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通过实验研究,综合考虑混煤指标计算、燃烧特征指数和燃烧火用效率,提出了基于燃烧火甩效率的电厂配煤模型,对配煤模型进行了求解,并以某2028 t/,h锅炉为对象,对三种单煤掺混进行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掺配比例2:1:9为最优解.  相似文献   

2.
对电厂配煤流程中影响混煤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混煤特性与组成单煤之间并非简单的加权关系,具有强烈的非线性特征,综合运用模糊数学与神经网络理论等数学方法加以描述,在此基础上开发动态配煤数学模型及相关的知识库。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验研究,综合考虑混煤指标计算、燃烧特征指数和燃烧火甩效率,提出了基于燃烧火用效率的电厂配煤模型,对配煤模型进行了求解,并以某2028t/h锅炉为对象,对三种单煤掺混进行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掺配比例2:1:9为最优解。  相似文献   

4.
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动力配煤发热量及着火温度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采用实验法测定电厂动力配煤的发热量和着火温度存在操作繁琐和信息滞后较大等不足,建立Elma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该网络模型在学习过程中确定混煤的发热量和着火温度与单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模型利用单煤的水分、灰分和挥发分含量直接预测混煤的发热量和着火温度,预测结果误差较小.利用置信区间分析法对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置信度.  相似文献   

5.
南方煤矿矿区产煤具有量少、种类多且煤质差异大的特点,在客户需求量大时,选择合理的煤炭配售方法建模是非常必要的。基于遗传算法设计的配售系统通常是在给定多约束线性规划的模型下求解最优配煤比,而对模型参数的选取欠缺考虑。本文在已知配煤目标的前提下,不仅给出最终的决策方案,并且利用贪心算法与Powell搜索法结合的思想自动筛选出合适的单煤信息,作为精确配煤的参数。实验结果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系统已在福建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煤的岩相分析通过对烟煤镜质组反射率的分析,能很好地识别单种煤的混煤情况。煤岩分析法在苏钢炼焦厂的应用主要是用来对进厂煤质的鉴定以及混煤情况的判别,根据判别结果指导配煤,进而保证焦炭质量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针对印尼煤配用较困难的问题,对印尼煤、田庄1/3焦煤等单种煤的煤质和成焦显微结构进行分析,提出5种配煤方案,对配合煤工艺性质和成焦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印尼煤的挥发分大于28%,G值和Y值较高,流动度低,膨胀度高,煤质非常特殊;印尼煤的开始软化温度和成焦粗粒镶嵌结构含量较高,煤质更接近于焦煤;印尼煤可少量替代优质焦煤,但需要合理控制配合煤的流动度和膨胀度。  相似文献   

8.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混沌优化算法在动力配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燃煤结焦过程的模糊性和非线性特点,采用模糊神经网络评估混煤的结焦特性,并用结焦倾向性指标作为动力配煤的约束条件.然后基于混沌优化算法在解空间的遍历性优势,以混煤煤价最低为目标,结合罚函数处理的约束条件方法,对电站动力配煤优化问题进行寻优.结果表明,模糊神经网络结合变尺度混沌算法对电站动力配煤问题具有相当好的实用性和适应性,它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相对最优解,有利于对实时配煤进行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9.
煤岩分析在配煤炼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煤岩分析方法对煤质进行鉴定和对混煤情况的辨别在配煤炼焦生产中十分重要,它在某些方面弥补了工业分析在检验煤质上的不足之处。本文依据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具有加和性的特点,通过单种煤反射率分布图合成配合煤反射率分布图指导配煤炼焦,可以改善焦炭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针对在国产300MW机组直流锅炉燃用神华煤可能出现的不安全情况,进行神华混煤燃烧研究,提出燃用神华混煤的配煤方法及锅炉技术措施,确保燃用神华混煤时锅炉的安全运行,并在黄埔电厂进行神华混煤燃烧试验,对燃用神华混煤的情况进行跟踪及改进,取得了成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对某焦化公司进口的印尼焦煤、肥煤、1/3焦煤以及国内同牌号的田庄焦煤、两渡肥煤和枣庄1/3焦煤进行煤质及单种煤结焦性对比分析,并以生产常用配比为基础进行20kg实验焦炉配煤炼焦实验,探讨印尼煤与国内炼焦煤的配伍性能。结果表明,印尼煤均是低灰、低硫、强黏结性、高膨胀性、低流动性的单一煤,其活性高,活惰比均不低于24,而国内炼焦煤有一定的混配,其活惰比为1~2,活性组分和惰性组分含量较为均衡;印尼单种煤所制焦炭的强度和热性能较差;印尼煤替代国内同牌号煤进行配煤炼焦,所制焦炭质量明显下降,并且替代量越大,焦炭质量下降越多。  相似文献   

