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县域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区划研究--以广西横县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地生态经济系统是融自然、社会、经济于一体的复合系统.文章以位于桂东南的横县为研究区,对土地生态经济分区的原则和指标体系进行了探讨,采用GIS技术建立了包括自然生态、土地资源和社会经济等信息的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空间数据库,选择其中40项特征指标,运用SPSS软件对研究区的21个农业乡(镇)进行了聚类分析,据此将研究区划分为4类8个土地生态经济分区,在分析各土地生态经济分区的主要特点基础上,提出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建设方向的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青岛生态功能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以及生态环境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地理空间分区。其目的是明确区域生态安全重要地区,分析区域可能的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脆弱区,为实施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理提供基础和前提。以青岛市域尺度生态系统为对象,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指标评价的基础上,综合了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对青岛市生态系统叠加影响,形成了青岛市生态功能分区方案,将青岛分为“三区一线”,24个生态功能亚区,为制定经济技术政策、社会发展规划、经济发展计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徐州的经济转型和生态环境建设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根据徐州市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徐州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指数法计算了2003~2009年徐州市资源、环境、经济、社会4个子系统的生态位及复合生态系统的综合生态位,并对各层次生态位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3~2009年徐州市环境、经济、社会3个子系统生态位及复合生态系统的综合生态位均呈上升的趋势,资源生态位呈下降的趋势;2006年前后徐州市综合生态位和各子系统生态位呈不同的变化特征,子系统生态位的优势由资源生态位演变为环境生态位;经济生态位与社会和环境生态位呈显著的同步发展趋势,而与资源生态位呈相反的变化趋势.目前,徐州市的资源、经济和社会生态位仍然较低,应加速城市经济的转型.  相似文献   

4.
红双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红双自然保护区具有提供生态系统产品、固碳释氧,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持与改良土壤、维持生物多样性、提供文化娱乐服务等7项生态系统核心服务功能.从物质量与价值量的角度,利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等研究方法对红双自然保护区每年的生态经济价值进行估算.结果表明,该自然保护区每年总生态经济价值为3 765.65万元(平均为1.41万元/公顷),其中直接价值为344.39万元,间接价值为3 421.26万元,两者之比接近1:10.研究表明,红双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具有巨大的生态服务功能,对温州市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略论长江流域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长江流域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以人为主体、以自然环境为依托的生态系统;不独立的、全方位开放的生态系统;多层次、多功能的复杂系统;具有明显的生态边缘效应.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复合生态系统分为自然生态亚系统、经济亚系统、社会亚系统等几个方面,在综合的层次上初步探讨了生态文化发展定位问题,并结合海南生态省建设,对海南生态文化建设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漓江流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根据历年漓江流域的调查和研究成果,分析了漓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现状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将漓江流域划分为两个生态分区,即上游非岩溶森林生态分区和中下游岩溶生态分区。阐述了两大生态分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提出应针对两者生态结构、特点和功能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生态修复技术与措施,促进流域生态恢复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复合生态系统分为自然生态亚系统、经济亚系统、社会亚系统等几个方面,在综合的层次上初步探讨了生态文化发展定位问题,并结合海南生态省建设,对海南生态文化建设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生态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宝强 《江西科学》2010,28(1):124-127
开展自然保护区评价工作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方面具有重要促进作用。选取自然性、多样性、代表性、稀有性、生态脆弱性、面积适宜性、人类威胁等指标对江西省九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进行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出九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综合评分值为0.8110,说明九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0.
基于景观功能网络评价,提出城市复合空间优化方案,并选择常州市为研究区,实证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理念在空间优化过程中的操作性。由于城市为整合社会、经济与生态功能的复合生态系统,本研究首先依据城市景观功能与结构特征,将城市空间结构分为支持社会经济功能的红色景观,维持能源、资金、产品与信息传播、流通的灰色景观、保持生物多样性与调节区域环境的蓝色景观及绿色景观。其次由功能网络连通性及其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城市景观格局、功能流路径与不同功能流在空间上的相互作用,以获得生态功能冲突与环境敏感区域的空间位置。最后,从功能整体协调发展角度,将研究区分为优化开发、调整开发、限制开发及禁止开等分区,针对其存在的生态安全问题,提出符合城市生态安全的空间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1.
