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进一步发现苹果酸能隐蔽大量钛(在pH5.5间),并能隐蔽钛滴定铁或铝,使钛干扰铁或铝的滴定得以消除。苹果酸亦能定量置换络合钛的EDTA,可用二甲酚橙为指示剂以硝酸铅滴定所释出的EDTA从而测得钛量。不为苹果酸隐蔽的离子如Zr~(+4)、Fe~(+3).Cu~(+2)、Ni~(+2)、Co~(+2),Zn~(+2)、Cd~(+2)、Al~(+3)(<2毫克)、Mn~(+2)(<1毫克)以及Pb~(+2)等不干扰钛的置换滴定,使测定钛的选择性相当高。会用此法以测定钛铁矿、钛铁合金和钛白粉中的钛,结果与标准方法相符。诚为一简便而又快速新法。此外,也发现苹果酸与乳酸(在pH5.5和pH3.5以PAN为指示剂,硝酸铜为滴定剂)有相似的隐蔽钛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P_(204)萃淋树脂分离铀、钍、稀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叙述了在 P_(204)萃淋树脂床上用无机酸淋洗分离 Tm~(+3)—Yb~(+3) UO_2~(+2)—Th~(+4)、UO—Fe~(+3)及 UO_2~(+2)—Eu~(+3)—Yb~(+3)—Ce~(+3)的实验结果;测定了用4NHNO_3淋洗分离 Tm~(+3)—Yb~(+3)时的分离因数;并对 UO_2~(+2)在固、液两相间的分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磷酸钛微孔晶体的合成与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过渡金属配位环境、价态的多样性以及多种金属氧簇的形成,使过渡金属磷酸盐微孔材料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还原态金属的存在将提高微孔材料氧化催化性能.但是作为磷酸盐的重要成员,磷酸钛微孔晶体的发展严重滞后,采用金属钛粉为原料,控制反应速度并创造还原性氛围.利用不同有机胺为结构导向剂,合成了3种新型结构的混合价磷酸钛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为一维链状结构,化合物2和3为具有12元环孔道结构的微孔晶体、计算表明,3种化合物中均含有三价钛,化合物2和3中存在2种钛原子,分别为3价和4价,化合物1中只有一种钛原子,价态为3.5,磁性测试显示,化合物1中钛的有效磁矩为0.867.  相似文献   

4.
关于完备图的树分解,Gyarfas和Lehel在1976年提出如下猜想:T_1,T_2,…,T_(-1)是任何一组树,|E(T_t)|=i(i=1,2,…,n-1),则T_1,T_2,…,T_(-1)能储存于K之中。 Gyarfas和Lehel的猜想提出后,国外学者针对某些特殊情况证明了这个猜想结论的正确性。本文再给出一个结果。定理如果T_1,T_2,…,T是星,而T_(+1),T_(+2),…,T_(+K)均是具有K—性质的树;| E(T_i)|=i,i=1,2,…,n+k。则T_1,T_2,…,T_(+k)能储存于K_(k+n+1)之中。  相似文献   

5.
制备了一种有机钛取代的Keggin型硅钨杂多化合物———α-K4H3[(CpTi)3S iW9O37].11H2O(缩写为α-(CpTi)3S iW9Cp=η5-C5H5)。通过元素分析、IR、UV-V is、TG、1H NMR和183W NMR等研究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仍然保持Keggin型母体结构。生物活性实验表明有基钛取代的化合物具有很好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6.
钛的阳极氧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极氧化可提高钛的耐蚀性。为了探求最佳耐蚀氮化膜的生成条件,作者分别在(NH_4)_2SO_4、K_2SO_4、(NH_4)_2CO_3、KOH、H_3PO_4+H_3BO_3及K_2SO_4+KOH等溶液中,对钛进行了不同电压、不同时间下的阳极氧化,并将各种条件下钝化后的钛在同样条件下比较其耐蚀性,从而获得了最佳耐蚀膜的生成条件。在最佳耐蚀膜生成条件下钝化后的钛其耐蚀性可提高20倍。  相似文献   

