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黑果枸杞色素最优提取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以提取物中色素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影响色素提取效果的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黑果枸杞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程度依次为:乙醇浓度 >固液配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确定了黑果枸杞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以pH3. 0的 80%乙醇做浸提剂,提取温度 50℃,提取时间 3h,固液比 1∶40。制取的色素产品外观呈紫红色,色价为 4. 59。  相似文献   

2.
桂花色素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桂花为原料,进行色素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对浸提剂、乙醇浓度、料液比、萃取时间及萃取温度这5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乙醇为最佳浸提剂,最大吸收波峰为330nm。桂花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85%的乙醇、料液比1:15、萃取时间80min、萃取温度80℃;在此工艺条件下,测得桂花色素的吸光度值为1.424。  相似文献   

3.
以苋菜为原料,采用溶刑浸提法和超声波萃取法从苋莱中提取苋菜红色素,对提取工艺条件及色素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单因素实验、正交试验及苋菜红色素对光、热和pH稳定性实验的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的苋菜红色素较浸提法提取的色素得率高、稳定性好;超声法提取苋菜红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超声波功率400W、料液比1:4、温度40℃、超声时间20min.  相似文献   

4.
紫甘蓝色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食用紫甘蓝菜为原料,采用浸提法提取、分光光度法研究紫甘蓝色素.实验结果表明提取紫甘蓝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是:以蒸馏水为浸提剂,液固比为5:1(mL,g),酸度条件pH为2,浸提时间2h,浸提温度50℃,紫甘蓝色素的提取率达17.1%.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枸杞贮藏过程中总黄酮含量变化规律,以枸杞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浸提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和提取时间4因素对枸杞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设计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并在优化条件下研究不同年份枸杞总黄酮含量及理化指标间的差异.结果发现,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即浸提温度70℃、乙醇体积分数80%、料液比1∶15 g/mL、提取时间2.5 h、提取次数为2次.在此条件下,发现枸杞总黄酮含量随贮藏时间延长而呈现下降的变化趋势,这为枸杞总黄酮的开发利用和快速鉴别枸杞新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交试验法优选红花中红花黄色素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红花黄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以红花黄色素的提取率为考查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和正交试验法考查溶剂用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等因素对红花黄色素提取的影响.提取温度是影响红花黄色素提取率的主要因素.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量为14倍,浸泡时间为40min,60℃提取次数为2次,提取时间为30min,此条件下红花黄色素提取率达到96.53%.该工艺的红花黄色素提取率高,可用于红花黄色素的提取.  相似文献   

7.
枸杞黄酮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宁夏枸杞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利用正交设计优化实验条件,比较研究了微波提取与常用提取方法(回流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所得枸杞总黄酮的提取率,优选了枸杞总黄酮的提取方法.与回流法相比,超声波和微波提取法都能明显缩短提取时间,有效提高枸杞黄酮的提取率,特别是微波提取能显著提高枸杞黄酮的提取效率.微波提取的最佳实验条件为温度100℃,固液比1:30,火力3,提取时间20min.结果表明,用微波提取法提取宁夏枸杞总黄酮具有高效、省时的特点,值得在中药提取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以宁夏枸杞为原料,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研究提取时间、料液比及浸提温度对枸杞素浸提效果的影响,建立各影响因素的回归方程,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得到了枸杞色素的最佳浸提条件:料液比为1:9、温度为38℃、时间为2.5h.进一步研究光照、温度、酸、碱、金属离子对枸杞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日光不稳定,避光保存较稳定;在高温下不稳定;在碱性环境中较稳定;对金属离子如Fe3,Fe2+,Cu2+等不稳定,而K+,Na+对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以一株含有大量红色色素的野生血红密孔菌子实体为试验材料,以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3个因素为指标对其进行了色素提取工艺优化,并对该子实体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血红密孔菌子实体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为85℃,乙醇体积分数为70%,提取时间为80min,色素含量3.84 mg/g.色素稳定性研究表明,该色素对温度、氧化剂、还原剂、金属离子等的稳定性较好,在食品、工业中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值得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以干燥的橘皮粉为原料,在超声波功率为320 W下对其色素进行提取.以色素相对得率为考察指标,考察了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液料比4个因素对色素得率的影响.应用Design Expert 7.0软件中的Central Composite程序设计安排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橘皮色素相对得率受到各个因素及其交叉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到超声波提取橘皮色素最佳工艺为:提取温度为40℃、乙醇浓度为70%(V/V)、提取时间为20 min、液料比10∶1,用此工艺对橘皮色素进行提取,橘皮色素相对得率高.  相似文献   

