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孔雀石绿一锗钼杂多酸缔合物显色体系。从而建立了水相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利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吸光光度法近十多年发展很快,使光度分析面貌发生了根本改观,提供了许多优良的高灵敏和高选择性的测定方法。混合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目前刚刚开始,但也显示了它的优越性,值得研究。 铁(Ⅲ)和铟(Ⅲ)与溴邻苯三酚红(BPR) —氯化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铵(Zeph)—羧甲基纤维素钠(ScMc)体系的显色反应新近有人进行了研究,该体系属于混合表面活性剂共用增敏型络合物显色反应。考虑到镓与铟同属一族,那么镓(Ⅲ)很可能有类似的显色反应,因而对镓(Ⅲ)的显色体系作了研究,探讨了显色反应的最佳条件,用摩尔比法和连续变化法测定了络合物的组成,实验结果证实了我们的设想。镓(Ⅲ)与BPR生成1:2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在PH5.37时,表面活性剂对铋与meso-四(对磺酸基苯基)卟啉显色反应的作用,在苯羟乙酸存在下,水浴加热7min后,铋与该卟淋形成1:2的配合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使该体系增敏并使其最大吸收波长红移,  相似文献   

4.
本文测定了聚乙烯醇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CV-PMo显色体系的增溶作用以及其结构对CV-PMo吸光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或称OP)存在下,苯芴酮和锗的胶束增溶光度法的显色条件、干扰离子的影响及其消除方法。结果表明显色体系的最佳条件为:1-3N硫酸;5—8 ×10-5M苯芴酮;5-10%乙醇;0.3-0.6%的OP;络合物在508nm处呈最大吸收。表观克分子吸光系数为1.3 ×105; 遵守比尔定律范围为0.05—0.3ppm的锗  (1厘米比色池)或10—70ppb(5厘米比色池)。用等克分子系列法测定了在OP存在下,锗和苯芴酮的组成比为1:2。大量外来离子没有干扰,并且扩大了对Ge通常有严重干扰离子的允许量;尤其是当联用酒石酸、抗坏血酸、氨荒乙酸(TCA)、氟化铵及EDTA时,可以允许存在W(Ⅵ)(25)、Mo(Ⅵ)(100)、Sn(Ⅳ)(30)、Nb(V)(25)、Sb(V)(50)、Ta(V)(1)-(括号内为锗的倍数)。选择性比相应的阳离子型[7,8]或阴离子型[16]表面活性剂高得多。在掩蔽剂存在下络合物至少稳定二小时以上(25℃)。初步将本法应用于测定阳极泥中的锗,与萃取法的结果相符合,从而提供了不经分离而直接在水溶液中测定某些样品中微量锗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在磷酸介质中,建立了以二溴邻硝基苯基荧光酮为显色荆、吐温-80为表面活性剂、在微波消解条件下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锗的新方法.探讨了测定痕量锗的最佳显色条件和测定条件.配合物最大吸收位于540 nm波长处,其摩尔吸光系数ε=0.886×105L/(mol·cm),线性回归方程A=2.30×10-3ρ-7.1×10-3(ρ的单位为μg/mL).相关系数r=0.999 9,检出极限为7.86×109g/mL,结果可以直接用于中草药中痕量锗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将氢化物分离技术与高灵敏显色反应体系结合起来,用于锡的光度测定。以KBH4溶液将Sn(IV)还原成气态氢化物SnH4,吸收于酸性KMnO4溶液中,加入水杨基萤光酮及表面活性剂形成多元配合物,拟定方法试用于地球化学样品及各类钢铁中微量锡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80存在下,研究了DBON-PF与Ge(Ⅳ)的显色反应,试验表明,在磷酸介质中,Ge(Ⅳ)与DBON-PF形成1∶2的红色络合物,该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42nm,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 23×105L·mol-1·cm-1,锗量在0~7g 25mL时符合比耳定律.用Ge(Ⅳ)-DBON-PF-吐温-80体系测定锗,很多离子不干扰测定.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有色络合物稳定48h以上,直接用于煤中微量锗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近十余年来,应用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醇(PVA)对离子缔合物的分散、稳定作用,于水相中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磷的报道已见文献记载[1—4]。文献[5,6]报道了PVA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乙基紫-磷钼杂多酸缔合物显色体系的作用机理,然而迄今尚未见这一显色体系在分析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0.
水中氟的快速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在氟离子作用下能使其变色的显色体系,经试验选择了一种显色体系配以酸度调节剂、掩蔽剂、表面活性剂等,以层析纸为载体制成氟试纸,并对试纸的性能进行了试验,确定其使用方法和储存条件,实际水样用试纸法和国标法比较,测定结果基本符合,误差在半定量分析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1.
采用铂环法测定聚醚F-68、全氟碳烷基丙烯基糖醚衍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其组成的复配体系的表面张力,评价该单一和复配表面活性剂体系的表面活性,探讨全氟碳烷基丙烯基醚衍生物表面活性剂对聚醚F-68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三种全氟碳烷基丙烯基糖醚衍生物表面活性剂均具有较好的表面活性,且都能与聚醚F-68形成的复配体系表现出很好的增效作用,增效作用与其在复配体系中的含量比例有关。  相似文献   

