186.9%.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重卡装配载荷的一致性水平,开发了一种高精度螺栓装配连接试验台,可模拟不同材料及规格的螺栓装配过程,实现扭矩法、扭矩转角法和屈服点控制等拧紧策略,并实时检测螺栓扭矩和预紧力的变化。试验设计方法规划了6因素2水平螺栓拧紧试验方案,系统研究了6个因素(被连接件材料、螺栓等级、垫片等级、润滑状态、表面形貌及拧紧速度)对扭矩-预紧力关系(扭矩系数)的影响规律,并通过统计学理论分析了各因素的显著性和部分因子的交互作用。试验结果显示:表面粗糙度和被连接件材料为扭矩系数的显著影响因子,被连接件材料与螺栓等级、被连接件材料与润滑情况的交互作用对扭矩系数也有较大影响,扭矩系数随着重复拧紧次数的增加急剧减小,当拧紧次数超过4次时,扭矩系数趋于稳定。该研究优化了螺栓装配工艺,从而给出提高重型卡车装配预紧力一致性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刘亚峰 《科技信息》2009,(23):315-315,241
高强度螺栓连接作为新型的钢结构连接方式,在建筑和桥梁钢结构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结构的质量和安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施工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钢结构施工过程中主要施工环节为切入点对施工技术进行论述,概括了选择材料、钢构件验收、钢柱安装、高强螺栓连接与及钢结构焊接等施工环节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受力分布规律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得出了该构件的受力分布图,从理论上对高强度螺栓连接的破坏形式和受力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为进一步改进高强螺栓连接构件的受力状况和结构设计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钢结构工程中高强螺栓施工及质量验收中应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春晖  张成祥 《科技信息》2008,(19):139-139
钢结构因其制造简便,制作与施工分离,施工周期短;钢结构材料的强度高、塑性和韧性好;钢材的强度与密度之比要比砼大得多;材质均匀和力学计算的假定比较符合,所以在现代工程中被广泛应用。而高强度螺栓连接具有施工简单,拆装方便;连接紧密,受力良好,耐疲劳,可拆换,安装简单,便于养护以及动力荷载作用下不易松动等优点。因而在钢结构设计、施工中有不可替代作用。也正因为高强螺栓在结构承载力中责任重大,故在其施工及质量验收过程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提出一种在梁端附近预埋钢件以高强螺栓连接的装配式框架形式,制作相应的缩尺模型及同尺寸的现浇式模型,对二者开展低周往复加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高强螺栓连接节点装配式框架比普通现浇式框架延性系数提高约6.57%,能量耗散系数及等效粘滞阻尼系数分别提高约22.95%和20.00%,初始刚度提高约5.08%,但在开裂后装配式框架刚度退化较快,达到峰值荷载后,二者刚度退化曲线趋缓,最终二者残余刚度趋向相同.说明高强螺栓连接的装配式框架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及抗震性能,可用于抗震区装配式结构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