7.
镧系元素杂多化合物的制备及研究七十年代后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类化合物的制备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已知具有 Keggin 结构的杂多阴离子 XW_(12)O_(40)~(n-)(x=B、Sj、Ge、P、As)在合适的 PH 条件下可以形成11一系列不饱合杂多阴离子 XW_(11)O_(39)~(+4-[4]),后者能都作为配体与许多金属元素的离子生成杂多化合物。据此我们制备了未见文献报道的 K_(13)[Ln(GeW_(11)O_(39))_2](Ln=La、C、Pr、Sm)化合物,并研究了其物理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8.
在辅助配体DPEE的帮助下,通过乳酸改造成的手性化合物(R)-H3CIA和(S)-H3CIA分别与Zn2+组合得到了一对单一手性的有机金属框架材料,[Zn4((R)-CIA)2(OH)2(DPEE)2]·6H2O(1-D)和[Zn4((S)-CIA)2(OH)2(DPEE)2]·6H2O(1-L).在上述的每一个化合物中,去质子的CIA3-与Zn2+构建出了梯形一维链,这些一维链的次级结构单元再由DPEE配体连接成二维结构,通过二维层之间的堆积最终形成了具有三维超分子结构的对映异构体.随后用圆二色谱进一步证实了这对化合物的手性特征.此外,还通过PXRD和TGA分别研究了化合物1-D和1-L的相纯度和热稳定性,对化合物1-L的荧光性质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TiO_2烧结及相变过程的动力学、机理及载体TiO_2经Al2O_3改性后的热稳定性。考察了以纯TiO_2和改性TiO_2为载体所制催化剂的耐热性。结果表明,Tio_2的烧结为体积扩散过程,锐钛型TiO_2变为金红石型的核化-生长过程中,成核和生长的活化能分别为71kJ/mol和227kJ/mol,其中生长过程为晶界扩散。用共沉淀法在TiO_2中掺杂Al_2O_3能明显提高Tio_2的热稳定性。Cu-Mn-Ce-O/TiO_2催化剂在700℃高温处理时,催化活性反而升高,这可能与TiO_2的相变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0.
本文合成了三种含异噁唑二芳基乙烯光致变色化合物{1-(3,5-二甲基异噁唑-4-基),2-[2-甲基-5-(2-甲氧基苯基)噻吩-3-基]}全氟环戊烯(1o),{1-(3,5-二甲基异噁唑-4-基),2-[2-甲基-5-(3-甲氧基苯基)噻吩-3-基]}全氟环戊烯(2o)和{1-(3,5-二甲基异噁唑-4-基),2-[2-甲基-5-(4-甲氧基苯基)噻吩-3-基]}全氟环戊烯(3o),研究了取代基位置对三种化合物的UV/Vis光谱和荧光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1–3具有良好的光致变色性质和荧光性质;取代基的位置对化合物的性质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一种Gd3+的超分子配合物[Gd(HBTA)(BTA)(H2O)4].2H2O(1)(H2BTA=bis(tetrazoly)amine).X射线单晶表征结果显示,化合物1是一种由O H N,N H O,N H N和O H O4种氢键构筑的超分子三维网状结构.该化合物的固体在室温下显示出有趣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2.
以(1R,2R)-环己二胺、2-羟基-3,5-二叔丁基苯甲醛、2-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为原料,按1∶1∶1的摩尔比进行缩合作用合成得到具有不对称结构的Schiff碱H2L.采用1H NMR、UV-vis光谱、元素分析等手段对该化合物进行了结构和组成表征.室温条件下,在CH3 CH2OH/H2O(V∶V=9∶1)混合溶液中,采用荧光光谱技术考察了化合物H2L与金属离子的作用性质.结果表明,H2L对Al3+具有选择性识别性能,可作为检测Al3+的荧光探针.形成的配位体系的荧光强度与Al3+离子的线性浓度范围为0×10-5-4.0×10-5 mol·L-1,H2L与Al3+的配位键合比为1∶1.  相似文献   

13.
用密度泛函B3LYP/6-311++G(3df,3pd)//6-311G(2d,p)法研究了CrO2(+2A1/4A″)+C2H4生成P1[Cr(OCH2)(+2A"/4A")+CH2O]和P2[CrO(+2Σg/4Σg)+C2H4O]的气相反应,重点对影响反应机理和反应速率的势能面交叉现象进行了讨论,并运用Hammond假设和Yoshizawa等的内禀反应坐标单点垂直激发计算的方法大致确定了势能面交叉点(crossing point(CP))或势能面交叉缝(crossing seam)的位置。研究结果表明,CrO2+活化乙烯C-C键是一个[2+2]类型反应,整个反应经历了重排过程。  相似文献   

