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热辐射对中庭火灾烟流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中庭火灾特点,提出了考虑辐射换热损失和壁面传热损失,不考虑燃烧过程视火焰为体积热源,浮升力作用下火灾烟气紊流流动的场模型,引入6通量辐射换热模型,分析热辐射对中庭火灾烟流的影响,并将辐射换热损失计入壁面传热损失,简化辐射换热模型计算,采用PHOENICS通用软件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由于中庭温度相对较低,较射换热的影响较小,将壁面传热系数取最大值,从而将辐射换热的影响计入壁面传热损失的计算方法是可行的,应进一步完善数学模型,引入燃烧子模型。  相似文献   

2.
现有的对电动汽车驱动电机水冷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冷系统的换热能力方面,对压力损失考虑不够.针对这一问题,文中首先以常用的驱动电机——永磁同步电机为对象,通过理论计算分析了流道结构参数对换热能力和压力损失的影响,发现流道螺旋圈数对换热和压力损失均有较大影响,而流道截面尺寸的变化对换热能力几乎没有影响,对压力损失影响较大,发现流道螺旋圈数对换热和压力损失均有较大影响,而流道截面尺寸的变化对换热能力几乎没有影响,对压力损失影响较大,提出了考虑换热能力和压力损失的流道设计方法,为高功率密度永磁同步电机水冷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不凝气体存在时水平管束冷凝换热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水平管束管间冷凝换热特性的试验研究,探讨并分析了冷却水流量以及不凝气体质量分散对管束冷凝换热的影响规律和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当有不凝气体存在时,冷凝放热系数最小值并不一定发生在最低排管上,冷凝放热系数最小值与冷却水流量和不凝气体质量分散均有关。研究结果为凝汽器的进一步传热强化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太阳能烟囱发电系统内传热问题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辐射换热、太阳辐照度以及涡轮压降对太阳能烟囱发电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系统内部能量传递机制的理论分析,通过合理选择边界条件,在充分考虑各种气象因素影响下的系统内部多种热效应耦合的数值计算中引入了离散坐标辐射模型、太阳载荷模型及涡轮模型,以解决目前数值研究中物理模型及边界条件选择时需要明确的问题。以西班牙示范电站为原型,对太阳能烟囱发电系统内部的流动换热行为进行了详细的三维数值模拟,并将数值模拟数据与西班牙示范电站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二者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模拟结果表明:集热棚内的辐射换热对棚内温度分布有重要影响,在数值模拟中不能忽略,否则会导致系统内部换热行为完全背离真实的换热过程;集热棚覆盖层与外界环境对流、辐射换热造成的热量损失是系统内的主要热损失;涡轮压降对系统性能也会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高温吸收式热泵工质对水/乙二醇在管内流动及对流换热过程的分析,建立了描述能量损失与(火用)损失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求解及实验研究,获得了能量损失及(火用)损失分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高温吸收式热泵工质对水/乙二醇在流动及对流换热过程的分析,建立了描述能量损失与Yong损失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求解及实验研究,获得了能量损失及Yong损失分布。  相似文献   

7.
有分散热源的矩形腔内自然对流传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电子元件的冷却为背景,对矩形腔内有不同热负荷的分散凸起热源的空气自然对流换热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了在总加热功率恒定的条件下,分散热源的表面温度和换热系数仅与其自身的加热功率和换热条件有关,而和其它热源的功率分配几乎无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通过RNG两方程模型结合增强壁面处理法的数值方法,研究了不同重力加速度下,浮升力对超临界压力下水平圆管内RP-3煤油流动换热的影响。建立、验证了计算模型;分析了RP-3煤油在拟临界区热物性变化,并对流动换热受浮升力影响判别准则的适用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拟临界温度附近煤油热物性的剧烈变化导致的浮升力作用下,水平圆管内产生较强的二次流动;二次流动减弱上壁对流换热,增强下壁对流换热,增大下壁摩擦阻力,减小上壁摩擦阻力,流动压力损失略有增大;随着重力加速度的增大,浮升力对换热和流动的影响更加显著;最后分析得出Protopopov准则能较好地描述浮升力对超临界压力煤油换热的影响规律和程度。  相似文献   

