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把单元刚度修正系数作为待识别参数,综合考虑了各结构参数对结构损伤的影响,并运用条件优化方法对单元刚度修正系数进行计算,计算了结构损伤时各单元的损伤因子,通过损伤因子即可对单元的损伤情况进行评估,经过实例运算验证了其对结构损伤的敏感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建筑结构损伤的灰色网络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神经网络的高度并行运算功能,将灰色关联度分析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相结合,以反映结构损伤程度的敏感参数固有频率作为结构损伤识别的特征参数,建立了建筑结构损伤灰色网络识别系统.利用该系统对钢梁裂纹损伤位置和程度进行了识别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利用此方法是可行的,且计算简单,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基于附加质量的梁结构损伤识别精度,对附加质量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根据梁结构损伤识别的附加质量法,建立梁结构有限元模型,并计算其损伤部位以及损伤程度,同时研究附加质量的大小、数目及位置对结构损伤识别的影响。在验证附加质量法对梁结构损伤识别有效性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质量块附加在梁结构的不同位置进行损伤识别,由得到的损伤识别结果计算损伤识别误差。研究结果表明:附加质量后损伤识别精度有较大提升,有效降低了识别误差;随着损伤程度的增加,识别误差在逐渐增大,附加质量法对小损伤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附加质量的大小和数目是提高梁结构损伤识别精度的主要因素,附加质量的位置对损伤识别结果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由于大型复杂结构参数识别困难,提出将频响函数型模型修正方法与子结构方法结合进行损伤识别。构造一个关于损伤频响函数的优化方程。通过子结构有限元模型向损伤后频响函数修正的过程,识别损伤参数。以一个三层平面刚架为数值算例,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对损伤参数较为敏感,识别精度较高,可以准确识别出预设的子结构损伤单元和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5.
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结构损伤探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理论分析表明,工程结构损伤前后的固有频率的变化包含了结构损伤位置和程度的信息,在此理论基础上,构造了改进型BP神经网络的输入参数,分别对一个框架模型和一个桁架模型进行了损伤数值模拟计算,首先提取结构固有频率的变化,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然后分别对结构的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进行识别,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结构损伤检测中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6.
分形在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应用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其中研究较多的是计算结构动力响应(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广义维数,以广义维数作为识别结构的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由于结构动力响应的特殊性,需要针对具体问题确定广义维数计算中的几个参数(划分总数、嵌入维数、数据长度)的选取原则和方法.以单自由度系统有阻尼自由振动为参考模型,详细研究各个参数的估算方法或经验取值范围,供实际工程计算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振动特性灵敏度分析的梁结构损伤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用于梁结构损伤识别的灵敏度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改变模型参数(固有频率和固有模态)来实现对结构损伤的识别.通过振动特性的灵敏度(包括一阶和二阶灵敏度)分析与计算,结合有限元法,就能确定梁结构损伤的位置和损伤的大小.最后给出算例验证了本文中提出的方法,并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利用参数识别技术描述了对平面桁架结构损伤的探测、定位与评估(DLE)的一个新算法。这一概念始于精确"健康"模型,利用动力响应数据周期地更新这一"健康"模型,当损伤发生时,用一个识别算法(一个显式桁架损伤模型),以动力响应数据构造出一个桁架损伤模型,由此比较损伤模型与健康模型的参数,从而探测、定位及评估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基于神经网络的建筑结构节点损伤识别方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将建筑结构节点损伤识别反问题归结为优化问题,然后用LM人工神经网络来求解.对建筑结构中某些点的垂直位移进行静态测量,用以确定建筑结构中受损伤节点的位置.同经典的优化方法相比,人工神经网络具有全局收敛性.利用神经网络对受损建筑结构节点的位置进行识别是一种可行的方法.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Levenberg-Marquardt法训练的神经网络进行结构损伤识别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较高的识别精度,并且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探讨一种损伤识别的方法——直接解析法.本方法从结构模态有限元算式出发,把频率和振型看作损伤参数的函数,经过泰勒展开获得频率、振型对损伤参数的一阶偏导数,然后构造以损伤参数为未知量的超定线代方程组,求解得到全部损伤参数值.进一步又提出本方法的自迭代修正,大幅度提高了识别精度.本方法可以同时识别出结构损伤的数量、位置和程度,并可识别任意多数量的损伤参数.通过对一个5层框架结构的数值模拟分析,验证了它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桥式起重机在使用中存在主梁损伤等结构问题,引入刚度变化指标将主梁的损伤识别问题转化为桥起主梁局部刚度的计算,并采用云量子遗传算法对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中最佳模型参数进行优化调整,二者结合实现了对主梁的损伤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改进方法无论是针对主梁单损伤还是多损伤,均可精确完成主梁损伤定位及损伤程度预测,并具有较好的抗噪性,是一种准确、有效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12.
齿轮副是传动系统中的重要部件,齿轮在啮合过程中会出现单、双齿交替参与啮合的情况,造成齿轮啮合刚度周期变化,引起系统振动.齿轮的啮合刚度与齿轮的状态有关,当齿轮出现故障时,齿轮啮合刚度会发生变化,因此通过监测齿轮的啮合刚度就能够估计齿轮副的工作状态.根据齿轮副的动力学模型建立齿轮啮合刚度的离散辨识模型,提出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器和希尔伯特-黄变换瞬时频率,利用振动信号对齿轮啮合刚度进行估计的动态辨识算法.仿真和实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跟踪辨识齿轮的啮合刚度,具有较高的辨识精度.  相似文献   

