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紫茎泽兰是一种恶性生物入侵杂草,目前在我国西南部地区扩散范围日益扩大,危害越来越严重。本文系统地阐述了紫茎泽兰在我国生物扩张成功的原因及目前对紫茎泽兰的开发利用现状。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紫茎泽兰的防治方式,本研究开展了紫茎泽兰和黑麦草种子从萌发到幼苗形成阶段的实验,了解紫茎泽兰和黑麦草成苗前的生长发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紫茎泽兰种子一旦萌发基本都能成苗,黑麦草和紫茎泽兰在萌发速度生长速度方面相近.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入侵植物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和土著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种间竞争的影响,以喀斯特石灰土为培养基质,在单一种植、分隔种植和混合种植3种不同竞争强度的种植模式下,对紫茎泽兰和黄花蒿进行接种和不接种AMF处理,比较二者的生长及磷营养状况,分析接种AMF对紫茎泽兰和黄花蒿竞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接种相比,接种AMF提高了3种不同种植模式下紫茎泽兰、黄花蒿的生物量及磷吸收量;与单一种植相比,随竞争强度增加,紫茎泽兰对菌根依赖性降低,黄花蒿对菌根依赖性则呈现增加趋势,紫茎泽兰生物量及磷吸收量随植物间竞争增强呈现降低的趋势。对种间相对竞争能力和竞争比率的分析可以发现,接种AMF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紫茎泽兰的竞争力,提高了黄花蒿的竞争力,对抑制紫茎泽兰的入侵和维护生态安全、环境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紫茎泽兰的形态特征、分布与危害等特点开展了相关的研究,详细描述了其根、茎、叶、花、果等微形态特征,比较了其主要近似种之间形态和繁殖方式的差异,明确了紫茎泽兰的分布与危害,为对紫茎泽兰的调查、监测、检疫鉴定与其除害处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紫茎泽兰对凉山农业的危害及综合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紫茎泽:兰生长繁殖能力极强,目前已分布于凉山州全州17个县市,并且仍在以每年30km的速度向北、向东推进,给农、牧、林业生产带来了严重危害。本文阐述了凉山州紫茎泽兰的侵入、危害现状和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长江廊道在紫茎泽兰入侵过程中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向家坝水电站截流蓄水使长江廊道的连通性受到限制,可能对紫茎泽兰沿长江廊道的入侵产生影响.为了对比分析向家坝水电站截流前后紫茎泽兰入侵的变化,选择位于长江上游的四川宜宾作为研究区域,对坝上垃圾漂浮带和下游长度约34 km、宽约150~200 m的陆域范围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坝上垃圾漂浮带在上游降雨后存在紫茎泽兰植株和种子,下游水域则未见植株,调查后也未发现有蓄水后新生紫茎泽兰植株,并且在上游发现的紫茎泽兰种子没有萌发能力,而蓄水前江水中则存在大量可以萌发的种子,因此判断向家坝电站截流后,导致紫茎泽兰有效繁殖体难以随江水进入坝下,同时坝下河流廊道内气候不利于紫茎泽兰有性繁殖,因此判断向家坝水电站蓄水后对长江流域紫茎泽兰入侵起到了阻滞作用.  相似文献   

7.
紫茎泽兰是一种恶性生物入侵杂草,在我国西南部地区扩散范围日益扩大,使农牧业减产、减收,经济损失严重,本文论述了紫茎泽兰的危害性及如何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
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主要分布在红水河谷、右江河谷、邕江河岸等地,在百色市的隆林、田林、西林县分布较多。紫茎泽兰生长在路边向阳潮湿的废弃地,受人为干扰较多的农田、果园、人工林、次生林等环境中。文章较全面调查了外来入侵种紫茎泽兰在广西的分布、生境与危害情况。分析了紫茎泽兰的危害特点和生境的气候条件,并对防治措施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比较研究了紫茎泽兰及其伴生种在干旱条件下的光合特性,了解紫茎泽兰在干旱条件下的入侵特性,探讨紫茎泽兰具有较强入侵性的原因.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紫茎泽兰最大光合速率(Pmax)并不高,紫茎泽兰通过关闭气孔,降低蒸腾速率(Tr),提高水分利用效率(WUE)等方式来适应胁迫环境.紫茎泽兰通过保持较长的生长时期获得生长优势,这可能是其入侵干旱贫瘠环境的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10.
比较研究了紫茎泽兰及其伴生种在干旱条件下的光合特性,了解紫茎泽兰在干旱条件下的入侵特性,探讨紫茎泽兰具有较强入侵性的原因.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紫茎泽兰最大光合速率(Pmax)并不高,紫茎泽兰通过关闭气孔,降低蒸腾速率(Tr),提高水分利用效率(WUE)等方式来适应胁迫环境.紫茎泽兰通过保持较长的生长时期获得生长优势,这可能是其入侵干旱贫瘠环境的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11.
在紫茎泽兰的人侵地滇中地区,于4条公路(其中高级公路与低级公路各2条)旁共选择13个不同光水平下的样地,研究了公路旁紫茎泽兰在3种光水平下分布格局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光水平极显著影响路旁紫茎泽兰的分布(p<0.001);高光水平比中、低光水平更促进路旁紫茎泽兰的入侵与向远距离扩散;同样在低光水平下,高等级公路比低级公路更促进紫茎泽兰的入侵与扩散.  相似文献   

