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微波萃取技术从红苋菜中提取苋菜红色素,并对苋菜红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微波萃取技术提取苋菜红色素的工艺路线是合理可行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对苋菜红色素都有一定的降解作用,常用食品添加剂和几种金属离子对其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2.
以苋菜为原料,采用溶刑浸提法和超声波萃取法从苋莱中提取苋菜红色素,对提取工艺条件及色素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单因素实验、正交试验及苋菜红色素对光、热和pH稳定性实验的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的苋菜红色素较浸提法提取的色素得率高、稳定性好;超声法提取苋菜红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超声波功率400W、料液比1:4、温度40℃、超声时间20min.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天然苋菜红色素的最佳浸提条件,并探讨了在浸提过程中温度,时间,酸度等因素对苋菜红色素浸提率的影响,确定了天然苋菜红色素提取工艺最佳浸提条件,。  相似文献   

4.
为优化苋菜中提取红色素的工艺,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以吸光度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确定提取条件,并测试其还原力及对羟自由基(·OH)、DPPH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苋菜红色素的提取条件为用30倍量体积分数20%乙醇于温度 40℃提取2次,每次1h;苋菜红色素对·OH、DPPH·的半抑制质量浓度(IC50)分别为0.44mg/mL和0.14mg/mL,还原力约为VC的1/4。 结果表明:苋菜红色素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5.
微波萃取苋菜天然红色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波萃取技术,对苋菜天然红色素进行萃取研究,同时与水萃取法作比较研究。结果显示2种方法萃取苋菜天然红色素在可见光波段的吸收峰位置一样。经色素稳定性测定2种提取方法所得物质也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微波萃取速率以及萃取率比水萃取法高,所以本文的研究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果蔬钙肥对苋菜生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采用0.67 mL/L(Cal),1 mL/L(Ca2),2 mL/L(Ca3)共3个质量浓度叶面钙肥对苋菜进行喷施,研究钙肥对苋菜生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钙肥质量浓度可增加苋菜植株株高和茎粗,不同质量浓度钙肥对苋菜品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较低质量浓度钙肥可降低硝酸盐的积累.钙肥增加了苋菜产量,以1 mL/L的钙肥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镉、丁草胺单一及复合污染对苋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镉、丁草胺单一及复合污染对苋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镉在土壤中的质量比为5mg/kg(低质量比)时能促进苋菜生长,高质量比(20mg/kg)时抑制了苋菜生长,造成苋菜幼苗成活率显著下降,植株矮化,叶面积和生物量显著减小,镉的毒性作用对苋菜生长的影响持续时间较长.丁草胺污染程度越大,对苋菜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强,随着其在土壤中质量比增大到50mg/kg以上,种子发芽延迟,幼苗存活期缩短.随着镉和丁草胺复合污染程度的增高,苋菜成活率、株高等生理指标显著降低,对苋菜生长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8.
天然苋菜红色素的提取与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讨论了天然苋菜红的提取工艺及其理化性质。指出水作浸提剂,在65℃下浸提1小时,滤渣再室温下浸提4~5小时,可得高得率、高质量的天然苋菜红,这种色素适合作冷饮色素添加剂。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因素对一种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静态电容的影响.使用该反应器对苋菜红染料废水进行了脱色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此反应器对苋菜红有明显的脱色效果,120 min内苋菜红脱色率可达96.1%.以一定时段内苋菜红的脱色效率研究了反应器静态电容与电源电容之间的匹配对应关系,得出最佳匹配比约为1∶20.  相似文献   

10.
为了缓解重金属铬(Cr)给农田和作物带来的负面影响,将2%醋渣生物炭、2%市售土壤调理剂、基肥(由硫酸钾、磷酸二氢铵和尿素构成,施用量分别为0.05%、0.08%和0.08%)、2%醋渣生物炭+基肥施用于Cr污染的土壤中,对比各处理组对土壤修复及苋菜萌发的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5.12%)相比,醋渣生物炭可降低土壤弱酸可提取态Cr的相对含量(4.19%),但其他处理组会不同程度提升土壤中弱酸可提取态Cr的含量,土壤中弱酸可提取态Cr含量与pH(r=0.74)、脲酶活性(r=0.81)呈正相关,与过氧化氢酶活性呈负相关(r=-0.55).醋渣生物炭可减轻弱酸可提取态Cr对苋菜幼苗的胁迫作用,使苋菜幼苗长势最佳(其干质量是对照组的3.5倍),作用效果优于市售土壤调理剂.该结果为耕地重金属钝化和作物生长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朝鲜野菊花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用甲醇、乙醇、丙酮、石油醚、氢仿、苯和水为溶剂、从朝鲜野菊(Chrysanthermumkoraiense)的花中提取黄色色素,并用721分光光度计对该色素在不同的PH值,不同的介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不同PH值条件下,以水为溶剂提取的色素均为黄色,且在氯化钠和蔗糖两种介质中稳定性较好,色素的残存率最低为91.18%,在不同的温度下这种色素的稳定性较较好,但在不同  相似文献   

