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硅油基铁磁流体基体材料纳米Fe3O4微粒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纳米Fe3O4微粒是硅油基铁磁流体的基体材料,其粒径的大小直接影响铁磁流体的磁性能和稳定性.为了研制出满足要求的Fe3O4微粒,文章探讨了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Fe3O4微粒过程中,主要工艺参数的变化对Fe3O4微粒形成和粒径的影响,根据铁磁流体的稳定性和饱和磁矩的不同,确定了制备Fe3O4微粒的适宜粒径及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2.
石蜡油中硫化镉纳米颗粒原位合成及摩擦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位合成法合成了硫化镉纳米微粒,通过静置及高低速离心测试,证明了硫化镉纳米微粒在基础油石蜡中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TEM研究表明:合成的纳米颗粒粒径约为16 nm.通过FT-IR表征合成样品,发现油酸分子—COOH部分和硫化镉表面发生了化学性吸附,增强了硫化镉纳米微粒在基础油中的油溶性.用四球摩擦机考察了含硫化镉颗粒的基础油的摩擦学性能,发现添加有油酸修饰的硫化镉纳米颗粒具有显著的抗磨减摩效果.  相似文献   

3.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纳米聚乙二醇磁性微粒,扫描电镜观察表明微粒呈近似球形、表面粗糙,粒径均匀(100~200 nm),无磁场下稳定分散于水中,有磁场时迅速沉降.以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吸附交联法将纤维素酶固载到纳米磁性微粒上,制备出磁性固定化纤维素酶,考查了不同固定化条件对固定化酶的影响,确定最佳固定化条件为:0.2 g微粒,20 mg纤维素酶,0.15%戊二醛.动力学研究表明磁性固定化纤维素酶的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值为4.5,表观米氏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度Vmax分别为Km=4.48 mg/mL,Vmax=2.38 mg/(mL h 1).稳定性试验表明磁性固定化纤维素酶较游离酶热稳定性有所提高,pH值稳定性增加,磁性固定化酶连续使用10批次后,其活性仍可保持59%.磁性固定化纤维素酶对盐酸、液氨/硫氰酸氨预处理后的玉米秸秆及滤纸水解得糖率分别为23.6%、20.9%和32.0%.  相似文献   

4.
二氧化锰纳米微粒的制备及其共振瑞利散射光谱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KMnO4 与NH3 ·H2 O反应 ,用微波高压液相合成技术制备了粒径为 12 5nm的二氧化锰纳米微粒。二氧化锰纳米微粒的稳定性实验发现 ,微量NaNO3 和TritonX 10 0对二氧化锰纳米微粒的稳定起一定作用 .二氧化锰纳米微粒在 34 2nm处有特征吸收峰 .它的共振瑞利散射峰分别位于 410nm ,470nm ,5 30nm ,共振瑞利散射强度I4 70 与二氧化锰浓度在 2× 10 -7~ 4× 10 -5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 0 9987.还研究了二氧化锰米微粒的非线性散射现象 .  相似文献   

5.
分散剂对纳米相二氧化锡制备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化学沉淀法 ,通过在不同阶段加入适量的分散剂 ,制备了纳米相二氧化锡 .以 PCS、TEM详细研究了二氧化锡胶体和粉体的粒子形貌、大小及分布 .结果表明 :二氧化锡胶体颗粒分散均匀 ,粒径约 3nm左右 ,分布范围窄 ;80℃烘干后粒径约 8nm左右 ;70 0℃煅烧后颗粒为球型 ,团聚体少 ,颗粒粒径小于 5 0 nm.最后 ,定性分析了分散剂在纳米相二氧化锡制备中的分散机理 .  相似文献   

