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从D-核糖异常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出一种噬菌体,将其命名为P001。以枯草芽孢杆菌转酮醇酶变异株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诱变法选育出1株具有抗性的与出发菌株相当的突变株。对该突变株进行多次传代和D-核糖发酵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噬菌体P001抗性稳定,其发酵产D-核糖能力也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2.
D-葡萄糖酸钠对D-核糖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枯草芽孢杆菌转酮酶缺陷突变株不能以 D-葡萄糖酸为唯一碳源生长 ,但其作为 D-核糖的前体则是有效的。固定碳源总量 ,利用 D-葡萄糖与 D-葡萄糖酸钠混合碳源发酵 ,在12 0 g/ L的 D-葡萄糖酸钠浓度时 ,菌体生长明显受到抑制 ,发酵在 4 0 h时结束 ,D-核糖产量达 18.8g/ L ;在 30 g/ L的 D-葡萄糖酸质量浓度时 ,发酵 72 h,D-核糖产量达 6 8.5 g/ L。  相似文献   

3.
为了给短小芽孢杆菌的改造提供新思路,提高碱性蛋白酶产量,实验室前期对短小芽孢杆菌进行了转录组测序,预测了短小芽孢杆菌的sRNA.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和Northern杂交鉴定了一个新的sRNA Bpsr112.然后构建了Bpsr112的敲除型菌株和过表达菌株,利用相关菌株进行了生长曲线、盐胁迫和蛋白酶活等实验,再利用SDS-PAGE检测胞外蛋白酶AprE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在发酵至60 h和72 h时,与对照菌株相比,敲除型菌株酶活显著降低(P<0.01),过表达菌株酶活显著提高(P<0.01);同时SDS-PAGE结果表明,AprE蛋白含量在敲除菌株中降低,在过表达菌株中提高,说明sRNA Bpsr112对短小芽孢杆菌蛋白酶活具有正调控.本研究鉴定了短小芽孢杆菌中的sRNA,并发现Bpsr112对蛋白酶活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短小芽孢杆菌为出发菌株 ,经过硫酸二乙酯和原生质体紫外诱变 ,定向选育出一株稳定的核糖生产菌 TJ3,该菌株具有莽草酸营养缺陷、耐高糖、以核糖为唯一碳源不生长等遗传标记。在发酵条件试验中 ,采用均匀设计理论 ,利用微机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确定出以葡萄糖为原料直接发酵生产核糖的优化配比。在最适培养条件下 ,摇瓶发酵平均产核糖 30 .12 mg/m L  相似文献   

5.
从黄颡鱼中分离得到一株优势菌BP-1,经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菌为发酵型,能运动,革兰氏阳性杆菌.获得的16S rDNA基因序列长度为1478 bp,Gen Bank数据库中登录号为KP299290.该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多条短小芽孢杆菌16S rDNA基因序列相似性高达99%,系统进化树上与短小芽孢杆菌亲缘关系最近,从而判定菌株BP-1为短小芽孢杆菌.这为短小芽孢杆菌的鉴定和分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D-核糖高产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枯草芽孢杆菌为出发菌,经紫外线诱变处理,选育出莽草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Bs-09,其发酵产物经物理和化学鉴定为D-核糖。经碳源和氮源试验发现,该菌株在葡萄糖或山梨糖为碳源,酵母粉或玉米浆为有机氮源,硫酸铵为无机氮源,碳氮比为6的发酵培养其中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对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SCU11基因组连续地无痕改造,提高碱性蛋白酶产量,本文建立了基于Upp基因反向筛选的短小芽孢杆菌基因无痕修饰系统,将碱性蛋白酶基因AprE的1份拷贝无痕插入至短小芽孢杆菌染色体16S rDNA区.摇瓶发酵实验显示,突变菌株碱性蛋白酶活最高达到7125 U/mL,与出发菌株相比提高了33.1%.结果表明利用该系统可实现对短小芽孢杆菌基因组的无痕修饰,对AprE插入突变菌株进行双交换筛选的最终效率约为23.07%.  相似文献   

8.
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在短小芽孢杆菌中的组成型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CR技术,亚克隆来自短小芽孢杆菌总基因组中的启动子活性片段F1,构建了一个大肠杆菌-短小芽孢杆菌穿梭表达载体pHY300-F1gfp,以缺失启动子的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为报告基因,检测了该片段在短小芽孢杆菌DX01菌株中的启动活性,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了明亮的绿色荧光,证实活性片段F1具有组成型启动子的功能,GFP基因在短小芽孢杆菌中实现了组成型表达.  相似文献   

