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高温共聚合反应。由实验得出,200℃时的共聚合体系(r_1=2.76,r_2=0.35,r_1×r_2=0.97)接近于理想共聚(r_1×r_2=1),还得出,高温条件下二者的共聚合的解聚反应是相当可观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光引发游离基共聚合反应,测定了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酰胺在十种溶剂中的竞聚率,并且分别测定了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酰胺在八种溶剂中的红外吸收光谱.结果表明: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过程具有强烈的溶剂效应,随着溶剂极性增大r_1增大,而r_2减小.单体的红外吸收特征峰vc=o 或vc=c 受溶剂极性的影响发生明显的位移.lgr 值与vc=o 或vc=c 之间有较好的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3.
测定了丙烯酸异冰片酯(IBA)与丙烯腈(AN)的共聚合反应竞聚率。当M_1=AN,M_2=IBA,测得r_1=0.49,r_2=0.23。共聚物的拉伸与压缩强度较PIBA有较大提高;Tg值均在100℃以上,共聚物透明性好,折光指数n_D~(25)在1.5017~1.5068之间。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以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酸(AA)为单体进行水溶液自由基共聚合。研究了引发剂用量,温度,时间,pH值,单体配比等对共聚合反应的影响,并考察了共聚物的红外光谱特征。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导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IBMA)与N-对溴苯基甲基丙烯酰胺(N-p-BrPhMA)的共聚物(用IBMA-co-N-p-BrPhMA表示)的制备。并给出了共聚物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 用~1H-NMR方法测定了共聚物的组成。参考Fineman-Ross方程计算了共聚体系中单体的竞聚率分别是r_1=0.72±0.02(N-p-BrPhMA);r_2=0.30±0.02(IBMA)。 比较了IBMA与MMA、MA对N-p-BrPhMA的反应活性,其顺序是: MMA(1/r=2.50)>MA(1/r=1.59)>IBMA(1/r=1.39) 共聚体是硬的无色透明的玻璃体。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丙烯酸异冰片酯(IBA)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共聚合反应的竞聚率。当M_1=IBA,M_2=MMA,它们分别为r_1=0.14,r_2=2.50。共聚物Tg值均在105℃以上。热熔流动性与硬度较PMMA高。布氏硬度值在20℃时测定在21~25kg/mm~2之间。共聚物的拉伸与压缩强度较PIBA有较大提高,且随MMA链节增减而变化。共聚物透明性好,折光指数在1.4920~1.4985之间,对于可见光区的透光率与PMMA相同。  相似文献   

7.
采用改性Ziegler-Natta(Z-N)催化体系(n-BuO)TiCl3/MgCl2/AlEt3催化乙烯/1-辛烯共聚合。考察了聚合温度、Al/Ti物质的量比、单体投料比及乙烯压力对聚合行为的影响,并与传统Z-N催化体系TiCl4/MgCl2/AlEt3催化乙烯/1-辛烯共聚合行为进行了对比研究。采用GPC,DSC,13C-NMR,SEM对共聚物的结构、形态及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改性Z-N催化体系催化乙烯/1-辛烯共聚合时,1-辛烯的共聚能力明显高于传统Z-N催化体系,在共聚物中1-辛烯的插入量达2.26%(摩尔分数),而传统Z-N催化剂1-辛烯的插入量仅为0.34%(摩尔分数);Al/Ti物质的量比及单体投料比对催化剂的活性、1-辛烯的插入量、共聚物的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及共聚物的微观结构有明显的影响;根据13C-NMR结果计算了单体的竞聚率:rE=55.00,rO=0.023,其乘积rE· rO=1.27,表明该聚合物为无规共聚物。  相似文献   

