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得到豆腐干微波杀菌处理的最佳工艺参数,以豆腐干为原料,以菌落总数降低对数值、ΔL、Δa、Δb、ΔE、咀嚼性、回复性、弹性、硬度和内聚性为响应值,以微波时间、微波功率、温度为因素,进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利用因子分析筛选出微波对豆腐干杀菌的特征指标,建立模型,探讨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豆腐干杀菌效果和品质的影响,优化得出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微波对豆腐干杀菌的特征指标为菌落总数降低对数值、ΔL、咀嚼性及回复性;豆腐干微波杀菌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微波时间70 s、微波功率600 W、温度51℃,该参数下,豆腐干的菌落总数降低对数值为5.17,ΔL值为0.19,咀嚼性为3 382.43,回复性为0.27。研究为微波杀菌技术应用于豆腐干的杀菌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
试验以低筋面粉与改性淀粉为原料,采用双螺杆挤压技术制备家用微波炉快速膨胀蛋糕粉。改良了蛋糕粉经微波熟化时的膨胀速度与程度,利用物理产气原理来替代化学产气原理,达到相同膨胀效果。向蛋糕糊中添加促褐变剂(L-赖氨酸与葡萄糖浆),来提高蛋糕在微波熟化的美拉德反应程度。结果表明:各工艺因素对蛋糕美拉德反应程度影响的显著性为:蛋糕糊pH值微波炉功率加热时间水分含量。优化后得到的最优熟化工艺为:蛋糕糊pH=9,微波炉功率为750W,加热时间为3.5min,蛋糕糊水分含量为20%;最优挤压参数:机筒温度为90℃、螺杆转速为200rmp,最优搅打时间为3min。成品微波蛋糕品质优良,拥有一定的焙烤香气与色泽,操作过程简单、方便,适用于家庭制作。  相似文献   

3.
研究鸡蛋皮蛋微波杀菌工艺特性和杀菌效果,包括杀菌功率、杀菌时间和装载质量对产品感官品质的影响,对这三个主要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筛选微波杀菌最佳工艺条件。所选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700 W(此时杀菌温度为85℃)、杀菌时间18 min、装载质量0.9 kg。按此生产的产品菌落总数(cfu/g)≤100,大肠菌群(MPN/100g)≤30、致病菌为零,杀菌后蛋黄、蛋白均未出现变干和变硬现象,保质期180 d。  相似文献   

4.
对微波功率、加热时间、反应温度对预热球团强度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将微波加热与传统管炉加热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粘结剂铁矿球团对微波具有良好的吸收性能,当微波功率为2.5kW,球团质量为0.4kg时,球团平均升温速率为76.1℃/min:微波加热能明显提高预热球团抗压强度;在微波功率为2.5 kW,加热时间为8 min,球团终点温度为830℃时,预热球团抗压强度为454 N/个;当加热时间为11 min,球团终点温度上升至1 000℃时,预热球团抗压强度为1 038 N/个;采用微波加热,预热球团内部矿物结构较均匀、紧密,细粒磁铁矿氧化成赤铁矿,并在大颗粒之间连接成片,球团强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蒸发过程换热效率低下的问题,基于传统工艺流程设计微波闪蒸系统,在传统闪蒸罐体上设置微波馈口将微波能实时输入到闪蒸罐体内。为了验证微波闪蒸系统的蒸发处理能力,采用水作为介质研究系统在微波加热强化方式下的闪蒸效果。控制系统的真空度为70~78 kPa,分别研究微波功率(0.81~1.35 kW)、液体流量(10~40 L/h)和初始温度(50~90℃)对蒸发效果及闪蒸率的影响,并与不输入微波条件下的传统闪蒸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参数范围内,微波闪蒸产生的冷凝液体积以及随微波功率、液体流量、初始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液体流量为40 L/h、微波功率为1.35 kW、初始温度为90℃时,相较于传统闪蒸,微波加热强化条件下闪蒸蒸汽温度从36.69℃升高至45.13℃,浓缩液温度从36.70℃升高至45.33℃,且强化蒸发效率达到42.86%。微波加热强化条件下的系统冷凝液体积比常规工况下的多,说明微波加热强化了闪蒸过程并有效提高了闪蒸率。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UVC LED杀菌能力的影响因素和应用条件,在不同作用时间和作用距离下使用UVC LED对大肠杆菌进行灭菌处理,并计算杀菌率.实验结果表明,UVC LED的杀菌能力随紫外辐射剂量减小呈指数减小,受到紫外辐射通量、辐照时间、辐照距离三者影响;以本实验光源为例,当辐照时间与辐照距离平方之比大于20/10-2 s/cm2时,UVC LED的杀菌率能够达到99%以上;UVC LED不能通过产生臭氧起到杀菌作用,因此只适用于表面杀菌.通过经验公式,可对UVC LED的使用条件进行估算.基于此,设计了一台紫外杀菌装置样机.  相似文献   

