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男性骨质疏松严重威胁着老年男性的生存质量。引起男性骨质疏松病因是多方面的,雌激素缺乏和雌激素受体缺陷是重要因素之一。雌激素受体分为ER-α和ER-β二种亚型,但它们为不同的基因产物。雌激素与ER-α和ER-β结合,通过不同的途径作用于骨组织,影响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调节骨的代谢。基因突变可能是引起骨质疏松的遗传因素。近年来,用雌激素受体调控剂治疗男性骨质疏松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通过对雌激素受体的研究为治疗和预防男性骨质疏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母草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下丘脑和海马雌激素受体α及β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0~11月龄SD雌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去势组、益母草总黄酮组和雌二醇组,以双侧卵巢切除法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益母草总黄酮组、雌二醇组分别用益母草总黄酮、雌二醇给药4个月,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下丘脑和海马雌激素受体α及βmRNA的表达.结果大鼠卵巢切除后,血清中雌二醇水平、椎骨骨密度、子宫湿重、下丘脑和海马雌激素受体α及βmRNA的表达均明显下降.雌二醇治疗后血清中雌二醇水平、椎骨骨密度、子宫湿重升高,下丘脑和海马βmRNA的表达均明显下降.益母草总黄酮治疗后,血清中雌二醇水平、椎骨骨密度、下丘脑和海马雌激素受体α及βmRNA的表达均明显升高,子宫湿重无明显改变.结论益母草总黄酮对切除卵巢所致的骨质疏松大鼠有防治作用,对子宫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是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抗雌激素耐药是成功治疗的一大障碍,雌激素受体(ER)-α的减少或消失是产生抗药性的首要机制.δ晶体蛋白增强因子1(δ-crystallin enhancer factor1,δEF1)是锌指同源结构域转录因子家族中的一员,在乳腺癌等诸多肿瘤中均证实有δEF1的异常表达.采用RT-PCR、Western blotting和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分析了在δ晶体蛋白增强因子1(δEF1)功能缺失情况下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细胞中雌激素受体(ER)-α表达的变化及组蛋白乙酰化对ER-α的影响.同时采用细胞活力实验证实δEF1通过调控ER-α的表达影响乳腺癌细胞对抗雌激素药物他莫西芬(tamoxifen,TAM)的敏感性.结果表明:δEF1被抑制后,乳腺癌细胞中ER-α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细胞对他莫西芬(TAM)的反应增强,存活率降低(p0.01);而组蛋白乙酰化可以显著恢复细胞中ER-α的表达(p0.01).  相似文献   

4.
研究新型雌激素受体ERα36在人肝细胞和肝癌细胞系中的差异表达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张氏肝(Chang Liv-er)、Caveolin-1基因沉默细胞株CAV7、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和HepG2为实验材料,通过免疫印迹杂交法观察了不同细胞内ERα36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与典型雌激素受体亚型ERα66蛋白的表达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1)几种细胞中均有ERα36蛋白的表达;(2)与张氏肝细胞相比,Caveolin-1基因沉默时ERα36表达明显增加(P0.01);(3)ERα36在SMMC-7721中表达水平较低,而在HepG2细胞中表达水平较高,与ERα66和Caveolin-1的表达水平相关.提示新型雌激素受体ERα36可能参与Caveolin-1介导的雌激素信号转导,而在肝细胞的恶性增殖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雌激素受体α的检测方法及其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免疫组织化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蛋白质免疫印迹、微流控芯片等方法的研究现状,并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卵巢雌激素受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卵巢的内分泌调控中,雌激素受体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近年来,它的分子结构和调控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本文就两种雌激素受体——α受体(ERα)和β受体(ERβ)的发现及其分子结构、分布、调控作用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对该领域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观察雌激素受体α(ERα)在正常大鼠和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中的分布.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结合孤养方式构建抑郁症模型,Open-field法观察动物的抑郁行为,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海马神经元中ERα的分布.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组大鼠水平运动、垂直活动和理毛次数显著减少(P0.01),体重增幅和糖水消耗量显著性下降(P0.01);在对照组和抑郁组,ERα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在海马的锥体层和颞叶皮层,DG区较少;与对照组相比较,抑郁组海马中ERα免疫阳性细胞数和染色强度均明显减少和降低;在对照组ERα染色主要位于神经元的胞核、胞质和/或突起,在抑郁组ERα染色主要位于神经元的胞质和突起,而位于胞核的则很少见.抑郁症的雌激素功能缺失或弱化机制,可能是应激诱导抑郁症过程中导致雌激素通过ERα核受体信号通路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8.