12.
针对九种单种煤及十八种配合煤的胶质层指数(Y)进行了研究,采用均匀设计方法考察了配合煤的胶质层指数与单种煤的胶质层指数之间的联系,建立了由单种煤胶质层指数预测配合煤的胶质层指数的数学模型,将配合煤的实测值与均匀设计预测值、常规配煤法预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由均匀设计实验方法建立的数学模型预测配合煤的胶质层指数具有较好的可靠性,进而预测焦炭的质量。该方法可以有效的指导焦化企业配煤炼焦生产。  相似文献   

13.
通过考察国际法上的国际条约和国际刑事审判实践,在国际层面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揭示死刑问题在国际法上的演进,并得出废除死刑已成为一种国际共识和国际趋势的观点。同时结合我国新近刑法改革,对这种共识和趋势做出思考,对我国死刑制度在立法和司法上的改革带来启示,以期实现我国废除死刑的长远目标,践行保护人权的国际义务。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当前炼焦配煤技术、配煤理论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对比了具有代表性的配煤理论及技术,提出了已有配煤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局限性,指出了炼焦配煤理论和配煤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动力配煤是比较符合我国国情的洁净煤技术,其关键在于方案优化。本文以多目标规划的优化计算方法为依据,开发出适合于煤炭企业常规动力配煤的配煤软件,为煤炭企业动力配煤提供了依据。该软件人机界面友好,使用方便,可以对方案进行人工修正,并设有在线检测出口与其它数据库系统及Internet的连接,应用实践表明软件运行效果良好,适合煤炭企业实际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6.
将洞口和平煤分别与邵阳岩头岭、武冈龙坪老矿煤在不同配比下得到的混煤在STA449F3型热重分析仪中进行热重实验,利用热重分析法对两种不同掺烧方式下的混煤进行燃烧特性实验研究,分析两种掺混方式下混煤的着火温度和可燃性,并对其燃尽特性和综合燃烧特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各混煤的着火特性、燃烧特性和综合燃烧特性都是随着易着火煤种比例的增加而有所改善,通过对各项性能的分析,确定了混煤的最佳掺配比。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中国钢铁企业高炉喷煤的简单混煤现状,且传统的实验室优化配煤研究工作存在量大而繁琐、评价煤粉的性能指标众多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高炉喷吹煤粉优化配煤模型,即利用实验室测定高炉喷吹煤粉的主要性能指标,然后通过主成分分析对煤粉性能指标进行降维处理,得到的主成分指标P1、P2和P3结合煤粉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指标建立高炉喷煤优化配煤模型。该模型通过实验室配煤检验及高炉实际生产验证,效果显示良好。  相似文献   

18.
用多种不同变质程度的单种煤按一定的比例组成配合煤进行炼焦,是合理利用有限的煤资源,扩大炼焦原料煤范围,提高焦炭质量并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方法。但是,如何确定多种煤的合理配比,目前还处于经验估算阶段。本文介绍了作者与上海焦化厂为解决此问题,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寻求最佳配此的初步研究成果,模型的核心分线性规划与线性联立方程组二部分。用Fortran语言编写的程序采用人一机对话,功能选择的方式以方便使用为原则。用今年二月份实际数据进行模拟运算结果,可全月增加销售收入5万多元。按十一月份的最佳配比,预测经济效益可达11万元,目前该模型正在试运行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