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肃科技纵横》2002,31(4):36-37
1.30年代,氯氟烃(CFC)开始合成,并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业.1974年,美国科学家首次提出氯氟烃(CFC)对臭氧层具有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2.
自从科学家们发现氟氯碳化合物(以下简称CFC)对臭氧层的破坏及其对人类生态环境的危害以来,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并已开展了一系列国际性的行动。本文首先综合介绍了近年来在CFC限用、替代剂研究方面的历史回顾和蒙特利尔协定及其实施动向;其次介绍了CFC替代剂寻找的途径,替代计划及主要替代剂的热物理性质,最后简述了CFC限用对当前制冷空调设备业的影响以及某些国际动向。  相似文献   

3.
 臭氧层的破坏和全球气候变化, 是当前全球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由于制冷、空调、热泵行业广泛采用的CFC与HCFC类物质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以及产生温室效应, 使全世界的制冷、空调与热泵行业面临严重的挑战。CFC与HCFC的替代已成为当前国际性的热门话题。国际制冷学会于1999.9.19~24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第20届国际制冷大会“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美国环保局于1999.9.25~27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地球技术论坛“, 均分别着重讨论了全球性环保问题对制冷空调行业的制冷剂替代物对策等问题。国际制冷学会从1908年创建以来, 已连续举行了19次国际制冷大会。  相似文献   

4.
HC600a含油混合物水平微肋管内冷凝换热特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验研究了环保替代制冷工质HC600a和润滑油Suniso 3GS的混合物在水平微肋管内的冷凝换热特性,探索了含油率、饱和压力和质量流量对冷凝换热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拟合的冷凝换热关系式较好地反映了该工质的换热特性。通过与其它工质的比较,可以得出结论:制冷工质HC600不但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而且传热特性优于CFC12及HCFC134a,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替代制冷工质。  相似文献   

5.
在大气平流层中有一臭氧层,它是地球生命的护身符,然而,近年来臭氧层却遭到严重破坏,该文简述了破坏臭氧层的物质及臭氧层破坏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臭氧层的作用,臭氧层被破坏的原因及保护臭氧层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酸雨的形成过程与危害,臭氧层的作用与破坏,温室效应与近期加剧情况,以及防治酸雨、破坏臭氧层和加剧温室效应的宏观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大气平流层中有一臭氧层,它是地球生命的护身符。然而,近年业臭氧层却遭到严重破坏,该文简述了破坏氧层的物质及臭氧层破坏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一、环境忧患意识教育 环境忧患意识就是对污染危害,生态破坏的一种警觉,即包括对已有危害的感觉,又包括对潜在的、正在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并有可能会酿成严重后果的警觉。忧患意识教育可使学生产生紧迫感,是环境意识教育的必要内容和认识基础。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产生环境保护的危机感、紧迫感以及责任感。如教师在讲到碳、硫、硫酸及卤代烃时,可以向学生渗透讲解CO2、SO2及氯氟烃等物质的大量排放给全人类带来的三大严重危害:“温室效应”、臭氧层耗损和酸雨,进而向学生讲述具体危害性。如果“温室效应”继续使气候变暖,则导致海水变暖膨胀,两极冰雪融化,冰川溶化,海平面上升,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所居住的沿海地区就有可能被淹掉;臭氧层的损耗,将对人体健康造成重大威胁,导致人类皮肤癌,眼疾病的发病率增高。从国家人口比例上说,臭氧层破坏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受害最大的仍然是我们中国,酸雨的严重浸蚀,致使酸沉降、沙漠化、森林消失,物种减少或灭绝,植被被破坏,水上流失加剧等。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地面广阔,如酸雨不被制止,受损也将是惨重的。我国水资源人均占世界平均数的1/4,而且水质污染又大大减少了...  相似文献   

10.
《大自然》2017,(5)
正臭氧层破坏是当前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备受世界各国的关注。1994年12月19日,联合国大会宣布把每年的9月16日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以纪念在1987年这一天签署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并要求所有缔约国根据"议定书"及其修正案的目标,采取具体行动纪念这一特殊的日子。2017年主题—蒙特利尔议定书30年:呵护阳光下的生命  相似文献   

11.
正大气臭氧层位于距离地面20~50km处,可以有效地吸收太阳辐射,减少紫外线对地球上生物的伤害~([1])。因此,臭氧层是地球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因素。臭氧层的破坏对人体健康、生物化学循环、水生态环境系统和植物等都具有重要影响~([2])。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大气臭氧层的损害逐渐成为当今全球面临的首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破坏臭氧层源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强调保护臭氧层是全人类的义务。  相似文献   