6.
导向药物用纳米Fe3O4磁性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先生成Fe3O4微粒,再将其分散于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水中的方法制备了纳米级Fe3O4磁性粒子.通过双层表面活性剂包覆可使Fe3O4磁性粒子稳定分散于水中而不聚集.在反应溶液pH值为11~12,温度为60℃及油酸钠为第1层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第2层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制备了粒径为36nm的Fe3O4磁性粒子.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溶液pH值和表面活性剂是影响Fe3O4磁性粒子稳定性、粒径和饱和磁化强度的主要因素;利用XRD和IR证实了Fe3O4磁性粒子中存在Fe3O4和表面活性剂结构.所制备的纳米级Fe3O4磁性粒子可用作导向药物的磁载体.  相似文献   

7.
乳化-超声法纳米氧化锌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ZnSO4·7H2O和NH4HCO3为原料,利用乳化-超声法在常温下制备了多种粒径的氧化锌纳米微粒,并讨论了煅烧温度、反应物浓度及反应物浓度配比对颗粒大小以及结构的影响.XRD物相分析表明所制备的纳米氧化锌具有六方晶系纤锌矿结构.从TEM上来看,氧化锌纳米微粒直径大都在10-85 nm之间,在各种实验条件下制得的纳米ZnO粒径分布均匀,分散性好,呈球形.TG-DTA表明ZnCO3·2Zn(OH)2·H2O在300 ℃已经完全分解.同时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和超声辐射均能明显改善纳米微粒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8.
银纳米微粒的光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量了用硝酸银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出的银纳米微粒的平均粒径,银纳米微粒具有特定的吸收光谱和明显的共振瑞利散射(RRS)、二级散射(SOS)和倍频散射(FDS)光谱,当银浓度一定时,散射强度/RRS,JSOS和JFDS分别与银纳米微粒的粒径成线性线关系;而当银纳米微粒的粒径一定时,吸光度及JRRS,ISOS和IFDS又与银的浓度成线性关系,因此,吸收光谱和RRS,SOS,FDS光谱可以为银纳米微粒的研究和表征提供有用的新信息。  相似文献   

9.
采用热解法和电化学沉积法两种方法,在洁净的FTO导电玻璃上沉积纳米铂,用于甲醇的直接电催化氧化.利用SEM、XRD手段对这两种纳米铂催化剂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用电化学方法分析它们的稳定性和对甲醇电催化氧化的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用热解法制备的纳米铂致密地分布在FTO导电玻璃上,而通过电化学沉积方法制备的纳米铂微粒在FTO导电玻璃上分布均匀,其粒径随还原沉积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大,到一定程度会形成团聚.在电极稳定性和对甲醇电催化氧化活性方面,电化学沉积制备的纳米铂催化剂优于热解制备的纳米铂催化剂.  相似文献   

10.
固相合成纳米NiO微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NiSO4 ·7H2 O和NaOH为原料 ,用固相法合成了NiO纳米微粒 .研究了不同焙烧温度及同一温度下不同焙烧时间对NiO纳米微晶的晶化过程的影响 .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热重、差热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样品的性能 .结果表明 ,固相法可以制得平均粒径为 5nm的NiO纳米微粒 ,属六方晶系 ,形状为球形 .  相似文献   

