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了Mn基铁氧体的阻温特性,讨论了过铁含量、Ti~(4+)离子及工艺对Mn基铁氧体电阻率ρ和材料参数B的影响.通过改变铁离子氧化状态、掺杂及淬火工艺、改变Mn基铁氧体的整体电阻率ρ和材料参数B.  相似文献   

2.
掺杂元素物态对PTC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Y-Sb,Li-Mn,Si-Al等元素以固相或液相掺杂对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材料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Li-Mn液相掺杂可以提高材料PTC效应及耐压值;Si-Al液相掺杂可降低材料室温电阻率,提高材料耐压值,Y-Sb液相掺杂可以降低材料室温电阻率,但PTC效应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3.
研究用Al3+替代Fe3+,对Mg-Mn尖晶石微波铁氧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Al3+替代量增加,铁氧体的4πMs下降,电阻率增加,介电损耗和磁损耗下降。当x=0.4时,4πMs在600~650KA/m,介电损耗和磁损耗都较小,适合于S波段器件的使用要求。用化学共沉法制备粉料,并用普通氧化物工艺制备Mg-Mn铁氧体,研究了烧结温度和气氛对铁氧体性能的影响。当x=0.4时,可制得如下性能的铁氧体:4πMs:600-650KA/m;Tc:250℃;ρ:4.5×108Ω·cm;tgδe:1.1×10-2(f=26MHZ);tgδM:1×10-2(f=9MHZ);ε:11.0;D:4.68×103kg/m3.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激光表面淬火的机理及50Mn材料CO2激光表面淬火的试验过程,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淬火过程中对激光功率密度,扫描速度等参数选择的一般原则,最后介绍了50Mn钢零件批量淬火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Mn—Zn铁氧体聚苯胺复合旋波介质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备了以Mn-Zn铁氧体与苯胺聚合的Mn-Zn铁氧体聚苯胺复合物为基底的旋波介质材料,利用开槽波导测量线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改变旋波介质的基底能够作为调节手性介质电磁性能的一种方法。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定性的分析,并与理论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30CrMnSiA钢在淬火,淬火加低温回火状态下的组织与性能进行了较系统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30CrMnSiA钢在淬火及淬火加低温回火状态下的显微组织为析以条马氏体,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其应用价值远远超过常规热处理规定的淬火加高温回火状态。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30CrMnSiA钢在淬火、淬火加低温回火状态下的组织与性能进行了较系统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30CrMnSiA钢在淬火及淬火加低温回火状态下的显微组织为板条马氏体,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其应用价值远远超过常规热处理规定的淬火加高温回火状态。  相似文献   

8.
Bi(Ph,M)SrCaCuO体系的掺杂效应卢亚锋,辛绵荣,罗长勋(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系,西安n0062;第一作者,男,30岁,助教)元素掺杂是探索高温超导电性机理和材料物理研究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在Pb部分替换Bi的基础上,分别用Sb,Sn,In作...  相似文献   

9.
低电阻率高性能BaTiO3基PTCR陶瓷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制低电阻率高性能BaTiO3基PTCR陶瓷材料.方法采用"溶胶-凝胶一步法"新技术和改进的烧结工艺.结果获得了室温电阻率ρ为6.76Ω·cm,电阻率突变ρmax/ρmin为105,温度系数α30为11.63,耐电压Vb为104.8V·mm-1,居里温度TC为100℃的PTCR陶瓷材料.结论液相添加剂ST掺杂中,各掺杂量的不同对PTCR陶瓷的电性能有不同程度影响.室温电阻率ρ随Si含量或Ti/Ba含量的增加呈U形变化;温度系数α30随Si含量增加单调递减,而随Ti/Ba含量的增加呈倒U形变化.  相似文献   

10.
通过共沉淀工艺合成了陶瓷化合物Nd0.67Ba0.33MnO3。与传统的陶瓷烧结法相比,成相温度降低了400℃。经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所得化合物为立方钙钛矿结构,共晶胞参数α=3.8838A。样品的四极法电阻率测试结果表明;在该样品中的电阻率-温度曲线中存在两个电阻转变峰,并提出了一个假设模型用于解释该奇特异电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直流辉光等离子体辅助反应蒸发法在玻璃基片上沉积了锡掺杂的氧化铟锡(ITO)透明导电膜。在沉积过程中保持了辉光放电电流、氧分压、氧流量、蒸发速率等工艺参数不变,而基片温度由室温变化到达300℃。用四探针法测量了膜的方阻和用直流法测量了膜的霍尔系数,计算出膜的电阻率ρ、霍尔迁移率μ、载流子浓度n,从而研究了基片温度对膜的导电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亚临界淬火工艺对20MnK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对Mnk钢采用亚临地火工艺代替调质处理的可能性,试验结果表明:20MnK钢经760 ̄810℃加热亚温淬火其力学性能指标基本接近调质态。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Bi2O3气相扩散及其热扩散工艺条件对半导化SrTiO3基陶瓷的介电性能(ε)、介电损耗(D)、非线性系数(α)及电阻率(ρ)的影响,用SEM和EPA对微观结构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显示Bi2O3主要集中在晶界附近.用SrTiO3气相扩散法成功地获得了εapp>50000,D<0.01,α>6.0,ρ>5×1010Ω·cm的SrTiO3基多功能陶瓷.  相似文献   

