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种新的组合灰色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GM(1,1)灰色和几种灰色组合模型进行了讨论,针对多个相关序列预测的问题,提出了组合灰色GM(1,1)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此方法采用灰色模型对各序列进行预测,然后利用神经网络对预测值进行校正,得到最终预测值。实例表明此种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确能够提高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
太原市是全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其中主要污染物有SO2、总悬浮颗粒物.根据“九五”期间太原市大气中SO2浓度变化规律,使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GM(1,1)动态模型,对SO2浓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预测模型精度较高,残差最大值小于15%,预测结果与实际状况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3.
交通事故预测的灰色GM(1,1)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道路交通事故分析、预测方法的研究,指出了其缺陷.在分析道路交通事故的灰色性和中国道路交通安全数据库薄弱性的基础上,给出了灰色GM(1,1)模型,并对道路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交通事故数进行了预测,其结果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4.
灰色理论在灾变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GM(1,1)模型推广至灾变预测,并以一实例介绍涝灾预测基本步骤  相似文献   

5.
杨斌  王军  侯孝宗 《工程与建设》2006,20(3):193-196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预测原理和方法,探讨了灰色动态等维新息模型在城市年供水量预测中的应用。所建模型经“未知数据法”检验比传统G(1,1)模型精度更高、误差更小。预测结果更可靠。并利用此模型对未来城市的供水量进行了灰色预测。  相似文献   

6.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变形数据处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提出了应用1-AGO灰色预测方法。建立GM(1,1)模型对变形数据进行分析预测。该模型具有削弱原始数据的随机性、预测精度高等特点,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7.
灰色残差GM(1,1)模型在道路交通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通过实例介绍了灰色残差GM(1,1)模型在道路交通量预测中的应用,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正确的,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应用灰色预测理论,对纱条不匀进行了预测,建立了纱条不匀灰色预测的数学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精度检验。  相似文献   

9.
人才系统具有灰色系统的特征 ,因此可以采用灰色模型对人才进行预测。本文运用灰色模型GM(1 ,3) ,对铁路运输企业人才需求总量的发展变化进行了动态关联分析 ,作出了人才需求总量的预测 ,对预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基于GM(1,1)模型的趋势预测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灰色理论中GM(1,1)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预测方法(趋势预测),再将其应用到组合预测中,运用遗传算法调整组合预测权系数从而得到最优解。通过实例证明,该方法是正确的,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GM(1,1)模型分析股价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GM (1,1)等维新陈代谢模型来分析股价短期趋势 ,并根据GM(1,1)等维新陈代谢模型显示的趋势变化 ,指出了买入股票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GM(1,1)灰色模型的建模过程,应用等维递补方法对其进行修正,得到等维灰数递补模型,采用该模型对2010- 2020年浙江省总人口进行了动态预测.精度检验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精度较高、预测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3.
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的几种灰色预测模型的比较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传统GM(1,1)模型,基于积分优化法的GM(1,1)模型,具有白指数律重合性的GM(1,1)模型,基于响应不变法的GM(1,1)模型,基于严格微分拟合法的GM(1,1)模型进行了详细分析比较.针对电力系统中长期负荷增长的特点,分析比较了以上5种模型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为电力系统工作人员在年用电量预测中选择合适的灰色预测模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无偏GM(1,1)模型的动态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GM(1,1)模型是最基本的灰色预测模型,无偏GM(1,1)模型是在传统GM(1,1)模型基础上的一种改进,它消除了传统GM(1,1)模型本身所固有的偏差.对无偏GM(1,1)模型的动态行为特性进行分析,并与传统GM(1,1)模型进行对比,明确了无偏GM(1,1)模型特性和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5.
利用泰州市2003-2009年流动人口数据,建立GM(1,1)模型、残差GM(1,1)模型和等维递补GM(1,1)模型对流动人口数量进行预测.并用多种方法检验了三种模型的拟合效果.结果表明三种模型均能合理地对流动人口数量变化进行预测,但残差GM(1,1)模型和动态等维递补GM(1,1)模型拟合效果优于一般的GM(1,1)模型.  相似文献   

16.
分析基于自相关理论的GM(1,1)与GM(1,N)联合模型,将仅适合GM(1,1)模型的数据拓展到适合GM(1,N)模型。用数值积分中的Simpson公式来重建GM(1,1)与GM(1,N)的联合模型,在参数辨识过程中引入累积法,降低线性方程组系数矩阵的条件数,使联合模型求解更加稳定,提高了模拟及预测精度,并且克服了原GM(1,N)模型必须获得预报时刻点相关数据列的值的缺陷,有利于新息GM(1,N)模型的应用。数值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模型数值稳定性好,其系数矩阵的条件数在数值上比通用的最小二乘法有所降低,且模拟平均相对误差也有所降低,预测精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7.
将自适应粒子群算法优化GM(1,1)模型的参数用于武汉市电力负荷预测,与普通GM(1,1)及标准粒子群优化的GM(1,1)模型的预测结果比较,发现采用自适应粒子群算法优化参数的GM(1,1)模型具有更理想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18.
在对GM(1,1)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经过理论推导,得出了初始数对预测没有影响的结论,对GM(1,1)模型进行改进,给出了GM(1,1)模型Ⅰ。当向原始序列添加相同的数字时,预测值将更改,由此提出了GM(1,1)模型Ⅱ,利用粒子群算法,得到最佳的增加量。仿真结果表明,GM(1,1)模型Ⅰ和模型Ⅱ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9.
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柱和基础,以辽宁省十一五硕士研究生招生预测分析为切入点,在灰色系统GM(1,1)模型基础上,结合研究生招生工作实际提出了修正因子计算方法,建立了硕士研究生招生预测模型。等维新息模型的引入,使预测结果更加符合实际。预测模型的建立可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用普通GM(1,1)模型进行路基沉降预测时,有时会出现较大偏差,甚至完全失效。为此提出了改进措施,引入残差修正的GM(1,1)预测模型,用于高速铁路某试验段路基的沉降预测。工程实例表明,残差修正的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明显高于普通GM(1,1)模型。在路基沉降预测中有明显的优势,值得在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