12.
用有机溶剂从粘质赛氏杆菌(Serratia marcescens Bizio)中分离纯化出一种红色素。该色素经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及其它测试,表明其为含羧基的共轭多烯烃化合物,属于类胡萝卜素色素,化学式为C_(20)H_(32)O_2。它微溶于水,易溶于醇、醚等有机溶剂,对热稳定,对光敏感。金属离子、防腐剂对它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紫竹梅紫红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竹梅紫红色素在pH为4-6的酸性条件下颜色稳定;对热较稳定;2 000 lx光照下24 h,色素残存率约为90%。氧化剂H2O2、还原剂Na2SO3对该紫红色素有破坏作用。金属离子K^+、Mg^2+、Na^+对紫竹梅紫红色素的稳定性无影响,Cu^2+、Ca^2+、Zn^2+还有一定的增色、护色效果。酸味剂柠檬酸、抗氧化剂抗坏血酸对紫竹梅紫红色素的稳定性影响不明显;蔗糖和防腐剂苯甲酸钠几乎无影响。总体来看,紫竹梅紫红色素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由黑豆皮壳提制的食用黑豆红色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提取率6%-8%左右。最大吸收峰525nm左右。其中主成分为花青素类。可广泛使用于果酒、糖果、汽水、饮料、甜果冻等食品。  相似文献   

15.
高向阳  徐雅莉  黄亚亭 《河南科学》2010,28(12):1539-1542
为了研究枸杞色素的稳定性及其吸收曲线的动力学特性,以郑州产的枸杞为原料,用无水乙醇提取,紫外可见光谱扫描,研究了3种不同成熟期枸杞色素的稳定性及其吸收曲线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色素的稳定性较好,在酸、碱性溶液中吸收曲线几乎未发生变化;具有良好的耐氧化还原性和热稳定性;NaCl对色素几乎无影响;动力学研究表明在4℃条件下放置50 d,吸收曲线几乎无变化.  相似文献   

16.
天然南瓜黄色素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吸光度值为指标,研究南瓜黄色素(β-胡萝卜素)对酸、光、热和对金属离子、氧化剂的稳定性及其水溶性。结果表明,酸碱度、温度对南瓜黄色素的影响不大,各种食品中常见的金属离子对南瓜黄色素有一定的增色作用,加入适当的添加剂和分散剂,能很好地改善色素对光的稳定性和水溶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 L.]红色素水提取浓缩液为实验材料,从沉淀剂的预选、沉淀剂及碱种类、沉淀剂最佳pH值、沉淀剂最佳酸种类和沉淀剂最佳用量的确定等方面,进行了离子沉淀法制取鸡冠花红色素最佳条件的筛选研究.结果发现,用2%的Zncl2作为沉淀刺、氨水作为调节pH值的碱液,柠檬酸作为酸液,采用6倍量的无水乙醇沉淀色素,可获得最佳提取效果,红色素产率可达12.3%。  相似文献   

18.
苹果皮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研究发现苹果皮色素对pH值、热稳定性差,常见金属离子对苹果皮色素没有影响,该色素着色能力强,是一种值得开发与利用的天然色素。  相似文献   

19.
用研磨和浸提法处理玉米淀粉饼渣,回流色素浸提混合液,回收提取液,用不同比例的混合试剂提取以选择最佳方法。结果发现以石油:乙醇=3:2和丙:乙醇=3:2提取液效果最佳,色素产率高,色质好,提取液回收率亦高。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实验研究考察影响水墨分散的因素,结果表明水基油墨的分散效果是获得水墨理想的光泽、着色力及遮盖力等性能的关键,水墨分散的质量主要依赖于体系中分散树脂和颜料自身的特性及其相互作用的程度,其中,颜基比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水溶性聚合物对颜料的分散效果。实验还证明了润湿分散剂和助溶剂能改变体系的表面张力和润湿性能,从而提高体系的分散性能。另外,水墨分散的温度也是影响分散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