7.
采用微波对铵盐浸出钢渣体系进行加热,研究铵盐种类、浓度、固液比、微波功率等对微波场中浸出体系的升温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微波功率的增加,去离子水达到沸腾温度所需的加热时间越短,表观升温速率提高。去离子水、自来水、NH4Cl溶液和NH4Ac溶液均具有良好的吸波特性,在微波功率为420 W时,升温速率由大到小顺序依次为:自来水去离子水NH4Ac溶液NH4Cl溶液。浓度对于氯化铵溶液在微波场中的升温行为影响并不显著,而随着氯化铵溶液体积的增加,其表观升温速率减小。在微波场中,转炉钢渣、电炉不锈钢渣和电炉普碳钢渣吸波能力较强,从大到小依次为:转炉钢渣普碳钢渣不锈钢渣。固液比对含转炉钢渣的氯化铵浸出体系在微波场中的升温行为无明显影响,但在固液比为1g∶20mL的条件下,转炉渣与NH4Cl溶液形成的浸出体系在微波场中的表观升温速率低于去离子水和醋酸铵浸出体系。  相似文献   

8.
自制了流面型冷电弧杀菌装置,并研究了外加电压、气体流量、菌液流量、细菌种类和杀菌时间等参数对该装置杀菌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杀菌率随着外加电压升高、液体流量降低以及杀菌时间增加而升高,空气自然对流的杀菌效果优于强制对流,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杀菌效果优于革兰氏阳性菌.在空气自然对流、外加电压为33 kV和液体流量为80 mL/min的条件下,对E.coli987P的杀菌率达99.96%,所需时间不超过35 s;而S.aureus需经过70 s后,才能达到相同的杀菌率.冷电弧处理后的液体温升不超过3℃.通过透射电镜图发现,处理后的大肠杆菌(E.coli987P)细胞膜发生不可逆击穿,细胞内容物外流,最终导致菌体死亡.  相似文献   

9.
以鸡蛋清为材料,探讨了加热处理方式和加热时间对鸡蛋清凝胶硬度、回复性以及持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蛋清微波加热凝胶形成速度比传统水浴加热快。蛋清在75℃水浴加热20 min开始形成凝胶,凝胶硬度为21.83 g,90℃加热50 min达到最大值779.50 g;微波100 W加热25 s即可形成凝胶,凝胶硬度为46.90 g;20 W加热160 s达到最大值266.23 g。与水浴加热相比,微波加热蛋清凝胶的持水性最低值为84.10%,回复性均在60%以上,回复性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玉米笋为原料,研究玉米笋罐头加工过程中的硬化和护色工艺。结果表明,玉米笋最佳的硬化工艺条件为:氯化钙硬化玉米笋的温度为30℃.硬化的时间为60min,氯化钙的浓度为O.025%;玉米笋最佳的护色工艺条件为:维生素C护色玉米笋的温度为40℃,护色的时间为2.5h,维生素C的护色浓度为0.15%;柠檬酸护色温度为35℃,护色的时间为2h,柠檬酸的护色浓度为0.2%;综合分析后维生素C护色处理玉米笋较佳。文章并对玉米笋软罐头杀菌效果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95℃、10min或90℃、20min为最佳杀菌温度时间。  相似文献   

