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大观园》2015,(4):69-70
近来,名为HIP85605的恒星系统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关注.这是一个双星,由2颗距离很近的成员恒星组成,位于武仙座方向,距离约16光年.之所以会引起关注,是因为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天文学研究所的科因·拜勒-琼斯博士发表了一篇论文,如果这篇论文中的观点正确,那么这颗恒星未来在其运行轨道上可能会与太阳系相撞.  相似文献   

2.
一个由英国、智利、德国和美国等国家天文学家组成的国际天文学家团队正在对一颗可能是已知最大的恒星进行观察。这颗恒星很可能正处于生命的最后阶段,其外层物质正在不断向外抛出。这些天文学家们联合完成、发现了对这颗巨型恒星如何将内部材料释放回星系物质以及恒星之间的物质和辐射场的重要机理。星际物质是行星系统形成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站报道,船底座η是过去1万年内从地球上观察到的最明亮,也是质量最大的恒星系统.这颗巨型恒星拥有很多怪异的行为,它曾经在19世纪突然发生爆发,而爆发的具体原因科学家们至今都没有完全弄明白.一个由美国宇航局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天文学家组成的研究组,对这颗恒星进行了11年之久的长期观察,他们运用美国宇航局在轨道上的卫星,地面上的望远镜以及计算机模型得到的数据,获得了人们对于这一天体迄今最精细的图景.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术语》2014,(3):17-17
<正>新星、超新星,这些名词人们已耳熟能详,但"红色新星"绝对是个新东西——它是天文学家这几年的新发现,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这种"新星"很红,它的亮度很"中等",介于新星和超新星之间,但它的形成一直是个谜团。近期,这一类新的恒星的瞬变被观测到,但是这种奇怪的爆发的起源还没能被解释。此类新发现的爆发事件被赋予不同的新名字——中等亮度红色瞬变事件(intermediate luminosity red transients,ILRTs);发光的红色新星(luminous red novae);中等亮度的光学瞬变事件(intermediate luminosity optical transients)等。比如,2002年初在麒麟座中爆发的V838,就是ILRTs事件的典型代表之一。确切地说,麒麟座  相似文献   

5.
正新星、超新星,这些名词人们已耳熟能详,但"红色新星"绝对是个新东西——它是天文学家这几年的新发现,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这种"新星"很红,它的亮度很"中等",介于新星和超新星之间,但它的形成一直是个谜团。近期,这一类新的恒星的瞬变被观测到,但是这种奇怪的爆发的起源还没能被解释。此类新发现的爆发事件被赋予不同的新名字——中等亮度红色瞬变事件(intermediate luminosity red transients,ILRTs);发光的红色新星(luminous red novae);中等亮度的光学瞬变事件(intermediate luminosity optical transients)等。比如,2002年初在麒麟座中爆发的V838,就是ILRTs事件的典型代表之一。确切地说,麒麟座  相似文献   

6.
海峰 《科学大观园》2012,(21):34-34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太空望远镜捕捉到了令人惊叹的菲力可斯星云爆发新细节,这颗垂死恒星正在"大发雷霆"。它布满灰尘的外层分散到空中,在炙热恒星核喷出的强紫外线的照射下,看起来像夜空中的一只巨眼。这张激动人心的合成图是由美国国家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在猎户座大星云内一群恒星陷入了毁灭性的危机。在这场由引力作用主导的"战争"中,该恒星系统中至少有3颗恒星从不同方向被推挤了出去。美国航空航天局称,这些恒星在数百年时间里都未被人类注意到,但在过去几十年中,其中两颗恒星穿过了猎户座大星云的浓密尘埃,在红外线和无线电波观测中被发现。观测结果显示,这两颗恒星彼此以极高的速度相  相似文献   

8.
晨风 《科学大观园》2012,(14):69-70
要想从恒星的炙热覆盖中找出其近旁行星发出的热辐射信号简直就无异于要从10000根蜡烛中找出其中的一根来,但是科学家们现今还真的做到了这样的事:他们识别出一颗位于40光年之外的恒星近旁的一颗系外行星发射出的红外波段辐射信号。这颗环境非常恶劣行的名为巨蟹座55e,其表面温度超过2000摄氏度。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和  相似文献   

9.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我们的宇宙财富似乎又增加了一些,因为近期由美国耶鲁大学的科学家领导一项研究发现,在一颗近距离"巨蟹55"恒星附近发现了一颗主要由钻石组成的超级行星——巨蟹座55e,这颗距离地球仅有40光年的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的两倍,质量则约为地球的8倍,其三分之一可能由纯粹的钻石组成,因而被归入"超级地球"的行列。2011年时科学家们首次观测到"巨蟹座55E"从恒星的面前经过,  相似文献   

10.
神秘的恒星     
<正>究竟发生了什么?一颗编号为KIC 8462852的遥远恒星吸引了无数人关注的目光,原因是这颗恒星的某些行为十分诡异,容易让人产生丰富联想。说起这颗位于天鹅座的恒星就要从美国宇航局"开普勒"空间望远镜项目开始。开普勒是  相似文献   

