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8 毫秒
1.
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3年-2004年对湖北阳新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73种,隶属于15目38科.对鸟类的区系组成、居留型及重点保护鸟类进行研究,发现当地有繁殖鸟类104种(夏候鸟42种、留鸟62种),非繁殖鸟类69种(冬候鸟51种、旅鸟18种);古北种88种,东洋种62种,广布种23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1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3种,国家Ⅱ级的有28种),有湖北省重点保护鸟类47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鸟类有30种,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鸟类有12种.对鸟类的保护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四川丘陵地区鸟类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四川省丘陵地区的鸟类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报道鸟类共有110种,分属13目32科,其中国家Ⅱ级保护鸟类有5种,四川省重点保护鸟类有6种,分析其生境状况,阔叶林是鸟类的最适生境。  相似文献   

3.
2002—2003年,分季节对四川米亚罗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进行调查,结合保护区2004—2007年的鸟类监测资料,确认保护区有鸟类210种,分属于14目40科.以留鸟和夏候鸟为主,占总数的88.1%.从185种繁殖鸟的区系上看,有东洋界成分106种,古北界成份59种,广布种20种,分别占繁殖鸟总数的57.3%,31.89%和10.81%.保护区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5种,Ⅱ级重点保护鸟类20种,我国特有种16种.雉类和画眉类比较丰富.  相似文献   

4.
1999-2002年对位于辽宁省朝阳县境内的努鲁儿虎山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努鲁儿虎山自然保护区共有脊椎动物27目69科354种,其中鱼类2目4科32种,两栖类1目3科5种,爬行类3目4科14种,鸟类15目43科266种,兽类6目15科37种.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2种,辽宁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6种.是辽西地区野生动物分布上的高密度区.  相似文献   

5.
鸟类多样性是湿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监测指标,为掌握白洋淀冬季鸟类的资源情况,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采用样线法对白洋淀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共记录鸟类81种,隶属于16目34科,其中冬候鸟18种,留鸟35种,旅鸟21种,夏候鸟7种;2)优势种2种,常见种8种,稀有种19种,罕见种52种;3)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13种;4)鸟类种类12月份最多,鸟类数量1月份最大,Shannon-Wiener指数12月份最高,1月份最低,Pielou指数12月份最高,1月份最低.研究结果表明:白洋淀冬季鸟类资源丰富,是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的越冬地,应加强对白洋淀的保护与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6.
2003~2004年期间对北竿山的鸟类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记录到鸟类38种,隶属于7目16科,其中有5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另有5种属于上海市重点保护鸟类.夜鹭、池鹭、中白鹭、牛背鹭、白鹭等鹭科鸟类数量聚集有3万多只,北竿山已成为上海陆上鸟类聚集密度最大,数量最多的一个鸟类栖息地.建议建立北竿山鸟类自然保护区,申报“国际鸟盟重点乌区(IBA)”,加强对北竿山鸟类资源的有效管理和保护.  相似文献   

7.
2006年2月,5月对东阳沟自然保护区的生物资源进行了综合科学考察,同时结合有关资料,对该地鸟类区系进行研究.结果如下:保护区迄今发现有鸟类14目49科133属247种,属国家Ⅰ级保护鸟类1种,Ⅱ级保护鸟类35种,另外属四川省重点保护的鸟类有2种,属于国家保护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鸟类140种,我国特有鸟类13种.区系组成以东洋界成分为主,并出现南北交错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韶关市鸟类多样性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际调查并结合参考文献资料及部分历史标本,确定韶关市记录鸟类17目、47科、177属322种,约占广东省鸟类504种的63.9%和全国鸟类种数1319种的24.4%.留鸟是本地区鸟类的主要组成部分,共有161种,约占50%;夏候鸟48种,约占14.9%;冬候鸟47种,约占14.6%,旅鸟53种,约占16.5%.韶关市鸟类组成,东洋种具有显著的优势,并本文报道了韶关市鸟类资源调查结果,共记录鸟类17目、47科、177属322种,占广东省鸟类504种的63.9%.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鸟类有47种,其中一级保护2种,二级保护45种.  相似文献   

