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白地霉产漆酶条件优化及对偶氮染料的脱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印染废水中筛选出一株产漆酶的真菌,经鉴定为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对该白地霉M3产漆酶的条件和所得漆酶对偶氮染料的脱色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糖、氯化铵为白地霉M3产漆酶的最佳碳源和氮源,产漆酶优化培养基包含2g/L的葡萄糖、1.5 g/L的氯化铵、0.015 mmol/L的愈创木酚和0.05 mmol/L的硫酸铜.使用5 L机械搅拌式发酵罐和7 L气升式发酵罐在优化培养基条件下培养白地霉M3,最高漆酶酶活分别达到23.8和36.9μmoL/(s·L),气升式发酵罐更适合白地霉M3产漆酶.获取的粗漆酶液处理偶氮染料1.5 h后,脱色率达到90.2%;可见-紫外光谱扫描分析表明白地霉M3所产漆酶能降解偶氮染料.  相似文献   

2.
就白腐真菌漆酶对环境中几种常见的有毒污染物的降解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腐真菌漆酶能够很好地催化氧化芳胺类及其衍牛物,当控制苯胺浓度<800 mg/L、邻苯二胺浓度<150 mg/L时,白腐真菌漆酶对苯胺、邻苯二胺的降解率均可达90%、100%;白腐真菌漆酶对硝基苯类化合物的降解效果不明显,当控制其浓度<150mg/L,对硝基苯化合物的降解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3.
对硝基苯酚降解菌Pseudomonas sp.HY1的分离与活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驯化富集,从受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一株降解对硝基苯酚(p-nitrophenol,PNP)的细菌.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HY1.在有氧,pH7和30℃条件下,该菌能利用PNP为碳源和能源生长并将中等浓度(100mg/L)的PNP快速彻底的降解,高浓度(300mg/L)PNP条件下未检测到菌的生长和降解活性.该菌在15~40℃和pH值5~10的条件下具有降解PNP活性,其中碱性条件(pH8~10)和30℃时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4.
对白地霉M3发酵产漆酶进行了研究。在培养的第四天,漆酶的活力达到最高。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产漆酶培养基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糖、氯化铵为产漆酶最佳碳源和氮源,优化培养基成分为葡萄糖2g/L,硝酸铵1.5g/L,愈创木酚0.015mmol/L,硫酸铜0.06 mmol/L。5L机械搅拌发酵罐和7L气升发酵罐试验中,酶活力分别达到1428U/L、2216U/L,相比机械搅拌发酵罐气升发酵罐更适合白地霉M3产漆酶。粗酶液处理偶氮染料,反应1.5小时后,脱色率达到90.2%,脱色过程进行可见-紫外光谱扫描研究,表明粗酶能降解偶氮染料。  相似文献   

5.
杨曦亮  任梦瑶  刘倩  汪超  王强 《广西科学》2021,28(5):440-450
木霉(Trichoderma spp.)是一类自然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的真菌类群,属于半知菌门(Deuteromycotina)丝孢目(Moniliales)木霉属(Trichoderma sp.)。海洋中的木霉属真菌因其高盐、高压和缺氧的特殊环境,能够产生更多结构新颖、生物活性独特的次生代谢产物。木霉属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主要包括聚酮、肽类、萜类以及其他类型,这些化合物具有细胞毒、抗菌、酶抑制等多种生物活性。本文综述近十年来海洋来源木霉属真菌中分离的新次生代谢产物,并对这些新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6.