11.
纳米流体聚集结构的模拟及其分维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根据微粒子在流体中作布朗运动的朗之万理论和微粒子的运动方程 ,模拟纳米粒子在流体中的聚集过程 ,并运用分形理论分析纳米粒子聚集系统的结构 ,建立了模拟纳米粒子无规则运动的DLCA模型。模拟结果表明 ,系统的分形维数与纳米粒子的大小、体积分数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通过无皂乳液聚合制备了纳米碳酸钙/聚苯乙烯复合粒子,研究了单体用量对单体转化率和包覆率的影响。利用TGA、TEM、SEM、分光光度计等仪器分析了复合粒子的包覆率、结构形态及其在甲苯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在适当的单体用量下,苯乙烯能以较高转化率聚合并包覆于纳米CaCO3表面;改性后的纳米CaCO3复合粒子在甲苯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良好。将复合粒子分散于苯乙烯中原位合成纳米碳酸钙/聚苯乙烯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比纯聚苯乙烯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硫酸钡纳米粒子制备方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研究了制备纳米BaSO4粒子的多种制备方法,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合成纳米粒子的形貌、大小及粒度分布进行了表征分析,实验发现不同制备方法对纳米粒子大小及形貌均有影响,同时各种制备方法所得的纳米BaSO4粒子平均粒径小、分布窄,并探讨了各种方法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4.
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及其对聚丙烯复合材料增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纳米碳酸钙通过湿法改性后,加入PP/SBS体系中,以实现无机纳米粒子增韧.结果表明,经表面改性的纳米碳酸钙可以很好地提高PP/SBS体系的韧性,使其冲击强度在常温和低温下分别增加42.58%和112.5%.实验发现改性纳米碳酸钙表面所包覆改性剂的分子结构,对其增韧效果有决定作用,而改性剂包覆的多少只起次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纳米磁性流体是诞生于 2 0世纪 60年代末的一种新型的液体功能材料 ,是一种纳米铁磁性微粒在表面活性剂的包覆下 ,稳定地分散在载液中而形成的一种胶体 .介绍了它的磁性、黏度特性、蒸发特性和温度特性等几种主要性质、典型的制备技术以及它在密封、润滑、阻尼、研磨、印刷、医学等方面的应用和发展 ,并提出了值得重视的研究领域以及对纳米磁性流体研究的几点建议 .  相似文献   

16.
将纳米粒子均匀分散于萃取荆中,在萃取阶段将其加入到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纤维中,对其进行改性。通过表面扫描电镜(SEM),萃取液粘度和冻胶纤维萃取除油率的测定,研究了纳米粒子在UHMWPE冻胶纤维中的分散情况及纳米粒子的加入对冻胶纤维萃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萃取过程中,纳米粒子可以扩散进入冻胶纤维中并可在冻胶纤维中达到纳米级均匀分散;纳米粒子的加入使萃取剂粘度增加,对UHMWPE冻胶纤维的萃取速率变慢。  相似文献   

17.
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法在纳米二氧化硅(SiO2)表面接枝聚丙烯酸丁酯(PBA),并采用透射电镜(TEM)、广角X射线衍射(WAX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及热重分析仪(TGA)等手段研究纳米SiO2及SiO2-PBA复合粒子的添加对聚甲醛(POM)结晶性能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RAFT聚合方法有少量的PBA接枝于纳米SiO2表面;纳米SiO2及SiO2-PBA复合粒子的添加不改变聚甲醛的晶型;粒子的添加使用POM结晶温度、熔点和结晶度升高;且粒子的添加均使POM热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不同分散介质和分散剂对TiO2和SiO2-Ag混合纳米粉体在水溶液中分散的影响,采用分散相的沉降高度和分散后颗粒的粒度分布评价分散效果,得出(NaPO3)6是TiO2和SiO2-Ag粉体的良好分散剂.通过测定分散相在分散介质中ζ电位,分析分散剂的分散机制,(NaPO3)6可分别显著提高水溶液分散中TiO2和SiO2-Ag粉体表面ζ电位的绝对值,使超细混合粉体在水溶液中获得良好稳定的分散.  相似文献   

19.
微米级浓悬浮体系中粒子的沉降稳定性及其表征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具有机电耦合效应的磁性粒子浓悬浮溶液体系为例,讨论微米级粒子在悬浮体系中的沉降稳定性及其表征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微米级磁性粒子浓悬浮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纳米粒子,不但能增强其磁流变效应,而且使微米粒子的沉降稳定性显著增加。后者类似结果也适用于具有电流变效应的其它浓悬浮溶体系。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纳米填料表面处理工艺;探讨了交联剂的用量对纳米粒度的影响以及纳米粒度对高聚物结构和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介绍了多种橡胶和塑料的共混体塑炼温度及塑炼时间对复合材料PTC效应的影响和提高材料PTC效应的稳定性方法及全面提高材料导电性能及力学性能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