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抚顺西露天为例研究了深凹露天矿坑溜槽回填工艺关键技术.根据物料在溜槽中的运动规律和影响因素,应用理论计算、实验室模拟手段确定了大高差溜槽的倾角、断面形状等参数;根据前苏联罗依尼什维里和福列依什曼的经验公式和数值模拟结果,建立了石块在溜槽中跃起的计算模型,确定了物料在溜槽中的运动速度和石块的飞跃距离、飞跃高度,设计了防护墙;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溜槽内粉尘运移扩散规律,确定了溜槽运输露天矿剥离物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粒径在100μm以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溜槽工艺防尘措施.  相似文献   

2.
门式斗轮堆取料机在选煤厂安全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矿井安全生产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论文针对原来溜槽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分析,提出了弧形溜槽的设计。阐述了在设计过程中,根据煤的物理特性,合理地选择了溜槽的参数。结合煤流在溜槽底板上的受力分析,通过改变煤流方向,最终降低煤流在垂直方向的分速度,从而减小煤流对后续设备的冲击,降低了煤的破碎程度。  相似文献   

3.
对旋转溜槽内物料的运动进行了分析。通过建立质点在溜槽内的运动方程式,算得溜槽内物料运动的相对加速度、相对速度,和受柯氏力作用下的偏心角。通过具体计算表明,物料在溜槽内的相对速度主要取决于初速度、溜槽倾角和溜槽长度。溜槽的转速虽然对物料的切向速度有很大影响,但对于物料沿溜槽纵向的相对速度影响甚微,可以忽略不计。物料在溜槽内的偏心角不但和相对速度有关,并且和溜槽的转速有关。  相似文献   

4.
布料溜槽是无料钟炉顶设备的一个关键部件,其使用寿命关系到整个无料钟炉顶设备工作的可靠性。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对几种布料溜槽在中小型高炉实践应用中的使用效果进行比较,着重对一种新型衬板结构的抗磨布料溜槽的性能及在实践中的使用效果作了介绍并对进一步提高该种溜槽使用寿命提出设计上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针对螺旋溜槽匀速段漏料严重的现象,对螺旋溜槽的结构进行设计改进,并利用离散元EDEM软件对改进前后的物料输送情况进行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加装挡板后,溜槽漏料情况得到改善;添加缓冲槽后物料的平均速度降低,减轻了溜槽出口处物料的碰撞破碎程度;匀速段改进后,在漏料减少的情况下,同时降低了物料的平均速度,从而减小了物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达到了减少煤块破碎的目的。该结论对于螺旋溜槽的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传统带式输送机给料溜槽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的措施,解决溜槽的耐用性低、冲击、噪声大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介绍大容量垂直煤仓贴壁式缓冲溜槽装置在窑街煤电集团天祝煤业公司三号井选煤楼的应用,叙述其工作原理及安装过程。通过在该矿选煤楼的应用,效果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此项技术可在方筒煤仓及圆筒煤仓推广使用。窑街煤电集团天祝煤业公司在三号井选煤楼成功地应用了大容量垂直煤仓贴壁式缓冲溜槽装置,突破了传统方筒煤仓中央安装立柱式螺旋溜槽的束缚,采用独特的结构及固定方式,体现了贴壁式缓冲溜槽装置不堵溜槽、缓冲效果好、结实耐用的显著特点,减小了块煤落差和碰撞,块煤破碎率明显降低,块煤限下率由原来的18%~20%下降到了7.41%以下,经济效益显著。实践证明,大容量垂直煤仓贴壁式缓冲溜槽装置设计先进、安装简单、改造成本低廉,是提高矿井综合块煤率,增加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COREX竖炉布料规律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建立布料过程的数学模型研究了COREX竖炉的布料规律,改进了空区料流轨迹模型使其可以考虑溜槽内料流厚度和宽度分布及炉料粒度的影响,并用多条线段联合描述料面形状.研究表明:炉料在溜槽末端出口处的料层厚度和炉料的粒度分布决定了炉料在空区的料流轨迹;炉料离开溜槽末端速度与溜槽倾角成反比关系,与溜槽转速成正比关系;炉料在炉喉的落点位置离炉喉中心距离与溜槽倾角、溜槽转速成正比关系.利用该模型可计算出不同布料模式和布置不同炉料时料堆长大过程和形成的料面形状.  相似文献   

9.
在特殊的地质条件下,综采工作面刮板输送机溜槽在自重及上承负荷的压力下,溜槽会不断下陷,抬不起来。设计一个起吊能力大、固定可靠、不能自行滑脱的吊挂工具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要求此吊挂工具体积要小,重量要轻,便于携带与使用。  相似文献   

