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焦化废水组分复杂、生物难降解、有机物含量高,是国内外废水处理领域的难题之一。根据工作实际可知,当好氧池溶解氧浓度为4~6mg/L时,生化系统COD去除率较高,好氧池pH值为7~8、溶氧为5mg/L以上时,系统氨氮去除率较高,当好氧池p H值降至6.8以下时,氨氮去除率急速下降;当污水温度为30~35℃时,温度变化对生化系统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该文利用分配作用确定了菲降解菌模拟细胞膜脂质体组成的最佳比例为胆固醇:卵磷脂为1∶2.25.借助此比例制备脂质体,以荧光探针1, 6-二苯基-1, 3, 5-己三烯(DPH)的荧光偏振,探究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浓度对模拟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当菲的浓度固定为1.0 mg/L时,随SDBS的浓度从30 mg/L增加到50 mg/L,模拟细胞膜的流动性逐渐增大;当SDBS浓度固定为30 mg/L时,随着菲浓度的增加,模拟细胞膜流动性逐渐增大,当菲浓度为0.7 mg/L时模拟细胞膜的流动性达最大.  相似文献   

3.
以铜钱草为供试植物,通过水培试验研究在铜、锌分别胁迫下,铜钱草净化水中氮磷的效果及其叶片中叶绿素、丙二醛、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20天的培养,低浓度的铜锌(0.5、1.0mg/L的铜、锌和1.5mg/L的铜)提高了植株净化氮、磷的效果.低浓度的铜、锌处理(尤其是1.0mg/L)促使植株叶片中叶绿素总量、叶绿素а/β明显增加,且抗氧化酶活性增强导致丙二醛含量维持较低水平,说明植株叶绿体微结构完善、细胞内环境稳定,有利于植株对氮、磷的净化;与对照组相比,2.0mg/L锌处理明显降低了铜钱草对氮、磷的去除效果.主要缘于锌的胁迫通过降低叶绿素总量、叶绿素а/β值,且抑制抗氧化酶活性导致丙二醛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各组(8.40μmol/gFW),使植株内环境出现氧化胁迫、生长受损所致.研究表明,铜钱草对铜、锌具有一定的耐受力,较低浓度的铜、锌有助于其对水体中的氮、磷的去除.  相似文献   

4.
探究水葫芦对Cr(Ⅲ)污染水体的修复能力.水葫芦在质量浓度分别为5,10,15,20,25 mg/L的Cr(Ⅲ)培养液中生长4周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了水葫芦根和叶中Cr(Ⅲ)的质量浓度,并计算了水葫芦的生物富集系数(BCF)和转移因子(TF).水葫芦对Cr(Ⅲ)表现出了较好的耐受性,生物量随着Cr(Ⅲ)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在Cr(Ⅲ)质量浓度为25 mg/L时,根部叶片出现了萎黄现象.根的Cr(Ⅲ)质量浓度高于1 000 mg/kg以上(培养液质量浓度≥10 mg/L时),说明水葫芦对Cr(Ⅲ)具有很强的富集能力.在Cr(Ⅲ)质量浓度为20 mg/L时,根和叶的BCF最大,分别为213.23和5.86;在Cr(Ⅲ)质量浓度为5 mg/L时,水葫芦的最大TF值为0.066,表明Cr(Ⅲ)主要蓄积在根部.水葫芦作为根和叶可以同时收获的浮水作物,将其用于Cr(Ⅲ)污染水体修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尿素15万吨、碳铵18万吨、甲醛3.5万吨、甲醇2万吨,每日排放废水2000m3,混合废水中:CODCr710mg/L、BOD5470mg/L、氨氮130mg/L、SS130mg/L.该废水的特点是可生化性高、氨氮浓度高,经预处理+缺氧段+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后.可达到<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l3458-2001)的要求,同时,也达到当地环保部门的标准,即:CODCr≤50mg/L,BOD,≤30mg/L,SS≤10mg/L,NH3-N≤15mg/L,色度≤30倍,pH6-9.  相似文献   

6.
小球藻生长速率快、易于培养且能进行光合作用,可作为生物法固碳的优良材料。而CO_2作为全球变暖的元凶,如何减少大气中CO_2含量已是当今热门话题。但目前对小球藻去除CO_2的研究中,大规模培养的较少。因此,本实验以120L玻璃封闭的自制大容器为培养器,以HSM1添加植物激素6-BA 0.5mg/L为培养基,培养时持续通入CO_2和空气,通气量为1L/min,CO_2的浓度为6.56%,并进行光照、水循环等,对小球藻进行大规模培养。结果表明:小球藻对CO_2的去除率最高达24.09%,鲜重为3.624g/L,产油能力为0.14g/L。  相似文献   