14.
以云母为基质,TiCl4为原料,采用强迫水解法制备了云母钛前驱体;再以Co(NO3)2.6H2O和Al(NO3)3.9H2O为原料,利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尖晶石型CoAl2O4,并将其包覆在云母钛前驱体上,制备出蓝色云母钛珠光颜料.采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对产品进行了表征,并对产品进行了性能测定.蓝色云母钛珠光颜料表面包覆了金红石型TiO2和尖晶石型CoAl2O4,具有较好的珠光光泽并且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15.
复合固体超强酸催化剂 WO_3-ZrO_2-SO_4~(2-)具有 H_0≤-16.04的酸强度,XRD 研究证明其具有四方晶体结构,各组分间形成混合物;XPS 和 AES 研究发现 W(+6),Zr(+4),S(+6)和 O(-2)之间存在强的相互作用,红外光谱研究表明其存在 OH 基,表现强的 B 酸性,表面附载硫具有和金属离子螯合配位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6.
以云母为基质,TiCl4为原料,采用强迫水解法制备了云母钛前驱体;再以Co(NO3)2·6H2O和Al(NO3)3· 9H2O为原料,利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尖晶石型CoAl2O4,并将其包覆在云母钛前驱体上,制备出蓝色云母钛珠光颜料.采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对产品进行了表征,并对产品进行了性能测定.蓝色云母钛珠光颜料表面包覆了金红石型TiO2和尖晶石型CoAl2O4,具有较好的珠光光泽并且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17.
通过引入烷基碳链和季铵盐结构,合成一种双亲性苯并咪唑类荧光化合物,对它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cu2+,zn2+,K+,Mg2+,Al3+,Ca2+,cd2+,Co2+,Hg2+,Mn2+,Na+,Fe3+对它的光谱性质的影响,发现Cu2+对这种化合物具有很好的荧光淬灭效果,而其它金属离子对它的荧光性质影响较小.此种化合物可作为一种选择性检测Cu2+的荧光传感器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对具有析氧抑氯选择电催化性能的海水电解制氢用绿色环保阳极材料进行了研究. 采用阳极电沉积法在Ti/IrO2基体上获得γ-MnO2氧化物涂层钛电极,在镀液中掺杂其他元素进行阳极电沉积,获得了MnV、MnCr、MnMoFe和MnFeV混合氧化物涂层钛电极. 模拟海水电解实验表明,掺杂元素显著提高锰氧化物涂层钛电极析氧抑氯选择电催化性能,MnFeV电极的析氧效率达到100%,可以满足析氧抑氯选择性电催化性的要求. 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掺杂后的锰氧化物电极形成了具有掺杂V、Fe的γ-MnO2相结构的混合氧化物Mn(Fe,V)O2,Mn(Fe,V)O2中金属以Mn4+、V5+和Fe3+形式存在,与氧形成了非定比化合物(Mn,Fe,V)Ox. Fe和V等掺杂元素起到细化晶粒和提高晶格畸变能的作用,有效地提高了电极的析氧抑氯电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9.
pH对油酸钠在钛铁矿与钛辉石表面吸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热力学计算、X线光电子能谱及红外光谱测试,研究pH对油酸钠在钛铁矿与钛辉石表面吸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钛铁矿在pH>5.5时都保持了较好的可浮性,钛辉石在pH为6~9和pH>10的条件下具有一定的可浮性;在酸性条件下,钛铁矿表面的Fe3+,Ca2+,Mg2+和Ti4+以及钛辉石表面的Fe3+,Ca2+,Mg2+和Al3+均能与油酸钠发生化学作用,其中钛铁矿表面的Fe2+在浮选过程中可以被氧化为Fe3+,成为矿物表面主要的活性吸附点,继而油酸根离子取代羟基生成油酸铁而吸附于矿物表面;钛辉石表面则以Ca2+和Mg2+与油酸根的化学作用为主。在碱性条件下,钛铁矿与钛辉石表面均主要以Ca2+和Mg2+为主与油酸钠作用。  相似文献   

20.
合成全氟烃链或半氟烃链作为中心桥链的二聚体化合物可能出现新的性能,作为液晶材料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合成了7个以半氟烃链作为桥链的对称酯类二聚体化合物H2n+1CnO-C6H4-COOCH2C6 F12CH2OOC-C6H4-OCnH2n+1(n=4,1a;6,1b;10,1c),H2n+1 CnO-C6H4-C6H4-COOCH2C6F12 CH2OOC-C6H4-C6H4-OCnH2n+1(n=4,2a;6,2b;12,2c)和C6F13CH2CH2COOCH2C6F12CH2OOCCH2CH2C6F13(3).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偏光显微镜(POM)对其介晶性研究发现:化合物2a具有典型的焦锥扇形织构SA相,化合物2b出现塑晶相.分别比较结构相类似的化合物1a~1c,2a~2c的熔点,发现随着烷氧基链的增长,存在降低趋势.三段半氟烃链的对称酯类二聚体化合物3未观察到介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