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运用瑞士Con-trex多关节等速肌力测试与训练系统,对内蒙古师范大学男子篮球二级运动员双侧膝关节进行等速肌力测试,以获得优秀男子篮球运动员下肢肌力的生物力学特性。结果表明:(1)男子篮球运动员双侧膝关节屈伸肌群峰力矩、相对峰力矩和0.2 s时平均峰力矩随着角速度的增加均呈现降低趋势;相同角速度下,伸肌峰力矩高于屈肌峰力矩,差异极显著(P0.01)。(2)膝关节伸肌屈肌的平均功率和相对平均功率均随角速度的增加而增加;膝关节双侧腿伸肌到达峰值力矩的平均时间与角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下降。(3)角速度为180°/s和240°/s时,膝关节双侧腿屈伸肌到达峰值力矩的平均时间和平均角度均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杨浦区150名40-69岁的健康运动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中老年运动女性踝关节肌力的年龄变化特征。方法:实验于2005—03/05在上海体育学院体质测试中心完成测试。选择上海杨浦区150名身体健康的运动女性,按年龄分为3组:40-49岁组、50-59岁组、60-69岁组,每组50人。所有受试者在瑞士CoNTREX公司提供的Contrex肌力测试系统上进行踝关节60(°)/s的等速肌力测试。观察运动女性踝关节肌力的衰退特征。结果:受试者的踝关节屈肌最大力矩/kg、屈肌最大功率/kg与年龄呈负相关(r=-0.449,-0.451,P=0.002),且在0.01水平上相关具有高度显著性;踝关节伸肌最大力矩/屈肌最大力矩与年龄呈正相关(r=0.516,p=0.00);女性在50-59岁期间,踝关节伸、屈肌力量随年龄增大而呈现迅速衰退的趋势,在60—69岁期间出现了伸、屈肌衰退的明显不平衡,屈肌快于伸肌。结论:中老年运动女性踝关节肌力的衰退具有明显的部位和年龄特征;女性在60—69岁期间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更为有效地延缓踝关节屈肌的衰老;强加对60-69岁期间女性踝关节屈肌力量的训练以缩小伸、屈肌间衰退的差异可能是预防跌倒的有效途经。  相似文献   

3.
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腰背肌力训练的效果。选取2018年3月-2019年2月镇原县中医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腰背肌力训练,对比2组腰背肌肌力、疼痛评分及腰椎功能。干预后观察组腹肌肌力与腰背肌肌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3.12±0.54)分低于对照组(3.87±1.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JOA评分(24.72±2.13)分高于对照组(22.46±1.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背肌力训练可增强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背肌肌力,缓解腰腿疼痛,提高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4.
为了分析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12个月患者的大腿肌肉在不同屈膝角度时的等速肌力特征,对16名ACL重建术后12个月的患者和14名健康对照者在60°/s的角速度下进行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的等速向心和离心开链肌力测试,分析不同等速收缩模式下的肌力峰值及不同屈膝角度时的肌力,并计算腘绳肌与股四头肌等速向心肌力比值(Hc/Qc)、离心肌力比值(He/Qe)、腘绳肌离心与股四头肌向心肌力比值(He/Qc)和腘绳肌向心肌力与股四头肌离心肌力比值(Hc/Qe)。应用混合设计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检验不同人群和不同侧别对大腿等速肌力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腘绳肌等速肌力在不同屈膝角度时的特征相似,ACL重建侧显著小于对侧,与健康对照者无显著差异。股四头肌等速肌力呈现角度特异性,屈膝40°和50°时重建侧的股四头肌等速向心肌力不仅与对侧存在差异,也与健康人群不同,是更具特异性的评估肌力特征指标。在康复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双侧对称性,而且要关注其是否恢复到健康者的水平,强调特定角度下肌肉功能的恢复。较小屈膝角度下,双侧下肢的功能性屈伸肌力比值与健康人群均呈现差异,提示术后康复不仅要加强重建侧屈膝动作的控制训练...  相似文献   

5.
