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基于遥感和GIS的青岛市土壤侵蚀遥感监测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土壤侵蚀分布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其时空变化规律对于科学地进行土壤侵蚀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应用遥感和GIS技术,监测青岛市土壤侵蚀现状和动态变化情况,1995~2000年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430.55km^2,并作出了青岛市1995年和2000年两期的土壤侵蚀强度类型动态变化转换矩阵,此成果可为土壤侵蚀防治、政府公告和生态环境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土壤侵蚀的时空分布特征,在土地类型的基础上进行了土壤侵蚀强度分级。  相似文献   

3.
山西是我国自然灾害的重灾区之一.本文对山西省十二种主要灾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指出其形成原因和时空特征.分析了本省自然灾害的特点与演变趋向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针对山西实际憎况,提出了防灾减灾的战略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植被地貌演化与土壤侵蚀的复杂响应研究现状及趋势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植被是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基本要素,且对土壤侵蚀与地貌演化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植被分布现状,可以采用以空间代时间的研究方法对不同地貌特征、弃耕地的植被类型与群落特征进行调查。并运用人工降雨、径流场观测设施与野外观测资料与航片、地形图分析相结合,地貌演化与土壤侵蚀理论相交叉的研究方法,探讨植被自然演替规律、坡沟地貌演化与土壤侵蚀.坡沟地貌形态、水流特征对沟缘线地貌侵蚀演化的交互作用影响,揭示植被演替规律、坡沟地貌形态演化速率与土壤侵蚀的复杂影响机制。对于不断深化植被建设、地貌发育与土壤侵蚀理论的研究,为探索黄土高原植被建设、水土保持治理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黄土高原是引人注目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它的历史地貌与土壤侵蚀演变研究是其历史时期生态环境变迁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性课题.回顾了黄土高原历史地貌与土壤侵蚀演变研究的过程,总结了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指出了研究存在的不足和今后深化的方向.经过数十年的积累,黄土高原历史地貌与土壤侵蚀演变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较深入地研究了历史时期黄土塬区地貌演变的特征和规律,揭示了历史时期渭河河谷地貌的演变,研究了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河道变迁,提出了黄土高原的侵蚀期,得出了历史时期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历史、侵蚀速率.今后的研究应应用现代研究手段,以长时段、短周期、高分辨的研究为研究深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基于景观格局分析的土壤侵蚀时空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RUSLE模型分别对研究区1998年和2008年的土壤侵蚀状况进行模拟并评价;在此基础之上,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对研究区10年间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研究区土壤侵蚀以微度侵蚀和中度侵蚀为主,其中海拔在250m以上的地区、坡度为8 o ~15 o的地区是土壤侵蚀风险高的主要地带。研究区上游土壤侵蚀情况明显要高于中游和下游。(2)研究区侵蚀面积明显减少,侵蚀量降低,其中剧烈侵蚀变化率最大,达到了46.36%。(3)研究不同时间小流域的农业景观格局与土壤侵蚀的关系表明, 2008土壤侵蚀与所对应的景观指数进行单因子相关性都高于1998年,说明人为干预是研究区土壤侵蚀减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采用驱动嵌入参数间断渐变的控制方法,有效实施混沌系统时空行为的追踪控制研究。数值研究结果表明,驱动信号强度的调谐诱发混沌系统运动行为的序列演变特征。获得了受控时空混沌的各类数值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8.
新疆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厘清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时空演变特征,是地区谋求自身发展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平衡的首要前提. 本文利用历史和监测资料,结合遥感解译提取的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数据,从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3个方面选代表性指标,采用 Mann-Kendall检验、滑动T检验等多种统计学方法,分析1960—2018年新疆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要素时空演变特征. 结果表明,受人类活动影响,新疆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时空演变具有一定一致性趋势. 根据各子系统要素长序列演变特征,可进一步研究新疆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演变的互馈机制,为新疆长期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我国亚热带喀斯特生态环境演变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石漠化作为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的终极状态,正逐渐演变成继北方沙漠化和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土地退化问题,石漠化相关问题研究当前已被提到国家目标的高度.文中根据喀斯特生态环境演变的几个研究中心及研究焦点问题,将其归纳为三大学派:环境地质学派、地表过程学派和人地关系学派.对从事各学派研究的主要代表学者及科研群体、关注热点、学术论点和已有的工作成果做了介绍,并对各学派最新的研究动向进行了展望.最后,对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演变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讨论,提出喀斯特生态环境演变诸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RS技术的海岸带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海岸带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海岸带环境管理的必要性.从实施海岸带科学管理、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提出了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支持下的我国海岸带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框架,并初步设计了系统技术路线和结构功能方案,设计的系统结构由数据库子系统、影像处理子系统、模型库子系统、数据输出子系统四部分构成,并且具有信息查询、时空分析和管理决策支持等几个方面的应用功能。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急管理能力评价贯穿于应急管理的全过程,是应急管理者做出正确决策的重要依据.本文对国内外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的相关概念、评价的意义、发展历史、方案方法的理论与应用现状进行了系统综述,并通过比较指出了我国在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水土流失土壤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中国水土流失土壤因子测试和评价模型研究成果为基础,从影响土壤指标发生时空分异的主导因素、土壤指标随土类的变化、土壤指标的空间分异规律、土壤指标对区域水蚀过程和形态的协同影响等角度对中国水土流失土壤因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总结, 本研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影响全国范围内水蚀过程中土壤指标发生时空分异的主导因素是容重、粉/粘、有机质含量;土壤指标值随土类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土壤指标值有较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在地形等因子不变条件下,四个土壤指标的协同作用决定了区域水蚀过程、形态和危害,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水土流失土壤因子的宏观趋势性研究是可行的,但尚待完善。  相似文献   

