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龙门山造山带中生代花岗岩带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了龙门山造山带印支末 -燕山期花岗岩带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演化规律。在探讨其成因及构造意义的基础上 ,将龙门山造山带与传统的 A型与 B型俯冲带的岩浆作用进行了对比 ,指出龙门山造山带的岩浆作用的不同特点是其区别于传统 A型、B型及其他的一些内陆挤压俯冲带的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2.
龙门山造山带是扬子板块的西延部分,主要受到3条断裂的控制,分别是汶川-茂汶断裂、北川-映秀断裂和江油-灌县断裂.在扬子板块与松潘-阿坝地块的挤压下,龙门山于印支晚期开始褶皱隆升造山,在造山的过程中控制造山带的3条主要断层由正断层转换成为逆断层.综合前人的观点,通过野外基础地质调查并利用平衡剖面法恢复了龙门山的造山过程,并建立了造山带构造演化模式.结果表明,龙门山在造山初期主要是受到北西方向力的作用;晚三叠世末期主要受到由于东南方向太平洋板块的挤压而迫使扬子板块挤压的应力作用;燕山期龙门山造山带继承了印支期的逆冲推覆构造作用继续上升;喜玛拉雅期推覆构造进一步发展,在推覆构造活动加剧的同时,由于重力作用,使被推到高处的不稳定岩体大量下滑,形成滑覆体和推覆体叠加的构造格局,最终演化为现今的构造样式.  相似文献   

3.
四川汶川大地震与C型俯冲的关系和防震减灾的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在龙门山冲断带,属构造地震.龙门山冲断带与川西前陆盆地是中国西部典型大陆构造,属C型俯冲(陆内俯冲)模式.C型俯冲不仅控制油气资源分布,还孕育着发震机制.作者从龙门山冲断带地史演化、变形特征、深部地球物理信忠,建立起龙门山C型俯冲构造运动模式.汶川大地震发震与此模式的地质构造背景关系密切,是现今发生的陆内俯冲引起的地震.当时可能发生了两次强烈地震,这才可能是北川县城遭到毁灭性破坏的原因.汶川大地震可能发生在上地壳底至中地壳深12~24 km的高导层上,属中国陆内俯冲型地震,很可能是太平洋板块推挤中国大陆的远端效应触发作用所引起,与印度板块推挤作用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4.
龙门山造山带构造演化模式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龙门山造山带是扬子板块的西延部分,主要受到3条断裂的控制,分别是汶川-茂汶断裂、北川-映秀断裂和江油-灌县断裂.在扬子板块与松潘-阿坝地块的挤压下,龙门山于印支晚期开始褶皱隆升造山,在造山的过程中控制造山带的3条主要断层由正断层转换成为逆断层.综合前人的观点,通过野外基础地质调查并利用平衡剖面法恢复了龙门山的造山过程,并建立了造山带构造演化模式.结果表明,龙门山在造山初期主要是受到北西方向力的作用;晚三叠世末期主要受到由于东南方向太平洋板块的挤压而迫使扬子板块挤压的应力作用;燕山期龙门山造山带继承了印支期的逆冲推覆构造作用继续上升;喜玛拉雅期推覆构造进一步发展,在推覆构造活动加剧的同时,由于重力作用,使被推到高处的不稳定岩体大量下滑,形成滑覆体和推覆体叠加的构造格局,最终演化为现今的构造样式.  相似文献   

5.
龙门山巨型滑覆型飞来峰体系与龙门山构造活动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泛分布于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前缘的飞来蜂群构成规模巨大的飞来蜂体系,其平面展布和构造线方向与龙门山推覆构造一致,但构造倒向与龙门山推覆构造相反.其明显构造特征表明为滑覆作用形成,并且与龙门山构造演化密切相关,主要形成于喜马拉雅期.龙门山收缩变形的继续发展对飞来峰产生叠加变形,中央断裂可截覆飞来蜂,反映了龙门山构造带具有很强的新构造活动性.  相似文献   

6.
造山运动与秦岭造山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造山运动概念的演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分析秦岭造山作用的现实原则基础。根据秦岭造山带区域地质构造演化和不同时期、不同类型造山作用的研究,划分出俯冲、碰撞和陆内造山作用3个主要阶段。其中碰撞造山作用可进一步分为弧—陆碰撞和陆—陆碰撞阶段。研究认为:秦岭地区古生代以来随着板块构造体制向陆内构造体制的复杂转化,经历了多次、多种类型造山作用的复合叠加,仅仅根据经典板块造山模式不能对秦岭演化历史作出完整解释;受古特提斯东部构造城独特的构造背景控制,即使在古生代—早中生代板块构造体制阶段,秦岭造山作用的细节过程也表现出与传统板块作用明显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经海西-印支期B型俯冲与碰撞敛合形成东秦岭复合山链后,构造变动并未结束,随之发生的是A型俯冲和巨型滑脱推覆。文章依据地表地质及更能清楚地反映地壳结构的二维速度资料,对东秦岭造山带的滑脱-推覆构造进行了再次研究,并建立了该区的A型俯冲模式。认为东秦岭地区存在着六重拆离滑脱与数个大型推覆构造和两条巨型A型俯冲带,其A型俯冲模式表现为奇特的“双楔剖竹”。  相似文献   