棒球投手上肢肌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查阅国外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了解棒球投手上肢肌力的研究现状,从投手上肢肌力与球速的关系、投手两侧上肢肌力对比研究、上肢主动肌/对抗肌比值研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分析,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提出了看法。今后应加强对肘关节屈和伸肌群肌力的研究,进一步探索不同投手前臂旋前肌群和旋后肌群的肌力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6.
通过美国UNIVERSAL公司生产的"MERAC"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和芬兰生产的HUR测力台分别对15名武术专业运动员膝关节肌肉力量以及CMJ纵跳高度进行测试分析,对膝关节伸肌最大肌力、快速肌力、快/慢速最大做功功率分别与运动员纵跳高度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武术运动员膝关节伸肌力量与运动员纵跳高度呈低度相关.在对竞技武术运动员进行起跳高度训练时,影响起跳高度的不是单一方面的,不能只强调膝关节的肌肉力量训练,还应注重下肢多关节力量训练,协调发力训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国家男子水球守门员进行膝和踝关节屈伸等速测试,探讨我国优秀水球守门员膝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肌力水平,诊断膝和踝关节屈伸肌群肌力均衡性,预防因屈伸肌群肌力比值失衡而导致关节肌群运动损伤的发生。研究结果表明,膝和踝关节屈伸肌群测试模式均为等速向心和离心。在测试速度为60°/s和240°/s下,膝关节屈伸肌群向心收缩峰力矩比值的平均值分别为0.5,0.6;在测试速度为60°/s和180°/s时,踝关节屈伸肌群向心收缩峰力矩比值的平均值均为0.3;仅有1名队员两侧踝关节屈肌群离心收缩峰力矩(60°/s)/伸肌群向心收缩峰力矩(240°/s)小于1,其余队员膝踝关节屈伸等速测试时,拮抗肌群离心收缩峰力矩/原动肌群向心收缩峰力矩均大于1.进一步得出国家男子水球守门员膝和踝关节屈肌群向心收缩肌力较弱;膝和踝关节屈伸等速测试时拮抗肌群离心收缩肌力与原动肌群向心收缩肌力均衡。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采用kinitech等速测试训练系统对120例年轻人躯干屈伸肌群的肌力和耐力等速测试,研究对象均是在校一年级大学生,其中男60名,女60名,分为普通专业大学生、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获得二级运动员的运动系大学生,对其中每组男女的峰值力矩、躯干屈/伸肌群峰力矩比值、耐力比、恢复比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男女躯干屈伸肌群的特点和差异,并将普通组、体教组、二级组的男性和女性的峰值力矩、躯干屈/伸肌群峰力矩比值、耐力比、恢复比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不同运动水平下男女躯干屈伸肌群的各自特点和差异。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影响的研究,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某医院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共50例;随机将其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通过常规康复训练和临床药物治疗,康复训练主要有运动治疗、作业治疗、物理因子治疗等,共治疗8周,每周治疗5 d,每天训练2次。观察组除采用对照组治疗方法外,还进行等速肌力训练。通过、FMA评分表、ARAT上肢运动测量评分表、上肢肩关节外展和腕关节背伸主动关节活动度、肌电积分值对上肢功能进行评价。通过BI指数和DASH量表对生活方面进行评价。通过、峰力矩、峰值力矩体重比、平均功率、总功四个力学指标对肌力进行评价。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指标、生活方面评分指标和力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和治疗前各指标均有很大的改善。可见等速肌力训练能够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关节屈伸肌力,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上式运动功能改善,帮助患者加强自理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0.
