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电合成对甲氧基苯甲醛槽型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Ce4 + /Ce3+ 做氧化媒质间接电合成对甲氧基苯甲醛的槽型结构 .结果表明 ,隔膜电解槽与无隔膜电解槽相比 ,电解收率和电流效率较高 ;在无隔膜电解槽内 ,槽压低 0 .85V ,通过调节阴阳极面积比 ,减少在阳极区Ce3+ 电解氧化生成的Ce4 + 在阴极区被还原为Ce3+ ,电耗比隔膜电解槽减少 70 .6kW·h/t,生产对甲氧基苯甲醛电耗减少 5 90kW·h/t  相似文献   

2.
采用间接电合成法,以Ce4 /Ce3 为媒质合成了邻溴苯甲醛.在隔膜电解槽中Ce3 电氧化的最佳条件是c(Ce3 )=0.6mol/L,c(H2SO4)=0.5mol/L,电流密度200A/m2,电量1.0F/mol,Ce4 的电解收率90.9%;槽外合成邻溴苯甲醛的最佳条件是n(Ce4 )∶n(邻溴甲苯)=4∶2,c(H2SO4)=0.5mol/L,反应温度80℃,邻溴苯甲醛反应收率82.3%.  相似文献   

3.
在酸性介质中用氧化还原滴定法研究了铈(Ⅳ)离子在铬(Ⅲ)离子催化作用下,于30~45 ℃区间氧化甲酸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对铈(Ⅳ)和甲酸均为一级,准一级速率常数kobs随催化荆[Cr(Ⅲ)]增加而增大.亦随[H+]增加而增大,而随[HSO4-]增加而减小.在氮气保护下,反应能引发丙烯腈聚合,说明在反应中有自由基产生.提出了催化剂、底物和氧化荆间生成双核配合物的反应机理.通过kobs与HSO-4;的依赖关系.并结合Ce(Ⅳ)在溶液中的平衡,认为本反应的动力学活性物种是Ce(SO4)2,还计算出一些速率常数及相应的活化参数.  相似文献   

4.
针对湿法同时脱硫脱硝工艺 ,提出通过构造一个液相反应过程 ,将 NOx 和 SO2 溶解在溶液中生成的 NO2 -2 和 SO2 -3 经过一系列连续的液相离子反应生成有利用价值的 NH+4 ,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在 35°C~ 74°C,离子强度为 0 .5 5 mol/L时对羟胺二磺酸钾磺化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 ,得出反应的动力学方程为 :- dcHIDSdt =kc HON( SO3) 2 -2 · c HSO-3,其中 k=5 .5 0 9× 1 0 8· e-6.154× 10 4 / RT;在5 0°C、离子强度为 0 .31 mol/L~ 0 .65 mol/L时 ,研究了该反应的盐效应 ,结果表明该反应呈负盐效应 ,离子强度为零时 ,有最大的速率常数 k0 =0 .0 2 4 7L /( mol· min)  相似文献   

5.
以浓硝酸与纯Cu片反应产生的NO为媒介探究浓、稀硝酸的氧化性,并探讨使浓硝酸与纯Cu片反应溶液颜色呈绿色的原因.实验结果表明:浓硝酸可以把NO氧化为NO2,具有强氧化性,而稀硝酸不能把NO氧化为NO2,其氧化性弱于浓硝酸;浓硝酸与纯Cu片反应溶液颜色呈绿色是由于溶解了NO2气体,可以通过加热或通入氮气等将NO2气体赶走使溶液由绿色变为蓝色.  相似文献   

6.
用三仲辛胺(下称R3N)为萃取剂,以正庚烷为稀释剂萃取铼的热力学研究.在NH4ReO4 H2O4 R3N n-C7H16 H2O体系中,在温度278.15-303.15K和离子强度0.1-2.0mol.kg^-1范围内,以Na2SO4为支持电解质,测定了萃取平衡水相中ReO4^-浓度和pH值.计算了萃取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0,同时计算了萃取反应的其他热力学量。  相似文献   

