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学生体育课课程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之一为运动参与.以兰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应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T检验等研究方法,对影响兰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闲暇时间身体活动的心理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有助于大学生自觉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有助于高校体育工作者指导和帮助大学生进行运动参与.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归纳法,对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特征进行分析,再从心理学的角度剖析了各种体育消费现状背后的体育消费动机,如审美、社交、从众、顺从、模仿等心理特征,指出其中的心理误区,并提出纠正措施,为引导大学生进行健康合理的体育消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意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对我省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意识教育进行调查研究,认为大学生体育与健康的教育必须从思想认识、教学方法以及环境培养入手,才能正确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桥 《科技信息》2008,(35):198-199
本文从辽宁省高校在校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实际出发,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体育促进健康都有明确的认识,但认识和实践存在较大差距。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运动项目选择上舅女性别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体育设施器材短缺、无人指导、学习紧张是影响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高校体育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联系当今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从教学内容、教师、学生及其家庭影响等方面入手,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大学生厌学体育课程的原因,为深化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兴趣和锻炼意识、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提供参考依据和寻求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社区体育是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访问法等方法对兰州市社区体育现状进行探索和研究,探索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经费缺乏;场地与器材缺乏;指导员缺乏;组织管理不完善等因素是制约兰州市社区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兰州市社区体育发展对策与建议,拟对兰州社区体育的发展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7.
高职大学生体育社会价值观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将在汉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体育社会价值观及其特征作为研究重点。在较为全面学握研究对象体育社会价值观的客观情况基础之上.系统分析了影响高职大学生体育社会价值观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可行性对策与建议.以期为高职大学生体育社会价值观的进一步不断完善提供一定的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高校现行的体育活动实践和理论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在对国内外高校体育课程发展现状的研究和对大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态度、体育行为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和讨论基础上,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探讨了高校体育课程设置.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综述法,对于前沿性的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文章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归纳、总结.分析现状及产生的原因,提出存在的问题,预测发展趋势,提出改善建议.目的使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更为系统化、全面化、明确化.  相似文献   

10.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体育的延续和补充,对于大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终身锻炼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增强体质发展个性的重要途径之一,笔者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了客观的调查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以及改进的相应措施和方法.以此改善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从而促进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协调发展.为大学生更好的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对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及消费行为特征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部分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强调引导大学生树立合理、适度、科学的消费观念和行为。  相似文献   

12.
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主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江苏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现状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将影响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进行R-因子分析,并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其消费动机,以期为引导大学生进行合理的体育消费提供较为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构建一个有效、可靠的大学生运动参与风险感知及体育消费的关联模型,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上,设计了大学生运动参与风险感知及体育消费测量表,以西南地区成、渝两地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针对其运动风险感知与体育消费现状展开调查,并运用探索性与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对所获数据进行处理.结果显示:运动风险感知测量表具有很好的测量效度、信度及区分度;时间风险、身体风险、财政风险对大学生体育消费有显著负面效应,表现风险有显著正向效应,心理风险则对体育消费无影响;大学生运动参与风险存在性别、学校级别、家庭经济及父母教育水平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男性的心理风险与表现风险高于女性,重点大学学生的时间风险、表现风险高于一般本科学生,高收入家庭学生拥有更高的时间风险与表现风险及更低的财政风险,父母教育水平高的学生,时间风险及身体风险最大、财政风险越低.结论:风险感知影响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关注大学生运动参与风险,正确诱导其正面及负面影响作用,这对于促进大学生体育消费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北京大学生消费现状和存在问题,本研究借助于网络调查平台收集北京大学生消费情况和消费观念的数据,按照不同性别、年级和所在家庭收入情况对调查数据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数据显示,总体上北京大学生能够从自身家庭收入条件出发,表现出合理的消费行为.本研究的有趣发现是:家庭收入越低的学生,投资意愿却越强;来自收入偏上家庭的学生经济独立意识较弱;女生更容易冲动消费.这些发现未见文献报道.本文对其它调查数据也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5.
在对大学生消费状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大学生存在不良消费行为的原因及其危害,不仅能帮助学生转变消费观念,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而且能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的消费特点与正确的消费观教育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分析大学生消费的现状与特征,指出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确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出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山西省四所高校的320名大学生进行《大学生网络消费调查问卷》调查表明,不同性别、年级的学生中网瘾大学生所占比例有显著差异;男生网络成瘾者显著多于女生网络成瘾者,高年级的网络成瘾者显著多于低年级;网瘾者和非网瘾者在网络消费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网瘾者更倾向于网络游戏,而非网瘾者更倾向于获取学习资料和即时通讯。为了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在高校开展大学生消费教育是重要且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江苏省大学体育消费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江苏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平均水平比较低,体育消费结构以实物性和运动型消费为主。在体育消费动机方面,过半数的学生首选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消费,影响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依次是:经济来源少、体育消费品和门票价格高、学业繁忙和空闲时间少、体育活动场地少、休闲娱乐项目少。建议江苏省体育经营和服务部门,制定合理的体育消费价格;建议高校积极进行课程建设和改革,适当增加学生的闲暇时间,加大体育消费的宣传教育,加强体育设施和增加休闲体育项目,以形成积极的氛围和合理的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消费文化与现代人生活方式变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学生消费文化包括消费观念、消费心理、消费品格、消费方式、消费结构、消费水平、消费规律等.本课题的调查研究表明,中国大学生消费文化具有前卫性、超时性、发展性和不平衡性.大学生消费文化对社会消费文化发展和现代人生活方式变迁有较大的影响张力;大学生消费文化的发展对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促进作用;大学生消费文化的发展与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变迁享有同一轨迹.在大学校园,高消费者和低消费者同在,早熟型消费与不成熟型消费共存.不成熟消费、攀比消费和非理性消费不仅给学生家庭生活造成了很大的经济负担,而且不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和人格健康.高等学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德、智、体教育的同时,还必须进行生活能力和消费观念教育,要在大学生消费文化和现代生活方式的教育方面有所作为,要建设高品位的大学生消费文化环境和氛围,对大学生消费文化发展方向的正确引导就是对现代人生活方式变迁的恰当把握。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消费现状的调查及合理化消费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决定了他们特殊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大学生科学消费观的建立和合理的消费规划不仅关系到大学生健康消费心理的形成,还影响到大学生迈入社会后社会经济生活的适应能力。从家庭、学校、社会、个人四个方面为大学生合理消费的构建提出了新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