与高温发酵酸乳相比,嗜温乳酸菌与霉菌联合发酵酸乳有更丰富的风味物质,且嗜温发酵酸乳粘稠、细腻,香气浓郁、纯正,酸甜适口.采用编号为3-7和3-9的嗜温乳酸菌与1株产香白地霉联合发酵生产酸乳,通过混料试验设计,得到酸乳发酵剂的优化菌种体积配比(乳酸菌3-7∶乳酸菌3-9∶白地霉)为50∶5∶45时,其风味、质地和气味较佳.该酸乳具有很高的有效营养成分,其胞外多糖质量浓度高达643.2 mg/L,具有较高的生理功能.其中白地霉不仅能与乳酸菌互利共生产生真菌胞外多糖,而且其产生的香气成分还能有效地提高呈香型物质的种类和含量,改善酸乳的风味质量.  相似文献   

7.
四种纳米氧化物对小球藻的毒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旨在研究四种纳米氧化物(nZnO、nNiO、nSiO2、nFe2O3)对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的毒性效应.通过不同浓度纳米材料对小球藻的96 h急性毒性实验,考察了纳米氧化物对小球藻生长状况和藻细胞内叶绿素、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纳米材料促进藻细胞生长,叶绿素a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也相应增加;高浓度纳米材料对藻类均产生不同程度的生长抑制作用,该效应表现出一定的浓度依赖性,且nZnO、nNiO、nSiO2和nFe2O3开始表现抑制作用的浓度分别为≥0.5、1.0、10.0和100.0 mg/L.另外,nZnO的半数效应浓度(EC50)值为2.41 mg/L,毒性最强;nNiO次之,EC50值为51.03 mg/L,nSiO2和nFe2O3毒性较小,EC50值分别为198.80和271.76 mg/L.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重金属对多环芳烃降解过程中降解菌产酶及酶促降解过程的影响,本实验以菲和Cd(II)为代表物质,探究了多环芳烃降解菌Bacillus sp.P1降解菲的过程中,不同浓度Cd(II)对Bacillus sp.P1产生的蛋白浓度、组成及降解菲程中的关键开环酶邻苯二酚2,3-双加氧酶酶活以及其对菲酶促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d(II)对Bacillus sp.P1的产酶过程和酶促降解过程均有抑制作用:当Cd(II)浓度由0mg/L增加到150mg/L时,蛋白分子条带的表达量明显减少,胞外蛋白及胞内蛋白条带总浓度分别由8.37×106,1.54×107降至5.49×106,6.01×106(Gelpro软件分析值);且当体系中Cd(II)浓度由0mg/L增加到300mg/L时,胞外和胞内酶中的邻苯二酚2,3-双加氧酶酶活分别由266.96,886.30U/mg下降至38.93,290.26U/mg;且胞外酶和胞内酶对菲的酶促降解率分别由79.86%,87.96%下降至64.59%,74.83%.以上实验结果共同表明Cd(II)对降解菌Bacillus sp.P1的产酶过程及酶促降解过程的影响是其影响多环芳烃降解菌降解能力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9.
采用酸性溶胶法制备掺杂钇离子(Y3+)的二氧化钛(TiO2)柱撑膨润土, 并用其光催化降解甲基橙(MO). 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及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分析降解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和催化剂, 研究降解过程中化学需氧量(COD)、 总有机碳(TOC)、 电导率和pH值等参数的变化. 结果表明, 反应6 h后, 溶液基本无色, 降解率达99.6%; 反应过程中产生甲苯磺酸、 苯胺及对苯二酚等中间产物, 并随着反应的进行不断降解矿化; 反应结束后, 溶液pH值由5.0降至4.6, 电导率由82.60 μS/cm增大至141.50 μS/cm, 上清液COD值由80.20 mg/L降至12.20 mg/L, 悬浊液COD值由201.20 mg/L降至102.90 mg/L, 溶液的TOC值由3020 mg/L降至13.10 mg/L, 催化剂TOC值由76.80 mg/L降至43.10 mg/L; 反应过程按吸附-光催化协同机制进行.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温活化处理过的纳米氧化锌(ZnO)粉末为催化剂,研究了超声照射对酸性红B的降解.另外,还考查了超声照射时间,酸性红B初始浓度和纳米ZnO的添加量对酸性红B降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纳米ZnO作用下,酸性红B的超声降解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超声波照射降解.降解动力学符合一级反应.在超声波频率40 kHz,输出功率50W,催化剂用量1.0 g/L,pH为7.0,温度25℃,酸性红B水溶液初始浓度10 mg/L的条件下,照射120min左右时降解率即可达到86%以上.  相似文献   

11.
