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以及"绿色"成为"十三五"发展理念之一,生态文明建设逐渐深入,不断促进着生态文明教育培养生态公民的步伐。近年来,公众参与理论在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该文针对公众参与在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中应用的不足之处,在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的策划、实施、评估3个阶段中提出了合理的公众参与方式,完善了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中公众参与应用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建设和生态公民的培育存在内在统一和耦合的关系,生态公民是示范区建设的主体,通过政治实践、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参与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公民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化转向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示范区建设为生态公民提供了培育的土壤和发展的平台,培育生态公民是示范区建设的内在目的和主要内容。生态公民的培育,需要构建整体性教育体系,强化公民生态意识,培养生态化的思维方式;要注重生态实践,提高公民生态践行能力;要完善公民参与机制,畅通公民参与渠道,拓宽生态公民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3.
创建"绿色学校"有助于加深师生对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思想即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师生环境素养,使其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更加重视对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文明向生态文明的演进和延伸,是人类经历生态危机后对社会发展模式的重新反思。在审视自然、精神与社会旨趣的基础上,人类确立了生态文明社会的基本范式和功能要求,形成倡导"生态政绩"、"低碳消费"、"绿色生产"、"生态保护"和"生态文化"五位一体的综合协调发展模式,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主要架构。  相似文献   

5.
周芬芬 《科技资讯》2014,(30):232-233
"生态文明素质",是指主体所具有的生态文明观念、生态文明品质和生态文明行为。所谓"生态文明素质培养",是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与训练,以养成其生态文明素质的活动过程。当代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其中设计艺术类大学生将承担低碳设计、绿色设计、循环设计的历史重任,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特别是设计艺术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建构适应于设计专业特点的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模式,不仅有利于丰富和创新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理论,而且有利于提高设计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从而推动生态设计乃至生态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人类所处的生态环境系统和政治系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态环境问题不仅会危及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而且能诱发政治冲突,影响一国的政治稳定。因此,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注重生态文明导向的政治建设:构建完善的政府生态责任机制,实施绿色新政;发展基层民主,实现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生态治理;公正协调环境利益冲突,保证生态公平。  相似文献   

7.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方法,从绿色科技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统一性论证绿色科技创新引领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从绿色科技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具体作用分析绿色科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要素与核心动能;最后从绿色科技与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中探讨了生态文明建设中绿色科技之路的实践机制。  相似文献   

8.
公民是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公民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进程和社会的文明程度。在如何开展公民教育,如何提高公民素养的研究过程中,我们遇到很多问题。首先,在观念上厘清"公民教育"与"西方民主"的关系,是清除思想障碍,在我国顺利开展公民教育的关键;其次,在实施过程中,应尊重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充分利用社会实践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做到社会制度的建设与公民素养教育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9.
徐萍 《科技信息》2007,(9):226-226
生态文明权是伴随着生态环境危机而产生的权利概念,是生态文明时代的人权之一,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生态文明权的科学内涵以及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和谐社会角度等方面来探讨创设生态文明权制度的必要性。同时通过对国际法、国外立法的考察来为我国的相关法律制度创设提供一些思路,使生态文明权法律化,健全环境法律体系,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从而保障公民的生态文明权益。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生态文明的绿色生产方式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进入生态文明时代,生产方式也应从传统的消耗性的生产方式向可持续发展绿色生产方式转变。绿色生产方式就是在资源利用上要"精益化"、生产过程要"生物链化"的可持续生产方式。从绿色生产理论和实现路径对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我国已经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提出要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新型城镇化全过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在新型城镇化发展契机与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循环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依托生态文明理念,发展循环经济是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抉择,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以环境对人的生存意义为逻辑起点,从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诠释环境教育的迫切性和生态文明的现实性,从意识形态领域解读环境教育和生态文明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引证事实和具体案例,说明我国环境教育体系的缺失和当下环境教育的弊端,引导和促进环境教育法律化、规范化、全民化,进一步端正环境教育制度研究新方向,从而达到构建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相互监督环境教育机制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3.
王勇 《枣庄师专学报》2011,28(1):131-134
社会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标。生态文明是继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生态文明建设也必须遵循社会公平的基本原则。平等的生态享有机制、科学的生态规划机制、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绿色的生态消费机制是实现生态公平的保证。只有建立起公平、公正的生态文明观,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全面公平。  相似文献   