8.
对气相含氟单体四氟乙烯 ( TFE) /偏氟乙烯 ( VDF) /全氟甲基乙烯基醚 ( PMVE)的乳液共聚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搅拌速率对共聚反应速率有较大影响 ,搅拌速率在550 r/ min~ 850 r/ min范围内反应速率随搅拌速率增加而增大 ;当搅拌速率大于 850 r/ min时 ,反应速率随搅拌速率的变化趋缓。实验测得 60°C下该三元乳液共聚合反应速率对初始乳化剂浓度、初始引发剂浓度和反应总压力分别呈 0 .0 58级、0 .40 6级和 1 .540级反应 ,由此推导得乳液共聚合的反应速率表达式为 rp=k S0 .0 58I0 .4 0 6p1.54 0 ,其中速率常数 k为 5.78× 1 0 -3 g-0 .4 64 · dm1.3 92 ·( MPa) -0 .54 0·min-1。由上述动力学方程式计算得到的补加单体乳液共聚合反应速率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与丙烯酰胺共聚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偶氮二戊腈盐酸盐 (AAB·HCl) -NaHSO3引发剂 ,进行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丙烯酰胺 (AM)水溶液共聚合反应 .研究了单体浓度、温度、引发剂用量对共聚物分子量的影响以及反应时间对转化率的影响 .测得了 30℃下单体DM -AM的竞聚率r1 =6.80 0 ,r2 =0 .1 74,(M1 =AM ,M2 =DM)并计算了聚合物的链段分布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在硫氰酸钠浓水溶液中,丙烯腈(AN)与甲基烯丙基磺酸钠(SMAS)在pH5时的共聚合。在70℃下测得AN和SMAS的单体竞聚率r_1=0.54,r_2=0.13。据此计算了SMAS的Price Q和e值,分别为0.16和-0.43。AN和SMAS共聚反应的速度随SMAS含量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11.
用阴离子活性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不同分子量的聚苯乙烯大单体。测定了大单体(M_1)-MMA(M_2)在AIBN引发下溶液共聚时的表观竞聚率,发现它们与大单体的分子量无关,但温度对r_(2,app)有很大影响、(r_(1,app)=0.70℃时r_(2,app)=0.32±0.07,75℃时r_(2,app)=0.53±0.13),这一现象与链增长过程中的扩散因素有关。进一步测定了两种单体的共聚速率、表观活化能与共聚物的分子量,测得了末端为甲基丙烯酸申酯的增长链与大单体的交叉增长反应速率。实验发现在较宽的转化率范围内,大单体的共聚速率与其在体系中的浓度无关,我们认为这种反常的动力学行为是由于大单体在溶液中的形态以及大分子链之间相互缔合所致。通过不同的方法测定了同样条件下台成的大单体与聚苯乙烯的分子量,间接证实大单体在稀溶液中以弱的缔合体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2.
以超常价态过渡金属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Ⅳ)酸钾(简称Ni(Ⅳ))为氧化剂、纤维素为还原剂,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于碱性介质中,在纤维素表面引发苯乙烯接枝共聚合反应,测定了不同的Ni(Ⅳ)浓度、单体与纤维素质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pH值对接枝参数的影响,获得了接枝共聚合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得到了高接枝参数的接枝共聚物.用红外光谱(IR)、电镜等方法对共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引发机理.  相似文献   

13.
DM.MC与AM的共聚合及共聚物的絮凝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得了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MC)与AM于50±0.1℃,pH6.0以K_2S_2O_8为引发剂的水溶液聚合的竟聚率:r_1=0.20,r_2=1.94(M_1=AM,M_2=DM·MC);通过改变单体配比和加料方式,合成了不同分子量,不同离子度及不同链节分布均匀性的DM·MC—AM共聚物;以皂土和碘化银负电胶体为絮凝对象,用烧杯试验法考察了不同结构共聚物的絮凝性能。结果表明絮凝能力随离子度的增加而增大;链节序列分布不均匀的优于均匀的;分子量的影响是,对皂土胶体,分子量高的絮凝能力强,存在桥联机制;对碘化银胶体,与分子量无关,为中和机制。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反应挤出法,实现了小本体聚丙烯(PP)与马来酸酐(MAH)的接枝共聚合反应,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P-IR)证实了接枝反应的发生,并用化学分析的方法测定接枝物的接技率。研究发现在反映挤出过程中,小本体PP-MAH可以发生官能化反应,也可以是接枝上一定长度的MAH支链的反应,以及MAH的均聚合反应及小本体PP的降解反应,只是在不同的条件下不同的反应起主要作用,接技共聚物的接枝率强烈地依赖于所加单体MAH.引发剂的用量及挤出反应温度,确定了最佳共聚合工艺条件:单体MAH用量5-9g/100gpp。引发剂用量0.5—1.0g/100gpp,反应温度215—230℃。  相似文献   

