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三年级的一堂生命教育课上,我让学生举例说说父母平时关爱自己的事,孩子们说的无非是“生病了,妈妈把我送进医院并照顾我。”“冒雨到学校来接我。”等极为平常的生活小事,多数孩子甚至不能发表自己的感想。难道父母平时为之付出的一切,诸如送孩子上特长班、省吃俭用为孩子买昂贵的乐器、高薪聘请家教、把最可口的东西留给孩子吃、把孩子饮食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这一切,孩子们却视而不见?也难怪现在的父母们喊冤叫屈,抱怨自己的孩子难管,不懂得体贴父母,回报父母。  相似文献   

2.
《科技园地》2005,(1):47-47
孩子可以有自己的私事,也可以有自己的私情,但孩子也应该接受父母的监督和教育。在这个问题上.父母和孩子之间常常引发矛盾,孩子说父母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父母说我有权监督你,我是为了你好。于是家长与孩子就产生了矛盾。  相似文献   

3.
现在,以独生子女为核心的家庭,对孩子的消费要求,几乎都设法予以满足,尤其是那些下岗的家长,宁愿自己节衣缩食,也不亏待孩子。然而有的孩子并不体谅父母的心情,出手大方,胡乱花费父母的血汗钱。值得注意的是,眼下校园里高消费群悄然出现,“打的热”、“名牌热”、“宴请热”正发展为时髦。有的学生上学、回家都打的;穿、吃、用讲名牌,比名牌;  相似文献   

4.
韩玉英 《科技资讯》2006,(29):244-244
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的先决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主要是学历和能力,于是乎家长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被淘汰,开始逼着孩子上各种补习班、特长班,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孩子在学业上有所成就,已备将来竞争之需。岂不知,一个学生学业能否成功,一方面取决干它的智力水平的高低,另一方面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现在很多家庭父母都要上班,没时间接送和照顾孩子,这个重任就落在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的身上。隔辈家长自认为很“爱”孩子,殊不知这种隔代教育对孩子影响是十分不利的。会爱才是真爱,真爱需要学习!两代家长都要学习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多开展三代人共同参与的活动,“抓一代,促两代,三代并进”。做到父母主动教育不包办、祖辈配合教育不越位,变单一式家庭教育为隔辈家长参与的复式家庭教育,形成学习型家庭教育的氛围。  相似文献   

6.
赵爱军 《科技信息》2012,(10):311-311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学前期的孩子已经出现了强烈的独立意识。从一岁开始,就出现了"独立"的反应,此时他们已不满足于事事服从父母的要求,常常会出现与父母意愿不相一致的行为。三岁左右,则进入第二次独立反应的高峰,他们在行动上要"自己来",在语言上要清楚地分清"你"、"我",而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则是"我要……"、"我自己来"。这时,作为家长和老师应不失时机地以恰当合理的教育方式来满  相似文献   

7.
现在,在教育中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农村有很多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是老师的事。其理由是孩子在家生活的时间短(只有双休日),孩子的学业他们也不懂,无法帮,他们所能给予孩子的就是满足其物质需求。还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差,本来就没抱什么希望,送到学校来就是让他混日子长个子,老师不能批评。前不久,我校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星期五一老师要求一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才能回家。可是刚放学不久,学生的家长来接他说:回去,下个星期来完成。老师对此表示无可奈何。其实,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所有父母共同的愿望,没有哪一个父母不愿管孩子,只要我们教师多用心,家长自然会和老师一起教育孩子。  相似文献   

8.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望子成龙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心愿。在现代社会中,不少家长都非常注重子女的早期教育,尤其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中心人物,家庭成员,过分关心他的存在。对他们的需求有求必应。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智力投资,拜师学艺,培养孩子写字,画画等,使孩子能有一技之长。然而,已由于独生子女的“独”,使更多的家长过分迁就,溺爱孩子,使幼儿容易形成的自私,任性,依赖,胆小怕事等心理和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缺乏忍让精神和配合意识,更谈不到助人为乐。在他们的眼里根本没有别人。这样的一类幼儿聚一起谁会关心谁、谁能忍让谁?都要“我”为中心。如新玩具“我”要先玩,好吃的“我”要先尝,所有的小朋友所“我”的指挥。否则就哭就骂,就打就闹。决不吃点亏。  相似文献   

9.
现在很多家庭父母都要上班,没时间接送和照顾孩子,这个重任就落在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的身上。隔辈家长自认为很“爱”孩子,殊不知这种隔代教育对孩子影响是十分不利的。会爱才是真爱,真爱需要学习!两代家长都要学习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多开展三代人共同参与的活动,“抓一代,促两代,三代并进”。做到父母主动教育不包办、祖辈配合教育不越位,变单一式家庭教育为隔辈家长参与的复式家庭教育,形成学习型家庭教育的氛围。
  幼儿的教育伴随着幼儿成长的整个过程,幼儿园与家庭携起手来,家园共育,正确面对隔辈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一起创造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教育环境,让隔辈教育走出特色!  相似文献   