13.
土壤侵蚀137Cs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同位素1 37Cs示踪技术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的优点 ,它已广泛应用于土壤侵蚀的研究中 .本文先简单概述了现代土壤侵蚀速率的研究方法 ,然后着重综述了1 37Cs法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主要集中在1 37Cs的空间分布、土壤侵蚀速率计算模型、土壤侵蚀量估算模型等方面 ) ,最后提出未来1 37Cs法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空间抽样方法和插值方法对土壤侵蚀预测精度的影响,为县域土壤侵蚀快速评价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沂蒙山区蒙阴县为研究区,GF-1号和GF-6号卫星影像、1∶1万地形图等数据为基础数据源,基于空间自相关理论,采用不同的空间抽样方法和空间插值方法,对研究区土壤侵蚀状况进行快速抽样预测研究。【结果】①根据全局Moran’s I指数、Z score和平均图斑类型,选取400 m×400 m方格为抽样单元最优尺寸。②与空间随机抽样、空间系统抽样方法相比,空间分层抽样样本容量最少(150个,其他样本容量最均超过250个),抽样精度最高(96.69%),抽样效率最高。③空间分层抽样下,普通克里金法和协同克里金法的计算结果与栅格计算法差异较小,相对差异分别为8.25%和9.85%(另两种方法的相对误差大于25%),但在空间分布上,受坡度影响的协同克里金法土壤侵蚀强度分布更为详细。【结论】综合考虑抽样调查的精度和工作量,在沂蒙山区县域尺度开展土壤侵蚀调查工作时,可采用空间分层抽样和协同克里金法或普通克里金法的方法进行土壤侵蚀快速预测,从而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5.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能力 ,使其在众多领域和部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在概述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的基础上 ,对其在国内外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回顾 .在概述1 37Cs示踪技术研究土壤侵蚀的同时 ,展望其与地理信息系统结合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及前景  相似文献   

16.
曲晶 《科技信息》2010,(29):I0206-I0207
概述了我国图书馆危机管理研究的现状,理清了我国图书馆危机管理研究的整个发展脉络,指出其存在的有关问题,探讨了图书馆危机管理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十八反”的历史沿革及研究现状、提出下一步开展“十八反”研究的建议, 回顾了“相反”理论的提出、“十八反”歌诀的出现、目前药典对“十八反”的相关规定。从文献记载、临床报道、实验研究3个方面论述了关于“十八反”的宜忌争论。分析整理文献、总结“十八反”在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方面的进展, 可以看出临床方面的研究多是从文献的角度, 进行回顾性总结, 从中挖掘整理“十八反”反药组合的临床安全性评价和配伍应用规律。而关于“十八反”的实验研究则主要从化学物质基础、药理学、毒理学等方面开展。  相似文献   

18.
流域产沙模型是研究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主要方法,是解决流域生态和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对产沙模型的分类及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阐述,指出分布式流域产沙模型是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三峡库区坡耕地土壤侵蚀治理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防止和减少三峡库区坡耕地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对库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威胁,探求坡耕地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途径显得十分必要.由于不同耕作模式对坡耕地水、土、肥流失的影响很大,针对三峡库区坡耕地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利用不同的耕作模式与坡耕地水土流失关系,详细分析了坡耕地不同耕作模式的特点与各自的适宜性,综述了不同耕作模式下坡耕地水、土、肥流失的研究方法,并对坡耕地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