11.
以乳酸发酵高菜为主要原料,研究脱盐条件、原料配比及杀菌方式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高菜脱盐效果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时间,其次是大小规格,影响最小的是料水比,分析结果可知最佳组合为A2B1C2,即大小规格8mmx20mm、料水比1:2、脱盐时间15min。不同配料研究以配料Ⅱ感官评定效果最好;产品以温度90℃,时间20min杀菌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采用低温微波法(60、120、180 W)和电加热法对载甲苯松木活性炭进行再生。比较了这两种再生方法下活性炭的再生效率、升温速率、能耗,并分析了再生前后活性炭的物理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经过5次吸附—微波辐射再生之后,活性炭吸附量基本保持原有吸附量的45%。随着微波功率从60 W 升高到120 W,再生时间从60 min降低到22 min,再生效率从1.7%/min增加到4.5%/min。而传统电加热再生法再生时间为180 min, 是微波法的3~6倍; 功率为60 W的微波加热法的升温速率为178 ℃/min,而电加热法升温速率只有9 ℃/min; 从能耗角度看,微波再生法的能耗为29.7 kJ/g,而电加热法的能耗则为74.3 kJ/g; 并且经检测微波法再生后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和官能团未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NDA99树脂对含邻氯苯胺的3,3’-二氯联苯胺生产废水的吸附与脱附效果.方法 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邻氯苯胺在不同条件吸附下的浓度;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COD,寻求最佳工艺条件.结果 在常温条件下,树脂最佳吸附流速为3 BV/h,最佳吸附量为30BV/批,此条件下出水中COD<500 mg/L,邻氯苯胺含量<5 mg/L;在1 BV/h的脱附流速下,脱附温度为50℃,脱附剂选用1 BV 8% HCl+1 BV 4% HCl+3 BV H2O组合而成,脱附率可达98%.在最佳吸附—脱附条件下,连续进行10批次的吸附-脱附实验,吸附出水中COD为267~465mg/L,邻氯苯胺含量为2.13~4.85 mg/L,低于国标(GB8978-1996)中三级排放标准:CODCr<500 mg/L、邻氯苯胺<5.0 mg/L.结论 NDA99树脂对该废水吸附性能稳定,吸附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该文对吹脱法处理包头市稀土行业高浓度氨氮废水时的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原水氨氮浓度大于18000mg/L时,控制出水流量1.00m^3/h、出水温度为27.0℃时出水氨氮浓度为10.1mg/L,可以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二时段一级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15.
采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某品牌膨胀珍珠岩中游离甲醛的含量,结果表明产品质量符合GB18583-2001中合格产品的指标。处理待测样品时,样品最佳边长约为1.0 cm;当采用蒸馏水作为萃取剂时,最佳萃取温度为40℃,最佳萃取时间为60 min。分别对空白溶液和样品溶液做了加标回收实验,其平均回收率范围在93.14%~96.35%,回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温汤浸种是一种物理的消毒方法,即借助一定温度在恒温或变温的条件下,杀死潜伏或沾附在种子内外的病菌。通过对不同温度梯度下不同时间处理与三七出苗率关系的研究,明确适当的高温处理对三七的发芽无不良影响。在30~40℃,浸种时间在25 min以内,其出苗率均在91%以上。采取人工接种病原后进行温汤处理表明,除30℃/5~10 min的处理防效较差外,各处理防效均在75%以上。综合出苗率、对种腐控制效果及安全生产等多因素考虑,建议生产上进行温汤浸种时,水温控制在35~40℃,浸种时间15~20 min为宜。  相似文献   

17.
采用微波消解的方法对剩余污泥进行处理,设定四个消解温度梯度:45℃、65℃、85℃和95℃,消解5min后考察剩余污泥中蛋白质的溶出量;在设定的不同温度下分别增加10min和30min的消解时间,考察剩余污泥中蛋白质溶出量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蛋白质的溶出量随着微波加热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增加消解时间,蛋白质的溶出量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花椒籽油的微波萃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花椒籽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用微波辅助法萃取花椒籽油,研究了溶剂用量、萃取温度、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等条件对花椒籽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溶剂用量1∶7(g/mL)、微波处理温度65℃、微波功率为400W、微波处理时间为3.5min的工艺条件萃取效果最好,提取率可达18.68%。将花椒籽油添加到花生油中,以花生油的过氧化值为指标进行抗氧化性能测定,结果表明花籽椒油有明显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9.
1 引言  微波加热具有快速、体积加热、效率高等优点 ,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 ,由于微波能够大大加快某些化学反应的速度 ,提高生成物产率 ,改善产物的性能[1] ,因此在化学领域和化工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但在微波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度机理的研究中 ,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微波辐射过程中化学反应内部温度的分布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是很难通过实验方法得到的[2 ] .此外 ,微波在陶瓷烧结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烧结过程中的温度均匀性有待提高 ,同时由于对烧结过程中陶瓷内部的温度变化缺乏了解 ,常常造成热失控、过烧…  相似文献   

20.
针对麦芽生产废水特点和北方冬季低气温条件,采用高、低负荷组合工艺处理废水,通过处理器中溶解氧的控制达到运行能耗的减少和避免冬季处理器因没有增温措施而出现的结冰现象。工程实践表明:冬季处理器水温度在5℃左右,室外气温度在-20℃左右,COD去除率仍能达到94%以上,处理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总结了一些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说明中国北方冬季处理站不用增温措施也能正常运行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