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光散射法测量表面粗糙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用光散射方法测量表面粗糙度的原理进行了探讨,研制了表面粗糙度的测量装置.利用该装置对用不同加工方法加工出来的表面粗糙度(R_a=0.02~10μm)进行测量.此外,由于采用了光调制技术,从而克服了照明光、背景光及电噪声对输出信号的影响,故该装置可用于精密切削过程中对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基于光散射原理的光纤式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原理和结构.研制了一种新型测量仪,其测量范围和测量精度都有很大的提高,并应用于在位钢轧辊的表面粗糙度检测  相似文献   

3.
介绍基于光散射原理的光纤式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原理和结构,研制了一种新型测量仪,其测量范围和测量精度都有很大的提高,并应用于在位钢轧辊的表面粗糙度检测。  相似文献   

4.
就表面粗糙度检测的光纤传感系统和光散射法测量表面粗糙度原理及光学设计中的某些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对激光光源的光强波动和背景杂散光干扰的抑制等实际问题进行了一些技术性探索  相似文献   

5.
介绍激光扫描粗糙度测量仪的测量原理、结构及结果。本测量仪根据激光在工件表面的反射散射原理,应用激光扫描技术、数据采集、A/D转换和定标曲线的计算机拟合,整个测量过程在单板机控制下自动完成。测量粗糙度Ra的分辨率为0.001μm,测量重复精度为0.006μm。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光纤式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研制过程中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法,对非线性特性的参数计算、零点漂移、信号噪声、不同加工表面特性差异的处理都给出了完美的解决方法。该仪器以光散射理论为测量原理,用光纤为传输媒介,并用单片机8098进行计算、数据处理和测量智能控制。  相似文献   

7.
以磨加工和刨加工件为例,介绍了在采用光散射特征值法做表面粗糙度非接触测量时,利用标准样块建立表面粗糙度参数Ra与光散射特征值Sn之间标准曲线与数学关系的方法,并对实测结果进行了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采用电容传感器测量微小孔径表面粗糙度的原理和方法;并将测量结果用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R,来表示。  相似文献   

9.
表面粗糙度是表面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不接触的快速测量表面粗糙度是实现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传统的触针法和光导法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北京科技大学物理系龚育良副教授在冶金部教育司和校科研处资助下,研制的LSA-1型激光扫描粗糙度测量仪是根据激光在加工表面上的反射散射原理,采用激光扫描、数据采集和定标曲线的计算机拟合等现代技术研制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一种新的规一化方法,对五种粗糙度不同的表面进行了超声背向散射系数的测量,给出了平均散射声强与物体表面粗糙度,超声频率和接收掠射角之间的变化关系,并与理论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表面粗糙度二维信息同步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进行了分析比较,应用Beckmann光散射理论推得同步测定表面粗糙度的振幅信息(轮廓均方根偏差σ)和频率信息(相关长度T)的方法。测得的二维数据能更全面地反映表面粗糙度状况。  相似文献   

12.
利用反射式随机表面的光散射实验测量系统,采用接收屏接收散射图样,用透镜对呈现在接收屏上的散射图样进行成像,并用CCD采集图样,测量了各向异性粗糙硅片在入射角40°-80°之间不同值时的光散射轮廓.根据散射理论可知,各向异性随机表面光散射的各种特征需在波矢量空间来研究,而在实验中只能测得实际空间的光散射轮廓,这需要将光散射轮廓由时间空间向波矢空间变换.笔者在理论上推导了它们之间的变换关系,并对所测得光散射轮廓的实际空间向波矢量空间进行具体变换,研究了各向异性随机表面在二维波矢空间的光散射轮廓分布.  相似文献   

13.
光切法在运动表面形貌在线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在线运动表面形貌测量技术在部分弹流润滑 (PEHL)下的动态磨损研究的重要性 ,比较了目前主要的粗糙度测量技术 .针对运动表面的特性 ,采用光切法原理 ,并基于图像提取技术开发了一套在线测量系统 .验证了该套系统在静态下的测试精度 ,并研究了表面跳动和表面速度对测试的影响 ,结果显示该套系统具有较高的精度 ,受运动表面的跳动和速度的影响较小 ,非常适合运动表面形貌的在线测试 .它不仅可以应用到 PEHL 下动态磨损试验过程中表面形貌变化的测试 ,也可应用到一些现场运动工件表面粗糙度的自动化测量  相似文献   

14.
The inferior mirage from road surfaces is a common phenomenon, which can be easily seen in everyday life. It has been recognized in the literature as a light refraction phenomenon due to the refractive index gradient caused by the temperature gradient in the air strata above the road surfaces. However, it was also suggested that the mirage is just a phenomenon of specular reflection at grazing incidence. Because of the lack of reasonable and quantitative evidence, the generally accepted light refraction theory has not yet been refuted. Here we show some mirror-like reflection images captured from a road surface stretch in Yujiashan North Road, Wuhan, China, when there was no obvious temperature gradient on or above the road, measured on a winter day in December 2009. This provided direct evidence to doubt the temperature induced light refraction mechanism of the inferior mirage. Furthermore, the critical grazing angle of about 0.2° to the road plane where the mirror-like reflection appears could not make the rough surface scatter incident light as a smooth surface according to the Rayleigh criterion. Therefore the phenomenon is a mirrorlike observation effect of scattering from the surface, which cannot be entirely explained by light refraction via air strata.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image-formation mechanism and the observer-based-analysis method shown here potentially offer a means of understanding a wide range of scattering phenomena from rough surfaces at grazing angle; for example, the superior mirages of unusual brightness occasionally observed over frozen lakes and the off-specular reflection phenomenon.  相似文献   

15.
在应用一维和二维随机表面光散射模型的基础上,对表面光散射分布作了详细分析和说明,得出在不同条件和参数下的仿真结果,并将散射模型用于视觉系统结构的计算机仿真。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随机粗糙表面的近红外光散射现象,采用线性滤波法生成高斯分布随机粗糙表面,使用基于矩量法的蒙特卡罗方法计算波长为1.064μm的S和P线偏振入射光照射下的良导体和电介质表面的散射分布、散射峰值及其位置等.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良导体和电介质表面的散射特征具有显著差异.该结果对提高激光雷达目标识别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氯化银胶体在375、496和565 nm产生3个明显的共振散射峰,其中496 nm处的散射峰强度最大且最稳定,适于进行共振光散射比浊法分析.探讨了共振光散射比浊法的机理,建立了在酸性氯化钠-乙二醇溶液中,共振光散射比浊法测定银离子的新方法.线性回归方程IRLS=7.60cAg+-4.82,R=0.999 8;检出限0.04μg/mL.此方法用于实际样品测定,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磨削工件在线粗糙度等级识别速度慢和准确性不高的问题,开发了基于DSP的工件表面粗糙度在线检测系统.该系统基于光散射原理,通过工业相机采集光散射图像,运用DSP芯片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图像预处理以及特征参数的提取;最后利用建立的多分类支持向量机模型,对不同表面粗糙度等级的图像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在该硬件平台上整个识别过程耗时约0.5s,识别率可达96%以上,说明该系统可有效识别工件表面粗糙度等级,有效实现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在线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