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葡萄糖苷酶(β-Glucosidase,EC 3.2.1.21)可以催化水解芳香基与糖基之间的糖苷键,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对天然活性产物的加工、增效.本研究从一株芽孢杆菌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了一种具有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胞外酶,命名为Fbg A.该酶以单体形式存在,分子量约为83 k Da,在p H7.0和40℃条件下酶活性最高,该酶在其最适反应条件下可持续工作近1个月的时间.酶学动力学分析表明,Fbg A可专一性水解芳基葡萄糖苷中的β(1,4)糖苷键,对大豆异黄酮的两种主要活性成分染料木苷(Genistin)和大豆苷(Daidzin)具有高亲和性,其米氏常数(Km值)分别为0.34和1.99 mol/L.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到,Fbg A(31 U/m L)可在3 h内,将大豆粉提取物中1.03 mmol/L的染料木苷和0.86 mmol/L的大豆苷完全水解为更易被人体吸收的苷元形式,对应的生产率分别为0.50和0.33 mmol/Lh.Fbg A较高的大豆异黄酮水解活性和良好的酶活力稳定性使其具有可应用于食品工业中的豆制品加工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从传统乳制品中筛选到2株高产α-半乳糖苷酶的菌株,经菌株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为发酵乳酸杆菌和长双歧杆菌,并命名为LB21和KLDS2.0509。同时研究了2株菌在豆乳中的酶活力、产酸性能、棉子糖降解能力和蛋白水解能力。菌株LB21和KLDS2.0509表现出不同的α-半乳糖苷酶活力,其最高酶活力分别为26.8U/mL和31.5U/mL,发酵终点pH分别为5.1和5.0,两者均能有效地降解棉子糖,蛋白水解能力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3.
一株耐高温α-淀粉酶生产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产酶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从四川成都及其周边地区的淀粉厂,米厂,面粉厂等样品采集地的土样和污水当中筛选到16株酶活较高的野生型α-淀粉酶生产菌,其中一株编号为C1的菌株酶活最高,液体发酵酶活达到20 U/mL.这株菌能在高温(50 ℃)下生长良好.在电子显微镜观察,有明显芽孢,生理生化常规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 subtilis),进一步的16S rDNA分子鉴定确定该菌属于枯草芽孢杆菌,命名为B. subtilis C1. 并对B. subtilis C1的产酶条件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4.
通过水解活性和转糖基活性筛选, 从实验室97株保存菌种中获得1株具有转糖基活性的β-半乳糖苷酶产生菌,克隆并序列分析了该菌株16SrDNA基因片断,GenBank收录号为DQ267829. 综合其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 将其鉴定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2-37-4-1. 确定了该菌株β-半乳糖苷酶产酶培养基的碳源为乳糖1%,氮源为蛋白胨0.5%和酵母膏0.5%,培养条件为37℃摇床培养18?h;碳源实验证明,该菌株β 半乳糖苷酶产生为乳糖诱导型.利用薄层层析技术研究了pH值、乳糖底物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该菌株β-半乳糖苷酶以乳糖为底物转糖基合成低聚半乳糖的影响, 确定最适反应条件为pH7.5、50mmol/L(磷酸缓冲液)配制的40%乳糖溶液, 55℃反应24h.转糖基反应产物高压液相色谱分析其组成为低聚半乳糖25.68%, 双糖(包括乳糖和转移二糖)33.02%, 葡萄糖26.37%和半乳糖14.92%.  相似文献   