13.
钢筋混凝土结构锈裂后的构件截面刚度是表征锈裂损伤程度的重要指标.根据模态频率变化与弯曲刚度变化的关系,提出了锈裂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截面抗弯刚度识别的方法,绘制锈裂损伤后抗弯刚度识别图,根据实测模态频率可以识别出锈裂钢筋混凝土构件抗弯刚度.通过弯曲试验实测锈裂构件抗弯刚度,结果与识别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4.
基于辨识原理,提出了导轨结合部动力学参数的试验辨识流程,包括标记测量点、频响函数测试、测试数据处理、编制辨识程序等步骤.以组装在床身上的THK导轨结合部为对象,进行了动力学特性测试.并应用Matlab编制了辨识算法,识别出导轨结合部系统法向方向的质量矩阵、刚度矩阵、黏性阻尼矩阵和结构阻尼矩阵,证明了动刚度矩阵法辨识导轨结合部动力学参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桥梁结构节段模型风洞测振试验中因风的作用而导致的系统刚度矩阵和阻尼矩阵的非对称性可能影响识别结果这一问题,利用状态空间法仿真薄平板模型在均匀风场中的自由衰减响应和紊流场中的抖振响应,分别采用特征实现算法(ERA)和随机子空间法(SSI),识别出均匀流场和紊流风场中的理想薄平板模型气动导数.通过与仿真所用的薄平板模型的气动导数理论值的对比,确定等效刚度矩阵和等效阻尼矩阵的非对称性对系统识别方法所得结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ERA方法和SSI方法,均对阻尼矩阵和刚度矩阵的非对称性具有足够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System identification is a method for using measured data to create or improve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object being tested. From the measured data however, noise is notic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response. One solution to avoid this noise problem is to skip the noisy data and then use the initial conditions as active parameters, to be found by using the system identification proces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quations for setting up the initial conditions as active parameters. The simulated data and response data from actual shear buildings were used to prove the accuracy of both the algorithm and the computer program, which include the initial conditions as active parameters. The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model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value of mass, stiffness and frequency were very reasonable and that the computed acceleration and measured acceleration matched very well.  相似文献   

17.
针对结构识别中转角信息难以测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Neumann展开的转角信息识别问题近似算法.在结构识别中,由于各单元刚度参数未知,利用结构有限元分析中按静力凝聚的方法由平移求结构的转角是无法实现的,在结构参数差异不大的情况下,可以采用Neumann展开方法得到逆矩阵,进而得到结构的转角信息.理论分析和数值算例表明:该算法在结构参数差异不大的情况下适用,在材料参数全同的情况下是精确解答.其范数误差一般较小,而绝对量较小的分量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18.
在已有病态性识别方法的基础上引入模糊集合理论,构造准确性更高的识别方法,并将它用在自适应仿真算法中。  相似文献   

19.
结构分析中的有限元法一般归结为线性方程组的求解,依据EBE(Element-by-Element)策略,有限元方程组的系数矩阵(即系统的总刚度矩阵)可以表示成低秩的单元级矩阵的和。针对这类形式的线性方程组,本文在EBE策略的基础上给出了改进的预条件矩阵,称其为MEBE预条件矩阵;结合共轭梯度法,可在不显式形成总刚度矩阵的情形下,得出适合于并行计算的MEBE-PCG算法,并在网络机群(COW)并行计算环境下结合实例对算法的效率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给出了利用模拟退火算法求解一类扩散方程的参数算子识别反问题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把对于参数算子识别反问题转化为优化问题并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求解。在Matlab语言环境下实现了该算法,并且与其他文献中用遗传算法求解的例子进行比较。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算法同样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并且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