10.
中午,我刚踏进校门,数学老师就告诉我说,我们班的一个学生家长来找我,问:“凭什么不让他的孩子来学校睡午觉?”听她这么一说,我想起是昨天我们班的“好学生”(学习好)华齐(化名)因为午睡时违犯纪律让我劝回家午睡了。怕他不告诉家长,上午我用手机与他的家长联系了几次都未联系上。不用说这家长一定是他的了。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的先决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主要是学历和能力,于是乎家长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被淘汰,开始逼着孩子上各种补习班、特长班,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孩子在学业上有所成就,已备将来竞争之需。岂不知,一个学生学业能否成功,一方面取决于其智力水平的高低,另一方面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农村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及表现是多方面的,如家长过度溺爱孩子,使孩子养成了不良学习习惯;家长只顾自己,不管孩子;家庭不和睦,使孩子精神压力大;家长重男轻女,不重视女孩的学习;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不融洽,不能有效地进行沟通;家庭经济条件对孩子的学习也有一定的影响;家长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家庭缺少教育氛围和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通过分析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发现家庭教育的缺失对中学生心理及学习产生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 京剧里那咬牙切齿、横着膀子出场的黑头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当他开始呀呀大叫的时候,人们就知道他马上要唱了,这就是“叫板”。不单戏曲里需要“叫板”,现实生活中需要“叫板”的事情也很多,小到家庭琐事,大到一个组织的管理、国家公共管理、执法等,不胜枚举。比如父母教育自己的孩子,当遇到孩子大闹特闹、无法无天时,父母实在忍不住就总要唬起脸对孩子吼一句:“你再这样不听话我就要打你屁股了。”话是说了,可手并没有忍心打下去,因为父母期望通过震慑、威吓能起到作用。但当孩子发现父母只不过是吓唬吓唬他时,就根本不会  相似文献   

14.
每个人心中都有不愿告诉他人的秘密。做孩子的我们也不例外。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总爱在自己的抽屉上把锁,似乎有什么秘密。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特征,它体现了一种独立意识和自尊意识。宣告了他(她)已成长为一个拥有个人行为秘密的成人,不再像童年时期那样,心里有什么话都愿意向父母“敞开心扉”。这个“隐秘世界”是孩子自由个性的集中体现,包括父母在内的其他人再不可随意进入自己内心世界的“警戒线”。毫无疑问,保护孩子的“隐秘世界”是对孩子的尊重,父母也会因此赢得孩子的敬重和爱戴。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把对待孩子隐…  相似文献   

15.
泪眼的秘密     
上个双休日,我去学生家家访,第一站我选择了张小语家。张小语是我班的一名男生,学习成绩不错,属于那种性格内向,学习比较用功的孩子。平时在学校里不惹事,言行比较规范。在学校里.这样的孩子可不太引人注意。张小语引起我的注意也是在期末考试结束开家长会时。那天开家长会,所有的孩子都牵着父母的手高兴地笑着,领家长到教室就坐。只有张小语一个人站在教室门口四处张望,我过去问她家长怎么还不来.她什么也没说,哭着跑走了。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查阅了她最近的学习成绩,我发现成绩下降了,想起那她双泪眼,我下意识地感觉到张小语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  相似文献   

16.
现在的家庭大多以独生子女为主,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不少家庭也添上二宝,家长大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对于两个孩子的教育,家长的自身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有些家长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各种兴趣班雨点般的投向孩子,小小年龄的孩子奔波于各种兴趣班之间,家长也乐此不疲的奉献上宝贵的时间、金钱。不少家长已经忘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有长远的影响。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最缺乏的并不是教育方法,而是自身的教育素养。家长自身素养的提升才是教育孩子最关键的部分。基于这些就需要在不同程度上提高自己对孩子的教育素养。  相似文献   

17.
孩子成才是成千上万个父母所梦寐以求的,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现在很多父母特别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比如让孩子学电子琴、学书法、学英语、参加各种形式的辅导等,父母真可谓费尽了心机且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资金,然而其结果并不像父母所企盼的那样,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出现厌学或严重的行为问题。笔者分析其主要原因是由幼儿教育“误区”中的“误导”所致。现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一、只重视幼儿智力开发而忽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教育家曾说过,没有不好的孩子,却有不好的教育。孩子出生时,就像一张白纸,幼时的教育就好比在白纸上画画…  相似文献   

18.
孩子撒谎几乎是每个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发现孩子撒谎,家长总是很气愤、很失望。大部分家长都会把它当作一件比较严重的事情。因为孩子这么小就会撒谎,家长很容易会把撒谎的成年人的所有恶劣的行为和自己孩子的行为联系在一起。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大多数家长会马上戳穿孩子的谎言,并且会惩罚孩子。这让孩子认为,被惩罚的原因是谎言被父母戳穿了,而不是撒谎本身。结果事与愿违,这些孩子变得撒谎更频繁、更老练。谎言也越编越“圆满”。  相似文献   

19.
王花灵 《奇闻怪事》2009,(10):56-56
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和行为准则,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地球上每个人都有一份责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子女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教育孩子首先要从教育父母做起,让家长成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流。  相似文献   

20.
一、课题的提出 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也越来越清晰地看到,部分学生家长的教育思想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发展形势,他们使用着种种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影响和阻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甚至有人夸张地说:“每个教育失败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不懂家教的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