通过ISOMED等速测力系统对17名跳高运动员进行了膝关节等速肌力测试,测试内容为膝关节等长收缩时的最大肌力矩、最大肌力矩屈伸比;对所测数据通过SPSS12.0进行分析处理,从生物力学角度,研究跳高运动员左右腿膝关节屈、伸肌力的各自特征,比较跳高运动员左右腿膝关节屈、伸肌力的差异,为跳高运动训练和理论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腰间盘突出症的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方法 对200例腰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进行回顾。非手术治疗132例,采用卧床骨盆牵引加药物治疗,辅以理疗等。手术治疗68例,采取开窗、半椎板切除、对年龄较大、考虑有椎管狭窄或中央型腰间盘突出较大者采用全椎板切除。结果 非手术治疗效果优良者97例,占74%。手术治疗组全部达到优良标准。结论 非手术治疗是腰间盘突出症的最基本治疗方法,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在手术治疗时应严格选择手术适应症,尽量选择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作者运用体操收腹团身前后滚翻动作治疗腰椎滑脱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50例患者,治愈好转率为98%。与腰椎牵引常规疗法比较,明显优于后者,从而为腰椎推拿治疗打开禁区,开辟出一条体育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也能治疗疾病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3.
自 1994年元月至 2 0 0 0年元月 ,对 70 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三维电脑牵引 ,一次牵引腰椎间盘突出患者 ,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者 598例 ,占 58% ;二次牵引后症状、体征基本消失 92例 ,占 13% ,总有效率占 98.4 % 此牵引 ,符合人体生理力学原理 ,见效快 ,疗效肯定 ,安全可靠 ,无副作用及任何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通过观察法对10名腰椎间盘突出症者,运用传统中医的按摩手法及现代运动疗法如屈膝屈髋旋腰法,侧卧旋腰法,俯卧挺胸法等法进行治疗。结果显示采用推拿配合运动疗法,在对治疗一般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不仅能促进腰部损伤的恢复,还能起到对腰部的保健和预防腰部损伤的作用,提高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长期疗效。得出:推拿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协助临床医师实施胶原酶溶解术,探索合理的护理方案,及早预防或发现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方法:进行术前教育,详细为病人及家属讲解手术特点,术中严格的无菌权术操作;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意识,术后严格卧位,腰围保护,鼓励病人进行腰背肌锻炼等。结果:近期疗效显,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围手术期周密合理的护理和正确的腰背肌功能锻练指导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飞针加整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伟  李冬梅 《长春大学学报》2012,(10):1233-1235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采用飞针加整脊治疗,经2-6个疗程的治疗,总有效率达94.6%。治疗后脊柱活动恢复正常,腰腿痛症状消失,直腿抬高试验70°;个别患者腰腿痛症状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由此证明,飞针加整脊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想疗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CT扫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神经通道卡压的诊断治疗意义。方法 对9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神经通道卡压进行CT扫描及手术治疗。结果 手术与术前扫描一致。94例患者经2-5a随访,优82例,良10例,差2例。结论 本组病例靠临床表现提供线索,确诊、定位需要CT扫描检查。以手术为主,切除椎板、半板、开窗,松解神经通道,彻底清除病变,避免复发。  相似文献   

18.
实验研究振动时汽车座椅对人体腰部肌肉组织的影响.通过计算腰部肌电信号的均方根值来分析腰部肌肉的响应特征,通过分析振动传递比来研究人体腰部组织的振动能量传递特征,最后对振动传递比和肌电信号的均方根值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座椅腰部支撑参数为d2(适当支撑)时,人体腰部的振动传递比和肌电信号均方根值都最小,而另外两种座椅腰部支撑参数d1(无支撑)和d3(过度支撑)对腰部的振动传递和肌电信号均方根值有放大作用.实验证实了适当的座椅腰部支撑能够减轻振动对人体腰部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9.
为观察手法加痹祺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对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病人80例,采用手法加痹祺胶囊治疗; 对照组病人80例, 只行痹祺胶囊治疗.经临床治疗显示: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75%, 对照组为88.75%,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临床治疗证明:手法配合痹祺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见效快,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了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对腰椎间盘组织成分的观察结果,并对胶原组织从结构上进行了分类,为深入到生物分子层次的研究提供了非常有意义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