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TA)和诸如三正辛基氧化膦(TOPO)、邻菲罗啉(phen)等中性附加配位体所组成的协同萃取体系已应用于荧光分析法测定痕量钐和铕,该体系选择性、灵敏度均颇高,适用于岩石、矿物、生物体的分析,但需使用造成环境污染的有机溶剂。竹田津等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用于荧光分析,免去了有机溶剂萃取操作,方法简便。如:TTA—TOPO—曲拉通X-100体系荧光法测定钐、铕,PTA(三氟乙酰特戊酰甲烷)—TOPO—BL—9EX体系荧光法测定钐、铕、铽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吡啶-2,6-二羧酸体系荧光法同时测定钐、铕、铽、镝的最佳条件及共存离子的影响等。本法与阳离子交换树脂联用,分离测定了地质和环境试样中的钐、铕、铽、镝含量。  相似文献   

3.
纸上高压电泳法—荧光分析法分离与定量微量钐和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纸上电泳法分离稀土元素常以EDTA、柠檬酸或α—羟基异丁酸(α—HIBA)等为电解液,分离后几乎都采用中子活化分析法来定量稀土元素。但该分析方法所需设备昂贵,未能广泛应用。本文以柠檬酸为电解液,用纸上高压电泳法(HVPE)分离稀土元素,并用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TA)和邻菲罗啉(phen)萃取荧光法同时测定分离后的钐、铕含量。由于将HVPE与荧光法联用,消除了荧光法中Fe~(3 )、Sc~(3 )及重稀土金属离子的荧光熄灭现象,使高灵敏度同时测定复杂试样中的钐、铕成为可能。本文方法试样量少、仪器简单、所需时间短,较中子活化分析法具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吡啶—2.6—二羧酸纸上荧光法测定痕量铕、铽的最佳条件与各种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本方法可测定分别低于18ng的痕量Eu~(3+)、Tb~(3+),检测限分别达到0.5、1.9ng,线性关系良好,且相互不干扰。将该法应用于人工合成试样中Eu~(3+)、Tb~(3+)的测定,回收率在92~11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6.7%。  相似文献   

5.
发现在草酸体系荧光法测定S_m~(3+)、Eu~(3+)、Tb~(3+)、Dy~(3+)含量时,由于Gd~(3+)的存在能使这些离子的特征荧光显著增敏,从而开发了Gd~(3+)一草酸增敏体系同时测定钐、铕、铽、镝的荧光新体系。用本法成功地同时测定了氟碳铈铜矿和氧化钆中的铕、铽含量。  相似文献   

6.
我省有关稀土矿生产的各种氧化稀土富集物中,钐铕钆富集物是目前较短缺的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均占有一定地位;氧化镨、钕富集物也有其广泛的用途。快速而准确地测定这两种富集物中的主要稀土元素含量对矿区生产有着重要意义。应用稀土元素无机化合物的特征吸收带光度法测定单一稀土镨、钕等元素在文献中有过报导。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结合我省稀土矿区的生产实际,研究了利用稀土元素的高氯酸盐的特征吸收带,使用国产仪器,测定氧化稀土富集物中主要成份钐、铕、钆、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了解二(1-甲基庚基)磷酸(代号P-215)的萃取性能,本文测定在P-215-200~#汽油和盐酸介质中中稀土(钐、铕、钆)和重稀土(钬、钇、铒)萃取的分配比,并计算相邻两元素的萃取分离系数。  相似文献   

8.
自1996年Liu和Dasgupta首先提出了微滴溶剂萃取(SDME)的新技术以来,该技术受到了分析化学界的广泛关注.目前主要用于有机物的微分离富集.本研究组率先将微滴溶剂萃取与低温ETV-ICP-AES检测技术结合并应用于痕量无机物的测定.本文的目的是将微滴溶剂萃取与ETV-ICP-MS检测技术联用,建立以有机螯合试剂(苯甲酰丙酮)既作为微滴溶剂萃取的萃取剂,同时又作为ETV中的化学改进剂的SDME-ETV-ICP-MS的新方法,并应用于生物试样中痕量Be,Co,Pd和Cd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用ICP-AES法直接测定高纯氧化钐中痕量杂质铜,铁,钙,镍的方法。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影响测定的主要因素,选择了铜,铁,钙,镍同时测定的折衷条件。讨论了基体浓度的影响,采用了标样与试样匹配及背景扣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吡啶-2,6-二羧酸体系导数荧光法同时测定铀、钐、铕、铽、镝的最佳条件及共存离子的影响。导数荧光法测定上述五种离子的检测限分别达到:U(Ⅲ)7,Sm(Ⅳ)0.4,Eu(Ⅲ)0.004,Tb(Ⅲ)0.026,Dy(Ⅲ)0.25ng/ml。应用本法测定了混合试液中上述五种离子含量,回收率为92.3%~108.1%。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作者发现草酸对钐、铕、铽和镝等离子均有荧光增敏效应,其绝对检测限分别达到0.79、0.02、0.018和0.70ppm。用标准曲线法测定了不产生熄(或(?))灭效应的钪、钇、镱和镥等重稀土混合氧化物中的铕、铽、镝含量,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以活性黄分别和氧化镧、氧化镨、氧化钕、氧化钐、氧化铕、氧化钆、氧化镝、氧化镥、氧化钇等为原料,制备了活性黄镧、活性黄镨、活性黄钕、活性黄钐、活性黄铕、活性黄钆、活性黄镝、活性黄镥、活性黄钇等染料,并且用这些染料对真丝绸进行了染色,其上色率和固色率远大于活性黄染料。分别测定了活性黄及活性黄稀土染料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在200.00~800.00m范围内,测定了活性黄及活性黄稀土染料的最大吸收峰的波长。  相似文献   

