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米曲霉自溶作用的研究Ⅰ.米曲霉的自溶条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多因素试验正交优选法对三株米曲霉的自溶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自溶的pH值,自溶温度和氧气状况对米曲霉的自溶作用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在米曲霉最佳的自溶条件下,对其自溶过程中重要的细胞物质及酶进行了测定,结果自溶液中测出17种氨基酸酸,总氨基酸释放率为68.79%,核酸释放率为50.00%,糖的释放率为24.58%,酸性蛋白酶活性高,而5’-磷酸二酯酶活性较低。  相似文献   

3.
链霉菌(Streptomyces sp.2)与金黄色葡萄球苏,枯草杆菌之间有相互抑制作用,链霉菌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但大肠杆菌则对链霉菌无抑制作用,细菌的存在能诱导链霉菌提前产生可溶性紫色色素,Streptomyces sp.2在5度下,YM,YG,YA培养基上产生细胞自溶的最短培养时间为2天,全部细胞自溶需要5天,在37度下及培养基上全部自溶的时间为8天,Streptomyces SP.1在55度或37度,培养基上细胞全部自溶的时间超过14天,Streptomyces SP.2孢子萌发的时间为4小时左右,产生的菌丝有分节现象,其细小分枝产生在菌丝及孢子的任何部位,低浓度(4mg/L)氨苄青霉素对链霉菌的孢子萌发及生长无影响,链霉菌菌丝在生长延伸时表现出相互靠扰和吸引,形成网络结构,各细胞间相互直辖市,形成一定形状,大小的菌落,在菌落的特定部位产生孢子,表现出一定的社会性。  相似文献   

4.
对啤酒酵母细胞自溶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在55℃,pH5. 5的醋酸钠缓冲液中,酵母自溶诱导期约为1. 85h;细胞内贮糖原降解最快,蛋白质次之,核酸降解速率最慢。酵母细胞生物大分子的降解自溶存在显著的正协同效应,酵母生理状态对自溶液的氨基酸组份影响极显著(P<0. 01) 。随培养时间延长,相应自溶液中的必需氨基酸、鲜味及苦味氨基酸比例显著增加,因而自溶液的鲜味增浓,营养效价提高,但苦味亦上升。  相似文献   

5.
放线菌新种自溶链霉菌能够产生一种称为自溶霉素的抗肿瘤活性产物.虽然自溶霉素具有成为抗肿瘤药物的良好前景,但是自溶链霉菌遗传操作方法的缺乏严重阻碍了对自溶霉素生物合成的研究.本工作对自溶链霉菌中各种遗传操作方法进行了探索.优化了PCR扩增的反应体系和程序,建立了外源DNA导入的方法,确立了构建基因敲除突变株的最佳方案.此外,也摸索了自溶霉素发酵和HPLC检测的适宜条件.利用所建立的方法对自溶链霉菌基因almRⅠ和almRⅡ的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它们在自溶霉素生物合成过程中起正调控作用.自溶链霉菌遗传操作方法的建立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放线菌资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废啤酒酵母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本研究以啤酒厂废酵母为材料,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其最佳自溶条件及最佳微波水解条件,比较自溶、微波水解与外加酶制剂处理法制备酵母活性多肽的效果,并研究了酵母多肽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啤酒酵母的最佳自溶条件为固液比1: 20、温度45.0 ℃、pH 6.0、时间48 h;在此自溶条件下,酵母蛋白质被有效水解为多肽,水解度为41.5%,提取蛋白质得率为42%.自溶法制备啤酒酵母多肽的效率与外加酶制剂处理的效果相当,但显著高于微波水解法.自溶法制备的啤酒酵母多肽具有高的抗氧化活性.本研究表明,自溶法是开发利用啤酒厂废弃的酵母和制备酵母多肽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天麻/兰小菇共生萌发过程中的酸性磷酸酶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酶定位技术,在超微结构水平上对天麻Gastrodiaelata种子与其菌根真菌兰小菇Mycenaorchidicola共生萌发形成原球茎过程中的酸性磷酸酶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外皮层菌丝结细胞和内皮层消化细胞均可释放水解酶消化侵入的菌丝。但菌丝结细胞不形成含酶小泡,对菌丝的消化作用相对较弱,其内分布的菌丝的部分解体,一方面是被菌丝结细胞分泌的水解酶水解,另一方面是菌丝本身自溶。内皮层消化细胞可形成大量的含酶小泡围绕在菌丝周围,相互愈合并与包围菌丝的原球茎细胞质膜融合,释放水解酶参与对菌丝的消化。天麻原球茎细胞与侵入的菌丝相互接触的界面上有强烈的酶反应,说明该界面参与了二者间的物质交换。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14-去甲基自溶霉素C11C15片段的合成.自溶霉素及类似物具有较好的抗癌活性,其全合成引起了广泛关注.以L-谷氨酸为手性原料,经8步完成了14-去甲基自溶霉素C11C15片段的合成.自溶霉素及类似物具有较好的抗癌活性,其全合成引起了广泛关注.以L-谷氨酸为手性原料,经8步完成了14-去甲基自溶霉素C11C15片段的合成.其中,应用了NaBH4/BF3·Et2O还原羧酸,以及质子海绵/Me3OBF4实现邻硅氧基醇甲基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酿酒酵母和扣囊拟内孢霉混合培养的最适条件和菌体的自溶作 用,得到了最佳的条件组合.实验结果表明,酿酒酵母和扣囊拟内孢霉混合培养的最适条件为: 1.5%豆饼,2%玉米粉,28℃,pH 5.0,0.2%酵母膏;酿酒酵母和扣囊拟内孢霉混合菌体的自溶条 件为:pH 5.0醋酸-醋酸钠缓冲液,55℃,0.5%NaCl.  相似文献   

