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重点研究了Al2O3 /ZrSiO4 富铝体系反应烧结制备过程中的晶相变化,以及Al2O3/SiO2 比对反应烧结的影响,进而研究了添加Cr2O3 对反应烧结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反应烧结过程中,莫来石的生成明显滞后于ZrSiO4 的分解;在相同温度下,ZrSiO4 的分解程度随Al2O3 的加入量的增加而提高.添加Cr2O3 使莫来石的稳定生成温度提高,此外,Cr2O3 的引入有助于Al2O3 向莫来石中的固溶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稀释剂Al_2O_3对自蔓延高温合成反应4Al+3TiO_2=3Ti+2Al_2O_3的绝热温度及反应模式的影响的基础上,研究了稀释剂Al_2O_3对该SHS反应过程的影响以及对合成Ti/Al_2O_3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稀释剂Al_2O_3含量增加,SHS反应所必需的预热温度提高,燃烧速率降低,且燃烧不稳定;制备的Ti/Al_2O_3金属陶瓷复合材料致密度下降,但产生裂纹的倾向减少.  相似文献   

3.
制备条件对Pd/Al2O3催化棉籽油加氢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使用SEM,EDS,EPMA,XRD及XPS在对不同温度下,于空气气氛中焙烧的贡载型钯催化剂Pd/Al2O3进行了表征,结果对棉籽油的加氢反应,分析了焙烧温度对Pd/Al2O3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73K下焙烧的Pd/Al2O3活性较好;高温下焙烧的Pd/Al2O3活性最差。欲制备高活性的Pd/Al2O3催化剂,必须严格控制焙烧温度。  相似文献   

4.
烧结法制备Li2O—Al2O3—SiO2系统低膨胀微晶玻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以Li2O-Al2O3-SiO2系统玻璃为基础,添加Li2O/Al2O3=1:1混合物,用烧结法制备膨胀微晶玻璃。通过DTA.X-射线衍射等鉴定了各样品中析出的主晶相,对各种样品的热膨胀系数亦作了测定。对烧结过程中固相反应的机理,化学组合与晶相组成对热膨胀性能的影响也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使用SEM,EDS,EPMA,XRD及XPS对在不同温度下,于空气气氛中焙烧的负载型钯催化剂Pd/Al2O3进行了表征,结合对棉籽油的加氢反应,分析了焙烧温度对Pd/Al2O3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73K下焙烧的Pd/Al2O3活性较好;高温(973K)下焙烧的Pd/Al2O3活性最差.欲制备高活性的Pd/Al2O3催化剂,必须严格控制焙烧温度.  相似文献   

6.
对玻璃池窑池壁、小炉口、流液洞、加料口等处的电熔锆刚玉砖侵蚀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碱性氧化物(Na2O)仍然是侵蚀的主要成分,玻璃中Na2O分解砖中莫来石,形成α—Al2O3和SiO2,Na2O把刚玉(α—Al2O3)转变成β-Al2O3,β-Al2O3在高温下由于碱的挥发,逐步溶解在玻璃中。Na2O和砖中Al2O3、SiO2结合形成低信点的新矿物—霞石,电熔锆刚玉砖就此而损毁。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2024铝合金、SiCp/Al2O3f混杂增强2024Al复合材料与汽车刹车材料对磨时的摩擦磨损性能.借助扫描电镜对磨损形貌的观察,分析了材料的磨损机理.在本研究的试验条件下,2024铝合金的磨损极为严重,SiCp/Al2O3f混杂增强2024Al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良好.由于SiCp/Al2O3f混杂增强2024Al复合材料的密度较低,因而该材料在汽车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Al2O3/ZrO2层状复合陶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辊轧工艺,在最佳成分配比及烧结制度下,制备了Al2O3/20%Al2O3(nm)+20%ZrO2+60%Al2O3(μm)/Al2O3层状复合陶瓷,通过断裂韧性的测定,发现层状复合的断裂韧性值比无层状复合的Al2O3或ZrO2增加Al2O3有很大的提高,利用扫描电镜(SEM)对层状复合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观察,讨论了层状复合的增韧机制和ZrO2诱发微裂纹的机理,同时观察到层状复合断裂的典型特征为台阶  相似文献   

9.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系列NiO/γ-Al2O3,NiO/TiO2-Al2O3催化剂样品,用XRD,EXAFS等方法对这些样品进行了分析.XRD相定量方法测得NiO在γ-Al2O3载体上的最大分散量为0.065gNiO/100m2Al2O3,而NiO在TiO2-Al2O3载体上的最大分散量为0.081gNiO/100m2TiO2Al2O3。EXAFS分析结果表明:TiO2的引入改变了NiO在载体表面上的分散状态.  相似文献   

10.
SiCp/Al2O3f混杂增强204Al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2024铝合金,SiCp/Al2O3f混杂增强2024Al复合材料与汽车刹车材料对磨时的摩擦磨损性能,借助扫措电镜对磨损形貌的观察。分析了材料的磨损机理,在本研究的试验条件下,2024铝合金的磨损极为严重,SiCp/Al2O3f混杂增强2024A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良好。由于SiCp/Al2O3f混杂增强2024Al复合材料的密度较低,因而该材料在汽车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以[AlO4Al12(OH) 24(H2O) 12] 7+(简称Al13)和氯化铝为铝源,以硅酸钠和活化硅酸为硅源,采用四种组合方法,研究莫来石的合成。采用27Al NMR、X射线衍射和红外吸收光谱等手段研究反应过程及材料微结构演变。研究发现以Al13为铝源制备铝酸盐具有低温优势。以活化硅酸与Al13为硅源和铝源制备的莫来石前躯体,经900℃煅烧生成莫来石,经过1200℃煅烧生成单相莫来石,其机理在于在前躯体中已经形成类莫来石的Si-O-Al键合。  相似文献   

