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了集中决策、供应商独立研发决策、供应商和零售商合作研发决策三种模式下的信息分享模型,研究了不同研发模式下零售商信息分享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得出了信息分享的价值,探讨了供应商研发模式选择以及零售商信息分享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不管是独立研发模式还是合作研发模式,需求信息分享总是有利于制造商,但是只有在研发成本系数较低时,才有利于零售商.在研发成本系数较高时,即使需求信息分享可以提高供应商和供应链整体绩效,零售商也没有激励分享信息.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谈判势力的信息分享补偿机制,促使零售商分享需求预测信息,使供应链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相似文献   

2.
在广告既能影响市场需求又能影响回收率的条件下,研究了零售商回收时,制造商广告与零售商广告在两种情况下,闭环供应链的最优广告水平、产品批发价、产品零售价、供应链中各成员的利润与总体利润,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闭环供应链中,针对不同的市场目标要采用不同的渠道策略.若以市场占有率为最大化目标,则采用制造商广告模式;若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则采用零售商广告模式.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由单一制造商和单一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的合作广告策略.在随机需求条件下,分别考察了Stackelberg主从博弈和Nash合作博弈两种情形下的最优广告策略,得到了制造商和零售商选择合作时的广告水平、订货量和整条供应链利润均优于不合作情形的结论.对于Stackelberg主从博弈,证明了当满足一定条件时,制造商才会选择承担零售商的广告费用.进一步分析得出博弈的合作均衡具有Pareto优势,应用Rubinstein讨价还价模型对增加的利润进行了分配.最后,结合数值算例对有关结论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基于电子产品的短生命周期和价格依赖随机需求的特性,分别建立了零售商竞争环境下,制造商回收和零售商回收的闭环供应链模型,对比分析了这两种回收模式下的最优零售价和制造商利润,给出了制造商的最优回收渠道选择决策,并对模型进行了扩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回收率为外生变量时,无论回收量为零售商订货量还是销售量的一定比例,且无论销售期末未售出产品残值为零与否,制造商都将选择零售商进行回收,两零售商之间的竞争程度并不影响制造商对于回收渠道的选择;当回收率为内生变量时,只有当系统参数变化使得零售商回收其全部订货量时,零售商回收才优于制造商回收.  相似文献   

5.
考虑由一个制造商和两个竞争性的异质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在外生批发价格的情形下,研究制造商在不同市场竞争环境下的生产成本信息分享策略:均分享、仅分享一个零售商和均不分享.研究发现,在零售商的成本估计值均大于真实生产成本的情形下,当市场竞争不激烈时,制造商的最优策略为均分享,否则,为均不分享.当存在零售商的成本估计值小于真实生产成本的情形下,制造商的信息分享策略与市场竞争程度和退货成本有关.随着退货成本的增加,当市场竞争程度非常激烈时,制造商越不愿意分享生产成本信息,否则,制造商越愿意分享生产成本信息.成本信息分享在市场竞争激烈或非常激烈的环境下能改进所有供应链成员的利润.  相似文献   

6.
考虑包含1个制造商和2个零售商的二级供应链系统,分别在有无需求突变两种情形下,研究零售商团购的供应链协调契约问题。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给出了协调契约参数的解析形式,利用算例分析了需求突变对于供应链的影响,比较了单独购买与团购策略时供应链成员的最优利润,反映出团购策略对于制造商和零售商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无论是否存在需求突变,数量折扣契约能够协调具有团购的供应链系统;与单独购买策略相比,应用团购策略将会提高制造商的利润,降低零售商的利润。  相似文献   

7.
基于博弈论的闭环供应链定价策略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博弈论为基本研究方法,考查了在分散决策的情况下,在由零售商负责销售产品和回收废弃产品时,两阶段闭环供应链中节点企业(即制造商和零售商)为了取得各自最优利润,如何各自确定自己的批发价、零售价、以及废旧产品的回收价格和回收转移价格,发现在非合作分散决策下系统利润要低于集中决策下的系统利润.因此在最后提出了基于销售收入和回收费用分享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8.
在对称信息框架下,基于博弈理论构建了制造商分别通过双渠道模式与店中店模式销售两种替代性产品的供应链决策模型。分析和比较了双渠道模式与店中店模式对供应链成员最优定价策略、需求和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1)无论在哪种销售模式下,尽管服务能有效增加产品需求,但当服务水平超过某个阈值时,制造商和零售商都不再有动机来提升服务水平;(2)"客流量"效应对两主体的定价策略、需求和利润有重要影响,进而影响供应链渠道销售模式选择。数值试验结果表明,产品替代性的增加并不一定始终导致零售商和渠道总需求下降;当制造商服务水平介于某两个阈值之间时,制造商和零售商均喜欢店中店销售模式;否则,供应链将采用双渠道销售模式。  相似文献   