8.
秦岭-大别山北部后造山期构造格架与形成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秦岭造山带是一条复合型大陆造山带.东秦岭北部后造山期的构造是其主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秦岭北缘反冲推覆构造带,以宜阳-鲁山断裂带和熊耳岩片为主体,由S→N逆冲推覆;栾川-伏牛山推覆构造带特征典型,分带性强,由N→S推覆;马超营走滑转换构造带位于二者之间,为一正花状构造带.上述构造组成典型的扇形结构,形成于燕山期末-喜马拉雅初期.东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现今几何学模型和流变学分带结构与华北地块向南俯冲在秦岭地块之下、扬子地块持续向北俯冲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后造山期构造正是研究区现今深部过程在地壳浅部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文章把龙门山推覆构造划分为4个推覆体和3个滑覆体。分别叙述了它们各自的变形特征。计算了造山带的地壳缩短率为42~63%。最后确认了龙门山推覆构造的推覆模式是推覆滑覆叠加模式,其发展方向为由北西向东南,扩展方式为背驮式(或前展式)。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塔里木沉积盆地及周缘造山带的构造研究,重点讨论了陆内前陆盆地基底性质、变形构造样式、沉积盆地与周围造山带的几何结构特征,提出沉积盆地及盆山耦合关系的楔入造山推覆成盆作用的大陆变形动力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武当山推覆构造由主滑脱面、前缘叠瓦褶断带、中央推覆体带和后缘挤压-伸展带4种构造成分组成。中央推覆体带划分为7个推覆体。各推覆体在平面上呈鳞片状越覆,在剖面上呈送冲叠覆,构成鳞片叠覆的几何模式。  相似文献   

12.
趋势面方程与地质变量空间曲面之间存在两种误差:数据信息模型误差——主要由原始数据来自不同地质曲面和数据点太稀未能使地质曲面保凸所引起;数学模型误差——主要由趋势面方程的逼近特性所引起.所以趋势面方程不宜作为精确计算的工具.通常的拟合度仅反映了数学模型误差.趋势面分析中突出地质变量的主要变化规律,是由忽略相对次要因素或次级变化的影响,即由趋势面的相对平滑来实现的.要使趋势面分析获得好的效果,要明确它的适用条件并遵循数学地质一般模式.  相似文献   

13.
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在构造类型上具有褶皱推覆体和冲断推覆体之分,在形成方式上具有推覆和滑覆两大类型,在形成序次上具有前展式和后叠式的扩张方式,在组合形态或结构上具有推覆滑覆叠加样式,是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推覆构造的普遍特征之一。在形成机制上与扬子地台、特提斯构造带的演化密切相关,是我国陆内造山带的典型推覆构造带。  相似文献   

14.
论彭灌飞来峰群形成方式和时代及根带等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灌飞来峰群为龙门山飞来峰群之一部,外来系统地层包括D、C、P、T1,岩性主要为碳酸盐岩,原地系统有T3、J,岩性主要为含煤碎屑岩、泥岩。原地系统大构造简单,小构造复杂,外来系统各种构造极发育,结构面倾向北西,辗掩滑动面倾向南东,前人认为飞来峰群是印支运动或印支、喜马拉雅两期地壳运动水平挤压、推覆产物,根带来自龙门山以西。笔者据沉积岩碎屑粒经、成分,并结合前人资料,研究古地形、古气候和古水系,认为飞来峰群是新第三纪龙门山东坡上岩块发生蠕动的产物,根带来自龙门山顶盖。  相似文献   

15.
龙门山南段宝兴地区存在着多次推覆和多层滑覆现象,以及推覆滑覆叠加样式。该区存在着印支运动的遗迹,推覆构造在大部分地区切割了印支运动不整合面。造山过程经历了褶皱和推覆作用两个阶段,经历了印支期和喜马拉雅期造山运动。  相似文献   

16.
盆地数值模拟是目前世界上评价沉积盆地的油气资源远景的重要方法,它的产生标志着油气资源评价工作由传统的定性描述上升到定量描述的新高度。通过计算机技术把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方面的概念模型变为数学模型,得到定量的结果。虽然由于石油地质理论尚有一些不成熟之处,获得参数的精度也存在一定问题,但它仍然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定量评价方法。文中指出了这种方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以UNIX操作系统和OSP/Motif图形界面系统为环境,在图形工作站上开发出了储层岩石物理分析系统(RPS1.0,1994).综合利用测井、地质、生产测试等资料,以测井地质学、储层地质学、地质统计学和油藏物理学的理论为基础,经过一系列的数据处理得到三维空间的储层岩石物理数据体,进而对这些数据进行评价。总结出储层岩石物理模型,为提高勘探成功率和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提供依据,并为同类储层岩石物理的研究提供对比标准和研究指南。该系统已在胜利、江苏、辽河等多个油田投入使用,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文章详细描述了龙门山双石推覆构造两个主要单元──双石断层和双石推覆体。根据它们的变形特征,探讨了双石推覆构造的形成机制。认为该推覆构造是由不同级别、不同期次逐次发育的台阶式推覆构造组合而成.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临汝煤田的推覆构造、滑覆构造及断块构造特征和成因机制的基础上,指出了河西陈、温泉街、朝川矿区深部等找煤的有利区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