雌激素在前列腺癌转移中的作用已有报道,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研究了雌激素受体辅助抑制因子REA在前列腺上皮细胞和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前列腺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发现在前列腺癌细胞和组织中随恶性程度增加REA的表达逐渐增强.划痕愈合实验证实了REA能够明显促进前列腺癌细胞的迁移,而且其促进作用与雌激素和ER存在着协同作用.这些研究结果为揭示雌激素效应及其受体亚型的表达水平在前列腺癌转移中作用机制的探讨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雌激素在促进前列腺基质细胞化过程中作用的分子机制.在前列腺基质细胞培养液中分别添加TGFβ1,雌二醇、雌二醇和ICI182.780、睾酮、睾酮和芳香化酶抑制剂、双氢睾酮、雌二醇和TGFβ1中和抗体;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基质细胞中平滑肌细胞特异蛋白smoothelin和TGFβ1 mRNA的表达水平;用ELISA测定基质细胞培养基中TGFβ1的浓度.结果显示TGFβ1可明显促进smoothelin的表达;雌二醇和睾酮能明显刺激TGFβ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而雌激素受体抑制剂ICI182.780和芳香化酶抑制剂可分别抑制雌二醇和睾酮对TGFβ1表达的促进作用;双氢睾酮对TGFβ1基因的表达没有影响.TGFβ1中和抗体能抑制雌二醇对smoothelin的促表达作用.结果显示雌二醇可能通过诱导TGFβ1促进前列腺平滑肌细胞特异蛋白smoothelin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杂交和免疫细胞荧光等方法首次研究了新型雌激素受体ERα36和窖蛋白-1(Caveolin-1)在大鼠皮肤组织中以及角质细胞系中的表达,探讨了二者的表达关系和分布特征.结果发现:(1)大鼠皮肤中有ERα36的表达,其表达的量与Caveolin-1的表达量呈负相关,且存在性别差异和部位差异;(2)表皮角质细胞中有ERα36的表达,主要分布在细胞膜上,且与Caveolin-1共定位.提示新型雌激素受体ERα36存在于皮肤细胞中,且可能参与Caveolin-1介导的雌激素信号转导,在雌激素治疗皮肤疾病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雷洛昔芬是否具有类似于雌激素对转染了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α的PC12细胞有保护作用,即对抗淀粉样蛋白AB所致细胞凋亡及活化端粒酶活性.方法:在转染了雌激素受体ERα的PC12细胞(PCER)及转染了对照基因质粒的PC12细胞(PCCON)中分别添加不同的药物.用TUNEL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stretch PCR试剂盒分析端粒酶的活性.结果:在经过Aβ处理后的PCER中添加10-8 M雷洛昔芬与10-8雌激素后细胞凋亡数显著减少,而在PCCON中则无明显差异;雌激素和雷洛昔芬对PCER细胞显著促进其端粒酶活性,对PCCON 细胞无此作用.结论:雷洛昔芬与雌激素对有雌激素受体表达的PC12细胞均有活化端粒酶活性,抑制淀粉样蛋白Aβ诱发的细胞凋亡作用,表明雌激素和雷洛昔芬抑制Aβ所致细胞凋亡的作用是通过雌激素受体ER α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合成类雌激素在治疗中副作用明显,中药植物雌激素在一些雌激素(过多或缺乏)相关疾病的治疗中带来了积极的效果.这类中药具有双向调节的"扶正"作用,故其作用机制研究也广泛的开展起来.主要包括与雌激素核受体的相互作用、对雌激素合成相关酶的调控、影响膜受体途径等.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总结了植物雌激素双向作用机制及其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以期为临床上植物雌激素的应用以及其作为保健品的开发提供可靠的借鉴及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β(ERβ)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方法采用文献回顾分析方法,对ERβ的功能、分型,及其乳腺癌发生、发展、预后评估及内分泌治疗反应方面的可能作用加以综述.结果ERβ可能在乳腺癌发生中的作用、对预后及内分泌治疗反应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结论虽然ERβ研究结果不一致,但仍是一种新的乳腺癌预后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4.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Rotterdam标准的不同诊断指标与我国患者雌激素合成以及糖代谢之间的关系.对8例对照、PCOS患者的17例多囊组(PCO组)、14例高雄组(OHA组)和21例复合组(PCOS组)妇女行卵巢兴奋试验(hMGl50IU hCG 5000IU),分别观察睾酮和雌二醇的血浓度变化,并计算芳香化酶功能指标和代谢指标.与对照组比较,PCOS三组均有雌二醇合成亢进,但程度有差异,芳香化酶状态以OHA组最高.三组患者的雌激素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高,而且hMG刺激后均升高,但不同组的患者hMG刺激后雌激素升高的程度不同.雌激素过多升高导致FSH下降可能是PCOS卵泡发育停滞不排卵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5.