5.
对天津盐碱地土壤样品中分离筛选的碱性果胶酶高产菌株进行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其生物学分类地位.以果胶为底物从土壤中筛选碱性果胶酶生产菌株,对复筛获得的菌株L520进行16SrDNA基因测序和分析,结合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完成L520的菌种鉴定;常规的生理生化反应鉴定进一步阐明该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菌株L520在LB培养基上培养10 h左右产中生芽孢,能利用葡萄糖、甘露醇、木糖为碳源进行生长,降解淀粉,水解酪蛋白但不水解酪氨酸;16SrDNA(NCBI登陆号FJ906822)结果显示该菌株与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等有99%的相似性,Biolog鉴定系统中菌株L520培养16~24 h与Bacillus subtis A相关数据为PROB 99%,SIM 0.853,DIST 2.06.该碱性果胶酶高产菌株分类学上属于芽孢杆菌属的枯草芽孢杆菌,命名为Bacillus subtilis L520,碱性果胶酶发酵活性达到45 U/mL.  相似文献   

6.
利用几丁质平板法和几丁质酶基因特异引物PCR两种方法,对本室保藏的995株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几丁质酶及其基因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所有被检测的菌株都可以在几丁质为唯一碳源的平板上生长.其中93.0%的菌株PCR检测阳性,54.1%的菌株可产生明显的水解圈.证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几丁质酶普遍存在.通过研究发现Bt几丁质酶活力高低与其血清型及杀虫晶体蛋白基因的类型无相关性.同时对286个菌株进行了抑小麦赤霉菌实验,筛选出19株抑真菌效果较好的苏云金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7.
地衣芽孢杆菌NK-27菌株可以产生胞外β-甘露聚糖酶和胞内β-甘露糖苷酶。β-甘露糖苷酶活力主要集中于细胞匀浆液中。以2.0%魔芋粉、1.0%(NH4)2SO4为碳、氮源地衣芽孢杆菌NK-27菌株经30℃振荡培养20-24h产生β-甘露糖苷酶酶活力最高。该酶于30-40℃、pH6.0时酶活力最高,在30-40℃、pH5.4-7.0酶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青藏高原土壤产淀粉酶菌株的分离、鉴定及产酶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青藏高原农田采集的13份土样中筛选到10株产淀粉酶活力较高菌株,其中菌株ZF-3产酶活性最高,该菌株采自定日县海拔4400 m左右处.通过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 RNA序列比对,鉴定该菌株为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对其粗酶液酶学性质研究表明,酶反应最适温度为60℃,最适作用p H值6.0,Ca2+、Ba2+、Zn2+、Mn2+、Fe2+等多种金属离子对酶活有明显的激活作用,Mg2+对酶活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兰州榆中县兴隆山纤维素酶产生菌的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兰州榆中县兴隆山次生林区采集潮湿的腐质土壤、枯枝落叶、腐烂的植物种子、果实和朽木等样,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培养基初筛,根据水解圈与菌落直径之比大小和水解圈清晰度分离筛选出较多的产纤维素酶菌株,其有真菌、放线菌和细菌等.进一步通过测纤维素酶活力复筛,最终筛选出滤纸酶活力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同时都较高的菌株10株,其中酶活最高的3株菌株分别是58-3A(FPA:497.78U,CMCase activity:1376.2U),42-2A和50-2B,它们的粗酶液崩解滤纸效果快速明显.经形态学鉴定菌株58-3A是青霉,菌株42-2A是木霉,菌株50-2B是根霉.  相似文献   

10.
纤维素酶产生菌——根霉的分离选育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6月在兰州榆中县兴隆山次生林区采集潮湿的腐质土壤、枯枝落叶、腐烂的植物种子、果实和朽木等样,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培养基初筛,根据水解圈与菌落直径之比大小和水解圈清晰度分离筛选出较多的产纤维素酶菌株,其中有真菌、放线菌和细菌等.进一步通过测纤维素酶活力复筛,最终筛选出滤纸酶活力FPA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同时都较高的菌株10株。经形态学鉴定10株均为霉菌,其中酶活最高的菌株分别是58-3A,42-2A和50-2B,它们的粗酶液崩解滤纸效果快速明显.58-3A的FPA酶活是497.78 U,CMC酶活是1376.2 U.10株之中菌株50-2B和菌株50-2C的菌落形态与其他菌株区别较大,经形态学鉴定菌株50-2B和50-2C都是根霉属.菌株50-2B的FPA酶活是218.88 U,CMC酶活是1571.4 U,菌株50-2C的FPA酶活是273.78U,CMC酶活是1084.62U.  相似文献   

