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电图是医生诊断心脏病的重要依据,由于心电图机输出精度的限制和对输出结果的分析依赖于医生的经验,使得对心电图的分析测算存在着准确性不高且效率很低的问题,本文简单介绍了使用微型计算机的心电图数据自动处理系统,由于它的精度很高并采用了较为成熟的数学模型,从而使分析结果准确可靠也使效率得到提高。本数据处理系统主要用于心脏病的临床辅助诊断,它是将微型计算机应用于生物医学工程的一个有益的尝试。文后附有数据处理和诊断模块的流程。  相似文献   

2.
专家系统是能够帮助人们解决某个特定领域复杂问题的计算机智能系统。本文提出了一个产生式的专家系统——基于心电向量图的心脏病计算机诊断系统(简你CARD系统)。该系统的主要输入数据是心电向量图数据,但也可心接受心电图或其它临床参数和知识。知识库中存放150条诊断规则和25个疾病框架。CARD系统采用了假设演绎的推理和控制策略,具有知识获得能力和诊断复合病的能力。本专家系统用PASCAL语言编写,在紫金微型机上实现。目前已诊断了50份心电向量图病例,正确率达92%。  相似文献   

3.
心电图描记是临床心血管疾病诊断经常使用的重要方法,将大量心电图及其相关信息作为资料保存在心电信息管理系统中,对医务工作人员查询和参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心电信息管理系统与虚拟式心电图仪结合,使其成为该仪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提高了它的使用价值,也增强了仪器的功能,系统采用关系数据库模型和VC++6.0的ActiveX数据对象(ADO)实现对系统内数据的操作。介绍了系统的存储、查询、个性、删除等主要功能及应用程序的主要组成模块。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我们研制的心电图波形分析及心电图诊断程序。在心电图分析程序中,我们同时对三组导联进行抽样,并用FIR数字滤波器滤除50Hz干扰。然后利用最大负斜率判别法识别出QRS波群,并以此为基础,分别判别 Q、R、S、T波与ST段的形态及其各种参数。这些参数将作为心电图诊断的根据。在心电图诊断程序中,我们采用了两种算法。对于心律失常等病理生理现象,采用树形诊断算法,而对心肌梗塞,束支传导阻滞,心室肥大,心房肥大等心电图诊断,则采用最大后验概率估计算法。本文还对诊断误诊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基于知识的心电图自动诊断系统的系统构成及设计过程中采用的关键技术.模拟了现实世界心电专家根据心电图进行诊断的思维方式,揉进了可能性理论和模糊理论的概念,同时又避免了复杂的推理过程.其心电图病理数据库由知识库和规则库两部分组成,采用数据库形式存储.推理诊断系统采用数据驱动的正向推理结合基于CF模型的不精确推理.推理诊断系统与知识库和规则库的实际存储内容没有必然联系,所以适用于诊断型的专家系统.  相似文献   