13.
在影响生物演化的诸因素中,大气臭氧层是一个重要因素。当臭氧层不完善或遭受破坏时,紫外线就会令生物致伤致死,在晚元古代时,大气臭氧层还很薄弱.吸收紫外线的能力不强。进入罗圈冰期,陆缘海变浅,寒冷又使藻类减少,海水的透明度增大,紫外辐射增强而导致埃迪卡拉动物群的绝灭,白垩纪末期的绝灭事件与臭氧层的破坏有关,这是由慧星冲击引起的并造成了恶劣的环境,深海沉积物中所记录的各种地球化学异常可以用臭氧层破坏所产生的地球化学效应来加以解释.图1,参9.  相似文献   

14.
分析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等环境污染与气温变化、臭氧层破坏等生态破坏对人体健康产生的直接健康效应,提出治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具体措施,以保护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1985年,英国南极考察队报道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有一个"空洞",这一消息,震动了世界科学界.几年来,许多发达国家纷纷组织科学考察队,投入大量资金,考察南极、北极以及全球臭氧层被破坏的情况;关于保护臭氧层的国际会议不断召开,尤其是今年,在伦敦、赫尔辛基、日内瓦举行了三次关于保护臭氧层的国际会议(我国派代表参加了这三次会议),在其它一些国际会议上,保护臭氧层也成为重要议题之一.臭氧层的破坏问题不仅仅受到科学家们的关注,也引起了政治家们的关切,许多国家的政府首脑在他们的讲话中都对此问题表示了不安和忧虑.今年3月在伦敦召开的有  相似文献   

16.
干洗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干洗有三大优点:1,许多不宜水洗的毛料西服、大衣等可用干洗方法洗涤;2,干洗衣物较为洁净;3,干洗可省时省力。然而,凡事有利也有弊,干洗衣物对身体的损害,这却是应引起大家警惕的。干洗衣物弊在何处?这是因为大部分干洗是用一类叫做高氯化物的化学品作为活性溶剂的。该化学品已证实对人体的神经系统有害;且长期暴露在该化学品之下,更有可能患上肾癌。在干洗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目前环保问题成了全球的热门话题,臭氧层的不断破坏和气候的逐渐变暖,是当今地球人类所面临的两大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谈到臭氧层的破坏,人们立刻会想到空调制冷行业的氟利昂,曾经有一段时间,人们对氟利昂几乎达到谈虎色变的程度。谈到气候变暖,人们不觉想到两极冰山融化、雪山冰线缩小、海平面上升、暴雨洪水泛滥。由于家用冰箱、空调及冷柜都是以氟利昂作为制冷剂,因而制冷空调行业成了破坏臭氧层和制造温室效应的众矢之的。但人们很少知道,氟利昂大部分排放是由于化工工业生产过程造成的,空调制冷剂的泄漏只是一小部分。工业上如灭火、发泡等是一次性使用,大量的氟利昂物质排放到大气中,而空调制冷剂是密封在机组的循环系统中,只是存在机组泄漏的可能。诚然,空调制冷行业是臭氧层破坏和制造温室效应的参与者。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冷媒替代技术的研发及使用,已成为当今制冷空调行业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8.
白玉林 《科学世界》2005,(12):11-11
由于人造含氟物质引起大气臭氧层破坏几乎在整个地球上都在发生。臭氧洞是指在南极上空的特殊大气环境下,臭氧层所出现的特别被破坏的现象。日本气象厅根据地面的观测结果.再加上对美国NASA的人造卫星观测数据的分析,对大气臭氧洞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5年臭氧洞的面积是过去的4倍。  相似文献   

19.
在工业清洗领域使用最多的卤代烃清洗剂,其中ODS(破坏臭氧层物质)清洗剂占有很大比重,但在使用中对人、被清洗物和环境会带来许多危害.为此,各种替代产品和替代技术应运而生.从经济、适用、安全、环保等方面综合评价,经过多年的探索、论证、比较和筛选,碳氢清洗剂作为替代品已得到广泛应用,尽管碳氢清洗剂有诸多优点,但与ODS清洗剂相比,其沸点高(150~190℃)、闪点低(50~70℃)、与被清洗的物质相容性好,使碳氢清洗剂的再生无法用原有工艺方法实现.本工艺方法的研究是采取硫酸萃取、静置分离、精馏的方法再生碳氢清洗剂,达到原有的品质重复利用,硫酸萃取剂蒸馏回收重复利用,达到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由于光是一种有序的能量,因而光是一种非体积功W'.利用公式△Go+RTlnK0p=0.119 6 n/λ计算的臭氧层氧气转变为臭氧的标准平衡常数K0pC(190K)= 3.33 × 1029,这说明了臭氧层的形成原因.利用公式△H=Qp+0.119 6n/λ计算了臭氧层氧气转变为臭氧反应的恒压反应热Qp,当λ=290nm时,Qp=-126.55kJ·mol-1.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解释了NO、CO及全球气温变暖对臭氧层破坏作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