11.
研究枸杞多糖对德氏乳酸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的体外生长与保存是否有促进作用。利用水提法提取枸杞多糖,利用含有不同浓度枸杞多糖的MRS培养基研究枸杞多糖对乳酸杆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枸杞多糖浓度的上升,培养基中乳酸杆菌的活菌数呈上升趋势。证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枸杞多糖对乳酸杆菌的生长与保存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枸杞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经济林果,富含多糖、类胡萝卜素、类黄酮、甜菜碱、牛磺酸等多种功能性成分,具有增强免疫调节、抗衰老、预防癌症和肿瘤生长、降低血糖和血脂水平等多种功效,消费者对枸杞相关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枸杞生长性状属无限花序,果实成熟期较长为每年6~10月份;然而,枸杞果实在成熟后期快速软化,使其极易受到机械损伤和病原微生物侵染,限制果实的贮藏和运输;因此,在果实成熟期为降低枸杞果实的损耗和迎合消费者对枸杞保健功能的需求,需要在成熟期内对果实进行深加工处理。阐述了枸杞的主要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并提出传统加工产业与现代消费升级引起的供需矛盾;介绍了枸杞深加工产品和配套技术设备的相关产业现状,分析了枸杞产业精深加工的市场需求和产品研发的未来发展趋势,并指出了枸杞深加工产品和新技术、新装备在枸杞深加工产业的应用前景以及面临的难题和挑战,为枸杞深加工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以玉米为原料,用微波辅助萃取技术从玉米中提取黄色素;通过改变溶剂、玉米目数、微波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等条件,考察了对玉米黄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正交实验结果表明:玉米黄色素提取效果受温度影响比较大,时间次之,目数的影响较小;优化工艺条件为以95%乙醇为溶剂,液料比为10∶1mL/g,原料目数80目,浸提温度70℃,提取时间11min。在此条件下,提取液的吸光度可达0.658。  相似文献   

14.
枸杞多糖是枸杞中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之一,因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抗肿瘤等多种功能作用而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详细介绍了枸杞多糖的制备、生物活性作用及其开发利用现状。枸杞多糖的制备过程包括提取、分离与纯化。提取方法有水提醇沉法、碱液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微波辅助法等;分离与纯化方法主要有Sevage法、三氯乙酸法、蛋白酶法、活性炭脱色、聚合物-盐双水相系统等,主要是去除多糖中游离蛋白质、色素等杂质,再通过分级沉淀、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层析和凝胶柱层析方法进一步纯化得到单一多糖。此外,还对近年来枸杞多糖在医药、食品、畜牧与饲料等领域的开发利用进行了较详细介绍,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枸杞多糖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枸杞果实总R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枸杞果实为植物材料,比较研究Trizol试剂快速提取法、异硫氰酸胍法、TransZol plant试剂盒法、CTAB法和改良CTAB法提取枸杞果实RNA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能有效地抑制酚类物质、多糖及皂苷等次级代谢产物对RNA的影响,可从枸杞果实获得质量高、完整性好的总RNA;RT-PCR分析显示提取的...  相似文献   

16.
超声波法从茶叶中提取苯多酚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介绍以陈年绿茶为原料,用超声波法提取茶多酚,并以常温浸提做比较,分别改变提取剂的浓度、体积、酸度、提取时间及料液比对产品提取率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茶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70%乙醇作浸提剂,pH值为1~2,当浸提时间40min及料液比为1:10。两次超声辐射浸提后提取率为89.29/6,该法与常规溶剂提取法相比,具有提取温度低,产品得率高,氧化损耗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枸杞是传统常用中药,具有多种药用价值。枸杞多糖是枸杞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衰老、抗疲劳等多种保健功能,本文概述了其在肝癌、宫颈癌、前列腺癌、肝腹水癌、卵巢癌、大肠癌、食管癌、血癌、肺癌等方面的抗肿瘤作用并对其可能存在的机制如免疫系统调节机制、细胞凋亡诱导机制、基因表达调控机制、抗氧化机制做了阐述,以期为枸杞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开发宁夏枸杞叶资源,研究宁夏枸杞叶抗氧化活性部位中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间关系.以乙醇做提取溶剂,再以不同极性溶剂对醇提液进一步萃取分离;并用DPPH法(DPPH.)测定不同极性萃取部分的抗氧化能力,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极性萃取部分中的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除石油醚萃取部位外,其他各萃取部分在一定质量浓度时,对DPPH自由基(DPPH.)清除率均达到90%,且与总黄酮含量有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其中,正丁醇萃取部分中的总黄酮含量最高,达到77.32mg/g,其清除自由基ρ(SC50)=0.048 3mg/mL,活性与维生素C相当.可为枸杞叶的深度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