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与自然资源永续支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人与自然角度出发,阐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原始协调到危机冲突、人类环境生态意识的觉醒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以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相互作用的历史分析为主线,阐明了自然资源永续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2.
技术在给人类带来效益和便捷的同时,也因其异化而从人类情感上、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从地球的安全上给人类带来了严重危机.异化作为技术发展负效应存在的同时又有其积极意义.它以陷阱的方式隐匿在人类发展道路上,时刻提醒人们避免膨胀人类中心主义的骄傲,从而寻求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来达到化解危机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自二次大战以来,人类社会面临着征服、改造自然上的巨大成就和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系统空前严重的危机的困惑。而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问题。如何维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树立一种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观,实现了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之间的有效整合,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4.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同自然生态环境的好恶紧密相连,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协调和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前途与命运至关重要。"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它强调对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全面关怀,体现了公正的生态伦理意念,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思想。构建"以人为本"的生态伦理正是人类走出生态危机、实现科学发展和和谐社会的需要。"以人为本"建构生态伦理要求人类尊重自然的权利、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公平公正,进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生态危机是现代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它实质上是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危机。生态伦理学则把道德关系从人与人之间拓展到了人与自然之间。  相似文献   

6.
人类满足于物欲,片面追求消费,对物质和金钱的关爱远远胜过对自然和环境的关爱,人类无情地向自然索取,破坏自然,使自然生态环境千疮百孔。我国自然资源的大量耗损,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地影响了人类生存和生活的质量。人类在充分享受现代物质文明的同时,饱尝着资源匮乏和环境灾难酿成的苦果,人类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价值观在新文明的冲击下面临危机。环境道德:人类的普遍道德,在本世纪自然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中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发展,珍爱生命,珍视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是人类对于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是在环境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提出的,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重新反思的结果。二者在理论与实践上有一致性,它的提出为人类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根源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它是以环境伦理学所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为基础的,这种价值观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价值选择的标准和人类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环境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8.
阐述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三种伦理观,指出了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和自然中心主义伦理观的不足和缺陷;只有可持续发展伦理观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公平与和谐才是我们应该实践的环境伦理观。  相似文献   

9.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3个阶段,在造成大自然伤痕累累的同时,人类也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使人类不得不反思自己的行为,调整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可持续发展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按照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辩证关系原理,结合人类不合理活动受到大自然报复与惩罚历史事例,提出建立和谐、协调人地关系,在当前人地关系紧张的背景下,人类尤应主动调整自己对自然界的政策和行为,让大自然休养生息、恢复元气,在此基础上调节社会物质生产与自然物质生产的矛盾,保持一个地域系统乃至全球系统的人口增长、社会与自然物质生产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以实现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是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的世纪,也是生态环境空前恶化的世纪。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掠夺性的资源利用等问题的出现导致了一场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为了摆脱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通过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传统环境伦理思想对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的认识滞留于传统主客观二分的境地,非但不能取得积极的成果,反而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何做到有效地发展经济、保护生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实现传统环境伦理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观转向。  相似文献   

13.
论农业生产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十世纪中叶以来,能源危机问题、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以及生态平衡问题,已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严重问题。农业是一个和资源环境密切相关的产业部门,如何完成江泽民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的任务?一是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要正确处理农业生产与那样资源的关系;三是要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发展战略,搞好计划生育。  相似文献   

14.
论地理学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以科学理论为依据,随之运用科学技术方法与手段,由于可持续发展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矛盾激化,因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协调好人与环境的关系,为此,人类必须认识地理环境及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的地理学应当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核心的理论基础,而可持续发展研究方向是地理学内容和方法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地理学科学研究永久的主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加重,近现代许多伦理学家都试图从各个角度去阐述自然存在物具有着本身的内在价值,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为人类应当承认自然的权利,进而建立起人与自然之间良好的公正形态。在环境危机日益加重的今天,批判继承这些思想家的理论思想对于树立起合理的生态意识具有着积极的意义。从动物存在具有权利的理论出发,去承认并尊重自然存在物的内在权利,不仅仅是人类自身延续的必然要求,具有着强烈的现实效用性;而且更体现着人类认知理性与道德理性的发展,具有着道德崇高性.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指出传统发展模式和科学技术的滥用是生态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从哲学角度对生态危机进行了认真思考,并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提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前提,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关键,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人与自然区域系统的人类生态学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目前地理学研究的热点.借鉴20世纪初美国学者哈伦·巴罗斯提出的“人类生态学”观点,指出可用生态学观点解决地理学上的“人地关系”问题,并提出了人与自然区域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生态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学诞生根源探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生态文学是人类存在困境的艺术显现。人与自然的关系随工业化进程而日渐呈现为一种紧张关系,自然生态开始出现危机。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疏离,其本质也就是人的精神生态处于一种深深的危机状态。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双重危机交织所造成的人类存在困境,是生态文学诞生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9.
王朝科 《贵州科学》2010,28(1):38-42,75
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本质上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变迁的历史。河流是产生和孕育人类文明的基本条件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文明的历史也是人类与河流的关系史,所以人类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学会将自身与地球生态系统中的其它要素置于同一个相互联系的平面来审视自己的行为,审视其它生命形式,唯有如此,人类才能在一个彼此联系的系统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河流承载力理论的提出,就是试图把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由长期以来的定性研究引向定量研究,从而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确定一个客观的标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