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建筑中蕴涵着哲学,哲学对建筑有重要影响。哲学的任务是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大观念。反映特定时代民众需求的大观念将成为一个时代共同的价值目标,影响着各个领域的实践。建筑师要为民众建构好的生活空间与环境,应当学会并喜欢抽象思维,善于在建筑设计中反映人们共同的价值诉求,善于从群体的生存境况中提炼建筑元素,做一个有深厚哲学造诣和人文情怀的建筑师。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伦理能够取代生态伦理学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分析可持续发展伦理思想的观点、性质及其与生态伦理学各学派之间的理论关系,说明试图以“可持续发展伦理”统一人类中心论和非人类中心论,或者取代生态伦理学的主张是没有理论根据的,也是缺乏实践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生命伦理评价中的方法论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跃红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9(1):93-96,F004
分别从生命伦理评价的主体、评价的客体和内容、评价的依据以及评价的标准几个方面做方法论探讨。人们在这些问题上取得某些一致意见,是生命伦理评价中达成统一认识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我国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大多地处贫困山区,都面临着如何实现脱贫发展与生态保护共赢的难题。云南省墨江县作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县份,在上述矛盾中摸索、徘徊多年。笔者在该县挂职县委副书记期间,通过调查和运用系统思维方法思考这一难题,提出一初步思路:引导贫困山区高度分散的农业人口,自发或自愿搬迁集中到城镇、集市居住,在林区生态得以恢复的同时,发展以现代林业为主的绿色产业集群(如林业、林下产业、蚕桑、水电、渔业、旅游等),把农业人口转化为产业工人,实现发展方式的彻底转变,同时,使这些地区的经济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社会生活城镇化简并为同一个发展过程。这一思路或许对同类地区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生态科学与生态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20世纪,我国在生态道德教育中有两方面的欠缺是值得重视的。其一,在理论界,主要是从哲学、伦理学的角度为生态道德确立理论依据,而缺少从生态科学来论证生态道德的理论视角。其二,在公民教育的实践领域,各种绿色标语、口号、公益广告、自愿者活动可谓是掀起了一场绿色浪潮,但就其内容而言,仍然缺少对生态科学的系统普及,这使得对公众的生态道德教育和生态感情培养有些流于感性化和表面化。有一组调查资料表明,从中小学开始普及生态知识的某些发达国家,其环境质量明显优于我国,但公众对环境的评价却仍很低,他们对身边环境表…  相似文献   
6.
我国工程伦理学正值"起步"阶段,其学科建设方向是一个热门话题。生命伦理学已经在我国"起飞",其理论和体制化建设都取得瞩目成绩,并已在医学和生命科学技术研发中开始发挥对实践的指导和规范作用。借鉴生命伦理学20年的建设经验,就工程伦理学的建设提出几个建议:工程伦理学不能等同于工程师职业伦理;工程伦理学以实践为指向,但仍然需要构建本学科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工程伦理学在其体制化建设中,可以借鉴生命伦理委员会的建制,通过工程评估委员会对工程合理性的评估,发挥工程伦理学宏观层面的决策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回顾20世纪,我国在生态道德教育中有两方面的欠缺是值得重视的。其一,在理论界,主要是从哲学、伦理学的角度为生态道德确立理论依据,而缺少从生态科学来论证生态道德的理论视角。其二,在公民教育的实践领域,各种绿色标语、口号、公益广告、自愿者活动可谓是掀起了一场绿色浪潮,但就其内容而言,仍然缺少对生态科学的系统普及,这使得对公众的生态道德教育和生态感情培养有些流于感性化和表面化。有一组调查资料表明,从中小学开始普及生态知识的某些发达国家,其环境质量明显优于我国,但公众对环境的评价却仍很低,他们对身边环境表现出强烈的忧虑。而在我国,环境的实际状况很差,但公众评价却较好,忧虑也较轻。  相似文献   
8.
从生命伦理看吸毒行为及其社会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吸毒行为的性质和吸毒者的社会身份,我国法学界、医学界和社会学界先后提出"违法说"、"犯罪说"、"疾病说"与"受害说".因不同观点强调吸毒行为的某一特性而使争论延绵至今.本文从生命伦理学角度切入争论,廓清个人行为与其社会后果之阀的复杂关系,对传统学科的研究做出了分析和补充.  相似文献   
9.
在云南的艾滋病歧视状况调查表明,目前一般群众、医务人员以及艾滋病患者对艾滋病的态度都发生了可喜变化,但歧视仍未从根本上消除。本文从生命伦理视角出发,在云南进行充分实地调查、把握艾滋病歧视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歧视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反歧视的生命伦理进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