14.
区域生态安全法律保障机制的建构是生态城市建设进程中一项重要命题。研究南昌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生态安全法律保障问题,首先要梳理、介绍目前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中关于区域生态安全法律保障问题的研究现状;其次要总结南昌近几年以来生态城市建设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第三要重视区域生态安全法律保障机制的建构,实现从"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经济利益优先——生态利益优先"、"人类本位观——生态整体观"的思维转变;最后要构建南昌生态城市建设中区域生态安全法律保障机制的具体架构。  相似文献   

15.
专家     
《广东科技》2013,(1):17-18
发展绿色低碳践行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正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既是中国顺应全球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也是践行生态文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十二五"是中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我们必须不断增强危机意识,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  相似文献   

16.
将人的生态文明意识及行为定义为绿色素质。从认知和行为两个方面对我国东西部3省5个县市的中小学生的绿色素质现状进行了调查,了解了我国青少年绿色素质的整体情况及其年龄、性别、城乡等差异,分析了原因,提出干预路径如下:学校重视第一课堂渗透绿色素质教育,注意营造绿色校园文化;加大生态文明宣传力度,促使全社会共同关注公民的绿色素质并采取行动;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完善绿色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7.
创建"绿色班级"的目的是将让环保理念融入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 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培养出有环境科学知识和生态伦理道德的高级人才. 提高环境意识的意义在于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内容. 提高环境意识要从环境价值观教育、环境责任感教育和自觉参与环保教育几个方面进行. 本文对高校创建绿色班级的价值进行了探讨. 广泛开展绿色班级创建活动, 能够使"专业性"环境教育转向"素质型"环境教育, 使高校成为培养绿色高级人才的摇篮和走向"绿色文明"的先导.  相似文献   

18.
依据泉州理工职业学院"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校""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基地""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志愿者联盟"的建设经验,结合"生态环保、绿色生产、循环利用"技术,设计论证"由生态学环境学专家参与规划设计、有人工生态群落代表性、生态文明特征比较明显、建设基础较好、有自身特色和知识产权、接待能力较强、易与被接受和普及推广"的示范工程,试点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推动美丽泉州建设。从社会发展角度选取有生态文明代表性、引导性,同时具有示范、教育双重功能的试点,以典型引领提高民众的生态文明意识,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与质量。本文结合中国实际情况阐述了高校绿色校园的主要内涵以及开展绿色校园建设的必要性,并基于泉州理工职业学院目前绿色校园建设的基本情况,探讨了进一步建设绿色校园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创新科技》2008,(5):6
在5月16日举行的中国生态文明与绿色竞争力国际论坛上,与会的各方代表共同签署了一份国内外企业绿色行动的倡议——《中国生态文明和绿色竞争力北京宣言》,承诺将改进生产工艺,防止对环境的污染,生产绿色产品,提升自身的绿色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生态科学与生态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20世纪,我国在生态道德教育中有两方面的欠缺是值得重视的。其一,在理论界,主要是从哲学、伦理学的角度为生态道德确立理论依据,而缺少从生态科学来论证生态道德的理论视角。其二,在公民教育的实践领域,各种绿色标语、口号、公益广告、自愿者活动可谓是掀起了一场绿色浪潮,但就其内容而言,仍然缺少对生态科学的系统普及,这使得对公众的生态道德教育和生态感情培养有些流于感性化和表面化。有一组调查资料表明,从中小学开始普及生态知识的某些发达国家,其环境质量明显优于我国,但公众对环境的评价却仍很低,他们对身边环境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