9.
针对恶劣环境下工程车辆散热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翼型翅片的管片散热器改善方案。首先,采用Fluent 15.0对散热器原始模型的单元体进行数值建模分析,并与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仿真的可行性;其次,采用相同仿真条件对翼型翅片散热器进行仿真分析;然后分别研究翼型方案、类型和位置对压力损失和换热系数的影响;最后,通过田口法设计正交试验,寻找最优的翼型翅片配置组合。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在进气口速度为12 m/s时,翼型翅片比原始翅片综合评价因子提高5.73%;翼型种类和翼型方案对压力损失与换热系数的影响较大,翼型的移动位置对压力损失和换热系数几乎没有影响;采用方案2、NACA0015翼型和左移2 mm的配置组合时的综合评价因子最大,散热性能改善最明显。研究结果为翼型翅片在工程车辆管片散热器性能改善方面提供了经验认知。  相似文献   

10.
高压涡轮叶尖压力侧开槽对气动换热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凹槽涡轮叶尖相比平叶尖会有更低的气动损失,然而在腔底的前半部分区域存在着高换热系数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过研究凹槽叶尖压力侧设计槽结构对涡轮气热性能的影响,结合实验和数值模拟结果,结果表明具有压力侧槽结构的凹槽叶尖相比于没有槽结构的凹槽叶尖,高换热区面积减小,气动效率提升。同时,研究不同大小的槽对气热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槽进入腔内的气流量会大幅影响叶顶间隙和腔内的流场,叶尖区域换热及气动性能随着槽的大小的改变而不同。  相似文献   

11.
The energy pile is a kind of building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using shallow geothermal energy, and its heat exchange performanc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its development. In this study, heat exchange tests were carried out on three full-size cast-in place energy piles, and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factors on the heat exchange amount and the heat exchange rate was analyze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drawn:(1) the heat exchange rate of the cast-in place energy pile is greatly affected by the inlet water temperature;(2) increasing the pile length can increase the heat exchange amount, but has little effect on improving the heat exchange rate;(3) the increase in the heat exchange amount by heat exchange pipes in series is not significant, and therefore the parallel-type heat exchange pipe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practical engineering;(4) the appropriate circulating water flow velocity gives the best heat exchange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12.
从理论上推导了弥散热辐射颗粒与可压缩流动的耦合方程, 发现弥散颗粒与携带流体的相间传热系数与马赫数平方成正比。极端高温下, 弥散颗粒相与携带流体相的对流传热是单向的, 即等温颗粒不断通过对流作用传热给流体, 但对流作用无法冷却高温热辐射颗粒。通过考察均匀流中缩核效应对惯性颗粒动力学的影响, 发现质量损失会诱导颗粒惯性参数发生变化, 从而改变颗粒的非定常速度曲线。  相似文献   

13.
不同炭黑填充的三元乙丙橡胶/丙烯酸橡胶共混胶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不同粒径及结构度的炭黑填充的EPDM/ACM(三元乙丙橡胶/丙烯酸橡胶)共混胶,研究了不同牌号炭黑在共混胶中的分散性及其对共混胶硫化特性、物理机械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炭黑粒径增大,EPDM/ACM共混胶门尼黏度减小,焦烧时间和正硫化时间延长;粒径太大或太小均不利于炭黑在共混胶中的分散,炭黑N330、N550和N660分散性较好;炭黑粒径越小,结构度越高,Payne效应越明显,Pay-ne效应强度依次为CD2109〉N220〉N330,N550,N660〉N774;炭黑CD2109填充的混炼胶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损耗因子均最大,混炼生热大。  相似文献   

