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秀丽 《科技资讯》2006,(19):133-133
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无以伦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健康人格。本文针对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提出一些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2.
郑凤 《龙岩学院学报》2009,27(3):69-72,124
和谐人格是德性人格、心理人格和社会人格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机统一体,是个体与他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一种人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实质上也就是塑造和谐人格的过程.健康的文化环境,为塑造和谐人格提供有利的条件;完善的社会主义社会运行体制,为塑造和谐人格提供有力的保障;强化思想道德教育的育人功能,为塑造和谐人格构建了精神基石.  相似文献   

3.
王晓丹 《科技信息》2008,(23):186-186
当代大学生人格教育是立足于大学生人格特征现状,阐述了人格、大学生人格特征。强调了人格教育的重要性.如何塑造和完善大学生健康人格,为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赵莹 《科技资讯》2011,(10):195-195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和人格塑造,是时代使命的重托,是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依据中职学生的特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在学生人格塑造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6.
教师肩负着传播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使命,影响着人类的未来.只有具有高尚的人格素养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人格培养.教师人格对学生人格可起到净化作用.教师必须以自身人格魅力为学生树立榜样,感染和教育学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教师以自己敬业、自律、自爱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成才.  相似文献   

7.
陈莹 《新余高专学报》2005,10(4):113-115
人格美是指人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和聪明才智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美.合唱教学是塑造大学生人格美的有效途径.通过合唱教学,能培养大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磨练意志,提升大学生人格的审美水平.在合唱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大学生提升审美情趣和能力;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合唱艺术实践活动,塑造大学生的人格美.  相似文献   

8.
在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应把培养现代人格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这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人格塑造在中国有深厚的文化基础。把人格塑造纳入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视界,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依托专业教育进行大学生人格塑造。论述了设计专业“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和模式的构建,提出了在实施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设计专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阶段性成果说明,人格塑造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使教学充满活力,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0.
道德人格是大学生人格的道德规定性,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社会文化环境的熏陶与塑造.当前社会开放的多元文化环境,为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生成提供了文化的多维向度,审视不同文化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生成的影响,将有助于理性地把握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特质及发展趋向,增强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在大学生道德人格发展中自觉施加影响的针对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
梁明 《新余高专学报》2012,17(3):115-117
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从人格、健康人格内涵入手,以塑造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为目的,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现状进行分析,探索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人格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塑造健全的人格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文章在分析健康人格对人的发展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体育作为一种校园文化所具备的独特文化特征以及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所展现出的功能与积极影响,并提出校园体育文化构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人格精神指人的精神境界、思想意识,是人格的核心。大学应通过教育理念、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影响和塑造学生主体精神、理性精神和道德精神等人格精神。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育既是语言教育,又是人文教育,承担着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发展个性、完善人格的重任。面对当代道德教育容易陷入单一的“知识化”、“形式化”的困境,在语文教学的历史文化道德教育情境中,利用语文教材中丰富的人文资源,通过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人文精神,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文学的情趣,塑造人文品格是一项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余彦华 《科技信息》2011,(4):288-288
学生的人格是学生素质的核心,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语文教学,因其自身“文道合一”、思想性强的学科特点,在塑造学生健康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认为挖搔禅的思维理念来指导学生注重学习能力及健全人格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并阐述了通过教育活动中教师的禅心修养来塑造学习者新型人格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文化、自我概念与健康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的人格危机正制约着一系列社会问题的解决,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人格作为体现人的存在的最高生存方式,是个体在特定状态下的生存样态,它的形成和发展深受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影响及晚。病态人格是由于文化发展不和谐及其不因素的影响及文化转型中个体适应不良所致。另外,个体人格的发展还深受个体自我发展的动机,自我概念的影响,因此塑造健康人格,必须塑造健康文化;塑造健康人格,必须塑造健康自我概念。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肩负着传授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任,教师要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有意识地运用语文教材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如选择《史记》中具有伟大人格的人物作为榜样,来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交友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从审美的角度看,和谐社会具有深刻的美学根据和情感内涵,构建和谐社会符合人类的美好理想和中国传统美学精神。这种和谐美的建构首先需要一种和谐的社会性格基础。审美化的、平和的情感教育能够使人按照和谐美的思维方法协调个体在人格与心理结构等方面的平衡,培养出具有高度健全的人格和思想的实践主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下,塑造和培养具有和谐人格的大学生,是高校的重要使命之一。因此,教师要以情感教育为重点,创新审美教育的方式方法,引导大学生塑造和谐的人格。  相似文献   

20.
袁英 《科技咨询导报》2010,(34):219-219
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所处的历史阶段,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这一艰巨的历史重任,而职高生的现状与职业高中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目标不符。要改变这种状况,作为语文教师,就要充分发挥自己学科的特长,利用好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启发引导学生,不断提升职高生的精神境界,塑造职高生健康的人格,使他们精神成人,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