9.
将短小芽孢杆菌BA06与其他18个短小芽孢杆菌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比较,鉴定出BA06基因组中有包括抗性岛、毒力岛、共生岛在内的12个基因组岛或噬菌体序列.基因家族分析鉴定出BA06有3个特异性基因家族,9个基因家族发生扩张,3个基因家族有所收缩.表明BA06在短小芽孢杆菌这一菌种中具有突出的抗药性与运动能力,并具有除皮革脱毛外更多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0.
以枯草芽孢杆菌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诱变处理,选育出莽草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BS-9,其发酵产物经物理、化学鉴定为D-核糖.通过利用碳源、氮源实验,发现该突变株在以葡萄糖为碳源、玉米浆和硫酸铵为氮源的发酵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在温度为36℃,pH值为6.8,转速为230r·min-1中摇床培养72h,D-核糖质量浓度可高达67.6g·L-1,且葡萄糖基本耗尽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分析新疆盐湖嗜盐古菌资源,从艾丁湖中分离筛选出一批嗜盐古菌,对其进行了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研究和分子鉴定。发现其中1株菌(D -20)的生理生化特性和产淀粉酶特性比较突出,经不同温度,不同pH,不同温度下的研究以及16S rDNA 序列的系统发育学研究表明:该菌株为革兰氏染色阴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生长pH8.0,最适盐浓度15%,能产过氧化氢酶、尿酶,淀粉酶,硝酸盐还原为阳性,不产 H2S ,对青霉素,氯四环素,红霉素,新霉素具有抗性,能利用赖氨酸,蛋氨酸,精氨酸,以果糖,蔗糖和核糖作为碳源。经分子鉴定该菌是 Natrinema属的新成员,定名为 Natrinema aidingensis D -20,Gene Bank登录号为 AY298734。菌株保藏号为12.657。  相似文献   

12.
D-核糖产生菌的选育及发酵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枯草芽孢杆菌D-2为出发菌株,经紫外诱变,得到一株莽草酸缺陷型突变株D-202,摇瓶发酵D-核糖产量可达到52.6g/L。该菌遗传稳定性良好。通过发酵条件的优化,最高产量可达65g/L。经2t发酵罐中试,发酵单位达到50g/L。  相似文献   

13.
以黑曲霉D8为出发菌株,采用60Coγ-射线,NTG处理等方法筛选得到黑曲霉木聚糖酶变异菌株Q116.在固体发酵试验中,酶活达到182611U/g.经过连续的传代保存,此菌株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并对发酵条件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4.
从粤北地区分离到的鸡致病性大肠杆菌中选择6株优势致病性大肠杆菌菌株做为制苗菌种,制备制苗菌液,按相同比例混合灭活,加蜂胶乙醇浸液为佐剂制备多价菌苗.安全试验结果证实,该灭活菌苗对20日龄肉仔鸡安全,试验鸡元不良反应;在5~10℃保存12个月,疫苗物理性状稳定.免疫效力试验结果:疫苗保护率为100%;接种20日龄雏鸡O.5ml/只,血凝试验检测结果为接种多价蜂胶灭活疫苗的试验鸡在免疫后第二周可检测出抗体,抗体滴度均数为3.10log2;免疫后第四周达到最高峰,抗体滴度均数为3.60log2;免疫后第五周抗体滴度开始下降,抗体滴度均数为2.10log2,但抗体滴度仍高于对照组(1.25log2).在大肠杆菌感染鸡场进行的多批区域试验结果表明,该多价灭活疫苗安全,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杆菌肽是一种重要的饲料添加剂,开展菌种选育和发酵工艺研究提高杆菌肽产量十分必要。使用紫外线诱变技术选育淀粉酶分泌能力增强菌种,以加快杆菌肽积累速率。通过静态吸附和解吸实验筛选吸附杆菌肽的树脂。借助发酵吸附分离耦合试验以解除产物反馈抑制,并考察树脂加入时间对杆菌肽产量的影响。选育得到的菌株Bacillus licheniformis Y8226A发酵周期明显缩短。借助发酵吸附分离耦合策略,发酵开始30 h后在50 m L发酵液加入D152树脂1.0 g,最终杆菌肽产量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27.40%。通过紫外线诱变选育得到杆菌肽高效生产菌种,使用D152树脂开展发酵吸附分离耦合试验可显著提高杆菌肽产量。  相似文献   

16.
用He-Ne激光处理碱性蛋白酶产生菌──地衣芽孢杆菌F-3523-3.实验结果表明,照射10分钟,其正变率最高达16.8%,经处理后获得变株F-8014发酵的酶活性比出发菌株提高37%,生物学特性发生多方面变异。  相似文献   

17.
茁霉多糖发酵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出芽短梗霉为生产菌株,蔗糖为碳源进行发酵生产茁霉多糖.通过摇瓶实验,确定了该菌株的发酵条件,并对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此条件下,获得了较高的多糖产量.实验表明,摇瓶转速和发酵初始pH值是多糖发酵的重要影响因素,它们与多糖的合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土壤中筛选产a-淀粉酶活力较强的菌株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初步研究。方法:结合选择性分离培养,碘液检测法,酶活力测定和形态学检测等方法从土壤中分离出产酶活力较强的菌株,并对其所产仅一淀粉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pH值进行研究。结果:共分离到4株能产a-淀粉酶的菌株,其中菌株4产酶活力最高。该菌株所产仅一淀粉酶最适反应温度为50~60℃,最适pH值为6.2。结论:分离到1株产a-淀粉酶酶活力较强的芽孢杆菌,所产仪一淀粉酶属于中温淀粉酶,最适pH值为6.2。  相似文献   

19.
热凝多糖产生菌及其所产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野外采样分离筛选得到一株热凝多糖产生菌QL109菌株,该菌株非粪产碱菌(Alcaligenesfaecalisvar.myxogenes).经摇瓶发酵得到QL109菌株产生的多糖,该多糖经红外光谱等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QL109菌株产生的多糖与SIGMA公司的标准品热凝多糖(Curdlan)结果一致,证明QL109菌株是热凝多糖产生菌.进一步的实验证明,该菌株所产生的热凝多糖具有良好的流变学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