9.
2003年7月10日-8月13日对小河沟自然保护区鸟类调查,结合前人的有关资料显示,该保护区有鸟类331种,分属14目51科,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8种,二级重点保护鸟类33种.从区系上看,古北界成份有121种,占全区鸟类总数的36.56%;东洋界成份187种,占56.49%;广布种23种,占6.95%.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湿地鸟类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1995-1999年对湖北省湿地鸟类资源进行了考察,共记录到鸟类190种,隶属于15目39科,对鸟类的区系组成,生态类群及其数量进行了研究,本省的繁殖鸟类89种(夏候鸟46种,留鸟43种),非本省繁殖鸟类101种(冬修鸟89种,旅鸟12种),本省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42种:一级9种,二级33种;有重要经济,科研价值的鸟类132种,并对湿地鸟类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01年至2003年笔对湖北省黄石地区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81种,隶属16目35科。其中古北界鸟类19种(23.46%),东洋界鸟类32种(39.51%),广布型鸟类24种(29.63%),区系组成呈现南北鸟类混杂分布。野生鸟类在本地区繁殖的有35种(古北种7种,东洋种18种,广布种10种),非繁殖鸟25种(冬候鸟11种,夏候鸟14种)。雀形目鸟占野生鸟类种总数60%。根据植被和鸟类的分布将栖息地划分为水域、灌丛、乔木、草地、街道居民区、高空6种类型。本地区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种,二级保护鸟类11种。并对鸟类资源保护和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07年10月至2008年3月对北京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鸟类多样性调查,共记录到鸟类69种,隶属13目24科45属.其中旅鸟最多,计50种,占总种数的72.5%.依次是留鸟(14种),冬候鸟(12种)和夏候鸟(10种).记录到的鸟类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9种;北京市一级保护鸟类4种;北京市二级保护鸟类24种,优势种鸟类9种,常见种8种,稀有种52种,与湿地关系密切的游禽和涉禽占优势地位.从生境类型上看,水域和林地分别具有最高的属的多样性和科的多样性.从空间分布上看,水域及其近水生境以及康西草原是保护区鸟类的主要分布区域.此外,作者在保护水环境、消除人为干扰以及提高保护区管理效率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1994~1995年对横排头库区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有鸟类98种或亚种,分隶于11目28科。其中.常见鸟类28种,尤以鹭鸟占绝对优势;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1种;属于中日候鸟保护协定所规定的鸟类38种;4种鸟类为安徽省新记录。文章还对库区鸟类的区系组成和生态环境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北海市鸟类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分析。【方法】于2005—2016年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地区的鸟类进行调查,结合查阅历史资料文件记载,归纳总结全市的鸟类资源。【结果】在北海地区共记录鸟类455种,留鸟种类均较少,多数鸟类在北海为候鸟,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3种,数量均极为稀少,国家重点保护动物69种,包括数量众多的隼形目猛禽。【结论】北海是西伯利亚、东亚、东北亚候鸟迁往西太平洋群岛、东南亚、南亚以及非洲大陆的重要通道和停歇地。北海地区候鸟数量众多,但由于内陆和滨海湿地退化,以及盗猎野生鸟类行为导致大型水鸟在该地区缺失。因此需在春秋两季迁徙季节加强候鸟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5.
2016年11月~2017年10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和定点观察法对水门塘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的鸟类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4目39科108种,其中国家1级保护鸟类1种,国家2级保护鸟类4种,安徽省地方重点保护鸟类24种。居留类型组成中,有留鸟36种(占33.3%),夏候鸟25种(占23.2%),冬候鸟24种(占22.2%),旅鸟23种(占21.3%);区系组成包括古北界51种(占47.2%),东洋界16种(占14.8%),广布种41种(占38.0%)。对鸟类种类、数量和多样性的分析结果表明,鸟类物种多样性及其数量的季节性变化较为明显,春秋两季鸟类种类较多,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也相对较高;冬夏两季鸟类数量较多,但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较低。  相似文献   

16.
北京东灵山地区春夏季鸟类群落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对北京东灵山地区春夏季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考察,共记录到鸟类8目26科73种,其中留鸟27种,占该地区鸟类总数的37.5%;迁徙鸟46种,占62.5%。本地区鸟类中有56.9%为古北界种,15.3%为东洋界种,27.8%为广布种,山雀科鸟类、环颈雉、北红尾鸲、燕雀、普通shi、黄雀为本地区春夏季鸟类的优势种,调查中记录到国家I级保护动物2种,Ⅱ级保护动物11种。  相似文献   

17.
以人口分布相对集中的区域杭州湾河口为例,通过遥感技术、野外调查和典型对应分析(CCA)排序分析的方法,对该区域的鸟类群落组成和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LULC)影响鸟类群落的组成,鸟类的种类分别为农田31种、滩涂湿地30种、工业园区18种;鸟类的数量组成分别为滩涂湿地588只次、农田356只次、工业园区156只次.2)调查区共记录到保护鸟类5目6科6种80只次,其中2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二级保护动物名录,4种被列为浙江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3)CCA表明:人类活动的强度影响鸟类的组成和结构.4)生境的异质性、干扰程度与鸟类群落的组成密切相关,鸟类群落结构为适应生境变化而出现一定的梯度变化.  相似文献   

18.
江西泰和二中鸟类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样线法对泰和二中校园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40种,隶属于5目,18科,在分布型上划分为7种类型。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种,占2.5%,江西省级保护动物10种,占25%,中澳保护候鸟5种,占12.5%,中日保护候鸟11种,占27.5%,三有鸟类30种,占75%。调查结果表明泰和二中校园鸟类资源比较丰富。  相似文献   

19.
鸟类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泸沽湖湿地的鸟类多样性对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2014—2016年冬季,对四川泸沽湖湿地水鸟进行了全面调查和系统整理,结果显示:共记录水鸟42种,隶属6目11科,其中,留鸟10种,冬候鸟32种;东洋界6种,古北界34种,广布种2种;国家Ⅰ类保护鸟类2种,占物种总数的4.76%;国家Ⅱ类保护鸟类2种,占物种总数的4.76%,四川省保护鸟类5种,占11.90%;极危(CR)物种1种,近危(NT)物种2种,低危(LC)物种34种。根据记录到的水鸟种类和数量,对其群落特征及其季节变化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泸沽湖湿地的特点,对四川泸沽湖湿地水鸟的组成、种群数量及多样性等进行了分析,发现四川泸沽湖湿地水鸟多样性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为人为干扰过大。  相似文献   

20.
四川绵竹县鸟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绵竹县现有鸟类153种,隶属14目36科,其中繁殖鸟类136种(古北界44种,东洋界67种,广布种25种),非繁殖鸟类17种(冬候鸟9种,旅鸟8种),属国家Ⅰ级保护鸟类3种,Ⅱ级16种,省级保护鸟类5种。我国特产鸟类14种,另外,对该县鸟类区系组成,特点以及不同生境中鸟类组成,种群数量和种的多样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