9.
围绕零售商竞争下闭环供应链系统中制造商的最优回收控制策略,构建制造商回收的闭环供应链微分对策模型,求解得出供应链各方的最优控制策略。研究发现:当回收成本系数不那么低时系统存在稳态均衡,仅在一定的最优控制策略下系统收敛到稳态均衡。此时,系统的产品回收率随时间推移而增大;制造商的最优回收投入随时间推移而增大,而最优批发价格则随时间推移而减小;零售商的最优零售价格随时间推移而减小,产品销售速率则随时间推移而增大。制造商的最优控制策略及系统的产品回收率与零售商之间的市场份额分配无关。市场份额在两个零售商之间的分配情况仅影响各自的价格策略及利润情况。  相似文献   

10.
在多个规划期情形下,研究了由制造商层、零售商层、需求市场层和回收商层组成的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问题.所有制造商生产同质产品,利用双渠道分销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两种交易渠道间存在竞争,消费者对电子商务和零售商两种购物渠道存在不同偏好.利用变分不等式和互补理论刻画了网络中各成员的最优经济行为,建立了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并运用修正投影收缩算法求解.结合算例探讨了单/双渠道、渠道间的竞争强度因子、消费者对电子商务渠道的偏好系数及制造商的强制回收量约束对供应链网络各成员及网络均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消费者偏好大于一定程度时,双渠道对制造商有利,而对零售商不利;电子渠道竞争强度因子对网络成员的利润影响较大,制造商应加大网络等方面投资;当消费者对电子交易渠道的偏好增加时,制造商利润先减后增,制造商在开设电子商务时应把握合适的切入时机,且不要因暂时的利润降低而关闭电子营销方式;单/双渠道情形下,政府的强制性回收量约束均会对制造商带来不利影响,当回收量约束超过某一值时所有成员会动态调整其策略而改变供应链网络的均衡状态.通过研究,以期对闭环供应链相关领域的研究和企业决策有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1.
对网络化制造环境下基于收入共享的供应链契约问题进行研究,建立了供应链契约模型,模型中引入惩罚因子,以此分析博弈过程中的利润损失.在以制造商为主导的契约模式下,从收入共享契约的角度研究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通过Stackelberg博弈分析,阐述收入分享比例、订货量、批发价格等相关参数对利润函数的影响,提出分散供应链和集中供应链两种情况下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博弈协调策略.最后通过MATLAB数值仿真,得到这种契约模式下的博弈结果,仿真结果也表明了惩罚因子对供应链利润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闭环供应链中零售商对制造商回收成本的分摊行为对闭环供应链决策的影响。考虑了两种不同的分摊方式:1)零售商直接为制造商分摊一定比例的回收成本;2)零售商与制造商通过协商(bargaining)的方式确定成本分摊机制.建立了零售商分摊的闭环供应链模型(CSR)和制造商、零售商bargaining分摊的闭环供应链模型(CSB),并进一步将这两种模型与无成本分摊下的集中与分散决策的闭环供应链模型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与无成本分摊的分散化闭环供应链相比,成本分摊对制造商和闭环供应链系统始终有利,且bargaining的分摊方式优于零售商直接分摊的方式(CSB(?)CSR).其次,CSR模型中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情况均得到改善,但CSB模型中零售商的利益受损(低于保留利润).因此进一步利用两部收费制契约和收益共享契约对CSB模型进行了改进,使得契约参数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情况均得到改善.最后,运用算例分析了参数对模型均衡及契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供应链终端随机需求的分布不确定时,制造商和零售商将根据各自掌握信息推断需求分布。若零售商不与制造商分享历史需求数据,制造商将根据零售商的历史订单数据进行需求推断。分析了制造商是否有历史需求数据时的价格决策、零售商相应的订购决策,以及供应链成员之间需求数据分享决策。结论显示:制造商根据零售商订单数据推断的需求过高时,将制定较高的批发价格;零售商的期望利润将比与制造商分享需求数据时少,零售商与制造商共享终端需求数据的可能性较大。进一步分析了激励供应链成员分享需求信息并增加供应链利润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含有线上直销渠道的双渠道供应链中,制造商披露模式和零售商披露模式对产品质量信息披露效果以及供应链成员收益的影响。建模讨论了消费者对供应链中两个渠道内产品关注度不同时产生的均衡需求,分析了质量信息披露策略对制造商和零售商定价策略的影响。考察了生产成本、不同客户关注度以及渠道间竞争强度等因素对制造商、零售商披露策略的影响。通过对比两种披露模式,得到双渠道供应链中最优信息披露模式选择决策。研究发现:当产品质量水平较低时,选择零售商披露模式对制造商更加有利,反之则选择制造商披露模式更优;当渠道间产品差异足够大时,零售商比制造商的披露意愿更强烈,且零售商披露模式可以实现更多的信息披露;客户对两个渠道关注度增加都会提升制造商信息披露的意愿,零售商面临增加的实体店关注度时更愿意披露信息,但面临增加的网店关注度时其披露意愿与渠道间产品差异相关。  相似文献   