12.
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和体积密度、抗弯强度、烧结线收缩率以及抗热震性能的测定 ,主要探讨了金属铝粉的添加对反应烧结锆刚玉莫来石材料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Ni/Al复合材料是制备Ni Al金属间化合物的重要原料,同时也是一种典型的结构能源双功能材料.本文主要采用管式电阻炉测试了Ni/Al复合材料的起始反应温度,研究了样品状态、粉末粒径、Al/Ni摩尔比、测试气氛、第三相等对材料起始反应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压制态的Ni/Al复合材料的起始反应温度比粉末态的要低;Ni/Al复合材料的起始反应温度随粉末粒径的降低而降低,随Al/Ni摩尔比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空气气氛下的起始反应温度高于惰性气氛下的;添加W可提高材料的起始反应温度,而添加Mg则降低材料的起始反应温度.  相似文献   

14.
分析比较了原始态碳化硅颗粒与莫来石纤维混杂增强硬铝和氧化态碳化硅颗粒与莫来石纤维混杂增强硬铝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结果发现,后者的弯曲强度明显低于前者,微观分析表明,后者发生界面反应生成脆性化合物并使基体中的时效强化相减少是其强度降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以Al和B2O3为原料,采用高频感应加热方法制备出纯的Al2O3/AlB12/Al复合陶瓷粉体,然后在N2保护下1600℃热压烧结2h制备出Al2O3/AlB12/AlN复相陶瓷。采用XRD和SEM技术分别表征了Al2O3/AlB12/Al复合陶瓷粉的相和形貌以及Al2O3/AlB12/AlN复相陶瓷的相和断口形貌。采用三点弯曲法和压痕法分别测试了Al2O3/AlB12/AlN复相陶瓷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室温下Al-B2O3体系的绝热温度大于1800K,因此可以采用高频感应加热方法点燃Al-B2O3体系,并制备出纯的Al2O3/AlB12/Al复合陶瓷粉体;Al2O3相和AlB12相是分别通过液-液反应机制和液-固反应机制生成;Al2O3/AlB12/AlN复相陶瓷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549.48MPa和5.96MPa·m1/2,分别比纯Al2O3陶瓷的350MPa和4MPa·m1/2高56.99%和49%,这可能是原位反应生成的细小AlN颗粒增强增韧了Al2O3基陶瓷。  相似文献   

16.
制备了来源于共沉淀法合成的水滑石(HT)和类水滑石(HTLc)前体的2Mg/Al和2Ni/Al混合氧化物,采用BET、XRD、TG-DTA、TPR、FT-IR、微量量热吸附和异丙醇探针催化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HT和HTLc为前体制备的混合氧化物比表面积较大;在TPR中,2Mg/Al不还原、2Ni/Al混合氧化物是经由Ni2+→Ni°的还原过程;混合氧化物表面含有酸性位和碱性位;含镍氧化物样品的表面以L酸为主而B酸量极少;含镍样品的异丙醇催化反应转化率高,生成丙酮量大,表明其表面的氧化还原位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17.
利用Al-TiO2-C体系熔铸法制备含稀土CeO2原位自生Al2O3-TiCP/Al基复合材料.借助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等测试技术,对Al-TiO2-C体系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详尽的分析,讨论了对稀土CeO2铝对Al2O3-TiCP/Al基复合材料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稀土CeO2的加入可改善陶瓷颗粒Al2O3和TiC与熔体的润湿性,而且有效的细化和净化了组织,降低了反应温度.稀土CeO2添加剂含量为0.5%时利用熔铸法制备的复合材料中原位形成的Al2O3,TiC颗粒尺寸较小,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18.
固定Cu/Mg/Al物质的量比15∶60∶25,采用共沉淀法制备Cu/Mg/Al水滑石前驱体,经过不同温度焙烧制得一系列用于纤维素在高温高压甲醇中转移加氢液化的催化剂.采用XRD、TG/DTG、BET、H2-TPR和FT-IR等表征手段研究了焙烧温度对Cu/Mg/Al水滑石衍生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滑石经过450 ℃焙烧后,热分解较为完全,CuO与载体MgO之间相互作用良好,具有优异的稳定结构,且CuO易还原,催化性能好.当焙烧温度450 ℃,催化剂结晶效果差,稳定性差,导致催化剂活性低.而焙烧温度450 ℃时,催化剂中CuO因为高温发生团聚,并且高温(≥650 ℃)焙烧后起隔离分散作用的尖晶石MgAl2O4稳定性较差,在参与纤维素液化的高温高压反应过程中会发生分解,导致CuO发生二次团聚;此外催化剂还会发生烧结现象使催化剂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9.
利用电子扫描电镜重点研究了以锆英石与氧化铝、A级铝矾士为原料反应烧结锆莫来石复相陶瓷材料的显微结构。分析表明:在不同的液相条件下,莫来石的晶粒发育产生了3种完全不同的晶形;液相量越高,莫来石的针状发育越好。过量氧化铝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残余晶界玻璃相的折晶。金属铝粉的添加容量引入热处理难以消除大的贯通性气孔。这些大的气孔是影响反应烧结材料性能提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Fe3Al/TiC复合材料在高浓度SO2和SiO2细颗粒气流中的耐高温冲蚀磨损性能,并与Fe3Al基合金和钴基高温合金在同等实验条件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Fe3Al/TiC复合材料的高温抗冲蚀性优于2种对比材料。SEM分析显示:Fe3Al/TiC复合材料的冲蚀表面形貌以薄片屑形成机制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