11.
从湖南省长沙县养殖场牛胃秸秆发酵物中筛选获得了一株高产α-淀粉酶的菌株,命名为SCUEC8.通过对其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特性,结合16S rDNA序列对比分析,初步鉴定该菌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探讨了不同碳源、氮源、培养条件等因素对枯草芽孢杆菌SCUEC8菌株产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时间为16 h、pH为6.0、培养温度为37℃、碳源为20.0 g·L-1的麦芽糖、氮源为15.0 g·L-1的胰蛋白胨、金属离子为1.0 g·L-1的Mn2+时,枯草芽孢杆菌SCUEC8菌株生长量和α-淀粉酶的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以不同来源的β-葡萄糖苷酶水解刺梨槲皮素-3-O-芸香糖苷、槲皮素-3-O-鼠李糖苷和槲皮素-3-O-葡萄糖苷,探讨提高刺梨黄酮苷元释放能力的生物转化途径。以槲皮素含量与糖苷转化率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来源于嗜酸乳杆菌、木霉和杏仁的β-葡萄糖苷酶水解3种槲皮素糖苷的转化率及槲皮素含量进行动态监测,以酶解时间、酶解pH值、酶解温度和酶用量(酶与底物质量比)为单因素,考察各因素参数独立变化对指标的影响,再以Box-Behnken 方法研究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转化率的影响,优化工艺条件。杏仁β-葡萄糖苷酶水解3种糖苷转化所得槲皮素含量最高,对不同底物的转化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槲皮素-3-O-葡萄糖苷(74.10%)、槲皮素-3-O-芸香糖苷(64.30%)、槲皮素-3-O-鼠李糖苷(31.80%)。杏仁β-葡萄糖苷酶优化水解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28.90min,酶解pH值4.9,酶解温度52℃,酶用量0.08%。此条件下得到槲皮素-3-O-芸香糖苷转化率71.48%,槲皮素-3-O-鼠李糖苷转化率36.32%,槲皮素-3-O-葡萄糖苷转化率77.86%。  相似文献   

13.
一株土壤源高产植酸酶芽孢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河南省不同地点采集的45份土样,利用分离培养基对产植酸酶芽孢杆菌进行分离和纯化,采用钒钼酸铵法测定其酶活,结合菌落和显微形态、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鉴定其种属。鉴定结果表明:从分离的80余株菌中筛选获得一株有较大植酸酶酶活的菌株B.Ld2-C,植酸酶酶活为552 U/mL。经鉴定为纺锤形赖氨酸芽孢杆菌(B.sphaericus),能形成芽孢,而且该菌株能够耐受较强的酸、胆盐和高温,为研究其作为饲料添加剂菌种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寻找对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本研究以4株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为靶标菌,采用平板对峙法分别测定了18株分离自青稞白酒糟醅菌株的抑菌活性。运用生理生化特征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活性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1)筛选到活性菌株JZ1-4-10和JZ1-1-9,均对4株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有不同程度抑菌活性,且均对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青9A-2-6抑菌活性较高,抑制率分别为74. 12%和69. 22%。(2)经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菌株JZ1-4-10为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菌株JZ1-1-9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本试验研究表明菌株JZ1-4-10和JZ1-1-9对马铃薯干腐病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有望开发为马铃薯新型微生物抑菌剂。  相似文献   