7.
采用DEAE-纤维素和羟基磷灰石层析联合使用的纯化程序,从烟草节杆菌02181株提取纯化了肌酸酶.比活性由0.92 U/mg上升至124.44 U/mg,酶被提纯了135.26倍,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上呈单一区带,最终收率达52.95%.特性研究显示此酶的相对分子量为84500,等电点为4.80,在磷酸盐缓冲体系中,最适pH为6.50,pH7.00环境下耐受性最好,最适温度为35℃,米氏常数(Km)为46.50 mmol/L,最大反应速度(Vmax)为8.20 μmol/min.Cu2 、SDS可使酶完全失活,Hg2 、Cd2 、Zn2 和Fe3 明显抑制酶活性,Mg2 、Mn2 、Brij 35、Triton X-100和邻菲饶啉对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EDTA对酶活性无明显影响,而Ca2 和NaN3对酶有一定的激活作用.络合剂邻菲饶啉和EDTA对酶活性的抑制试验表明此酶属于金属酶类.  相似文献   

8.
蔬菜中多种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农残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7种有机磷农药(敌敌畏、久效磷、甲拌磷、乐果、马拉硫磷、毒死蜱、喹硫磷)和氨基甲酸酯农药(抗蚜威)残留,氮磷检测器检测,外标法计算含量.该方法对8种农药的平均回收率为89.1%;变异系数(RSD)为2.58%;此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具有良好的通用性,一次提取,一次进样分离测定.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分散固相萃取净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茶油中11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提取,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和中性氧化铝混合吸附剂富集和净化,能够有效去除茶油中脂肪等杂质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本方法中11种有机磷农药在0.01~0.5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61~0.999 96;在0.02~0.1 mg/kg范围内,11种目标物的回收率为86.2%~112.6%,RSD为3.2%~11.2%.  相似文献   

10.
锌对玉米幼苗生长和细胞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不同浓度的锌(Zn^2 )处理玉米种子,研究对幼苗生长和细胞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Zn^2 浓度高于50mg/L时,幼苗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根系长度、根体积和株高随Zn^2 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根系和土地上部生物量在Zn^2 浓度为5mg/L时达到峰值,而后随Zn^2 浓度的增加,植株干重减少.随Zn^2 浓度的增加,幼苗根系活力和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下降,叶绿素含量减少,根内丙二醛(MDA)含量增加;抗坏血酸氧化酶(ACO)和多酚氧化酶(POL)活性下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Zn^2 浓度为5mg/L时显著高于对照,随Zn^2 浓度的增加,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1.
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促进区域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受发展阶段和发展方式的制约,洞庭湖面临水体污染问题,其中水体主要超标因子为总磷.2015—2020年,湘江、资江、沅江、澧水四水总磷年均值分别从0.092、0.080、0.105、0.083 mg/L下降到了0.054、0.053、0.043、0.048 mg/L,分别下降了41.3%、33.7%、59.0%、42.2%,四水来水中总磷含量的减少使得洞庭湖总磷污染问题逐步改善.湖区水质监测断面总磷呈现显著下降趋势,总磷年均浓度从0.093~0.128 mg/L下降至0.040~0.072 mg/L,但依旧高于地表水三类标准中湖、库总磷标准(0.05 mg/L).为控制湖体总磷污染,推进洞庭湖水环境状况稳中向好发展,保护湖区生态环境,提出以下对策:1) 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重点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完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建设,加快洞庭湖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法律法规修订步伐,制定流域排放标准;2) 河湖共治,连通水系,增强河湖水体流动性,净化内源污染物,形成可调可控、脉络相通的水网体系;3)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强化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2.
中药生产废水采用"双效浓缩-水解酸化-好氧SBR-混凝沉淀-二氧化氯脱色"的工艺,浓度高的醇提废水与其他低浓度废水分类处理。醇提废水经热回流双效浓缩预处理降低污染物浓度,可以回收乙醇,变废为宝,然后与低浓度废水混合均质,再进行生化处理。废水经治理后,厂区总排口出水水质:COD为75.3 mg/L,BOD_5为13 mg/L,NH_3-N为3.3 mg/L,SS为31 mg/L,色度为20倍(稀释倍数),可以满足《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6—2008)表2标准要求。污水处理工艺处理效果好,在中药生产废水处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研究草甘膦不同浓度胁迫下,常温(30/25℃,白天/黑夜)和低温(15/7℃,白天/黑夜)铁皇冠叶片SOD、CAT、POD活性和MDA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草甘膦胁迫条件下导致铁皇冠叶片的3种酶活性在一定范围内都表现出升高的趋势,这说明SOD、POD、CAT活性的提高与维持是植物耐胁迫的重要生理基础.常温下MDA含量呈波动性变化,低温下MDA含量逐渐增加,这说明低温和草甘膦双胁迫下,铁皇冠受到更为严重的伤害.  相似文献   