15.
以新合成的1-甲氧羰基-乙基-苄基二硫代乙酯(MEPD)作为RAFT试剂,在70℃下进行了β-蒎烯与丙烯酸甲酯的RAFT自由基共聚合研究。结果表明,在较低β-蒎烯投料比下(fβ-pinene=0.1),该共聚反应显示一级动力学特征,产物相对分子质量随单体总转化率增加而增加,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表现出活性/可控聚合特征。但在较高β-蒎烯投料配比(fβ-pinene=0.2或0.3)的共聚体系中,随着单体转化率增加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出现不增反降的反常现象,而且单体投料中β-蒎烯含量越高,该行为越明显。该文对该现象提出了相应的降解(链断裂)机理,1HNMR分析结果支持了该机理。  相似文献   

16.
以苯乙烯 (St)、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为主单体 ,丙烯醛 (AL)为功能单体进行了无皂乳液批量共聚合 .考察了功能单体浓度、引发剂过硫酸铵ATP浓度及聚合温度对其动力学行为的影响 ,用Gamma积分函数拟合了转化率 -时间关系曲线 ,获得了聚合过程的重要特征参数如 :平均成核速率 (Nv) ,聚合最大速率(Mv)和平稳期平均聚合速率 (Av)及成核结束和聚合进入完成期对应的转化率 .同时对聚合速率与以上各聚合参数的关系数据进行了非线性拟合 ,得到了聚合速率与以上各单个聚合参数的关系式及综合关系式 .结果表明 :聚合速率随功能单体浓度、ATP浓度及聚合温度增大而增大 ,但增大幅度逐渐减小 ;聚合过程中ATP起决定作用 .  相似文献   

17.
KPS引发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微乳液共聚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乳化剂,水溶性的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进行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微乳液共聚合反应。研究了单体浓度c(M)、引发剂浓度c(I)、乳化剂浓度c(E)、聚合温度T对St/BA微乳液共聚合反应的最大聚合速率Rmax和聚合物粘均分子量Mη的影响,测定了共聚单体的竞聚率,结果得到:Rmax∝c(I)0.15c(M)1.60c(E)-0.79·e-6549/T,Mη∝c(I)-0.31c(M)0.47c(E)-0.47e2970/T;r(St)=3.93,r(BA)=0.28。  相似文献   

18.
光引发剂(Photoinitiator)是感光树脂不可缺少的组份之一。它们的适当配合对提高感光树脂制品性能有很大影响。在光固化型感光树脂印刷版、光敏涂料及光致抗蚀剂中,常采用安息香类光引发剂。其中安息香及其醚类已为大家所熟悉。当安息香与不饱和聚酯及常用乙烯基单体交联剂配合时,它们的相溶性较差,升高温度操作对此会有改进,但易  相似文献   

19.
丙烯酸系反相乳液共聚合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丙烯酸系共聚物具有广泛的用途,采用反相乳液聚合的方法对其进行了合成规律的研究。在以Span-Tween类或Span-OP类为乳化剂,脂肪烃为油相介质,在用氧化还原引发剂的条件下,研究了聚合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水相pH值、单体浓度、油水比、共聚单体配比、交联剂用量对聚合反应及产物性能的影响,得到了质量分数w为2%水溶液的粘度η达20PaS以上的增稠产物。  相似文献   

20.
用溶液法合成聚丙烯酸十八酯 ,主要探讨了引发剂、单体、温度及溶剂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由实验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在聚合反应初期 ,聚合反应速率与引发剂的浓度呈半级反应 ,与单体呈一级反应 ;聚合反应常数的指前因子 Aa=1 2 3.4,活化能 Ea=2 9.72 k J/mol;溶剂种类对聚合反应速率没有明显的影响 ;4种溶剂在聚合反应过程中的链转移常数的次序 :Cs( CCl4) >Cs( CHCl3 ) >Cs( ( CHCl2 ) 2 ) >Cs(甲苯 ) ;聚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主要是受溶剂的链转移作用控制的 .由于聚合物分子在不同溶剂所产生的不同黏度效应 ,对聚合物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