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汉宫秋》是以汉元帝为爱情主人公的末本戏。君王以爱情主人公的面目出现,突破了传统封建道德观念中君王以刑政教化为重的那个严肃、无情形象的禁锢。同时,渴望安定和平、幸福生活的生存意识的彰显以及戏剧中"情"的诗化处理方式都增添了《汉宫秋》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铁达尼号》是电影史上创票房价值最高且引起世界轰动的一部爱情题材影片,是有史以来好莱坞电影的巅峰之作。从影片《铁达尼号》男女主人公爱情的产生、男女主人公境遇悬殊给爱情带来的阻力、男女主人公爱情的结局、影片主题的内蕴等方面可以获得好莱坞爱情影片模式。  相似文献   

3.
王欣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11):61-62
选本无疑是戏曲文本传播中极为有效的传播方式。我们通过分析《汉宫秋》的入选形式和频率,可以对《汉宫秋》的传播和流动轨迹作历时性把握,进而掌握《汉宫秋》流传与演出的真实形态。从传播角度看,《汉宫秋》的众多选本中保存了极为丰富的戏曲资料并使文本质量一步步有所提高,这都为《汉宫秋》的传播提供了得天独厚的难得条件。  相似文献   

4.
马致远是元曲四大家之一,其创作的元杂剧《汉宫秋》具有浓厚的悲剧意味。作者剧中着力塑造的君王、臣子、贤妃三个人物形象,寄托了作家本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表达了忧国伤君的情怀、壮志难酬的失意,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成就。  相似文献   

5.
《氓》和《美狄亚》中的女主人公,对于爱情全心全意地付出,得到的却是冷酷无情的背叛。面对背叛,她们勇敢地进行了抗争,以弱小的力量反抗强大的社会制度,给后人留下了震撼人心的悲壮之美。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两位女主人公反抗的方式和力度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6.
《雪落黄河静无声》是一篇佳作。它是一曲爱情悲歌。作品以主人公范汉儒与陶莹莹在逆境中相识、相受为开端,以主人公在人妖颠倒的历史被颠倒过来的顺境中分手,编织了一个悬念丛生而又激动人心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个以热爱祖国为生活最高准则的典型人物范汉儒,谱写了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爱情悲歌。  相似文献   

7.
《枉费心机》围绕着女主人公塞西利亚与男主人公爱德华的爱情遭遇展示了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在处理亲情、友情、爱情与婚姻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伦理道德取向。作为主要人物之一的阿尔克利芙小姐在处理爱情与亲情关系的过程中面临着伦理道德的考验。通过所作出的伦理道德选择,她获得了对自己、对塞西利亚、对曼斯顿以及对社会伦理道德更清醒的认识,从而在道德上进一步成熟。  相似文献   

8.
《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是艾略特第一部重要的作品,作者以主人公普鲁弗洛克对待"重大问题"——爱情表白的态度变化作为贯穿整首诗的主线,用内心独白表现主人公普鲁弗洛克渴望爱情又害怕爱情,在无数次的挣扎中陷入梦境,经历了入梦、梦酣、梦呓多个阶段后被惊醒,梦幻破灭。  相似文献   