15.
平板水解圈法从土壤中分离产淀粉酶菌株。通过碘比色法测定产淀粉酶分离菌株的酶活,筛选出一株产酶量较高的菌株,鉴定其种类,并对其产酶条件优化及酶学性质进行研究。通过革兰氏染色、生化鉴定和16SrDNA序列比对鉴定该菌的种类;从pH、温度、碳源、氮源等方面进行产酶条件优化。菌种经16S rDNA PCR序列分析比对,为枯草芽孢杆菌,因此将分离到的菌株命名为Bacillus subtislis-Y9;菌株最佳培养基配方为:淀粉6g,酵母膏13g,氯化钠5g,添加1.0%的吐温于1000mL蒸馏水中;最佳培养条件为:初始pH值为7.5;培养温度为37℃,培养时间36h。在上述培养基和优化培养条件下菌株发酵液的α-淀粉酶酶活达到7.1U/mL,约为出发菌种的5.5倍。酶学研究显示,α-淀粉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0~60℃,反应体系pH值为6.6,并需添加0.5%CaCl2。  相似文献   

16.
《河南科学》2016,(5):683-686
为提高酱香型白酒风味,以高温大曲为原料,采用高温培养法和麸皮固体培养基固态发酵筛选出20株芽孢杆菌.通过对各菌株产香实验筛选出2株产酱香的芽孢杆菌(GX07和GX08),并结合菌株生理生化和16S rDNA基因序列对两株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GX07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GX08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相似文献   

17.
茅台酒曲中产淀粉酶细菌分离及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茅台酒曲中分离出产α淀粉酶优良菌株,经鉴定为芽孢杆菌属。在这些菌株中,所产α-淀粉酶以中温型为主,最适宜温度在50~60℃之间,也分离到一株最适宜温度为80℃高温型酶的菌株。同时研究了发酵培养基中碳氮源比对一株芽孢杆菌酶活力的影响及酶活力与培养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碳氮比为9∶4 5时酶活力较高,酶活力在生长周期稳定期后期到死亡期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8.
选用含量40%的大豆异黄酮(结合型占86.33%)和黑曲霉产β-葡萄糖苷酶为研究对象,以水解时间和水解温度为试验因素,以酶解产物游离型苷元含量为判断标准,采用双因素重复试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水解时间对游离型苷元含量的影响不显著,而水解温度以及水解温度与水解时间的交互作用对游离型苷元含量的影响极其显著;进一步分析比较各处理平均数间的差异显著性,选出了水解时间和水解温度对游离型苷元含量影响的最优处理。  相似文献   

19.
对罗汉果内生菌及其种植区土壤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筛选淀粉酶产生菌,并研究其发酵条件,结果得到15株内生菌和8株微生物,从中筛选到2株产淀粉酶高的菌株2-1(土壤)和R-4(根部内生菌)。经初步鉴定,菌株2-1为球菌,菌株R-4为芽孢杆菌,均为革兰氏阳性菌。研究显示,菌株2-1产酶条件为1.0%氯化铵、0.5%酵母粉、1.0%可溶性淀粉、0.4%氯化钠,发酵温度为40℃,发酵3d,其产酶量为127.65U/mL;R-4菌株产酶条件为0.5%酵母粉、1.0%氯化铵、0.05%氯化钠、2.0%可溶性淀粉,发酵温度为40℃,发酵3d,其产酶量为197.21U/mL。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前期获得的1株具有较高漆酶活性的细菌菌株LC01进行鉴定及相关酶学性质研究,以开发具有较好工业应用特性的细菌漆酶。【方法】通过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实验,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测定其芽孢漆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催化性质及染料降解能力。【结果】经鉴定菌株LC01为短小芽孢杆菌,该菌株的芽孢漆酶氧化底物2,2'-连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丁香醛连氮和2,6-二甲氧基苯酚的最适pH分别为3.0、6.6和8.6,以丁香醛连氮为底物的最适催化温度为80 ℃,在pH 9.0放置10 d或50 ℃处理10 h后均有较高活性。在pH 9.0时,芽孢漆酶-介体系统能有效脱色不同结构的染料。对染料活性黑5和靛红反应1 h后脱色率达90%以上,对RB亮蓝的脱色6 h后也达到了90%。【结论】短小芽孢杆菌LC01的芽孢漆酶能有效脱色染料且在碱性和高温条件下具有良好稳定性,表明其在多种工业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