10.
通过染色体步移方法克隆了基因AgveA、AgfphA、AglreA和AglreB的上下游侧翼序列,并通过逆转录确定了各个基因的内含子序列。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发现,基因AgveA转录受盐度胁迫的作用下调较明显,而AgfphA、AglreA和AglreB上调较明显。通过构建打靶质粒以敲除AgveA,最终成功构建了基因缺失株ΔAgveA,并从菌丝形态、菌落形态、菌丝生长速率和细胞发育表型4个方面进行了基因功能分析。结果表明,菌株ΔAgveA的菌丝形态并未产生明显变化,而菌落的边缘存在残缺,菌丝生长速率在生长后期加快;细胞发育模式产生明显改变,AgveA基因的缺失导致海洋灰绿曲霉在高盐度胁迫条件下子囊果的合成完全受阻,而在低盐度胁迫条件下产生分生孢子的同时也形成了极少量的子囊果。  相似文献   

11.
用圆二色性谱(CD谱)研究了猪胰蛋白酶及其自溶活性产物在溶液中的构象,并观察了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溶液中酶分子构象的变化。 猪胰蛋白酶的CD谱显示有相当量的α-螺旋成份及少量β-折叠成份,它在190nm附近的[θ]值远大于牛胰蛋白酶。其自溶活性产物的CD谱显示α-螺旋的成份减少5—6%,β-折叠成份上升3—6%,而有序部分所占比例基本不变,提示自溶后α-螺旋转化为β-折叠。 在SDS溶液中,α-螺旋和β-折叠在胰蛋白酶分子中所占的比例提高,而α-螺旋成份增加更为明显,表明酶分子的有序度提高。 参照Chou与Fasman以及Chen,Yang与Martinez等人的方法,预测猪胰蛋白酶有36%的氨基酸残基可以形成α-螺旋,由实测CD谱计算,亦在37%左右,两者相符。  相似文献   

