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福建仙游人蔡襄是北宋有名的贤臣,不仅在北宋的改革事业中曾有过突出贡献,他还在书法、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蔡襄是福建文化的优秀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个全才,学术界应对这位先贤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析北宋名臣蔡襄诗歌丰富的思想内涵,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和清道粹美的风格特色。指出蔡襄诗歌最具宋诗特色,是闽中最早确立宋调的诗人。  相似文献   

3.
蔡襄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农学家,也是一个关心民瘼、情深意密的诗人。从蔡襄"文以道为本"的主张,以及其诗歌与"白体"、"西昆体"和"晚唐体"三大宋初诗风的关系,可以看出蔡襄诗学思想主要受韩愈影响。其诗歌创作博采众长,对于颇为后人诟病的宋初三大流派都有所吸收。  相似文献   

4.
惯称“宋四家”之“蔡”本为蔡京,后易为蔡襄,综合考察蔡襄跻身“四家”的成因及其本身书法艺术特色、成就,蔡襄名列“宋四家”是有其应有的价值意义的。对蔡襄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由此也可有一个准确的定位。  相似文献   

5.
过去,对宋四家“苏黄米蔡”中的“蔡”当指蔡襄还是蔡京,很是疑惑,直到现在还有一种很有影响的说法是宋四家中的蔡本是蔡京,后人因“恶其人品”而使同姓的蔡襄得以近攉选,如按此说,蔡襄名到宋四家,则纯是侥幸了。  相似文献   

6.
蔡襄与洛阳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泉州洛阳江上万安桥基本概况,着重阐述莆田市先贤,北宋泉州知府蔡襄在洛阳江万安桥建设进入攻坚阶段时鼎力赞助,襄成大桥竣工的光辉业绩和肆安桥建成后宏伟壮丽的“三绝”风貌,客观地阐析了人们一提洛阳桥必要归功于恭喜襄的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7.
宋代书法"尚意"的思潮,是一代文宗欧阳修、蔡襄和苏轼等人引领下形成的。蔡襄的书法和理论作为中国传统书法文化艺术的组成部分,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然而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学界在研究蔡襄的诗和书法时有"论者或不然",或认为"宋四大家"的书法是蔡京而非蔡襄等悖论。现根据史料,让我们以今人的眼光对蔡襄的书法进行整体的审视和评价。  相似文献   

8.
柳开是北宋古文运动的启蒙者、先驱者。在北宋立国之初,他以振兴古文、古道为己任,首倡复兴古文、古道,其古文理论在当时和后世都有一定影响。对他的古文理论进行探析,对于深入认识和研究北宋古文运动特别是其前期的发展历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闫秋晓 《奇闻怪事》2006,(10):25-25
在《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一课中,我设计了一个5分钟的情境导入:“北宋时期,书画院相当兴盛,许多有这方面特长的书生、画师都去参加某书画院的考试。有一年的命题是:深山藏古寺。”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几部宋人编撰的地志和总集中,寻找到几条反证,证明张旭生前不以诗歌名世,其诗作在宋代就已存世极少;而蔡襄的手书墨迹则是其著作权的最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1.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军力最弱的一个王朝,它在与周边各民族政权的军事对抗中处处挨打,屡屡败北,每年都要被迫献出大量的“岁币”和物产,以换取边境的短暂安宁。宋军之弱,根植于宋军的骄惰。北宋著名政治家欧阳修在其文章奏书中详细论述了北宋骄兵的情况,分析了它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纠弊的主张。  相似文献   

12.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军力最弱的一个王朝,它在与周边各民族政权的军事对抗中处处挨打,屡屡败北.每年都要被迫献出大量的“货币”和物产,以换取边境的短暂安宁。宋军之弱,根植于宋军的骄情。北宋著名政治末政阳修在其文章奏书中详细论述了北宋骄兵的情况,分析了它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纠弊的主张。  相似文献   

13.
永通监是北宋时期最具规模的铸币工场,关于永通监建置的第一手翔实记录系北宋名臣曲江人余靖撰写。据此订正了《宋史》,《长编》,《续资治通鉴》等名史书中关于永通监建置时间的舛误,北宋时期货币经济长足发展,带动了铸币业的进步,永通监是北宋铸币手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雇佣劳动的出现,标明官营手工业中工匠被束缚的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它使落后的生产关系得以改善,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宋代东平梁颢家族源于五代后期一个没落的官宦家庭,从北宋初期这个家族以梁颢科举中第起家,其子孙后代以赴科中举、蒙受恩荫以及注重良好的家族教育,与世家大族联姻,维系了家族世系不坠,与北宋王朝相始终持续了一百多年,成为当时我国山东地区比较有影响的科举世家。  相似文献   

15.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在北宋高度中央集权和守内的政治结构下,王安石的变法以失败而告终,因此史书上记载的都是他丑恶的、执拗的形象特征,对他的评价也是毁大于誉。现存与王安石有关的元杂剧也是采用“褒苏贬王”的模式,其原因是复杂的。  相似文献   

16.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在北宋高度中央集权和守内的政治结构下,王安石的变法以失败而告终,因此史书上记载的都是他丑恶的、执拗的形象特征,对他的评价也是毁大于誉。现存与王安石有关的元杂剧也是采用“褒苏贬王”的模式,其原因是复杂的。  相似文献   

17.
西北地区因其军事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受到北宋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北宋中后期对西北的经略,在取得一些积极成果的同时,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包括人口减少、政府财政危机日益加重、西北地区经济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考察北宋中后期经略西北的负面影响,有利于我们对这段历史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褚志勇 《龙岩师专学报》2003,21(1):67-67,73
马来西亚吉礁福建公会前身是成立于1901年的福寿宫。民国初年,福寿宫改名福建会馆,这一华人组织的宗旨也顺应历史潮流而发生变化。1963年,吉礁福建会馆正式改名吉礁福建公会,吉礁福建公会从此成为一个规章制度比较严密、机构比较健全的华人社团组织。  相似文献   

19.
明州(即宁波)地处中国大陆东海之滨,航道四通八达,海外交通便利,是开展海外贸易较早的城市之一,和世界各国进行通商贸易已有一、二千年的历史.到了宋代,明州和世界各国(如:高丽、东南亚、阿拉伯等)的交往达到繁盛的阶段.特别是到了北宋时期,明州与高丽的交往有了显著的增加.北宋时,由于与高丽的交往日益频繁,高丽来明州的人日益增加,北宋政府为了接待高丽使者和商人,在明州兴建了“高丽使行馆”.为了了解北宋和高丽的交往情况,中韩两国历史学界和建筑学界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线索,高丽使行馆作为两国交往的重要场所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尝试了解、研究有关高丽使行馆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成效、培养的人才质量,教师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福建省高校师资队伍发展现状,与实现福建高教“十五”发展计划有一定的差距。福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必须“以人为本”,加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与引进,深化改革,提高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