12.
 在紫茎泽兰的入侵地滇中地区,于4条公路(其中高级公路与低级公路各2条)旁共选择13个不同光水平下的样地,研究了公路旁紫茎泽兰在3种光水平下分布格局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光水平极显著影响路旁紫茎泽兰的分布(p<0.001);高光水平比中、低光水平更促进路旁紫茎泽兰的入侵与向远距离扩散;同样在低光水平下,高等级公路比低级公路更促进紫茎泽兰的入侵与扩散.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紫茎泽兰的生物产量,探讨紫茎泽兰对CO2减排的作用.结果表明,云南省紫茎泽兰生物产量为1.76亿t,吸收CO22.48亿t,碳贮量达0.0712 PgC;每生长1t紫茎泽兰可吸收CO21.41t.  相似文献   

14.
 用滤纸和溶液2种方式培养紫茎泽兰并收集其根系分泌物,研究此分泌物对大麦、玉米的化感潜力.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幼苗在真叶长出之前,其根系就能产生对大麦、玉米幼苗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的物质,而且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其根系分泌物对指示植物苗高、根和叶伸长的抑制作用,大麦分别达到32%,13%和43%,玉米分别达到45%,35%,82%,而对干重的影响相对较小.紫茎泽兰幼苗根系分泌物对紫茎泽兰幼苗根的伸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一定浓度下会促进其叶和茎的生长.紫茎泽兰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在其种子传播并迅速侵占新的生态位过程中可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5.
紫茎泽兰化学防除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目前云南市场上常见的几种除草剂对紫茎泽兰进行防除.结果表明:各除草剂及其组合对紫茎泽兰的防治效果显著.草甘膦的灭杀效果最好,其对紫茎泽兰繁殖器官和植株茎秆影响显著;克无踪的防治效果最快,但不彻底.实际防治中草甘膦和克无踪配合使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以含不同比例紫茎泽兰草粉的栽培料栽培平菇,根据出菇子实体生物转化率、营养品质以及对平菇栽培上常见污染菌的抑制作用考察利用紫茎泽兰栽培平菇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含30%紫茎泽兰草粉的栽培料栽培平菇的转化率与普通栽培料栽培无显著差异;平菇中氨基酸、粗蛋白和总糖含量分别比普通栽培料出菇的平菇提高了23.13%、25.92%和38.82%;栽培料中添加30%以上的紫茎泽兰,能明显抑制平菇栽培中常见污染菌如粗糙脉孢霉和大毛霉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调查了紫茎泽兰在曲靖市朗目山的分布规律,为防止紫茎泽兰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出了一定依据.记录了不同海拔(1500m以下、1500~2000m、2000m以上)、不同环境条件(林下、林缘和全光)下紫茎泽兰的分枝数、平均株高、基径、盖度、出苗数和主要伴生种.3种环境条件下,多数参数于海拔1500~2000m处达到最高、2000m以上最低.在不同海拔下,林缘环境均有利于紫茎泽兰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将13种食用菌栽培在紫茎泽兰培养料上,栽培出品质较好的4种食用菌,同时利用食用菌本身含有的大量生物酶较好的脱除了紫茎泽兰中的有毒成分——泽兰酮。  相似文献   

19.
选用紫茎泽兰茎和叶为模板制备了C/TiO_2复合材料,采用X线衍射(XRD)、N2等温吸附-脱附、电子扫描电镜(SEM)、电子透射电镜(TEM)和电子能谱等技术,对产物进行表征和分析;并研究了不同煅烧时间、煅烧温度条件下以紫茎泽兰为模板制备的C/TiO_2复合材料对苯酚吸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紫茎泽兰叶和茎为模板的C/TiO_2材料,成功保留了紫茎泽兰叶和茎的气孔,叶脉、茎维管束和孔道结构.煅烧时间为4 h、煅烧温度为1 000℃时,以紫茎泽兰叶为模板制备的C/TiO_2复合材料对质量浓度为50×10-6苯酚吸附效果最佳,吸附率达到97.8%.  相似文献   

20.
比较研究了紫茎泽兰、撂荒地、云南菅和狗尾草群落下0~30cm的4层土壤对6种底物的诱导呼吸作用.结果表明群落类型和土壤深度均对诱导呼吸强度有显著影响,紫茎泽兰群落下木质素和葡萄糖作为底物时的土壤诱导呼吸强度较高,说明紫茎泽兰群落下微生物数量较大,同时其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