10.
旋转布料机的结构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垃圾分散效果及燃烧效率.通过建立旋转布料机运动模型及其布料方程,对影响旋转布料机的作业区间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发现,与溜槽转速和摩擦因数相比,溜槽长度和倾斜角度对旋转布料机的作业区间影响更大;旋转布料机的作业区间随着溜槽长度和转速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倾斜角度和摩擦系数的增大而减小.最后,结合实际工况为某型号旋转布料机提供几组合理的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1.
溜槽是高炉布料系统的重要工艺设备,本文重点介绍了溜槽冗余定位系统在莱钢1000立方米高炉的应用。通过事例介绍,讲述了溜槽冗余定位系统在高炉的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12.
在普通螺旋溜槽的槽面上附加磁场,得到磁力螺旋溜槽(MSC)。与普通螺旋溜槽相比,MSC使磁性物料能够得到更有效的回收。其选矿的原理是:当磁性矿物经过磁场时,在磁场力的作用下,磁性成分被吸引(不要吸住)到溜槽的底部从而进入二次环流,利用二次环流将磁性物料运到溜槽内部,进入精矿中。对纯的磁铁矿试验的结果表明:磁场强度、溜槽螺旋圈数和给矿浓度等因素都对磁力螺旋溜槽的性能产生影响;尤其是磁场能够有效地减少尾矿中磁性成分的含量,提高磁性成分的回收率,增大磁性铁的回收率,且精矿中锌的品位从5.9%降低到1.8%。  相似文献   

13.
综采工作面刮板运输机溜槽安装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主要有:溜槽长度与工作面长度不匹配,溜槽不平、不直,一些溜槽间的间距不符合要求等。这样就会造成延误工期、误差调整难度大、影响刮板运输机运行质量,甚至会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卡链、断链、跳链等问题。为了保证运输机溜槽的安装质量,在安装过程中除严格遵循安装工艺外,采用了分段设置控制线的技术措施,保证了溜槽的安装质量,实现了优质、高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江西铜岭、湖北铜绿山矿冶遗址出土的周代选矿溜槽,其年代久远,保存完整,为国内外罕见。本文依据古溜槽结构,在考古区内进行选矿模拟实验,证明我国早在两千九百年前,溜槽选矿法臻于成熟并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三维离散元法建立了无钟高炉布料模型,分析了料罐、旋转溜槽中的颗粒流动行为以及颗粒离开溜槽后的下落轨迹和料堆形成,可视化再现了装料过程.结果发现:炉料在流动过程中始终存在粒度偏析,料罐排料流为漏斗流,小颗粒由于偏析而倾向于后期排出;溜槽倾角对颗粒流动行为和料堆形成影响较大;溜槽内颗粒流由于溜槽旋转而向侧上部偏离和翻动,小颗粒因靠近壁面而位于料流内侧,大颗粒因聚集在溜槽上部而处在料流外侧,炉料颗粒偏析、偏转翻动和速度分布影响下落轨迹;在炉料下落到料面的堆积过程中,大颗粒易于向炉喉中心和边缘偏析,小颗粒因位于料流内侧和渗透作用而分布在堆尖下方且偏向中心侧.结合激光网格炉内测量技术料流轨迹测量结果,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陈晓玲  张永星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33):14666-14672
为解决转载溜槽粉尘排放问题,基于现场转载溜槽的结构特点,提出了四种溜槽结构优化设计方案,通过建立实验室模型,对五种转载溜槽结构进行了粉尘排放水平测量实验,分析评价了不同优化方案的粉尘排放水平。结合数值模拟结果,对不同结构的控尘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溜槽垂直段引入限流板能减少70%的粉尘排放,交错排布挡尘板的沉降室可以减少72%的粉尘排放,限流板叠加沉降室的方案具有最佳的控尘效果,能减少95%的粉尘排放。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脱绒棉种颜色分选系统的精确性、稳定性和选种效率,对脱绒棉种从振动喂料器下落通过V型溜槽至传感器光束聚焦点这一过程进行动力学和运动学分析,推导建立了有关溜槽截面形状、水平倾角和长度的约束方程。根据研究结论设计搭建了一个单通道脱绒棉种实验台架,并基于此台架进行了分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分选平均准确度达到98.7%,而且变异系数较小,能够满足加工环境下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Bagnold剪切理论,结合作者导出的矿粒在摇动溜槽中的运动速度公式,分析了矿粒在摇动溜槽中的分层和分选过程,提出了如何根据给矿性质确定最佳摇动强度的理论模式,找出了析离分层与摇动参数的关系。并进一步利用作简谐运动的实验室摇动溜槽进行细粒人工混合矿的分选试验,以验证理论分析所得的结果;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  相似文献   

19.
贺芳 《科技信息》2010,(8):355-355
在实际工作中,设备运行时会使溜槽受力不均,以及溜槽承重过大等原因,会造成齿轨座变形、毁坏,根据研究对其进行了材料置换,提高了零件的机械性能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简要介绍了旨在提高下料溜槽使用寿命、减轻输送物料对下料溜槽冲击而对皮带输送机下料溜槽进行的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