7.
以萃取剂二—(2—乙基己基)二硫代磷酸(HR),稀释剂正辛烷,研究萃取铊(Ⅰ)的热力学.在HR+Tl2SO4 +n C8H18 +Na2SO4 +H2O体系中,在温度 278. 15 ~298. 15K和离子强度 0. 1 ~2. 0mol·kg-1范围内,以Na2SO4 为支持电解质,在H2SO4 体系中测定了萃取平衡水相中Tl+浓度和pH值.应用直线外推法在计算机上通过EXCEL计算了萃取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0,并得到经验公式lgK0 =62.7-7.73×103 /T-0.118×10-2T,同时计算了萃取反应的其他热力学量,指出焓和熵是该萃取过程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8.
在硅酸钠-氢氧化钠电解液中以Na5P3O10作为稳定剂,通过改变Ce(NO3)3/Ce2(SO4)3的含量对Ti6Al4V合金进行微弧氧化,用XRD、SEM、EDS对试样表面所获得的氧化膜进行表征,并研究电解液中不同Ce(NO3)3/Ce2(SO4)3含量对氧化膜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电解液中Ce3+的加入量增加到0.3 g/L,氧化膜表面的致密性减小,在此基础上加入0.5 g/L的Na5P3O10时,氧化膜致密性增加.EDS分析结果显示,膜层含有Ti、Na、Al、Si、P、O及Ce等元素;XRD分析结果表明,氧化膜的相组成为Ti、锐钛矿以及金红石.  相似文献   