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是景观生态规划、管理和保护的基础.选择多样性、代表性、自然性、稀有性、面积适宜性、人类干扰和稳定性7个指标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的等级化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单项指标权重,对福建漳江口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进行生态评价,计算出该保护区生态质量综合指数为0.78,表明其生态质量较好.分析了该保护区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石人山自然保护区落叶阔叶林群落生态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法瑞学派植被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在确定群落最小面积的基础上,设置典型样地,研究了石人山自然保护区锐齿栎林、栓皮栎林、短柄枹林、山杨林等落叶阔叶林的生境特征和群落的基本生态学特征,为自然保护区管理和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法瑞学派植被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在确定群落最小面积的基础上设置典型样地研究了石人山自然保护区油松 锐齿栎混交林、油松 短柄枹混交林等针阔叶混交林的生境特征和群落的基本生态学特征,为自然保护区管理和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小型湖泊湿地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安徽沱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的实践,探讨了小型湖泊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分思想及方法,以期为相似生态功能区划提供参考。文章提出把连接水陆异质景观生态系统的特殊单元的生态交错带,作为保护区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功能区域。在生态交错带内进行生态恢复,保护景观多样性,并使之成为连接核心区斑块的廊道。通过生境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保护及景观连接度的提高达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的。同时,通过设立保护性经营区缓解发展与保护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韧性理论构建丘陵岗地雨洪管理模式,计算研究区的承洪能力并提出相应的雨洪管理构建模式。【方法】根据演进韧性理论结合仿生学原理,选取南京栖霞山东片丘陵岗地为研究区,借助GIS空间分析计算,利用矢量地形数据,对其地形地貌、坡度、坡向、流向和汇水进行分析,提取自然洪泛区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雨洪格局的划分。【结果】研究区洪泛区内可洪泛地约32.57 hm2,地表可洪泛比为55.38%,虽可浸性较高,滞渗能力较强,但可洪泛地分布较分散,连续性较弱,因此对雨洪的转移能力较差。基于此,创建了具有丘陵岗地特色的“掌状复叶”结构的雨洪管理模式,即适用于丘陵岗地的三级“脉序”结构的径流网络、三级“基部”结构的汇水中心和三级“叶肉”结构的自然洪泛区的雨洪管理模式; 提出了研究区内三级径流网络、三级汇水中心和三级自然洪泛保护区的“掌状复叶”结构的韧性雨洪管理格局。【结论】基于韧性理论的丘陵岗地“掌状复叶”结构雨洪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渗透、转移和控制雨洪,有利于保护丘陵岗地的生态系统,可为构建类似地形地貌区的城市雨洪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分区及有效管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自然保护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和卧龙自然保护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社会经济条件,将保护区划分为天然维持区、控制利用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和利用区6个功能区,并对有效管理途径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动态场景下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进行研究,集成多年的遥感、海图及野外调查数据,构建生境地理空间数据库,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建立了大河口区淤涨型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框架,并给出了区划方法的一个基于离散数学的表述。在此基础上,利用eCognition面向对象的遥感影像处理技术和空间模糊评价模型,研究了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结果表明:① 核心区、缓冲区1、缓冲区2和过渡区4个功能区分别占东滩保护区总面积的18.0%、13.2%、18.4%、50.4%。在空间布局和生态学意义上,都比原有功能区划更为合理;② 遥感及其派生数据的介入,在宏观尺度和长时间尺度上拓展了人们对保护区生态环境的理解,不仅降低了传统数据采集工作的强度,也增强了区划结果的时效性和科学性;③ 现代GIS技术与传统数学方法的融合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保护区规划。区划结果可以为动态场景下的保护区规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具有多样性的湿地植物、较丰富的生物资源,是一处集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一体的超大型湿地自然保护区,在新疆北部生态环境保护中具有重大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多样性、代表性、稀有性.自然性、面积适宜性、稳定性、人类干扰性等七项指标对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进行评价,并就目前保护区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典型青藏高原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性评价为例,针对工布保护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构建了1套适合该区的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聚类分析及GIS技术,对保护区生态敏感性进行评价和功能分区研究.其研究表明:工布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性整体偏高,且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其中极敏感区和高度敏感区的面积占保护区总面积的65.6%,中度敏感区占26.8%,轻度敏感区占6.7%,不敏感区(米瑞乡)占0.9%;依据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结果划分的生态功能区与采用定性方法划分的原保护区功能区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本文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适用于类似高原地区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敏感性评价,评价结果可用于保护区的功能区划.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人类聚落扩张,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栖息地不同程度受到挤压,在物种恢复性增长的情况下,人兽冲突激烈、野生动物伤及人畜事件频发;保护与发展、人与地、人与野生动物的矛盾日渐尖锐。因此,研究保护区的土地利用冲突,对于调整保护区人口、产业、环境保护政策,协调人地关系至关重要。以羌塘国家自然保护区为例,分析过去40年人兽冲突原因,提出缓解冲突的建议:(1)控制人畜数量、推动人类聚落适度集中;(2)强化部门协调、兼顾土地的生产与生态功能;(3)建立青藏高原国家公园体系,探索野生动物观光等自然资源合理利用途径,促进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