12.
β—环糊精与混合表面活性剂对显色反应的协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离子型与聚氧乙烯非离子型混合表面活性剂的形成规律和环糊精对客体的包合特性,以及两者共存时对微环境的优化.探讨了它们对显色反应的协同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新显色剂2-[3-(5-硝基苯并异噻唑)偶氮]-6-异丙基苯酚(5-NO2-BPAIP)与锌的显色反应,在表面活性剂OP存在下,在pH5.80~6.30的醋酸-醋酸钠体系中,显色反应更为灵敏,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05nm,其摩尔吸光系数达9.68×103m2*mol-1.室温下显色反应立即完成,配合物较为稳定,线性范围是0~0.32mg*L-1锌,此法不使用有毒试剂,检测快速,是目前光度法测锌的最灵敏的方法之一;可用于茶叶中痕量锌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溴代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存在下,对偶氮水杨酸苯基萤光酮(ρ-CHPA-PF)与锗的显色反应,制定了一种简便,灵敏测定锗的洮度分析方法,用于矿样中微量锗的直流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表面活性剂增敏—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微量元素锗。当表面活性剂聚乙烯醇存在时,测定锗的吸光度增加了2.95倍,氯化钠、硝酸分别为消电离剂、释放剂消除基体物质的干扰。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6-5.0μg·mL-1,检出限为0.5μg·mL-1,此法用于中草药中微量锗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与烷基磺酸盐的混合表面活性剂体系,能在水溶液中通过超声震荡形成具有分子有序组合体形式的单室囊泡。对混合表面活性剂的总浓度、两表面活性剂的混合比以及混合体系中烷基磺酸盐的碳链长度对囊泡形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赤藓红或曙红直接分光光度测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基于在乳化剂OP存在下的水溶液中赤藓红和曙红等酸性咕吨染料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S)的离子缔合反应,发展了一种分光光度测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新方法.反应的适宜pH值为1.6—2.1(赤藓红体系)和1.4—1.8(曙红Y体系),离子缔合物的组成为(CS)(HR).显色反应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选择性,可用于水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迄今,应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增溶和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的分散稳定作用于形成砷钼杂多酸—碱性染料缔合物水相光度法测定痕量砷,已取得了一些进展,我们在研究应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磷(锗、硅)钼杂多酸—孔雀石绿缔合物光度法测定  相似文献   

19.
结晶紫—锗钨酸—PVA体系显色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结晶紫-锗钨酸-PVA体系的显色反应。显色反应的条件是:[H_2SO_4]=0.13mol/L,(结晶紫)=1.2×10~(-4)mol/L,(聚乙烯醇)=0.32%。结晶紫-锗钨酸缔合物的最大吸收在545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1×10~5L·mol~(-1)·cm~(-1),锗钨酸在0-3.2×10~(-6)mol/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发色完全后1小时内吸光度稳定。由热重量法及摩尔比法测得离子缔合物中结晶紫离子:GeW_(12)O_(40)~(4-)=3:1。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用邻苯二酚紫—溴代十六烷基吡啶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锗。该法允许的酸度范围、显色剂的用量范围均较宽;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30μg/25ml;与Ge—邻苯二酚紫—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同类体系相比,灵敏度最高,ε′=7.80×10~4;与蒸馏分离法配合,具较高选择性。已用于硅酸盐基体人工样及铜矿中ppm级锗的测定,结果比较满意。研究证明,溴代十六烷基吡啶在该体系中属单分子增敏,并与邻苯二酚紫及Ge(Ⅳ)形成定组成三元络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