14.
以堇青石为第一载体,涂覆氧化铝及掺杂稀土离子的氧化铝作为第二载体,La0.8Sr0.2MnO3为活性组分,二甲苯完全氧化为探针反应,用BET,XRD等技术研究了复合载体及其制成的燃烧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共沉淀工艺合成了陶瓷化合物Nd0.67Ba0.33MnO3(NBM).与传统的陶瓷烧结法相比,成相温度降低了400℃。经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所得化合物为立方钙钛矿结构,其晶胞参数a=3.8838.样品的四极法电阻率测试结果表明:在该样品中的电阻率-温度曲线中存在两个电阻转变峰,并提出了一个假设模型用于解释该奇特异电性.  相似文献   

16.
测量并对比了掺Mn刚玉晶体在中子辐照及退火处理前后的电子顺磁共振(EPR)谱,结合紫外-可见光吸收谱的结果,发现Mn2+和Mn4+的浓度降低,而Mn3+浓度增加,虽然Mn离子的掺杂浓度并无改变,但其价态由于中子辐照而引起了改变.实验结果还表明,中子辐照可在晶体内形成Mn2+与F-心的复合体,但退火后则有一部分转化为Mn2+与F心的复合体.  相似文献   

17.
测量并对比了掺Mn刚玉晶体在中子辐照及退火处理前后的电子顺磁共振(EPR)谱。结合紫外-可见光吸收谱的结果,发现Mn^2+,和Mn^4+的浓度降低,而Mn^3+浓度增加,虽然Mn离子的掺杂浓度并无改变,但其价态由于中子辐照而引起了改变,实验结果还表明,中子辐照可晶体内形成Mn^2+与F^-心的复合体,但退火后则有一部分转化为Mn^2+与F心的复合体。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Mn-Co二元B位复合钙钛石型氧化物LaMnyCo1-yO3对CO氧化的催化能及其与催化剂的固体物理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从活化能和指前因子互补的观点讨论了影响催化活性的主要因素。Mn,Co离子之间的氧化还原性质的不同会影响催化剂的结构、过渡金属离子的状态和氧的吸附性能,进而影响CO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在富站区,催化活性主要取决于金属钻离子的状态,富锰区主要与锰离子和催化剂的缺陷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9.
磁电多铁性材料兼具电极化及磁性,可用于构建新型传感器和高密度存储器件.但对于单相多铁性材料,大多工作温度低且所需磁场强度较高,无法满足实用化需求.近来发现六角铁氧体可明显提高这两方面特性,但还需提高其工作温度及电阻率.我们采用Co-Ti元素对M-型钡六角铁氧体进行大剂量共掺杂,制备一系列的铁氧体陶瓷BaFe12-2xCoxTixO19 (x=0~4).同时利用物理性能综合测试仪(PPMS)及其他检测仪器搭建了一套磁电测试系统,并结合LabVIEW软件进行编程,对样品的磁性、电性、磁介电和磁电耦合特性进行系统表征.结果表明,Co-Ti共掺杂可显著改变M型钡六角铁氧体的矫顽场及饱和磁化强度.同时,这种掺杂可使漏电流降低到3个量级(掺杂量x=2).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掺杂量为x=2的样品中观测到室温下的磁介电效应,同时在100K以下观测到明显的磁致铁电极化,且其电极化方向可以被磁场反转.该结果在探索新型多铁六角铁氧体及推进其应用化进程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用Ba(OH)2除去工业铝酸钠溶液中的硫,将产生大量、废渣(其主要成份为BaSO4,BaCO3),和消耗大量Ba(OH)2。本文提出了利用除疏废渣并补充重晶石(BaSO4)作为原料,用软锰矿(MnO2)作氧化剂,制取价廉的Ba(OH)2的工艺方案,并对MnO2氧化工艺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αmxτ)[L9(3)2]正交试验,得到了分子比(αm),反应时间(τ)与氢氧化钡产出率(ηBH),钡的利用率(ηBT)关系的回归方程,找到了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