9.
《死水微澜》的女主人公邓幺姑和《包法利夫人》的支玛进行婚外恋的原因和行为具有相似性,但她们在爱情中的地位与态度不同:艾玛是以主动的姿态去爱的,爱情就是艾玛生存的目的;邓幺姑则以“被爱”的受动姿态去等待爱情,爱情是她生存的手段,这两种不同的恋爱观有其社会历史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0.
古希腊欧里庇得斯悲剧《关狄亚》中女主人公关狄亚和法国梅里美的批判现实主叉作品《卡门》中女主人公卡门,是世界文学画廊具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人物形象,有人称她们是天使,有人说是妖妇。围绕爱情悲剧主题,立足于社会现实,从女性视角比较了两位女性的爱情悲剧,揭示了其存在的终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东观汉记》是东汉的史学集成,起班固,迄蔡邕,四代英才荟萃,终与《史记》、《汉书》并为“三史”。对这段近二百年的史书编撰长涯,唐代而下,考论甚详,尤以余嘉锡用力最勤,但仍有未尽完善。为辨章源流,文中又对当时史书编撰的概貌一一加以厘辨、订补,使之更为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12.
仔细研读《汉志》 ,可以得出下述结论 :西汉之际的学术创造经历了由先秦诸子自立学说到经生借助于注解儒家经书而立说的转变 ,实为一次含有深远目的的学术调整。它一方面和政权的统一有关 ,同时也意味着学术典范和价值结构的相应性变更。于是 ,确立解释学规范遂成为西汉经生们的努力方向。在其中 ,“以孔子为宗” ,恢复“秦火”后不复仲尼法度的学术统绪是其最高理想 ,而作为工具理性存在的文字训释等具体手段则被设定为学术思考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A large amount of carbonized plant remains were discovered in one of the outer burial pits of the Han Yangling Mausoleum, which was built more than 2000 years ago for the Jing Emperor, Liu, Qi (188―141 cal a BC), the fourth emperor of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The remains are identified by phytolith analysis and macrofossil morphological features. Seeds from foxtail millet (Setaria italica), broomcorn millet (Panicum miliaceum), rice (Oryza sativa) and chenopod (possible Chenopodium giganteum) are identified...  相似文献   

14.
三娘子是明代蒙古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她为维护蒙汉和平友好关系四嫁顺义王,在平定土默特蒙古内乱,维护土默特蒙古内部的统一,发展土默特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她作为民族友好关系的象征,将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把汉阙画像的内容分为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社会生活、舞乐百戏四大类,并进行分析研究。汉阙的雕刻技法主要有浅浮雕、深浮雕、透雕、阴线刻、凹面线刻、凸面线刻等。  相似文献   

16.
主要分析了中唐韩孟诗派的代表人物韩愈诗尚怪的几种表现, 如以散文的句法、形式写诗, 以怪诞奇异的意象入诗等等, 他的诗有一种光怪陆离的特色, 反映了他以怪为美, 以丑为美的美学趋向。探究了韩愈诗尚怪形成的原因, 既有客观的因素, 又是作家主观上有意识追求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两汉时期,出现了弃婴和杀婴这一有悖人伦的社会异象,这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及原因。虽然当时的政府和官员对这一现象进行了专门的遏制,但在人们重男轻女观念的影响下,杀婴特别是杀害女婴的事件非常普遍,对当时及以后的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有关韩愈的研究在近30年来是学界的一个热点,在韩集版本、韩愈家世生平、韩愈诗歌散文及文学理论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实绩;而小说、戏曲、宝卷、道情以及民间故事等俗文学中的韩愈形象却是韩愈研究中被忽略了的重要对象。俗文学中的韩愈形象承载着历史文化名人韩愈对后世产生影响的重要信息,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完整的、独立的文学形象,值得“韩学”及文学研究者深入挖掘和认真研讨。  相似文献   

19.
王莽篡汉后,依照儒家理想主义的治国方针,推行了一系列的改制措施。非但没有挽大厦之将倾,反而带来了社会的剧烈动荡,引起社会各阶层的不满和反抗。在此情形下,社会各阶层寄希望于刘汉王朝的重建,而人心思汉的社会舆论,一时也成为社会各阶层的共同选择,最终促成东汉王朝的建立。思汉的社会舆论不是简单地对刘汉王朝的怀念,而是在更高层次上对汉政的理性回归,汉政的统治模式的定型和确立,也为后世王朝所遵循。  相似文献   

20.
魏玮 《科技信息》2010,(27):170-171
注释是文献整理的重要程序和方法。中国的文献注释产生于先秦,其后几经发展,出现了多种注释的体式,尤其在汉代有较大发展。通过这些不同的注释体式,文献的注释在文献的传授、研究、整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