9.
以含H2SO4、As、Sb、Bi的酸性溶液为研究体系,采用化学分析及电化学测试研究了电解液中砷的氧化还原规律及价态转化途径。试验结果表明:溶解在铜电解液中的空气在一定温度下将As3+氧化,而且Sb可显著促进As3+的氧化。通过向电解液中通入适量的SO2可实现电解液中砷的价态调控,促进砷锑铋的共沉淀反应。采用SO2还原电解液中的As5+,使砷物质的量比(n(As3+)/n(As5+))维持在1∶1附近,Sb、Bi在一定条件下脱除率分别高达60.0%和46.0%。电化学测试表明:加入As3+后,阴极过程在-0.1~-0.2 V出现还原峰,随着As3+加入量增大,峰电位负移。加入As5+后,阳极和阴极过程分别在-0.01 V和-0.18 V附近出现氧化峰和还原峰,随着As5+浓度的增加,氧化峰电流逐渐增大;还原峰电位负移,峰电流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10.
采用离子膜电解槽电解NaCl溶液,研究制备阳极酸性氧化溶液及其对模拟烟气中NO的脱除效果。分别研究了电流密度、电解时间、Na Cl浓度等因素对阳极酸性氧化溶液理化性能(TOS浓度、pH)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电流密度、电解时间、NaCl浓度的增加,阳极酸性氧化溶液中TOS浓度近乎呈线性增加。但随着电解时间增加,pH却迅速降低,并趋于稳定(1.5~2)。随着阳极酸性氧化溶液中TOS浓度的增加,NO脱除率明显提高;当TOS浓度为700 mg·L~(-1)时,NO脱除率达到50.4%。随着阳极氧化溶液初始pH的降低,NO脱除率明显增加,当pH为6时,NO脱除率为38%。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以醇水混合液为底液,分别以盐(NaCl,Na_2SO_4),碱(NaOH,KOH)和酸(H_2SO_4,HClO_4)为支持电解质时,对硝基甲苯在Cu,Ag,Pt,Pb电极上电化学还原的循环伏安行为,从而选择出以Cu电极,H_2SO_4为支持电解质作为较理想的体系.对于该体系,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浓度、扫描速度、搅拌强度与峰电流、峰电势的关系.结果表明,对硝基甲苯电化学还原的峰电势大约在(-0.5V,vs.SCE)处,且其还原与扩散有关;采用恒电压稳态极化法,测出稳态极化曲线,得到电势与ln((Id-I)/I)(I:电流,I_d:极限电流)成线性关系.从而确认该体系中对硝基甲苯电化学还原的电极过程为动力学和扩散混合控制过程;初步确认Ti~(4+)/Ti~(3+)电对对于对硝基甲苯在该体系中电化学还原具有一定的催化活性.探讨了在硝基苯的苯环上的不同位置接入不同的自由基后,对于硝基的电化学还原的影响,表明在苯环上接入吸电子基后,有利于它的电化学还原,而接入供电性基因后则不利于它的电化学还原,特别是在硝基的邻位和对位上接入时,这种效应特别明显.讨论了p~H值对于对硝基甲苯电化学还原的影响,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当p~H值较低时,有利于它的电化学还原.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在pH9.4的硼砂介质中,Mn(Ⅱ)-OP-5-Br-PADAP红色络合物形成的适宜条件和络合物的稳定性等.锰含量在(0~1)mg/L范围内服从Beer定律.其回归方程为:A=0.05992C+3.4×10-2,(r=0.9986).摩尔吸光系数ε=1.06×105.测定6次相对偏差小于3.0%.加标回收率在96%~98%.该法用于茶叶中锰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3种四价铈化合物和3种三价铈化合物催化乙酸和乙醇合成乙酸乙酯反应的性能,发现阴离子配体对铈化合物催化活性有很大影响。催化活性顺序为:CeCl3>Ce(NO3)3>(NH4)2Ce(NO3)6>Ce(SO4)2。Ce(acac)4和Ce(acac)3则完全没有催化活性。研究了LnCl3中稀土元素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催化活性顺序为:Yb>Sm>Ce>La。YbCl3作催化剂活性较高,催化剂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实验过程无毒、无污染,是理想的绿色催化剂。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中利用K+.Na+//NO-3.SO2-4--H2O30℃水盐体系相图,对硝酸钾与芒硝两段转制取硫酸钾的工艺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确定了最佳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复合载体TiO2-Al2O3,并采用SO42-进行改性,然后负载上铜,制成Cu/SO42-/TiO2-Al2O3催化剂.借助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该催化剂性能与结构的关系.催化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Cu/SO42-/TiO2-Al2O3对于富氧条件下丙烯选择性还原NO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水热稳定性,在275℃能使NO转化率高达83%.添加Ti不影响-γAl2O3的晶相结构,添加SO42-能与钛形成具有超强酸的结构,从而能够有效促使Cu/SO42-/TiO2-Al2O3催化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17.
盐度和营养限制对盐生隐杆藻生长和胞外多糖产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盐生隐杆藻在整个生长期内都不断地释放胞外多糖,而且进入静止期后释放量增大,盐生隐杆藻胞外多糖的不断释放,使培养液相对粘度不断增加.0.75mol/L NaCl盐度是盐生隐杆藻生长和释放胞外多糖的最适盐度,更高或更低的盐度不利于生长和胞外多糖的释放,营养限制对盐生隐杆藻生长的影响从大到小为:NO^-3〉Mg^2+〉K^+〉Ca^2+〉SO^2-4〉PO^3-4。从每个藻细胞外多糖的产率看,Mg^2+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电聚合方法在玻碳电极上制备了Keggin型磷钨酸-多壁碳纳米管-聚吡咯(PW12-MWCNT-PPy)复合物膜修饰电极,并探讨了该电极对NO2-的电催化还原和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该电极对NO2-响应速度快,检测灵敏度高。NO2-在2.1μmol.L-1~1.3 mmol.L-1浓度范围内,与修饰电极上的稳态安培响应电流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62μmol.L-1(S/N=3).该修饰电极用于腌菜中亚硝酸根离子的测定,回收率在95%~99%之间。  相似文献   

19.
将N2、O2、NO、SO2气体按一定比例混合成模拟工业烟气,将混合气体与0,同时通入反应器中。实验中,考察03/NO物质的量之比、温度以及不同的吸收液对脱硫脱硝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液相中O3对NO能有效氧化,然而S02的存在对NO的去除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当O3/NO=1时,NO的去除率达到93.12%;Na2CO3溶液替代蒸馏水作为吸收液时,有利于NO和S02的去除;当温度在20~60℃范围内,NO和s02的去除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但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