14.
外墙热工性能对空调能耗有重要意义,空调排风所损失的能量也很可观,本文提出在建筑外墙的内部设置空气层作为空调系统排风通道,通过排风与墙体进行热交换,回收利用空调排风所带能量,可望在降低外墙传热造成的能耗损失、回收空调排风所带走的能量、降低室外环境温度变化与室内热舒适性之间相关性等三个方面获得益处。  相似文献   

15.
首先结合国内外研究情况,对能源桩的特点,与常规地热资源利用方式的区别做了对比和介绍,其次对地热资源基本概念及其利用方式做了说明,最后就能源桩的优势和缺点,能源桩在热交换过程中对桩基本身的影响展开了初步探讨和研究,再结合上海地区地热资源和以往地热利用常规方式讨论了能源桩在上海的适用性,上海具有广泛发展能源桩的基础,具有推行能源桩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对于有温度要求的工业用水过程,提出了两阶段法的分解设计策略。其特点是:考虑了用水网络和换热网络之间的耦合作用,在设计的第一阶段即用水网络设计阶段,以同时的用水量最小和火用损最小为目标采用逐步双线性规划法来设计用水网络,实现整个过程的用水最小化并为第二阶段的换热网络设计提供最合理的冷流和热流股以确保能量的合理利用;对于设计的第二阶段的换热网络设计,可直接采用文献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A new material seaing and dispersion device,substituting for flap-valves,is introduced.Thepaper discusses methods of saving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by improving system heat transfer effi-cieney and reducing system pressre loss after adopting the new device.  相似文献   

18.
带相变储能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相变材料(PCM)+水的太阳能联合储能方案,将其应用于24 h供热水的传统太阳能加电辅热热水系统中,建立PCM+水联合储能的数学模型。将该系统应用于昆明地区的情况进行全年模拟分析,对比有无PCM时储热水箱中水温的变化、热损失及电辅热耗电量。结果表明PCM联合储能的热水系统,储热水箱中水温波动小;即加入PCM联合储能对水箱中水温有"削峰填谷"的作用,热损失和电辅热耗电量均减小,全年节电率达17.7%。分析了相变温度与PCM体积比(PCM体积与水体积之比)对水箱储能性能的影响,给出了水箱储热性能随相变温度和相PCM体积比变化的规律及其选取范围。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原油储备能力的增加,原油库的生产能耗将进一步增大。对于油库这种由储油罐、输油泵、加热炉等用能单元按照一定拓扑关系连接组成的总能系统,热力学佣分析方法可从能质角度对其进行全面分析,反映能的真正价值和利用程度。论文首先采用序贯模块法确定油库系统各单元模块的节点参数,然后根据工艺流程的特点,建立了系统佣分析的灰箱模型,给出了正平衡佣效率、佣损系数及反平衡佣效率的计算式。对某油库进行佣分析的应用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加热炉的佣损系数为73.99%,是油库佣损最大的设备;在其各项佣损失中,换热佣损失高达47%。因此,提高油库佣效率的主要途径是改善加热炉换热过程的能级匹配。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兰炭余热回收效率,建立了蒸汽-兰炭三维非稳态传热模型,对单颗粒传热机理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兰炭粒径、料层厚度和蒸汽流量对蒸汽-兰炭传热及余热回收特性的影响。通过搭建蒸汽-兰炭换热实验台对所建传热模型进行验证,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果表明:对于单颗粒传热,中层颗粒和顶层颗粒热流量均是随着换热时间先增加后减小,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而底层颗粒热流量的变化规律不同于中层颗粒和顶层颗粒热流量的变化规律,底层颗粒热流量是随着换热时间逐渐减小最后趋于0。蒸汽-兰炭换热初期热交换剧烈,料床整体平均温度下降较快,热回收量显著增加。热回收量随着兰炭粒径的增大逐渐减小,随着料层厚度的增加几乎呈线性增加,随着蒸汽流量的增大先逐渐增大后趋于稳定,在保证余热回收量最大的情况下蒸汽的最佳流量为9.0 kg/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