12.
Nocardia细胞的破碎方法及其IR光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超声波法和自溶法对Nocardia的破碎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种破碎方法均能使Nocardia得到较好的破碎,但是超声波法周期短,而自溶法周期长;全程破碎时间和输出功率是超声波法破碎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短时多次的破碎方式和质量浓度为1.5 g/L的细胞悬浮液有利于细胞的破碎.在Nocardia的自溶法破碎中,自溶时间是主要影响因素,NaCl质量分数为1%,温度为50℃利于细胞的自溶,pH值在7~9之间时,Nocardia内部各种酶的协同作用比较高.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与Nocardia原菌相比,超声波法破碎和自溶法破碎后制得的Nocardia细胞壁所含有的基团类别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3.
酶的催化作用起因于分子中某些部位氨基酸残基的特定空间结构,即“活性部位”的存在。使酶分子发生有限度的降解,观察它对酶活性的影响,乃至分离出具有酶活性的降解产物——“活性碎片”,这是研究酶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的方法之一。在这方面,胰蛋白酶特别引人注意,因为在一定条件下,无需外加蛋白酶,胰蛋白酶本身就能发生自溶作用;同时胰蛋白酶的高度的专一性对于确定肽链断裂的位置也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4.
在啤酒酿造过程中,酵母是魔术师,它把麦芽和大米中的糖分发酵成啤酒,产生酒精、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发酵产物。但是在酵母发酵过程中异存在着导致酵母死亡与自溶的环境因素,在发酵过程中需特别注意对环境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通过测定粟米酱米曲霉Y26的菌体生长情况和在不同的制曲条件下蛋白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确定了酿造粟米酱过程中的最佳制曲工艺条件,即在蒸好的粟米中以1%的接种量接人在麸皮培养基中培养60h的米曲霉Y26孢子,在30℃下制曲24h,此时每粒粟米上均长满菌丝,且蛋白酶活力较高.  相似文献   

16.
曲霉菌丝球Y3对细菌的固定化效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菌丝球是发酵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微生物颗粒,为探讨其作为污水处理中微生物载体的可行性,以菌丝球Y3为生物质载体,采用菌丝球先培养后吸附的接菌方式对好氧反硝化菌B7和酵母菌进行了固定化研究.结果显示,B7和酵母菌在Y3上固定牢固、生长状态良好.进一步的脱氮试验表明,固定化B7的菌丝球脱氮率高达83%,没有因为固定而影响其脱氮功能,是一种功能优良的纯生物质载体.  相似文献   

17.
一步自溶法生产ATP的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鲜白地霉菌体中核糖核酸(RNA)的含量为5%,白地霉菌体在一定条件下自溶‘菌体中的RNA则降解成为5′—核苷酸溶于溶液中,核苷酸收率按菌体中核酸含量计算为80%左右。5′—核苷酸经离交换柱层析法分离得到—磷酸腺苷(AMP)收率为18。5%。由AMP制得三磷酸腺苷(AM户)的收率为110%,产品ATP含量最高达98.5%,平均在92%左右,经过三年生产实践证实本工艺是有效和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固定化米曲霉氨基酰化酶拆分DL-茶氨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固定化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 AS3.381氨基酰化酶细胞拆分DL-茶氨酸制备L-茶氨酸的最佳工艺条件.将DL-茶氨酸乙酰化为N-乙酰-DL-茶氨酸,利用固定化米曲霉细胞立体专一性去乙酰化,可以获得L-茶氨酸,并分析固定化条件对比酶活的影响.结果显示:最适固定化条件为戊二醛浓度0.5%、交联时间2 h、温度55℃、pH8.0、底物0.2 mol/L、菌液比12 g菌体/100 mL戊二醛溶液,此时拆分率可达98%以上.菌体重复操作7批次,固定化细胞仍保留最高酶活的75%.与直接利用游离菌体转化相比,本法具有反应温度高、酶活高且稳定、能反复利用、酶活损失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通过采用细胞自溶法和酸—热破碎法 ,对含硒酵母细胞壁破碎后内容物溢出量及有机硒含量进行比较 ,发现这两种方法破碎效果差别不大。对酵母细胞的破碎 ,适合用酸—热破碎法 ,优点是操作简便、省时 ,不受实验室设备条件的限制 ;若将高硒酵母作为营养补剂 ,则适合用细胞自溶法 ,优点是安全性高 ,可最大限度地保持细胞溢出物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20.
紫萁小菇与天麻种子共培养时可刺激种子萌发形成原球茎 .菌丝自胚柄端柄状细胞侵入天麻种子原胚 ,分布于天麻原球茎基部的柄状细胞 ,外皮层细胞和内皮层细胞内 .菌丝外围环绕着一层原球茎细胞质膜和电子透明物质 ,这一界面是原球茎与真菌相互作用的产物 ,两者间的物质转运发生在这个界面上 .菌丝在外皮层细胞中形成菌丝结 ,在内皮层细胞中则被消化 ,形成扁化、衰败的菌丝或菌丝团块 .含有衰败菌丝的原球茎细胞可被菌丝重新定植 ,新近定植的菌丝又被原球茎细胞消化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