采用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Pb2 对河南华溪蟹心脏和肝胰腺细胞线粒体标志酶,即单胺氧化酶(MAO)、苹果酸脱氢酶(MDH)和细胞色素氧化酶(CCO)活性的影响.Pb2 处理浓度分别为0.5 mg/L、1 mg/L、5 mg/L、10 mg/L、50 mg/L,实验同时设对照组.分别在24 h、48 h、72 h、96 h进行MAO、MDH、CCO活性的测定.结果显示,随着Pb2 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MAO、MDH、CCO的活性基本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高浓度组(50 mg/L)表现为明显的抑制作用,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明显,同时线粒体酶活性的改变有一定的组织差异性,心脏比肝胰腺更敏感.结论:铅可以导致线粒体酶产生明显且不可逆转的损伤;线粒体酶可作为动物受逆境胁迫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2.
The acute toxicity of Sodium dodecylbenzene sulfonate (SDBS) to subcamersed macrophyte Hydrilla verticillata (L.f) Royle was studied. Chlorophyll contents and the activities of 3 antioxidant enzymes: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EC 1.15.1.1), catalase (CAT, EC 1.11.1.6), peroxidase (POD, EC 1.11.1.7) in the leaves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SDBS, The chlorophyll contents in leaves of experimental plants decreased gradually, while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culture solution increased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ed dose of SDBS. Under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SDBS (32 mg/L and 128 mg/L) treatment, SOD lost its activities completely after 24 h. The native PAGE analysis indicated the diversity of POD isoenzymes was obvious under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SDBS stress.  相似文献   

13.
新型杀虫剂对蚯蚓的生化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研究了吡虫啉与抑食肼对蚯蚓体内的蛋白含量、纤维素酶和SOD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吡虫啉在浓度低于0.2mg/L、抑食肼低于25mg/L浓度范围内对蚯蚓纤维酶活力有抑制作用。低浓度吡虫啉对蚯蚓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有抑制作用,高浓度吡啉和抑食肼则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低分子量壳聚糖对长江华溪蟹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浸浴法,研究了低分子量壳聚糖(LMWC)对长江华溪蟹(Sinopotamon yangtsekiense)免疫功能的影响.实验设置五个浓度(0.5、1.0、2.0、4.0和8.0 mg/L),分别在第10天、20天和30天取血清进行血细胞记数、溶菌酶(LSZ)、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和酚氧化酶(PO)活性的测定.结果显示,LMWC可提高华溪蟹LSZ、PO、SOD、AKP和ACP活性,其作用和效果具有浓度及时间效应,但是对血细胞密度无显著影响.LMWC在4 mg/L和8 mg/L浓度下作用30 d,可显著提高华溪蟹的免疫力,说明LMWC可作为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提高华溪蟹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5.