15.
自有品牌引入问题在不同权力结构下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本文从需求信息不对称的角度综合考虑两种权力结构(零售商领导和制造商领导)下零售商引入自有品牌问题的特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引入自有品牌对于制造商和零售商利润的变化在不同权力结构下有着不同的影响.当需求信息在企业间存在差异时,供应链成员作为市场领导者的先动优势可能会消失,零售商和制造商作为市场追随者能够获得更高的利润.最后,从信息管理的角度发现,市场参与者对于信息获取能力的偏好和供应链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在不同权力结构下也有着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在一个存在高低两种类型制造商的供应链中,通过对制造商向零售商进行信号传递策略的研究,把制造商引入渠道竞争的动机解释为"渠道竞争"及"信息非对称"两种效应.把零售商努力纳入需求函数,建模分析了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单(双)渠道供应链中制造商通过调整入场费和批发价进行信号传递的决策.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两种渠道模式下供应链成员决策参数的对比,重点分析了渠道入侵对信号传递策略两种效应的综合影响.研究发现:两种模式下,制造商都需要通过向上扭曲批发价、降低支付给零售商的入场费来进行信号传递,同时零售商会减少附加值服务的提供;但当满足一定条件时,制造商可以通过引入线上直销渠道降低批发价向上扭曲的概率(即更容易实现自然分离),并减少信号传递成本;产品需求波动性、需求对零售商提供附加服务的敏感性以及渠道间竞争强度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引入渠道竞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考虑由制造商、零售商和第三方回收商构成的闭环供应链,制造商与第三方同时参与废旧产品的回收.根据制造商不同的联盟策略建立了以下四种决策模型:无联盟(模型D)、制造商与零售商联盟(模型MR)、制造商与第三方联盟(模型MC)、制造商与零售商和第三方同时联盟(模型MRC),分析了回收渠道竞争对制造商最优联盟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1)与第三方独立回收决策情形相比,当回收市场竞争强度分别低于一定的阈值时,模型D和模型MR中制造商进入回收市场对第三方有利,模型MC中制造商进入回收市场对零售商有利.其次,任何联盟形式下选择进入回收市场始终是制造商的占优策略.2)考虑回收竞争的背景下,闭环供应链系统利润并不一定在MRC联盟策略下最优,其比较的结果取决于回收市场的竞争强度.3)从制造商最优联盟策略选择的角度分析,当回收竞争强度小于1/2时,MRC联盟策略对制造商最有利;当回收竞争强度大于1/2时,MR联盟策略是制造商的占优策略.最后,利用算例分析了参数对闭环供应链均衡和制造商最优联盟策略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信息结构下零售商驱动型供应链契约问题.对于由1个供应商和1个零售商构成的供应链,考察了线性契约以及2部线性契约.在完全信息及非对称信息两种条件下分别给出了供应商和零售商的最优契约,就批发价格、零售价格及利润进行了比较,并对由供应商、零售商驱动的两种供应链中信息的价值进行了对比研究.理论分析以及数值算例表明,供应商选择2部线性契约优于线性契约,对于完全信息条件,2部线性契约下零售商的期望利润大于线性契约下的期望利润.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零售商驱动型供应链的契约设计以及协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考虑了由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通过在制造商与零售商回收模式下分别建立制造商不引入与引入直销渠道行为下的闭环供应链博弈模型,分析了制造商的渠道进入决策产生的相关影响。研究发现:当通过直销渠道销售的成本低于一定的临界值时,制造商选择引入直销渠道;制造商的渠道进入始终对自身及消费者有利,对零售商及环保不利。制造商回收模式下,当直销渠道成本低于一定的临界值时,制造商渠道进入对闭环供应链系统有利;而零售商回收模式下制造商渠道进入始终对系统不利。制造商回收模式下制造商更偏好于选择引入直销渠道,零售商回收模式下制造商渠道进入策略与回收转移支付价格相关。最后,运用算例分析了回收模式与制造商渠道进入对闭环供应链利润、消费者剩余、环境绩效和社会福利的联合影响。  相似文献   

20.
责任成本分担合同已被供应链企业广泛采纳以降低产品安全事故.基于此,构建了一个由制造商与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博弈模型,在三种渠道权力结构下,研究了责任成本分担对制造商产品质量决策等的影响,并考察了渠道权力结构对供应链均衡结果及契约协调的影响.结果表明:若制造商为领导者,则其责任成本分担的增加不影响其产品质量与供应链企业利润,反之,将促进其产品质量与供应链企业利润的增加;制造商为领导者时的产品质量可达到供应链系统最优;领导权力可使制造商获得较大利润,但对零售商不一定适用;制造商为领导者时可通过零售商收益分享与制造商转移支付实现协调,反之,可通过一个相同的由制造商收益分享与零售商质量成本分担、转移支付构成的组合契约实现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