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0 毫秒
1.
为探讨椎板间隙开窗显露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及适应证。采用椎板间隙开窗显露方法对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髓核摘除及神经根通道清理。经随访6~36个月者共56例,其中优48例,良5例,可2例,差1例。认为本法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保证充分显露,完全去除病变,使硬脊膜及神经根在彻底减压的基础上,尽量减少手术损伤和手术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适用于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或合并相同节段同侧神经根通道狭窄者。  相似文献   

2.
经手术证实60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症,男41例.女19例,年龄19~72岁,平均47.2岁,55例经全板切除,5例经半板切除,术后60例经2~3年随访优41例,良17例,差2例。本组病例诊断主要靠临床表现提供线索,确诊,定位需要CT扫描检查,以手术治疗为主,切除全推板,对病变彻底清除避免复发。  相似文献   

3.
脊柱后路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及神经根通道清理术成果适用范围: 腰椎间盘突出症及神经根管狭窄的手术治疗技术水平、关键技术及特点: 针对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及神经根管狭窄症各种手术方法的不足与缺点,在国内首次采用显微内窥镜技术,经脊柱后路、椎板间隙进入腰椎管,直接显露受压神经根,摘除变性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清理神经根通道,既能  相似文献   

4.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多发病。笔者对300例临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作CT扫描,其中200例显示有椎间盘突出的CT表现。CT表现分为三型:中央型、侧后型、外侧型。伴有硬膜囊受变形,神经根受压,移位、水肿;部分病例伴有椎间盘退变、膨出、钙化及椎体骨质改变。CT扫描可以直接显示椎间盘本身,可为椎间盘空出症的诊断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对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证实腰椎间盘摘除加侧隐窝扩大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中的优越性 ,提高对侧隐窝狭窄的认识。方法 :治疗组 112例采取腰椎间盘摘除加侧隐窝扩大术治疗 ;对照组 16 9例单独行腰椎间盘摘除术 ,随访 3~ 2 2个月 ,对两组之手术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组 112例中优 79例 ,良 2 0例 ,可 12例 ,劣 1例 ,有效率 99 1%;对照组 16 9例中优 6 9例 ,良 4 0例 ,可 38例 ,劣 2 2例 ,有效率 87%。二组有效率比较示P <0 0 5 ,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 ,应考虑到合并侧隐窝狭窄的可能。术前应根据症状、特征、CT片明确诊断 ,了解侧隐窝的情况。术中应注意对侧隐窝进行探查和扩大 ,使神经根得到彻底松解 ,以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6.
探讨特殊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的CT表现,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回顾性分析78例特殊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的CT表现,并进行手术前后对照,结果78例中侧突58例、脱垂并游离7例、椎体疝13例、钙化49例、合并神经纤维瘤2例;特殊类型的椎间盘突出症CT表现往往不典型,如不仔细阅片,容易出现遗漏或误诊的现象,仔细阅片并结合临床,必要时进行CTM或MPd检查,才能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疗效,笔者对手术治疗的9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进行了分析,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890例,单纯腰椎管狭窄症72例,突出合并狭窄428例(48%),手术共处理腰椎管狭窄500例。结果,优826例(86%),良96例(9.9%),中29例(3%),差11例(1.1%),手术近期及远期优良率95.9%,并且探讨了为提高手术疗效,临床医生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研究在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椎间孔镜技术和骨科开放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择取2017年2月-2018年3月期间入合水县人民医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82例;抽取41例,采用骨科开放式治疗,为对照组,另41例采用椎间孔镜技术进行治疗,为治疗组。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切口VAS评分以及术后6个月JOA评分进行分析对比。手术后治疗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切口VAS评分以及术后6个月JOA评分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存在明显差异。在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治疗中采用椎间孔镜技术,可有效减少患者手术创伤,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观察法对10名腰椎间盘突出症者,运用传统中医的按摩手法及现代运动疗法如屈膝屈髋旋腰法,侧卧旋腰法,俯卧挺胸法等法进行治疗。结果显示采用推拿配合运动疗法,在对治疗一般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不仅能促进腰部损伤的恢复,还能起到对腰部的保健和预防腰部损伤的作用,提高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长期疗效。得出:推拿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自1990年以来,我科收治68例腰椎管狭窄症,全部病例行椎板切除,与部分神经通道松解,优良率87 .2%.作者认为,彻底解决椎管狭窄与神经通道的狭窄,是取得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为揭示腰腿痛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理,复制了大鼠化学性神经根炎模型,模拟腰椎间盘突出症,分别在造模后3 d、7 d、14 d、21 d以全血粘度、血浆粘度为指标,进行血液流变学观察;同时检测神经根周围组织中炎症介质(前列腺素E2,5-羟色胺)水平,并对神经根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是腰腿痛胶囊可明显改善模型大鼠全学粘度、血浆粘度(p<0.05或p<0.01);可显著降低神经根周围组织中的前列腺素E2 (p<0.01)和5-羟色胺水平(p<0.01),减轻化学性炎症对神经根的损害.说明腰腿痛胶囊具有活血化瘀作用,可改善化学性神经根炎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并具有抗炎镇痛作用,这些作用可能是其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药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腰间盘突出症的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方法 对200例腰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进行回顾。非手术治疗132例,采用卧床骨盆牵引加药物治疗,辅以理疗等。手术治疗68例,采取开窗、半椎板切除、对年龄较大、考虑有椎管狭窄或中央型腰间盘突出较大者采用全椎板切除。结果 非手术治疗效果优良者97例,占74%。手术治疗组全部达到优良标准。结论 非手术治疗是腰间盘突出症的最基本治疗方法,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在手术治疗时应严格选择手术适应症,尽量选择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护理与一般手术的不同点,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通过对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的观察和护理,总结出对腰椎间盘突出术后的患者除进行骨科术后的一般护理外,还应注意加强护理观察、心理护理、疼痛的护理、卧床护理以及更为重要的功能锻炼.结果:经过一系列的治疗和护理,所有患者各项并发症均治愈,均已恢复工作,腰痛不再复发.仅1例诉偶轻度腰痛,但不影响工作.结论:结合临床实际工作,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护理及指导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对河北师范大学校医院1992-1995年6月收治的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应用硬膜外麻醉下手法按摩治疗,取得显著疗效,治愈率为93.6%,显效率为97.8%,此疗法操作简单,效果好且见效快。  相似文献   