采用慢性束缚应激抑郁模型,通过强迫游泳测试(Forced swimming test,FST)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探讨了慢性束缚应激对雌性小鼠海马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行为表现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慢性束缚应激小鼠的体重降低或增长速度明显减慢,FST不动时间增长(P<0.01),ER表达下降(P<0.01);卵巢切除后的小鼠在行为表现和ER表达与慢性束缚应激组的结果相似;与应激组相比,应激同时周期性外源补充雌激素,小鼠体重增长速度加快,FST不动时间明显减少(P<0.01),而ER表达明显下降(P<0.01).结果表明,慢性束缚应激能诱发抑郁,慢性束缚应激性抑郁发生与雌激素水平及雌激素受体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6.
雌激素是一种内分泌系统产生的类固醇性激素。它在生殖系统、骨组织、心血管、免疫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乳腺癌、骨质疏松、阿尔茨海默病、绝经后妇女动脉粥样硬化及儿童性早熟的发生等都与雌激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外,它还具有抗细胞凋亡的作用。人体内雌激素是通过与其特异性受体相结合,进而调节一系列基因的表达而发挥其重要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17.
雌激素的抗氧化作用与核转录相关因子(Nrf2)信号分子及其Nrf2/ARE信号路径有密切关系.Nrf2/ARE在调节机体抗氧化酶和Ⅱ相解毒酶的表达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原代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在雌激素预孵化条件下,研究了雌激素对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GCL)表达及Nrf2核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雌激素能够明显增加GST和GCL的表达,促进Nrf2核转移.雌激素通过促进Nrf2入核及GST和GCL的表达发挥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是核受体(Nucleus Receptor,NR)超家族成员,能够被其配体雌二醇(Steroid hormone17-β-estradiol,E2)激活.ER有两种亚型,ERα和ERβ,由4个不同的功能域组成.通过构建ERα的不同缺失突变体(ER△LBD、ER△DBD和ER△Hinge)来研究不同功能域对细胞增殖及在E2刺激下对ERα亚细胞定位的影响.结果表明,ERα呈核多浆少的分布,ER△LBD为核定位.ER△DBD为核多浆少分布,ER△Hinge则主要分布在胞浆.进一步分析表明,E2诱导的ERα入核是核定位序列(Nuclear Location Signal,NLS)依赖性.此外,我们还发现,ERα能够增强293T细胞增殖,且这种促增殖效应可能依赖于ERα在细胞核与胞浆的正常转运.  相似文献   

19.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超敏SP法检测SD大鼠摘除卵巢再用17β-雌二醇和中药菟丝子提取物治疗后小脑中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摘除双侧卵巢,小脑皮质及深层核团中Bcl-2表达不同程度降低,而Bax的表达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给予外源性雌激素及菟丝子提取物治疗后,两种蛋白的比例基本恢复正常,而且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雌激素和中药菟丝子提取物都能够不同程度地下调小脑皮质及小脑深层核团中Bax蛋白的表达,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从而对小脑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中药菟丝子提取物可以部分代替雌激素抑制和延缓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20.
用免疫组织化学与双标记染色技术对文昌鱼神经系统和哈氏窝进行生长激素(GH)和生长抑素受体(SSTR)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研究结果显示,神经系统和哈氏窝均存在生长激素样免疫活性神经细胞和内分泌细胞及生长抑素3种亚型受体,且脑泡GH样免疫活性神经细胞和哈氏窝GH样细胞均与3种亚型生长抑素受体共存.这些结果证明了文昌鱼可能建立类似脊椎动物原始的抑制哈氏窝分泌生长激素的调控系统,为哈氏窝内分泌学及其进化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