11.
科学家认为,距离地球大约93光年的英仙座的一颗名为"恶魔之星"(英仙座β)天体是一对食双星,大约每3天就会出现视星等的变化。对于古希腊人而言,其标志着希腊神话女妖梅杜莎的眼睛,之所以被称为恶魔之星是因为该天体古怪的行为。我们依靠现代天文学才发现了英仙座奇怪双星的不可思议行为,然而距今3000多年前的古埃及人已经对这颗恒星颇为了解,自17世纪以来,英仙座β星的奇异光变被科学家进行系统性的观察。1783年,一位名叫约翰·古德利克的业余天文学家在与伦敦皇家学会的通信中提到了英仙座β星  相似文献   

12.
<正>要想在拥有超过一颗恒星的环境中形成一颗行星是项巨大的挑战。尽管在我们的太阳系中,所有的行星都围绕太阳这颗恒星运行,但在太阳系之外的部分系外行星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它们有些围绕两颗甚至是更多数量的恒星运行。为此,研究人员们希望弄清楚这种多恒星环境对行星究竟会造成何种影响,幸运的是现今发现了两例绝佳的研究对  相似文献   

13.
<正>美国芝加哥大学天文学家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行星系统,300光年之外d该系统中的主恒星与我们的太阳极为相似。但是这颗死星的怪异之处在于,它有时会吞噬自己的一些行星。研究人员认为,从这颗死星身上或许可以了解行星系统早期进化的过程。研究项目负责人、美国芝加哥大学天文与天体物理学家雅各布·  相似文献   

14.
正位于大熊座星系M82中出现的超新星让很多天文学家兴奋不已,从星系的角度来看,M82距离地球大约仅有1200万光年。这就意味着人们将有幸欣赏到宇宙中最明亮的爆发现象之一,并对其开展详尽的研究。尽管这颗初步被编号为PSNJ09554214+6940260超新星  相似文献   

15.
<正>近期科学家们发现在大约39光年外存在一个温度适宜,但质量稍大于地球的所谓"超级地球",它围绕一颗质量比太阳稍小的恒星运行。这颗行星的直径约是地球的1.4倍,但质量是地球的7倍,这一特点暗示其可能由岩石构成,并且有着很大的金属内核。这个超级地球编号LHS1140b可能是天文学家们搜寻地外生命最佳的候选目的地之一。取得这项发现的国际研究组  相似文献   

16.
海峰 《科学大观园》2013,(10):67-68
尽管地球上一片喧嚣,但天文学家们已经将他们的目光投向了遥远的系外行星,他们希望有朝一日能在这些天体上发现生命的线索。为此,正运行于太空之中的美国宇航局的开普勒空间望远镜,对超过15万颗恒星进行严密监视,以期能从它们的近旁找出隐匿的行星的踪迹。有关其中的2颗行星——Kepler-62e和Kepler-62f的消息在《科学》杂志上作了报道。它们都属于一个拥有5颗行星的系统,其  相似文献   

17.
当你在夜晚仰望星空,你会首先看恒星.但除此之外,在你眼前出现的其实还有无数颗的行星,亿万颗的行星.这是根据一项最近由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开展的一项研究结果得到的结果,该项研究进一步证明行星在宇宙中是非常常见的.研究小组的科学家们对一个行星系,即Kepler-32中的行星成员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这个行星系具有代表性,因此可以作为研究大部分行星如何形成的完美样本. 这项研究的合作研究者,加州理工学院行星天文学助理教授约翰·约翰森说:"在我们所在的银河系中至少存在1000亿颗行星."对此,加州理工学院的博士后研究员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表示:"这听起来让人难以置信.如果你仔细想一想,这确实是一个令人瞠目的数字:几乎银河系中每颗恒星都可以分到一颗行星了."  相似文献   

18.
科技快讯     
首次发现的新太阳系美国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了一个与太阳系部分类似的遥远行星系统。该系统中有一颗行星绕其恒星运动,其轨道与太阳系木星的轨道有相像之处。这一行星系统位于巨蟹星座,其中的“太阳”是代号为Cancri55的恒星,年龄为50亿年,距地球约41光年。  相似文献   

19.
<正>美国政府的科学家们计划创造一颗"罐子中的恒星",在地球上通过核聚变产生能量的方式复制出太阳和其他恒星。如果成功的话,人类将再也不需要依赖化石燃料来产生电力了。新一代核聚变设备美国能源部普林斯顿等离子体实验室的物理学家们近日在发表的论文中,公布了他们研发新一代核聚变设备的计划。"我们希望能为未来的发电厂提供新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同一天区在红外和X波段背景信号的对比,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发现早期宇宙中可能存在大量黑洞。这些研究人员是利用美国宇航局的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以及斯皮策空间红外望远镜分别从X波段和红外波段进行了观测,得到的结论显示早期宇宙中每5个红外信号源中就有一个是黑洞。美国宇航局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的天体物理学家亚历山大·卡什林斯基表示"研究结果显示黑洞至少贡献了宇宙红外背景的20%,这显示在早期宇宙中黑洞曾经非常活跃地吞噬气体物质。"宇宙红外背景(CIB)是来自早期宇宙的残余光线,当时宇宙中最早的结构正在成形。天文学家们认为其源自宇宙中第一批大质量恒星以及黑洞组成的集群结构,随着它们不断聚集气体物质,在此过程中产生大量能量。即便是最强大的望远镜也无法分辨最遥远的单个恒星和黑洞。然而它们的整体效应却能穿越数十亿光年的空间,这让天文学家们得以区分在极早期宇宙中恒星和黑洞在这一机制中分别所占到的比例。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