15.
研究腰腿痛胶囊对化学性神经根炎模型大鼠的影响。复制大鼠化学性神经根炎模型,模拟腰椎间盘突出症,分别在造模后3d、7d、14d、21d刺激物所致肉芽肿质量、神经根及其周围组织中炎症介质(前列腺素E2、5-羟色胺)水平的检测及神经根的组织病理学观察。腰腿痛胶囊可显著降低神经根周围组织中的前列腺素E2(P〈0.01)和5-羟色胺(P〈0.01)水平,抑制炎症肉芽组织增生(P〈0.05),减轻炎症反应程度,减轻化学性炎症对神经根的损害。腰腿痛胶囊具有抗炎镇痛作用,该作用可能是其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药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利用有限元法评估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与椎间融合术的生物力学效果.基于CT图像数据建立腰椎L2~L5节段有限元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人工腰椎间盘置换和椎间融合2种手术模型.对有限元模型施加模拟生理载荷,计算两种手术模型各节段椎间活动度和小关节接触应力.仿真结果表明:相比椎间融合术,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在手术节段产生了明显的运动保留功能,但置换节段在后伸和侧弯工况下活动度比正常腰椎增大40.9%和43.1%,易引起手术节段的轻度失稳;人工间盘置换术改善了上下邻近节段小关节的受力状态,但置换节段在扭转工况下会引发较高的小关节接触应力.  相似文献   

17.
腰腿痛胶囊对化学性神经根炎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腰腿痛胶囊对化学性神经根炎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复制大鼠化学性神经根炎模型,模拟腰椎间盘突出症,分别在造模后3d、7d、14d、21d以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为指标,进行血液流变学观察。发现腰腿痛胶囊可明显改善模型大鼠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说明腰腿痛胶囊具有活血化瘀作用,可改善化学性神经根炎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该作用可能是其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药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微血管形成在腰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病理表现特征,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48例行单节段腰椎后路经椎间孔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术中切取患处组织,冷冻切片后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Weidner微血管计数法统计微血管密度.根据是否有微血管分为有微血管组、无微血管组,比较微血管形成的可能影响因素,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一步行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 25例患者椎间盘内存在明显微血管形成,组织切片中存在典型的条形管腔结构,血管内皮细胞核有明显蓝染,微血管形成率为52.08%,MVD值平均为11.9±2.5.有微血管组椎间盘钙化率明显高于无微血管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有微血管组JOA评分明显低于无微血管组,腰椎疼痛VAS评分明显高于无微血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盘退变程度、椎间盘疝出程度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椎间盘钙化、腰椎疼痛VAS评分与退变椎间盘内微血管形成有明显相关性(OR值分别8.992,7.359,P值均0.05).结论椎间盘退变伴随着微血管形成,椎间盘钙化、腰椎疼痛VAS评分与退变腰椎间盘微血管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硬膜外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复合液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所收治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36例,均用强的松龙、维生素B12、利多卡因混合液20ml注入硬膜外腔.每7天注射一次,三次为一疗程,观察疗效.结果:平均改善指数为0.669,改善率为88.9%,单节L4-5,或L5S1均改善指数为0.725,改善率为90.1%.多节L3-4、L4-5或L4-5、L5S1平均改善指数为0.614,改善率87.3%.统计处理单节段和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无显著差异.结论:硬膜外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复合液治疗腰椎间突出症是较安全、简单、无须住院,且经济、疗效可靠的非手术疗法之一.无论轻重和病程长短均可施治,其疗效不与单节段或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156例用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护理方法及康复锻炼的方法及经验。方法:2000年5月至2004年5月,对不同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6例,效果显著。结果:本文通过临床观察与护理,随访1-13mo,平均6.8mo,按NaKai标准评定:优102例,良38例,可19例,差3例,均无复发。结论:腰椎间盘镜微创手术系统综合了开放式手术和微创手术的优势,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手术创伤轻,保持脊柱的完整性,而且出血少,卧床时间短,恢复快,治疗彻底的特点。同时为患者实施全面的整体护理、健康指导、及早期功能锻炼,是腰椎间盘突出术后病人早期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