6.
引言用计算机分析心电图,就是要使计算机能识别心电图,即能测量出各种必要的心电图参数并由此对心电图作出正确的评价.由于计算机本身的特点,这样做不仅有可能提高分析的速度和精度,选择较优的诊断标准,而且在心电图普查、重症病房监护、发现一时难以确诊的异常心电图等工作中,可以大大地减轻医生的工作并提高工作效率.因此,若干年来,围绕着这些课题,许多国家都作了不少的工作,建立了若干种计算机分析心电图的系统,并对此作了相应的评论,召开了确定今后方向的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7.
周淑梅 《甘肃科技》2010,26(17):155-156
为了明确心电图(ECG)在心脏病诊断中的重要作用,探讨对于心脏病的诊断心电图检查与现代新的诊断技术之间的比较;心电图具有其他检查不可比拟和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近年来神经网络技术在心电图诊断中的应用成果,提出了应用神经网络进行心电图分类的主要技术问题,并指出神经网络和专家系统相结合,是医疗诊断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心电图对肺心病的诊断价值,已为临床肯定,为了进一步提高肺心病诊断的符合率,湖北省肺心病协作组十四个单位对1977~1979年按1977年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专业会议制订的标准确诊为肺心病的住院病人1388例中,心电图资料完整的急性期576例及恢复期143例进行了分析,探讨肺心病在急性期与恢复期心电图的变化规律,同时也验证1977年心电图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心电图波形自动识别的软件设计,着重讨论了用特征识别法对心电图波形进行检测,并提出了自学习算法,最后给出了10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的判别准则.所有软件均用8098汇编语言编制完成.实验表明,本软件对提高QRS波检测率及一些基本心律失常的诊断具有良好的效果,适用于心电自动监护系统.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近年来神经网络技术在心电图诊断中的应用成果,提出了应用神经网络进行心电图分类的主要技术问题,并指出神经网络和专家系统相结合,是医疗诊断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心电图机限于记录纸的用量,通常不可能长时间地连续记录心电图。因此往往不能把某些具有诊断意义而却短暂出现的异常心电图及时记录下来。对此,我们研制了XDL—1型心电磁带录放仪。该仪器依据脉冲相位调制原理可将心电图长时间地连续记录在磁带上,然后回放,复原心电图在心电图机或心电示波器上,以供诊断、科学研究和医学教学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次提出了在心电图图形数字化过程中加载患者临床诊断信息的思想.我们借鉴分数维的处理方法,采用跟踪了三年的患者病历,以尽早发现心脏病变为目的,将患者临床诊断信息与心电图图形相结合,定义了一种把心电图转换成数据的新方法.该方法可克服由于心脏混沌造成的患者心电图的个体差异,便于使用计算机建立患者数据库及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电图检查在高钾血症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通过观察23例心电图检查中有高血钾心电图表现患者血清钾的含量来分析、总结.结果发现23例中有21例血清钾升高.结论心电图能在数分钟内提供高血钾诊断,掌握心电图的高血钾特征对临床急诊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电图检查在高钾血症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通过观察23例心电图检查中有高血钾心电图表现患者血清钾的含量来分析、总结.结果发现23例中有21例血清钾升高.结论心电图能在数分钟内提供高血钾诊断,掌握心电图的高血钾特征对临床急诊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综合探讨超声心动图以及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检查诊断作用以及意义。在开展心电图以及超声心动图两种检查诊断方式的基础上,对其诊断特异度、敏感度以及准确率予以综合分析,最后开展相应的统计学比对分析。在诊断准确率方面,超声心动图91.86%,较心电图76.74%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敏感度、特异度方面,超声心动图分别是95.83%、71.43%,这一结果要超过心电图所对应的83.33%以及7.14%,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具备一定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检查诊断过程中,无论运用超声心动图或者运用心电图都能够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病人进行诊断分析,同时都具有一定的诊断效果,其各有优势,但是相比较而言,超声心动图方式具备的诊断效能更高。  相似文献   

17.
心电图(ECG)是诊断心血管病的一个主要手段.校医院在1997年至1998年两年间对中老年教职工进行了心电图普查,从ECG变化这一方面探讨我校中老年教职工心血管病发病情况及应采取的预防保健措施.1普查方法1.1对象及方法检查对象为45岁以上的教职工,...  相似文献   

18.
亢锐 《科技信息》2013,(6):485-485
<正>心电图机应用于临床已有近100年的历史,早在1903年,采用弦线式电流计记录出人体的心脏电流图,形成了心电图的雏形,从而开创了心电图学的历史。随后心电图的描记技术经过不断发展与改进,为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心电图作为心脏病诊断的一种重要手段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9.
何东晴 《甘肃科技》2016,(12):126-127
确认识心电图临床适用性及其发挥的价值,重视心电图检查,从而减少心源性猝死尤其是急性心肌梗塞而导致的死亡。分析甘肃省临夏州人民医院临床医生和病人对心电图的临床应用及其发挥的价值不能正确认识,总结多年工作经验及体会。心电图检查是检查诊断心脏病最常用最基本最重要的无创性检查技术。心电图的学习,要理论联系实际,多看多想,通过较长时间的实际应用,才能逐步掌握、灵活应用,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心电图ST段改变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与心电图ST段改变作比较,计算心电图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等指标。结果:灵敏度53.85%;特异度84.21%;符合率61.97%;阳性预测值90.32%;阴性预测值40.00%。结论:心电图ST段改变在冠心病诊断中灵敏度太低,特异度尚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