低浓度镱暴露对鲫鱼肝脏多种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选择重稀土元素镱(Yb)和幼体鲫鱼为材料,研究了稀土元素低浓度长期(40d)暴露对鲫鱼幼体(Carassius auratus)肝脏所产生的生理生化反应。在实验剂量范围内,镱对鲫鱼肝脏内过氧化氢酶(CAT)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谷丙转氨酶(GP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在低浓度时表现为诱导作用,高浓度时抑制,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表现为诱导。过氧化氢酶(CAT)对镱最为敏感,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水生生态系统中镱的生物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沉淀法制备纳米钛酸锌粉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以TiCl4和ZnCl2的混合液为原料液、以NaOH为沉淀剂,采用直接沉淀法,在不同沉淀剂的质量浓度(3,6,9mol/L)以及Zn2+与Ti4+的摩尔比为1∶1.2~2∶1的条件下,通过煅烧,得到粒径小于100nm的立方相钛酸锌粉体。研究结果表明:沉淀剂NaOH浓度为3mol/L,Zn2+与Ti4+的摩尔比为1∶1时,经600℃煅烧得到粒径约为40nm的纯立方相ZnTiO3粉体;Zn2+与Ti4+的摩尔比为2∶1时,经800℃煅烧得到粒径约90nm的Zn2TiO4粉体。粉体形貌为球形,粒度分布窄。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土壤生物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分别暴露于兽药添加剂喹乙醇、阿散酸和土霉素后,其体内纤维素酶活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力随剂量和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阿散酸在浓度高于1 000 mg/L、土霉素在浓度高于125 mg/L范围内对蚯蚓体内纤维素酶活力有抑制作用.高浓度的阿散酸(>500 mg/L)对SOD酶活力有促进作用,喹乙醇对蚯蚓体内SOD酶活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500 mg/L时就表现出极显著性差异(P<0.01),并随浓度升高而增强.实验表明采用赤子爱胜蚓体内的纤维素酶和SOD酶作为生物标志物来评价兽药添加剂对土壤环境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和危害,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硫化氢对罗氏沼虾4种组织中POD、PPO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罗氏沼虾暴露在0、0.05、0.1、0.15、0.2 mg/L硫化氢中12 h后显示,随着硫化氢浓度的增加,其肝脏、心脏、鳃、复眼4种组织中POD和PPO的酶活力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硫化氢对罗氏沼虾4种组织中POD和PPO酶活力的影响与浓度有关,其中对肝脏和鳃两种组织中POD、PPO酶活力的影响明显大于其他组织,这两种免疫相关酶的酶活力变化可以灵敏地反映虾类养殖水体中硫化氢的胁迫程度和毒性.  相似文献   

19.
全球近海底层水体低氧现象日趋频繁,严重影响到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掌握光棘球海胆Mesocentrotus nudus对低氧胁迫的耐受能力,通过室内生态模拟实验,分析3种规格的光棘球海胆,即大规格海胆平均体质量(91.41±3.31) g、中规格(60.79±3.42) g和小规格(4.15±0.18) g,在3个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浓度水平(0.5 mg/L、2.0 mg/L、3.0 mg/L)胁迫下的行为、存活、半致死时间(Median Lethal Time,LT50)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结果表明,在DO 0.5 mg/L和DO 2.0 mg/L低氧胁迫下,海胆行为表现异常,低氧初期海胆表现为管足活力下降、吸附力降低,移动能力变弱,同时伴随棘脱落,随着低氧暴露时间延长,海胆各项活动能力进一步减弱,直至死亡;在DO 3.0 mg/L胁迫下,中、大规格海胆无死亡现象。3种规格海胆死亡率随低氧暴露时间延长都有所增加,其中在DO 0.5 mg/L胁迫下,3种规格海胆的最终死亡率都达到100%,但在DO 2.0 mg/L胁迫下,随低氧胁迫时间的延长,3种规格海胆都对低氧胁迫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适应,很少死亡。3种规格海胆的LT50在DO 0.5 mg/L和DO 2.0 mg/L两种低氧胁迫水平下存在差异,DO 0.5 mg/L胁迫下,大规格海胆的LT50为70.50 h,中规格为34.64 h,小规格为34.02 h;DO 2.0 mg/L胁迫下,中规格海胆的LT50延长至120.88 h,小规格海胆延长至107.15 h。此外,中规格海胆在两种低氧胁迫水平下,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均发生了明显变化,说明低氧胁迫已影响到光棘球海胆的抗氧化系统。本研究初次掌握了光棘球海胆在不同环境低氧胁迫下的生存和低氧适应情况,可为低氧海域光棘球海胆种群维持以及海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