13.
黄永亮 《科技信息》2011,(21):58-58,37
原子吸收光谱法亦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基于蒸气相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其共振辐射的吸收强度来测定试样中该元素含量的一种仪器分析方法,广泛地应用于痕量和超痕量元素的测定。作为分析化学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定量分析方法之一,原子吸收光谱法具有检出限低、选择性好、精密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按无机体系,脂肪族二元羧酸、芳香族二元羧酸、杂环类二元羧酸、亚氨基类二元羧酸及其它体系分类,分别评述了荧光分析法测定钐、铕、钆、铽、镝等稀土元素的研究状况。展望了有机二元羧酸作为荧光试剂联合测定稀土元素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m3+/TiO2和Eu3+/TiO2催化剂.以甲醇为消除底物,紫外光照下,研究催化剂光催化消除甲醇的性能;讨论了掺杂量、活化温度、甲醇的初始浓度对催化剂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钐、铕的最佳掺杂量(摩尔比)分别为:0.1%,0.5%,最佳焙烧温度为350℃.钐和铕的掺杂使TiO2由锐钛矿向金红石相的...  相似文献   

16.
李广川 《广东科技》2012,21(15):155-155,170
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有关ICPAES检测方法在样品检测分析中的应用已日渐稳定与成熟。以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中的十五类稀土元素(镧、镨、钐、钆、镝、铒、镱、钇、铈、钕、铕、铽、钬、铥、镥)为研究对象,从ICPAES法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中稀土元素的测定试验分析以及ICPAES法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中稀土元素的测定结果分析这两个方面入手,对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17.
应用弗伦茨等磁力分离仪对电磁性矿物、非磁性矿物或含微细磁性矿物的快速提钝方法,简化了顺磁性矿物的分离过程,而且不论样品量的多少,都能在1—2次分选过程中取得满意的效果。对来自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矿床的围岩(大多数样品都含磁铁矿矿物包体)和其它建造中矿物组分的年龄测定试样,以及其它地区的同类型试样进行分离,都获得了纯度高、处理量大、耗时少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钴(Ⅱ)-2-羟基-1-萘醛肟(HNA)—羟胺体系的极谱波具有吸附和动力性质,此波可用于测定人发中的痕量钴。于Co(Ⅱ)-HNA-NH_2OH的氨性介质中观察到钴有一灵敏的极谱催化波,其波高与钴浓度在0.1~2.5ppb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05ppb。本文考察了用该体系极谱催化波测定痕量钴的条件,应用此方法测定了人发试样中的钴,并对该体系极谱催化波的性质和机理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9.
通过建立气相色谱法对环境试样中痕量黄磷的测定。对不同的环境试样经过甲苯振摇萃取后,离心,取上清液供气相色谱仪配备火焰光度检测器(FPD和磷滤光片)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回收率为84.96%~93.13%,方法精密度为3.46%~5.33%,方法检出限,水样:2.1μg/L,底泥:5.0μg/kg,死鱼内脏:1.0μg/kg,满足痕量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20.
稀土元素的共发光效应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研究铕(钐)-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TA)-邻菲罗啉(Phen)-表面活性剂荧光体系时发现,于上述体系中加入 La~(3+)、Tb~(3+)、Gd~(3+)、Lu~(3+)、Y~(3+)等稀土离子则使体系的荧光强度增加数十倍乃至数百倍,这是一种新发现的荧光增强现象,我们把它命名为“共发光效应”。本文研究了该效应的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以及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