14.
悬浮填料对污水脱氮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同步硝化反硝化,以悬浮填料为载体的生物反应器可以有效完成单级生物脱氮.对影响这一过程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考察,在室温条件下,当进水NH 4-N浓度为100 mg/L时,溶解氧DO(dissdved oxygen,DO)为2.5~3.5 mg/L,COD/NH 4-N质量比为12∶1,pH值为8 左右时获得最佳的脱氮效果,总氮TN(Total Nitrogen,TN)的去除率在80%~90%.实验还发现当进水NH 4-N浓度从100 mg/L直接升高至200 mg/L时,去除率从90%降至60%左右.可见反应器对高氨氮废水的适应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通过测定抗菌肽Mastoparan V1及其衍生肽与细菌细胞膜的作用,对比探究了其对细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首先,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抗菌肽Mastoparan V1理化性质参数;其次,通过氨基酸替换方式设计得到衍生肽N2K/K5L.采用Fmoc固相合成制备多肽.通过抑菌活性和细菌外膜、内膜实验,对比探究了Mastoparan V1肽和N2K/K5L肽以细菌细胞膜为靶点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N2K/K5L肽的疏水性高于MastoparanV1肽.N2K/K5L肽抗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活性分别是Mastoparan V1肽的14.5,9.5倍.Mastoparan V1肽和N2K/K5L肽均能增加细菌外膜和内膜的通透性,但N2K/K5L肽提高细菌细胞膜通透性能力更强,这应是N2K/K5L肽抑菌活性相比于Mastoparan V1肽显著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通过优化刺糖多孢菌发酵合成多杀菌素培养基成分,改善培养条件,从而提高多杀菌素产量.在单因素以及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对发酵培养基组分中的玉米浆、可溶性淀粉、丙酸钠进行研究,运用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建立多杀菌素产量与培养基组分浓度之间的预测模型,采用循环算法对此模型进行寻优,得到三种组分的最佳配比为:玉米浆7 g/L、可溶性淀粉16 g/L、丙酸钠2 g/L,多杀菌素产量达到(550.22±3.84)mg/L,采用上述方法优化后的培养基使得多杀菌素产量比原始培养基产量(225mg/L)提高145%.本研究结果可为培养基优化提供一种有效的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17.
UV - vis/H2O2/草酸铁络合物法光解焦化含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用UV-vis/H2O2/草酸铁络合物法处理含酚废水时诸因素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初始pH=3.7,H2O,、FeSO4、K2C2O4加入量为35mmol/L、20mmol/L、50mmol/L,反应的持续时间60min,此条件下再经絮凝处理,废水COD由650nag/L降至32mg/L左右,去除率达95%;挥发酚由15mg/L降至0.5mg/L以下,去除率近97%.本法的处理效果和能耗均好于UV/Fenton法.  相似文献   

18.
以钛酸丁酯为原料,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颗粒纳米二氧化钛,以玉米秸秆、磷酸盐、尿素分别为碳源、磷源和氮源合成了氮磷掺杂碳量子点(N,P-CQDs),然后通过浸渍法合成了N,P-CQDs/TiO_2复合材料.通过SEM,TEM,FT-IR,PL等分析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罗丹明B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当罗丹明B质量浓度为15 mg/L,溶液p H值为9,催化剂用量为30 mg时,具有最高的光催化性能.在可见光的照射下,120 min内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可达89%.  相似文献   

19.
<正>焦化废水在进行了除油、脱氨、脱酚的预处理后,废水的COD一般在1000mg/L以上,酚在200mg/L左右,氨在150mg/L左右.国内处理废水方法有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化法等.从技术指标和操作费用等方面考虑,生化法是最经济、最简单、  相似文献   

20.
Photo-Fenton高级氧化技术处理土霉素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内蒙某土霉素制药厂的二级出水为研究对象(CODcr约为400mg/L),采用UV254/Fenton高级氧化技术对其进行深度处理.研究了光强、pH值、H2O2的投加量以及H2O2与Fe2+的摩尔比值对CODcr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土霉素废水的最佳条件是光强为850μw/cm2,废水初始pH为3,H2O2与Fe2+的摩尔比值为1∶1,H2O2的投加量为400mg/L,反应时间为60min,此时CODcr为113.6mg/L,去除率为7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